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数五年级下册秋季课程 第11讲《植树问题》课件+教案
展开( 五年级 ) 备课教员:××× | |||
第十一讲 植树问题 | |||
一、教学目标: | 1. 通过探究一条路线上如何种树产生间距和棵数的关系,学 习把植树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价值。 | ||
二、教学重点: | 1. 探索植树问题中棵数和间距的关系。 2. 学会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 ||
三、教学难点: | 1. 探索不同植树方式之间的差异。 2. 为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 ||
四、教学准备: | PPT |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0分钟) 一、导入(5分钟) 师:同学们还记得今年植树节的时候你们干了什么吗? 生:记得,种小树苗了。 师:很棒,同学们都是爱好大自然的好孩子。今年植树节的时候呢,阿博士就 叫上了阿派和欧拉去他的果园种果树。这可把小伙伴们高兴坏了,因为阿 博士每年都会种新的果树,这就意味着小伙伴们又能吃到新水果了。可是, 阿博士给阿派和欧拉出了一个难题。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课件演示阿博士的果园】 师:好,那么我们来看看阿博士给他们出了什么难题呢?原来啊,阿博士这个 果园快种满了,只有一条边上还有空地。而且阿博士还提出了要求,要求 每棵树都有足够的土地和阳光。等他们种完后,阿博士一看,表示很满意。 同学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种的吗? 生:想。 师:好,看来同学们的求知欲望都很强。那我们今天要上课的内容就是“植树 问题”,我相信上完这一课之后,同学们都能像阿派和欧拉一样会种树了。 【课件展示课题:植树问题】 | |||
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钟) (一)例题一:(13分钟) 阿派家门前有一条12.5米长的水沟,在沟的一侧每隔2.5米栽一棵苹果树,一共可栽几棵?(两端都栽树)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例题。同学们看到这道题之后,你知道了哪些 信息呢? 生1:阿派家门口有条12.5米长的水沟。 师:嗯,不错,还有吗? 生2:在沟的一侧每隔2.5米栽一棵苹果树。 师:嗯,很棒同学们都已经帮老师找出了大部分关键的东西。那老师想问一个 问题,每隔2.5米栽一棵苹果树的“每隔”是什么意思? 生: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2.5米。 师:对了,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2.5米,我们又知道水沟长12.5米,那我们 应该怎么算呢? 生:12.5除以2.5。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对吗?有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 师:如果没有的话,那我们就按这个同学的来做咯。 【PPT展示解题和作图过程】 师:12.5除以2.5等于5,哪位同学告诉我“5”意味着什么呢? 生:“5”意味着一共可以种5苹果树。 师:这位同学抢答得很快,可是对不对呢? 生:老师不对,“5”应该是这段水沟可以分成5段,应该可以种6棵苹果树。 师:同学们听清楚了吗,这位同学提出了不同观点,有没有人可以证明他说的 是对的呢? 生:老师,我发现题目最后写了“两端都栽树”。 师:没错,老师一开始问大家能在题目中看到哪些信息,大家都忽略了最后这 句话。所以这道题的最后结果是“5”还是“6”呢?我们来作图验证就可 以知道了。我们假设水沟一侧是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可以分成几份啊? 生:5份。 师:嗯,可以分成5份,然后我们一棵一棵地种树。同学们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我们可以种6棵树。这道题到这里呢我们就基本完成了,但是我们还要归 纳,这样以后我们就知道遇到这样的题目该怎么做了。哪位同学帮我来归 纳呢? 【课件演示归纳过程,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归纳】 师:那老师先帮同学们理一下,然后同学们自己来说。这是一道植树问题,植 树问题有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间距,棵数和距离。如果两端都要种树的 话,棵数等于? 生:距离÷间距+1。 师:很棒嘛,都能帮老师归纳了。不过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这道题的前提是 两端都种,如果不是都种的话,我们就得视情况而定了。