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练习
展开第2课时 昼夜长短的变化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 A 点的昼长为( D )
A.24小时 B.12小时
C.10小时 D.20小时
2.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B )
A.太原 B.长春 C.南昌 D.昆明
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图中A点所在的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是5∶1,昼夜之和是24小时,所以其昼长是20小时。第2题,图中所示日期为夏至日,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赤道以北地区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且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长春在四个城市中纬度位置最靠北。
[2023·湖北武汉检测]读我国某城市政府机关作息时间表(表中均为北京时间),完成3~4题。
时间 | 夏季(5月 至9月底) | 时间 | 冬季(10月至 次年4月底) |
上午 | 9:30—13:00 | 上午 | 10:00—14:00 |
午休 |
| 午休 |
|
下午 | 16:00—20:00 | 下午 | 15:30—19:30 |
3.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 C )
A.沈阳 B.西安
C.乌鲁木齐 D.武汉
4.该城市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日地距离的变化
解析第3题,根据当地的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计算时间中点)大致推算当地的正午时间为14:45(北京时间),故该地大约位于北京西侧2个多时区,乌鲁木齐最符合。第4题,由于当地纬度较高,夏季白昼较长,故上班时间更早,下班时间更晚;而冬季白昼较短,故上班时间较晚,下班时间较早。
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其开花期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某品种菊花当日照时长低于10小时30分时才进入开花期。下表所示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完成5~6题。
日期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3月1日 | 6:48 | 18:21 |
6月1日 | 5:21 | 19:20 |
9月1日 | 6:00 | 18:46 |
12月1日 | 7:03 | 17:21 |
5.在自然状态下,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是( D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6.仅考虑光照,该品种菊花在下列四个城市中进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 B )
A.石家庄、武汉、郑州、长沙
B.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
C.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
D.郑州、石家庄、武汉、长沙
解析第5题,利用表中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计算出四个日期的昼长分别是11小时33分、13小时59分、12小时46分、10小时18分。根据材料可知,前三个日期的昼长都远长于10小时30分钟,而12月1日的昼长为10小时18分,早已满足了菊花开花的日照需求。由此可知,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是12月1日之前的11月。第6题,根据材料“当日照时长低于10小时30分时才进入开花期”可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所以菊花开花期的时间顺序为纬度高的地方较早,纬度低的地方较晚。四个城市中,纬度位置由高到低依次是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因此,最先出现日照时长低于10小时30分的城市是石家庄,其次是郑州,然后是武汉,最后是长沙。
下图示意某日①—④四地昼弧长短状况,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四地,纬度数相同的是( A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如果②地位于北半球,那么,纬度最高的地点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7题,如果两地同位于北半球或者南半球,那么,纬度数相同的两地昼弧应该等长,图中四地昼弧都不等长,说明两地分属南、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地,昼夜长短正好相反,故南、北半球同纬度数的两地,昼长相加等于24小时,即两地昼弧长度相加为360°,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③两地昼弧长度相加为360°,说明两地纬度数相同。第8题,②地昼弧270°,说明该地昼长夜短,如果②地位于北半球,那么,昼弧为195°的③地也是昼长夜短,也位于北半球,但③地昼弧短于②地,说明③地纬度低于②地;昼弧为165°的①地与③地纬度数相同,且①地位于南半球;④地昼弧为180°,说明该地昼夜等长,位于赤道。综上所述,四地纬度由低到高:④<①=③<②。纬度最高的地点是②地。
9.读地球光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地球公转速度较 。
(2)此时上海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出现极昼的地区是 。
(3)此日,A点的夜长为 小时,日出时间是 时。
答案(1)冬至 快
(2)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 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
(3)20 10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速度较快。第(2)题,读图可知,上海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第(3)题,读图可知,A地昼长为4小时,夜长为20小时;日出时间是12-2=10时。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山东淄博期末]2022年11月8日上演了一次精彩的月全食。这次月食始于北京时间17:09,结束于21:58。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地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若天气条件许可,下列四座城市中最早能看到月食的是( C )
A.广州 B.成都
C.哈尔滨 D.乌鲁木齐
11.月食现象开始时,地球上的晨线位置最接近( B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该日一定无缘观看月食的城市是( A )
A.开罗 B.孟买
C.悉尼 D.纽约
