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教学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热点微专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热点微专题课件,共39页。
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热点·微专题热点1 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背景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10月6日,2022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共有4个工程申报成功,其中就包括江苏泰州的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灌溉总面积52.88平方千米,工程体系包括堤防、灌排渠道、水闸等,是可持续运营管理的典范。在灌排工程区域内,传统的农田水利耕作方式一直保留并沿用至今。泰州兴化位于里下河地区,这里地势低洼,湖泊湿地众多。为了更好地耕种,当地先民垒土成垛,栽种作物。垛田通风好、光照足,容易浇灌又极易排水,在保持了土壤湿度的同时,又不会出现积水,因此垛田成了龙香芋、香葱的最佳生长地。垛田的演变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修建捍海堤。在明清时期水患严重、湖泊逐渐淤积的自然背景下,兴化先民开河排水、围湖造田、挖泥堆垛,形成了在湖荡、外河和内河之间,以及内河沟渠和农田间的内外两套完整的水利系统。[试题演练](2023年江苏四校期中联考)江苏兴化垛田街道位于兴化市东部,地面平均海拔不足2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当地先民为了发展粮食生产,因地制宜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垛田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大的两三亩,小的只有几分、几厘,垛与垛之间互不相连,四面环水。(“亩”“分”“厘”均为面积单位,其中1亩=666.67平方米,1分=66.67平方米,1厘=6.67平方米)下图为垛田景观。据此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兴化垛田分布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水源匮乏B.水流快速,侵蚀多,沟壑纵横C.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地盐渍化D.地势低洼,降水多,河汊广布2.当前为实现垛田分布区可持续发展,下列举措合理的是 ( )A.填淤造陆,开发水景房B.降垛广田,扩大种植规模C.多建桥梁,推广机械化D.特色种植,发展农业观光【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该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降水量丰富,河汊广布,冬季水源并不匮乏,A项错误;该地区地势低洼,河水流速缓慢,B项错误;该地区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呈酸性,不会发生土地盐渍化,C项错误;该地区地势低洼,降水多,河汊广布,D项正确。第2题,填淤造陆,开发水景房,会使当地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减少,洪涝灾害加剧,不利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A项错误;降垛广田,扩大种植规模,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会使受灾规模扩大,B项错误;该地区地势低洼,降水多,河汊广布,多建桥梁,建设成本很高,且地块较小,难以推广机械化,C项错误;特色种植,发展农业观光,有利于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3.(2023年江苏南通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兴化市位于江苏省中部,该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古代兴化地区洪涝灾害多发,当地先民为了抵御洪水,年复一年地开挖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面积较小、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绿水环绕的独特垛田景观。2022年,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材料二 每年3—4月间,垛田里的油菜花争相开放,游客泛舟花海,美不胜收。下图为兴化垛田油菜花景观。(1)与当前华北平原的小麦种植相比,推测兴化垛田农业生产的特点。【答案】河网密布,耕地分散,生产规模较小;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劳动力投入大,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水平较低。(2)列举兴化垛田灌排工程的主要功能。【答案】排水,防洪、防涝渍;灌溉;发展航运;改善当地生态环境。(3)简述兴化垛田农业生产对我国乡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启示。【答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传统独特农业生产方式的传承和保护;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热点2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向高水平[背景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则是国家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实践。据报道,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紧密协同联动,扎实有效推动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集中在协同发展重大项目、产业协同、交通互通、公共服务共享、优化营商环境等五大方面。其中协同发展重大项目方面,北京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等重点工程正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提速,启动区“三横四纵”骨干路网具备通车条件;中国中化等3家央企总部启动建设,首批疏解的高校、医院基本确定选址。产业协同方面,京津冀三地共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汽车等优势产业,联手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截至2023年2月26日,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已签约北京项目465个,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累计超过4 000家。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达9 5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 100亿元。交通互通方面,北京已形成航空“双枢纽”格局,“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巩固提升,京张高铁、京唐城际、京滨城际等开通运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初步实现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通达。[试题演练](2023年江苏宿迁模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下图是2019年京津冀产业结构与产业转移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A.北京、天津、河北 B.北京、河北、天津C.河北、北京、天津 D.河北、天津、北京2.图中X不可能表示 ( )A.资源 B.劳动力C.资金 D.农产品【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三个地区中北京经济最发达,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因此丙是北京;天津经济比河北发达,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比河北大,因此乙是天津;河北省经济相对欠发达,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甲是河北。