同学们小组讨论 一下有哪些情况,然后我们来比比哪个小组归纳的最全。 【4人小组讨论,老师可以走动询问小组讨论情况并指导】 师:老师看到大家都基本讨论出结果来了,哪个小组自告奋勇? 生:如果两端都不种的话,棵数=距离÷间距-1;如果只种一端的话,棵数=距 离÷间距。 师:其他小组说他们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嗯,很不错,同学们已经基本会种树了。同学们在解题的时候,先看题目 的关键点——两端是否种树,然后列出公式,把题目中的数字代进去就可 以了。如果记不住公式,可以简单画个图。 板书: 棵数=距离÷间距+1 =12.5÷2.5+1 =5+1 =6(棵) 答:一共可栽6棵。 练习一:(7分钟) 如果每500米远架一根电线杆,则30.5千米需要架多少根电线杆?(两端都架电线杆) 分析: 练习和例题都不是很难,但是容易出错。出错点在于同学容易遗忘两端种树的情况下最后结果要加上1。 【课件出示练习题,挑选两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下去指导,重点指导比较容易粗心的学生。】 板书: 500米=0.5千米 根数=距离÷间距+1 =30.5÷0.5+1 =61+1 =62(根) 答:需要架62根电线杆。 (二)例题二:(13分钟) 在一条高速公路的两侧从头到尾竖立广告牌,共竖了广告牌372块,这条高速公路全长5550米。每两块广告牌相隔多少米? 师:同学们,在会做了例题一和练习一以后,对于植树问题大家是不是都会做 了呢?老师考考大家。和上题一样,老师还是想问这道题有哪些信息,同 学们能告诉老师吗? 生1:广告牌有372块。 生2:这条高速公路全长5550米。 师: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信息哦,同学们能找到吗? 生3:这条告诉公路两侧从头到尾竖立广告牌。 师:嗯,很棒,同学们很仔细。那么从头到尾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头尾都要竖立广告牌。 师:嗯,对了。这道题和例一有什么相同点吗? 生1:我们都知道全长。 师:对,全长就是我们在例一讲的距离。还有呢? 生2:两边都有广告牌。 师:不错。那如果老师再问你,这道题和上面两道题有什么区别呢? 生:上面的题目我们不知道棵数和根数,这道题我们知道广告牌的数量。 师:嗯,那么我们知道了广告牌的数量,那有什么信息是不知道的呢? 生:老师,这道题没有告诉我们间距。 师:嗯,同学们观察都很仔细哦。如果说我们知道广告牌间距和公路全长的话, 同学们是不是会算广告牌的块数了? 【配合课件,在题目中标亮相关字词】 生:是。 师:现在,我们只知道公路全长和广告牌数量的话,同学们知道怎么算吗? 师:那老师先提醒一下大家,间隔数有多少个? 生1:372个。 生2:371个。 师:到底哪个是对的呢?说“372”的同学又粗心了,忘了头尾都有广告和公路 两侧都竖立广告牌的。两侧都有广告牌,我们就要先求出一侧的数量,再 来算间隔,搞不清楚的同学可以自己先画个图,假如说只有一个间隔的话, 有几块广告牌? 【课件展示画图过程】 生:两块。 师:如果是两个呢? 生:三块。 师:对了,这样大家是不是一下子就理解了? 生:是。 师:同学们平时遇到一些没办法一下子理解的题目都可以先画画图,找找规律, 说不定啊,答案一下子就蹦出来了。在理清了思路之后,有同学可以告诉 老师和大家,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吗? 生:间距=距离÷(广告牌数-1)。 师:哇,同学们真棒,已经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把题目做出来了。现在呢,同学 们再跟着老师的课件来把这道题一点点地做一遍,如果刚才还有没听懂得 同学可以做一下笔记。 【课件展示解题过程】 师:做到这里呢,相信同学们不仅会种树了,还会算两个广告牌之间的距离了 吧。为了考考大家呢,老师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说这条路只有一端 竖广告牌呢? 生:间距=距离÷广告牌数。 师:那如果两边都不放广告牌呢? 生:间距=距离÷(广告牌数+1)。 【课件展示三种不同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板书: 间距=距离÷(广告牌数-1) =5550÷(372÷2-1) =5550÷185 =30(米) 答:每两块广告牌相隔30米。 【课件出示练习二,并且请同学自己来讲这道题怎么做】 练习二:(7分钟) 街心公园一条通道长200米,在通道的两旁从头到尾等距离栽种美人蕉,共栽种美人蕉82棵,每两棵美人蕉相距多少米? 分析: 这道题对于已经掌握例题的同学来说没有难度,主要是锻炼同学们的细心,要注意题目中的信息是两端都种、一端种还是两端都不种,并且是两边种还是一边种。 板书: 间距=距离÷(单边棵数-1) =200÷(82÷2-1) =200÷(41-1) =200÷40 =5(米) 答:每两棵美人蕉相距5米。 三、小结:(5分钟) 两端都种:棵数=距离÷间距+1 两侧两端都种:棵数=(距离÷间距+1)×2 | |||
