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1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2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史记·夏本纪》记载: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的不同记载客观上反映了(   

    A.禅让制在传承中完善 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世袭制形成的曲折性 D.启开创奴隶制国家

    2.内外服是相对于大邑商(商王直接控制地区)而言的,其内居住着内服贵族家族,内服由中 央的百僚和地方的宗族之长以及里长构成。其外是具有侯、甸、男、卫、邦伯等名号的外服势 力,他们与商的敌对方国交错分布。据此可知,商代内外服制度(   

    A.利于维护王朝的政治稳定 B.加强了王朝的中央集权

    C.标志着国家管理模式成熟 D.强化了商王的专制权力

    3.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4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这段文字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内外服制

    5.周王将贵族连同他们的宗族分封到新征服的土地上,而不像商代那样在原部族居住地就地册封,这样各封国内逐渐融合成以地缘为基础的新族体。这就说明周初(   

    A.宗法制趋向瓦解 B.促进对周天子天下共主身份的认同

    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淡化了血缘关系的政治作用

    6.表

    资料

    出处

    文王孙子,本(宗)支(子)百世。

    《诗经·大雅·文王》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诗经·大雅·板》

    此令(意即好或善)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意为害)。

    《诗经·小雅·角弓》

    据表可知,《诗经》(    

    A.主张约束民众行为 B.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

    C.提倡削弱诸侯权力 D.对诸侯争霸进行劝导

    7.殷人重母统,太子死立弟不立嫡孙,周道尊尊,周人重父统,重直系轻旁系重子而轻兄弟,太子死立嫡孙不立弟。这反映出从殷商到西周(   

    A.王位继承由传贤传子 B.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渐趋弱化

    C.以母统为重到父统为重的转变 D.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愈加明显

    8.商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这反映商周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均田制 B.奴隶主土地私有制 C.井田制 D.封建地主土地国有制

    9.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下图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表,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A.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是中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B.可以证明当时有可能产生了规模较大的国家

    C.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商代晚期的文化遗址

    D.这些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了我们今天的汉字

    10.《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指出,新石器时代的花瓣纹彩陶的流行范围,已经涵盖了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同时,各地区的花瓣纹彩陶又呈现出较强的地域特色,整个文化区就像一朵由花心和多重花瓣组成的史前中国之花。这说明早期中国(   

    A花心文化向花瓣扩展 B.文化呈一体多元发展并相互交流

    C.中原文化一直保持领先优势地位 D.文明时代始于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

    11.史料分类和史料价值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   

    A.大禹治水一手史料不断丰富 B.大禹治水传说和史料矛盾

    C.史料真伪需要考古文物印证 D.研究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12.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只知效忠于,而不知效忠于。材料说明(   

    A.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

    13.根据碳—14法测定,浙江上山遗址约距今11400﹣8600年。该遗址发现了居址、墓葬、环壕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盘以及陶器残片若干,还有一些红烧土残块,土块内掺杂了大量的碳化稻壳。这些发现证实(   

    A.农耕生产已经取代采集渔猎活动

    B.稻谷是古代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

    C.人类征服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提高

    D.社会上贫富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剧

    14.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属于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下列考古出土的文物,有可能属于河姆渡遗址的有(   

                 

         石制农具                   稻谷和稻茎叶                      猪纹陶钵                      铜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先后有位列华夏族第一人文始祖的有巢氏、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教民以猎的庖牺氏、教民用木制耒耜从事农业生产的神农氏。这些远古神话传说(   

    A.完全源自古人的想象和口耳相传 B.反映了原始先民坚持生存斗争的开拓精神

    C.真实再现了远古人类的生活全貌 D.表明华夏族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文明

    16.考古发现,二里头铸铜作坊的容器陶范中,所铸圆形铜器直径最大者可达30厘米以上,作坊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A.贫富差距十分悬殊 B.青铜器开始出现

    C.手工业技术较发达 D.大一统格局初显

    17.西周中晚期,淮河流域夷人常常入侵中原地区,对周王朝的统治造成威胁。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气温明显下降,政治组织发育较弱的淮夷族群较中原族群更难化解气候变冷带来的不良影响,于是向西进入中原地区就成了一种选择。上述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A.分封制受到外来挑战 B.民族交融步入新阶段

    C.自然因素影响政局变动 D.西周统治范围不断拓展

     