第2题,X代表由河北向天津和北京输出的方向,河北相对于北京和天津经济欠发达,资金并不充裕,劳动力和资源相对丰富且廉价,河北农业种植面积大,农产品丰富,所以X代表的是资源、劳动力、农产品,不可能是资金,C项正确。3.(2023年河北邢台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材料二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群不仅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还囊括了河北省的众多城市。京津冀地区在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和能源结构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实现“双碳”目标,依然面临一系列挑战。下图示意2008—2019年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总量及河北省碳排放总量占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总量的比重。(1)据图指出控制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总量的核心区域,并说明该区域碳排放量大的原因。【答案】核心区域:河北省。原因:河北省高能耗产业规模大;河北省承接污染较严重的产业;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2)分析河北省减少碳排放总量需要采取的措施。【答案】雄安新区起示范带头作用,以龙头企业带动新产业发展;发展低碳交通;修建绿色建筑;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3)从生态环境的角度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提供合理性建议。【答案】推动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的建设;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京津冀生态过渡带的建设;积极推进京津冀风沙源治理、防护林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微专题1 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知识分析]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域条件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分析思路如下。1.认识区域的一般思路根据区域的内涵和特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区域。2.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试题演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厄瓜多尔地处南美洲西北部,境内自然资源丰富, 但经济结构单一;农业发展缓慢,但以“香蕉之国”闻名于世;工业基础薄弱,石油业是该国第一大经济支柱;电力供应紧张,经济欠发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和厄瓜多尔合作完成了许多项目。2016年,由我国企业承建的辛克雷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材料二 下图为厄瓜多尔示意图及瓜亚基尔、普约两城市气候资料图。(1)简述厄瓜多尔的地理位置特点。【答案】位于南半球低纬度热带地区,南美洲西部,西邻太平洋。(2)比较甲、乙两河径流量特征差异并分析其气候成因。【答案】特征差异:乙河径流总量大于甲河,乙河径流季节变化小于甲河。气候成因:甲河流域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冬季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乙河流域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冬季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3)简析厄瓜多尔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答案】发展第一产业:水热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发展第二产业:矿产资源丰富、水力资源丰富。(4)从中厄两国互补性角度分析辛克雷水电站得以建成投产的原因。【答案】厄瓜多尔需要更多的电力来弥补本国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水电站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落差大,降水充沛,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两国有良好的协作关系,中国在建设水电站过程中可以提供技术、资金和经验等方面的支持。微专题2 地理环境差异分析[知识分析]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3)河流水文特征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状况。[试题演练](2023年江苏学业水平模拟)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1~3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 ( )A.位于亚热带地区B.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C.位于北方地区D.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2.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C.劳动力 D.热量3.近年来甲、乙两地进行经济合作的意义是 ( )A.迁移人口,推进城镇化发展B.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C.北粮南运,解决饥荒问题D.改善交通,充分利用水运条件【答案】1.C 2.D 3.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在淮河以北,位于华北平原,地处北方地区、暖温带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乙地在淮河以南,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南方地区、亚热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与乙地相比,甲地纬度更高,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故C项正确。第2题,甲地位于淮河以北,为温带半湿润地区,乙地位于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地区,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因素为水热更为充足,D项正确。第3题,甲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乙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两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可通过开展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B项正确。4.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单位:米)。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列。(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答案】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2)简述甲、乙两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答案】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3)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答案】地处古代丝绸之路上;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至今。