第二课时(50分钟) 一、复习导入(3分钟)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树问题。 师:恩,对。我们学习的就是植树问题,但是植树问题可不是只有上节课我们 学习的那些内容,还有更多有趣的其他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这 些内容,同学们想学习吗? 生:想。 | |||
二、探索发现授课(42分钟) (一)例题三:(13分钟) 一个圆形水池周围每隔2米栽一棵杨树,共栽了40棵,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 师:同学们,看到这道题,大家发现与上节课遇到的问题有什么特别不同吗? 【课件展示题目和图画】 生:这个是水池边周围种树。 师:对,这个是水池,那水池有什么特点呢? 生:圆形的。 师:对,是圆形的。圆形是不是封闭的图形呢? 生:是。 师:这就意味着,圆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我们假如在一个圆上种两棵树, 这个圆分成几段? 生:2段。 师:那如果是三棵呢? 生:3段。 师:对,同学们反应很快。同学们发现了吗?种两棵树的话有两个间隔,种三 棵树的话是三个间隔,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一个圆上种40棵数,有几个间 隔呢? 生:40段。 师:同学们这和我们上节课分析的哪种情况是一样的? 【课件演示三种不同条件下的植树问题计算公式】 生:只在一端种树。 师:非常好。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在圆形水池的植树问题归纳为和一端种 树是一样的呢? 生:是。 师:那现在我们知道了两棵树之间的间隔,又知道了一共有几个这样的间隔, 我们能算这个水池的周长了吗? 生:能。 师:怎么算? 生:周长=间距×棵数。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那我们试着把数字代进去,一起来看看这个水池究竟 有多大呢?同学们口算一下。 生:80米。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同学们做的对不对呢? 【课件展示计算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配合课件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理解】 板书: 周长=间距×棵数 =2×40 =80(米) 答:水池的周长是80米。 师:同学们的口算能力不错哦。看来同学们掌握得不错。接下来老师让同学们 自己来做练习题,看看同学们是不是能独立解决问题了呢? 【课件展示练习题,并请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练习三:(8分钟) 在一个长方形水池边植树,长方形的长是40米,宽比长少10米,每隔2米植一棵树,共能植树多少棵? 分析: 首先求出长方形水池的周长,长方形是封闭图形,运用封闭曲线上植树的公式求出植树棵数。 板书: 周长=2(a+b)=2×(40+40-10)=140(米) 棵数=周长÷间距 =140÷2 =70(棵) 答:共能植树70棵。 (二)例题四:(13分钟) 一座桥长280米,两侧的栏杆每隔2米就有一根柱子,从两端开始每隔一根柱子都有一只石狮子的柱子,这座桥有石狮子的柱子有多少根?(从第二个石柱上有狮子) 师:同学们,你们能看懂这道题什么意思吗? 师:看来这道题有点把同学们难住了,那老师帮同学们理解一下这道题的意思。 首先,我们先不考虑石狮子的话,有几根柱子怎么算? 生:桥长÷间距+1。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答案吗? 生:再乘2。 师: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大家要像他一样仔细读题。可以发现,题目中说, 两侧的栏杆每隔2米就有一根柱子,说明两侧都是有柱子的对吗? 生:对。 师:所以我们可以先算一侧的柱子,然后再来算两侧的柱子。一侧的柱子就是 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方法算,两侧的话我们再乘2就可以了,对吗? 生:对。 师:然后我们再来考虑一下,从两端开始每隔一根柱子都有一只石狮子的柱子 是什么意思? 生:一根没有石狮子,一根有石狮子。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非常好,那么有石狮子的柱子是从第一根开始的,还是从第二根开始的呢? 生:第二根。 师:恩,那我们要怎么算有几根石狮子的柱子呢?我们可以把每隔一根柱子看 做间距吗? 生:可以。 师:我们可以把它看做哪种植树的情况呢? 【课件展示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两端都种、一端种、两端都不种】 生:两端都不种树。 师:恩,同学们非常聪明,所以我们接下来都是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来解题了。 我们一起来看PPT。 