    二、材料分析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挹注:从有余的地方取些出来以补不足的地方),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褥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民”。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三 礼乐制度较西周其它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视化。《周礼》规定了周王和贵族在各种场合的服饰要求,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周礼》中关于服饰的规定,紧紧围绕了周人的治国思想,是穿在身上的政治。

    ——改编自谢红《中国历代服饰赏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主要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宗法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对西周政治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西周的服饰)是穿在身上的政治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铜。到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臻于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先秦青铜器,例如展示了酒礼器中至尊气象的四羊方尊,湖北随县出土的大型编钟,等等,看到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高超境界。除大量的青铜器之外,还总结出有一定合理性的青铜合金配比规律,即按照青铜器的不同用途的性能要求,配置不同比例的青铜合金。这就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金有六齐”。

    ——摘编自金秋鹏《中国古代科技史话》

    材料二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卜辞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小至殷王的耳鸣、牙疼,大至年成、祭祀、征伐,无不以殷王或王室为中心,其他非卜辞的刻辞也是如此。因此,认定它是殷代王室的档案,是可信的。甲骨文卜辞的文句都很短,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数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甲骨文能比拟的。金文又多讲求押韵。西周较长的铭文都比较注意纪时,显然更利于仔细地记述历史事件。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文化,金文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代和西周的代表性文字,并说明它们的历史价值。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可知,反映了启继位的不同历史记载,说明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具有一定的曲折性,C项正确;禅让制在传承中完善,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排除B项;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选项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据材料可知,商代实行内外服制度,即对内服和外服地区采取不同的制度。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有利于维护王朝的政治稳定,A项正确;商代尚未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商朝没有形成专制权力,排除C;D项夸大了内外服制度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不是向最高神——“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这说明祖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反映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D项正确;材料强调是商王心目中的最高神,祖先的地位并未高于神,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宗法观念,不是占卜决策国家大事,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根据材料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将土地和人口以分封形式分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其建立诸侯国,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西周时期推行分封制的现象,C项正确;禅让制是主要实行于尧舜禹时期,是指统治者生前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世袭制是以血缘关系传承王位的现象,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血缘关系传承王位的信息,排除B项;内外服制是商朝时期统治周围地区的制度,而题干内容体现了西周的分封制,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分封制使各封国内逐渐融合成以地缘为基础的新族体,这说明分封制促进了国家形态的进步,有利于各封国增强对周天子天下共主身份的认同,B项正确;周初宗法制并没有趋向瓦解,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周初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后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因此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血缘关系淡化的内容,并且这时期血缘关系并未淡化,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文王孙子,本(宗)支(子)百世意为文王的子孙后裔,世世代代蕃衍绵延。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意思是诸侯是国家的屏障,而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意思是和睦相爱的好兄弟, 生活宽绰又富裕,勾心斗角的坏兄弟, 你害我来我害你。可见《诗经》宣扬宗族和大宗观念,提倡宗族内兄弟和睦,可见其受宗法制影响,B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宗法制度,是贵族的行为规范,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削弱诸侯权力,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诸侯争霸,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商朝制西周时期。根据材料殷人重母统,……周人重父统,重直系轻旁系重子而轻兄弟,太子死立嫡孙不立弟。可知,殷人重母统,周人重父统,体现了父系血缘关系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反映了以母统为重到父统为重的转变,C项正确;夏启继承了禹的王位,标志着王位继承制度由传贤转化成传子,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在不断增强,排除B项;商朝政治的突出特点是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材料中引文的大意是:每一里见方划为一个井田,每一井田划为九百亩,当中一百亩是公田,八家都各有私田百亩。这八家共同耕种公田,先把公田料理完毕,才敢去干私田的农活。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商周实行的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土地被划分成规整的小方块,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C项正确;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排除A项;商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排除B项;商周属于奴隶社会而非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表可以看出,这些符号呈现出了早期文字的雏形,因此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是中国早期文字的雏形,A项正确;从符号中看不出国家的规模,排除B项;二里头有可能是夏朝的,排除C项;这些文字并不是汉字,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大部分地区流行花瓣纹彩陶,各地花瓣纹彩陶又呈现较强的地域特色,说明早期中国文化呈多元发展并相互交流, B项正确;材料中花心是主流文化,花瓣是各地文化,主流文化影响了各地文化,花心文化向花瓣扩展,但只是材料表述的一个意思,材料还说到各地文化有地域特色,呈现多元发展,排除 A 项;材料未体现中原文化一直保持领先优势地位,排除 C项;人类开始使用工具,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排除 D 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先秦时期。根据材料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可知,不同文献对大禹治水的记载情况差异较大,说明先秦文献不能直观判断真伪,需要考古文物加以印证,C项正确;题干反映先秦文献关于大禹治水的区域范围扩大的记载,但不能说明这是大禹治水一手史料增加所致,排除A项;单凭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的内容不能说明史料和大禹治水传说相矛盾,排除B项;图片显示西周到战国中期的文献记载有关大禹治水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说明对大禹治水所代表的华夏文明的认知不断增加,并不是研究对象的范围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只知效忠于,而不知效忠于,说明在卿大夫、士、庶等人眼中并没有向周王效忠的意识,说明分封制下隐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信息,排除A项;由题意可知,家国同构并不利于强化王权,排除B项;血缘政治是强化贵族地位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11400﹣8600年(中国)。根据材料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盘以及陶器残片若干,还有一些红烧士残块,土块内掺杂了大量的碳化稻壳可知,当时浙江上山的人已经会制造使用一些工具,这些发现证实人类征服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提高,C项正确;材料无法证实当时人们的农耕生产已取代采集渔猎活动,排除A项;B项过于片面,材料不仅提及了稻谷,还有一些工具的使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贫富分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出现于距今约7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属于磨制石器,有可能属于河姆渡遗址;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出土文物有可能属于河姆渡遗址;河姆渡居民饲养猪和狗,而且还掌握了制陶技术,出土文物有可能属于河姆渡遗址;中国大约是从夏朝开始才进入青铜时代的,而且当时只是出现一些小件青铜器,出土文物不可能属于河姆渡遗址,事实上它是商朝时期(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青铜器。综上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远古时期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我国古代神话传说记载有巢氏、燧人氏、庖牺氏、神农氏的贡献。反映了我国原始先民为了生存,在当时极端落后和困难的环境下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改善生活方式及条件,B项准确;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完全说法绝对,排除A项;真实再现说法绝对,神话传说还未有考古发掘的证实,只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历史,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西亚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反映出二里头铸铜作坊的容器陶范中所铸圆形铜器直径大、作坊遗址面积大,据此可推知当时的青铜铸造业技术的发达,C项正确;据材料信息无法推知贫富差距十分悬殊,排除A项;B项开始性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大一统,排除D项。故选C项。