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热点·微专题热点1 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背景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10月6日,2022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共有4个工程申报成功,其中就包括江苏泰州的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灌溉总面积52.88平方千米,工程体系包括堤防、灌排渠道、水闸等,是可持续运营管理的典范。在灌排工程区域内,传统的农田水利耕作方式一直保留并沿用至今。泰州兴化位于里下河地区,这里地势低洼,湖泊湿地众多。为了更好地耕种,当地先民垒土成垛,栽种作物。垛田通风好、光照足,容易浇灌又极易排水,在保持了土壤湿度的同时,又不会出现积水,因此垛田成了龙香芋、香葱的最佳生长地。垛田的演变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修建捍海堤。在明清时期水患严重、湖泊逐渐淤积的自然背景下,兴化先民开河排水、围湖造田、挖泥堆垛,形成了在湖荡、外河和内河之间,以及内河沟渠和农田间的内外两套完整的水利系统。[试题演练](2023年江苏四校期中联考)江苏兴化垛田街道位于兴化市东部,地面平均海拔不足2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当地先民为了发展粮食生产,因地制宜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垛田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大的两三亩,小的只有几分、几厘,垛与垛之间互不相连,四面环水。(“亩”“分”“厘”均为面积单位,其中1亩=666.67平方米,1分=66.67平方米,1厘=6.67平方米)下图为垛田景观。据此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兴化垛田分布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水源匮乏B.水流快速,侵蚀多,沟壑纵横C.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地盐渍化D.地势低洼,降水多,河汊广布2.当前为实现垛田分布区可持续发展,下列举措合理的是 ( )A.填淤造陆,开发水景房B.降垛广田,扩大种植规模C.多建桥梁,推广机械化D.特色种植,发展农业观光【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该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降水量丰富,河汊广布,冬季水源并不匮乏,A项错误;该地区地势低洼,河水流速缓慢,B项错误;该地区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呈酸性,不会发生土地盐渍化,C项错误;该地区地势低洼,降水多,河汊广布,D项正确。第2题,填淤造陆,开发水景房,会使当地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减少,洪涝灾害加剧,不利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A项错误;降垛广田,扩大种植规模,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会使受灾规模扩大,B项错误;该地区地势低洼,降水多,河汊广布,多建桥梁,建设成本很高,且地块较小,难以推广机械化,C项错误;特色种植,发展农业观光,有利于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3.(2023年江苏南通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兴化市位于江苏省中部,该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古代兴化地区洪涝灾害多发,当地先民为了抵御洪水,年复一年地开挖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面积较小、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绿水环绕的独特垛田景观。2022年,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材料二 每年3—4月间,垛田里的油菜花争相开放,游客泛舟花海,美不胜收。下图为兴化垛田油菜花景观。(1)与当前华北平原的小麦种植相比,推测兴化垛田农业生产的特点。【答案】河网密布,耕地分散,生产规模较小;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劳动力投入大,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水平较低。(2)列举兴化垛田灌排工程的主要功能。【答案】排水,防洪、防涝渍;灌溉;发展航运;改善当地生态环境。(3)简述兴化垛田农业生产对我国乡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启示。【答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传统独特农业生产方式的传承和保护;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热点2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向高水平[背景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则是国家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实践。据报道,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紧密协同联动,扎实有效推动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集中在协同发展重大项目、产业协同、交通互通、公共服务共享、优化营商环境等五大方面。其中协同发展重大项目方面,北京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等重点工程正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提速,启动区“三横四纵”骨干路网具备通车条件;中国中化等3家央企总部启动建设,首批疏解的高校、医院基本确定选址。产业协同方面,京津冀三地共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汽车等优势产业,联手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截至2023年2月26日,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已签约北京项目465个,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累计超过4 000家。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达9 5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 100亿元。交通互通方面,北京已形成航空“双枢纽”格局,“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巩固提升,京张高铁、京唐城际、京滨城际等开通运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初步实现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通达。[试题演练](2023年江苏宿迁模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下图是2019年京津冀产业结构与产业转移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A.北京、天津、河北 B.北京、河北、天津C.河北、北京、天津 D.河北、天津、北京2.图中X不可能表示 ( )A.资源 B.劳动力C.资金 D.农产品【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三个地区中北京经济最发达,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因此丙是北京;天津经济比河北发达,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比河北大,因此乙是天津;河北省经济相对欠发达,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甲是河北。