解析第10题,若天气条件许可,能看到月食的条件是月食发生时段处于当地的夜晚。四座城市中哈尔滨经度位置最靠东,2022年11月8日,哈尔滨日落时刻最早,看到月食的时间最早。第11题,2022年11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短,晨线应该呈东北—西南走向,A、D错误。这次月食始于北京时间17:09,即东八区的区时为17:09,而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与东八区相差约十一个时区,即约11小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经线应为45°W,晨线接近②曲线。第12题,这次月食始于北京时间17:09,结束于21:58,开罗(约东经30°)在月全食发生时期所处时间为11:09至15:58,全程处于白天,无缘观看月食。
[2023·湖南长沙检测]下图是一位旅游爱好者在阿根廷别德马(40°30'S,63°W)拍摄的日出景观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C )
A.1月1日 B.3月2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
14.此时,太阳位于( A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15.这一天,北京(40°N)的昼长大约是( D )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解析第13题,由图可知,图片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19:16,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别德马经度为63°W,两地经度相差183°,时差是12时12分,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别德马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2时12分,别德马日出时间(地方时)为7时左右。此地纬度为40°30'S,位于南半球,日出地方时晚于6时,说明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拍摄日期可能是7月1日。第1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均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故此时太阳位于东北方。第15题,北京位于40°N,别德马(40°30'S)与其纬度相当,但半球位置相反,故两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大致相反,即别德马的夜长等于北京的昼长。该日别德马7时左右日出,昼长约为10时,夜长约为14时,故北京的昼长为14时。
利用太阳定方位较精确的方法是日影杆法。先在地面上竖立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杆子,以杆基为圆心,适当距离为半径,在杆影的一侧画一个半圆,记下杆影顶端恰好落在半圆上的两点,将这两点与圆心连接,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根据此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来确定方位。家住海南(20°N,110°E)的小明在夏至日运用该原理进行观测,在北京时间9时测得杆影顶端落在半圆上的M点,当天某时刻测得杆影顶端落在半圆上的N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6~17题。
16.图中OM的指向为( B )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17.观测当天,杆影顶端落在半圆上的N点时,北京时间为( C )
A.15时 B.15时40分
C.16时20分 D.16时40分
解析第16题,根据材料信息,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为该地正午时的影子。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正午时海南(20°N)的物体影子朝向正南方向,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9时时,该地地方时(110°E)为8:20,为当地上午时间,太阳在其东北方向,因此此时杆影(OM)指向西南方向。第17题,根据材料信息,M、N两点是关于地方时12时对称的两个时刻的影子端点,由上题计算可知,杆影顶端位于M点的地方时为8:20,所以杆影顶端位于N点的地方时为15:40,北京时间为16:20。
18.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甲处放大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①摩尔曼斯克港、②开普敦、③开罗、④北京这四个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 (填序号);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②④两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分别是 、 。
(3)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两点的昼长分别约是 、 。
(4)地球公转到乙处时,C点的日出、日落时刻分别是 、 。
答案(1)画图略(逆时针)。
(2)①④③② 昼变长夜变短 昼变短夜变长
(3)14小时 12小时
(4)8:00 16:00
解析第(1)题,根据地球公转方向与距太阳远近判断,甲处为远日点附近,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极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甲处放大图为北极俯视图,故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第(2)题,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向北白昼越长,所以①摩尔曼斯克港、②开普敦、③开罗、④北京这四个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①④③②。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相反,所以位于南半球的②城市昼变长夜变短,位于北半球的④城市则是昼变短夜变长。第(3)题,过A点作A点所在的纬线圈,与图中晨昏线相交于两点,其中在昼半球的纬线弧为昼弧,对应弧度约为210°,因此对应的昼长时间约为210÷15=14小时,因此A点的昼长约为14小时;B点位于赤道上,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昼长为12小时。第(4)题,C点位于昏线上,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的经线为18:00,由此判断,C点此时的时间为16:00,即C点日落时间为16:00,昼长=(日落时间-12)×2,通过计算可知,C点昼长为8小时,日出时间=12-昼长/2,计算得出,日出时间为8: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3课时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3课时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这一天是,这一天之后,③地的纬度是,此日,昼长时间从长到短的排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图中65°的地方时是,图中时刻,北京时间是,该段河流位于,P点所属时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