    1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晚期(中国)。根据材料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气温明显下降,政治组织发育较弱的淮夷族群较中原族群更难化解气候变冷带来的不良影响,于是向西进入中原地区就成了一种选择。可知材料反映了西周中晚期淮夷族群因难以化解气候变冷带来的不良影响,故频繁入侵中原地区,这体现了自然因素对政局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分封制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民族交融步入新阶段,排除B项;西周统治范围不断拓展由材料得不出来,排除D项。故选C项。

     

    18(1)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特点: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影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3)礼乐制是维护等级、防止僭越的工具,对不同等级的贵族服饰做出了严格规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等级森严。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西周。据材料一也依仗宗族纽带可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所学从等级森严、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的角度分析。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西周。第一小问是特点,据材料二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可知,体系完备;据材料二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可知,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据材料二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可知,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第二小问是影响,据材料二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可知,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据材料二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可知,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3)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西周。据材料三《周礼》规定了周王和贵族在各种场合的服饰要求,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可知,礼乐制是维护等级、防止僭越的工具,对不同等级的贵族服饰做出了严格规制。结合所学从西周实行分封制具有等级森严的特点来分析。

    19(1)特点:历史悠久;冶铸技术不断进步;铸造工艺水平高。

    (2)文字:商为甲骨文;西周为金文。价值:甲骨文和金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商周汉字演变、书法发展的一手资料。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我国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铜可得出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一到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臻于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可得出冶铸技术不断进步;根据材料一人们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先秦青铜器……看到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高超境界”“按照青铜器的不同用途的性能要求,配置不同比例的青铜合金可得出铸造工艺水平高。

     

    2

    文字:根据材料二甲骨文卜辞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可得出商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根据材料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数百字的铭文可得出西周代表性文字是金文。价值:根据材料二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文化,金文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可得出甲骨文和金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商周汉字演变、书法发展的一手资料。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国家的出现是文明开端的重要标志,《三字经》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