第2题,X代表由河北向天津和北京输出的方向,河北相对于北京和天津经济欠发达,资金并不充裕,劳动力和资源相对丰富且廉价,河北农业种植面积大,农产品丰富,所以X代表的是资源、劳动力、农产品,不可能是资金,C项正确。3.(2023年河北邢台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材料二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群不仅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还囊括了河北省的众多城市。京津冀地区在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和能源结构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实现“双碳”目标,依然面临一系列挑战。下图示意2008—2019年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总量及河北省碳排放总量占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总量的比重。(1)据图指出控制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总量的核心区域,并说明该区域碳排放量大的原因。【答案】核心区域:河北省。原因:河北省高能耗产业规模大;河北省承接污染较严重的产业;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2)分析河北省减少碳排放总量需要采取的措施。【答案】雄安新区起示范带头作用,以龙头企业带动新产业发展;发展低碳交通;修建绿色建筑;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3)从生态环境的角度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提供合理性建议。【答案】推动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的建设;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京津冀生态过渡带的建设;积极推进京津冀风沙源治理、防护林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微专题1 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知识分析]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域条件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分析思路如下。1.认识区域的一般思路根据区域的内涵和特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区域。2.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试题演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厄瓜多尔地处南美洲西北部,境内自然资源丰富, 但经济结构单一;农业发展缓慢,但以“香蕉之国”闻名于世;工业基础薄弱,石油业是该国第一大经济支柱;电力供应紧张,经济欠发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和厄瓜多尔合作完成了许多项目。2016年,由我国企业承建的辛克雷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材料二 下图为厄瓜多尔示意图及瓜亚基尔、普约两城市气候资料图。(1)简述厄瓜多尔的地理位置特点。【答案】位于南半球低纬度热带地区,南美洲西部,西邻太平洋。(2)比较甲、乙两河径流量特征差异并分析其气候成因。【答案】特征差异:乙河径流总量大于甲河,乙河径流季节变化小于甲河。气候成因:甲河流域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冬季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乙河流域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冬季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3)简析厄瓜多尔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答案】发展第一产业:水热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发展第二产业:矿产资源丰富、水力资源丰富。(4)从中厄两国互补性角度分析辛克雷水电站得以建成投产的原因。【答案】厄瓜多尔需要更多的电力来弥补本国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水电站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落差大,降水充沛,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两国有良好的协作关系,中国在建设水电站过程中可以提供技术、资金和经验等方面的支持。微专题2 地理环境差异分析[知识分析]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3)河流水文特征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状况。[试题演练](2023年江苏学业水平模拟)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1~3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 ( )A.位于亚热带地区B.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C.位于北方地区D.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2.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C.劳动力 D.热量3.近年来甲、乙两地进行经济合作的意义是 ( )A.迁移人口,推进城镇化发展B.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C.北粮南运,解决饥荒问题D.改善交通,充分利用水运条件【答案】1.C 2.D 3.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在淮河以北,位于华北平原,地处北方地区、暖温带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乙地在淮河以南,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南方地区、亚热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与乙地相比,甲地纬度更高,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故C项正确。第2题,甲地位于淮河以北,为温带半湿润地区,乙地位于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地区,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因素为水热更为充足,D项正确。第3题,甲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乙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两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可通过开展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B项正确。4.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单位:米)。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列。(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答案】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2)简述甲、乙两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答案】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3)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答案】地处古代丝绸之路上;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至今。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