【讲解过程配合课件演示,做到语言与动画相统一,能更加深学生理解、记忆】 板书: 总根数=(桥长÷间距+1)×2 =(280÷2+1)×2 =(140+1)×2 =141×2 =282(根) 一侧柱子的数量:根数=总根数÷2 =282÷2 =141(根) 一侧石狮子柱子的数量:根数=(141-1)÷2 =140÷2 =70(根) 两侧石狮子柱子的数量:根数=70×2=140(根) 答:有石狮子的柱子有140根。 练习四:(6分钟) 有一个圆形花坛,绕它走一圈是120米。如果在花坛周围每隔6米栽一株丁香花,再在每相邻的两株丁香花之间等距离地栽2株月季花。可栽丁香花多少株?可栽月季花多少株?每两株紧相邻的月季花相距多少米? 分析: 首先花坛是一个封闭的曲线,即间隔数=棵数,在丁香花间种月季花,即月季花株数等于间隔数×2,每两株丁香花之间等距离地栽种2株月季花,相当于两株丁香花之间的这段距离被分成三等分,由此可求出紧相邻的两株月季花之间的距离。 板书: 间隔数=距离÷间距 =120÷6 =20(个) 丁香花株数=间隔数=20株 月季花株数=20×2=40(株) 紧相邻2株月季花之间距离为:6÷3=2(米) 答:可栽丁香花20株。月季花40株。每两株紧相邻的月季花相距2米。 (三)例题五(选讲): 一个长84米,宽54米的长方形苹果园中,苹果树的株距是2米,行距是3米。这个苹果园共种苹果树多少棵? 师:请一位同学将题目读一读,看看你从中得出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生:这个果园是一个长方形的,已知它的长是84厘米,宽54米。 生:苹果树的株距是2米,行距是3米。 师:是的。那么问题是让我们求苹果树的棵数,同学们想一想该怎么做呢? 生1:可以先求长可以种几行,宽可以种几列,然后相乘就可以求出棵数。 生2:可以先求出一棵苹果树的占地面积,再用长方形苹果园的面积除以苹果树 的占地面积,就可以求出苹果树的棵数了。 师:嗯,同学们想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法,那同学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算算吧, 看看计算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 生:…… 【课件展示答案,和同学们校对,并帮助同学们归纳】 板书: 84×54=4536(平方米) 4536÷(2×3)=756(棵) 答:这个苹果园共种苹果树756棵。 【课件出示练习五,教师请两位中上的学生上台板演,教师下台巡视观察学生的解题情况。】 练习五: 在一个长30分米,宽20分米的长方形花圃中种水仙花,每株花之间的株距是2分米,行距是5分米。这个花圃可以种多少株水仙花? 分析: 根据每株花的占地面积及花圃的面积,即可求出水仙花的株数了。 板书: 30×20÷(2×5)=60(株) 答:这个花圃可以种60株水仙花。 三、总结:(7分) 植树问题的几种情况: 1. 两端都种树:棵数=距离÷间距+1 2. 一端种树:棵数=距离÷间距 3. 两端都不种树:棵数=距离÷间距-1 4. 封闭曲线植树:棵数=距离÷间距 四、随堂练习: 1. 在一条长1440米的公路一侧架电线杆,每隔30米架一根,若公路两端都不 架,共需电线杆多少根? 根数=距离÷间距-1 =1440÷30-1 =48-1 =47(根) 答:共需电线杆47根。
共插了62面彩旗,这条路长多少米? 距离=(面数÷2-1)×3 =(62÷2-1)×3 =(31-1)×3 =30×3 =90(米) 答:这条路长90米。
米? 距离=棵数×间距 =50×3 =150(米) 答:水池的周长是150米。
花,问:共需要多少盆花? 盆数=(距离÷间距)×2 =(80÷4)×2 =20×2 =40(盆) 答:共需要40盆花。
棵柳树。樱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柳树一共种了多少棵? 樱树棵数=距离÷间距+1 =500÷20+1 =25+1 =26(棵) 柳树棵数=(26-1)×3 =25×3 =75(棵) 答:樱树一共种了26棵,柳树一共种了75棵。 | |||
家庭作业 |
| ||
主管评价 |
| ||
主管评分 |
| ||
课后反思 (不少于60字) | 整体效果 |
| |
设计不足之处 |
| ||
设计优秀之处 |
| ||
奥数五年级下册秋季课程 第15讲《页码问题》课件+教案: 这是一份奥数五年级下册秋季课程 第15讲《页码问题》课件+教案,文件包含奥数五年级下册秋季课程第15讲《页码问题》课件pptx、奥数五年级下册秋季课程第15讲《页码问题》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奥数五年级下册秋季课程 第13讲《分类数图形》课件+教案: 这是一份奥数五年级下册秋季课程 第13讲《分类数图形》课件+教案,文件包含奥数五年级下册秋季课程第13讲《分类数图形》课件pptx、奥数五年级下册秋季课程第13讲《分类数图形》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奥数五年级下册秋季课程 第9讲《巧算年龄》课件+教案: 这是一份奥数五年级下册秋季课程 第9讲《巧算年龄》课件+教案,文件包含奥数五年级下册秋季课程第9讲《巧算年龄》课件pptx、奥数五年级下册秋季课程第9讲《巧算年龄》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