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复习练习题
展开《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
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降雨 B.降雪 C.降雹 D.露
2.如表为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并记录了2015年6月的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560mm,据此回答。
降水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降水日期 | 5日 | 7日~8日 | 13日 | 15日~27日 | 29日 |
降水量 | 17 | 25 | 30 | 176 | 22 |
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A.1560 mm B.9 mm C.270 mm D.176 mm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②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③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④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据以上诗句、歌词、对联,回答下面3~4题。
3.下列各项对上述四句所反映的地理事物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山地、高原垂直气候特征 B.②——温带季风气候特征
C.③——地形雨 D.④——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区域景色
4.③句中描述的降水类型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100mm。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本月降水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降水日期 | 5日 | 7日~8日 | 11日 | 15日~27日 | 29日 |
降水量 | 15mm | 21mm | 25mm | 153mm | 41mm |
5.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A.1100mm B.255mm C.153mm D.51mm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B.该月为该地降水很少的月份
C.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
D.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
7.下表为某地区2015年和2016年两年的气温与降水平均数据,图中所示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与表中数据一致的是(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降水 量/mm | 5.3 | 14.3 | 20 | 22.3 | 39.5 | 40 | 260. 6 | 218.7 | 109.4 | 13 | 60.6 | 37.6 |
气温 /℃ | -2.2 | 1.2 | 7.1 | 15.3 | 21.3 | 24.9 | 27.1 | 25.4 | 20.6 | 15.7 | 8.5 | 0.2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北半球的四城市中,降水属于“夏季多雨型”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9.根据太原市年降水量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降水量(mm) | 2.8 | 5.2 | 9.5 | 21.5 | 26.5 | 60.7 | 113.7 | 125.4 | 57.5 | 26.4 | 11.1 | 2.2 |
(1)根据表格资料,绘制太原市降水量柱状图(如图1);
(2)降水量最多的是 ______ 月,约为125.4毫米;
(3)如图2,降水量的测量装置是 ______ ;
(4)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通常是指该地的 ______ ;
A.日降水量 B.当年的年降水量 C.月降水量 D.多年平均降水量
(5)太原市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是 ______ 。
A.夏秋多,冬春少 B.全年多雨 C.夏秋少,冬春多 D.全年少雨
10.读图及相关气候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在A、B两城市的气候材料中,气温年较差更大的是 ______ (填字母)城市;
(2)若A、B两城市表示图中的广州和北京,那么广州为 ______ (填字母)城市,北京为 ______ (填字母)城市;
A,B两城市的降水量对比表 单位:mm
城市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A | 2.6 | 5.9 | 9 | 26.4 | 28.7 | 70.7 | 175.6 | 182.2 | 48.7 | 18.8 | 6 | 2.3 | 576.9 |
B | 43.2 | 64.8 | 85.3 | 181.9 | 283.6 | 257.7 | 227.6 | 220.6 | 172.4 | 79.3 | 42.1 | 23.5 | 1682 |
(3)在表中,A、B城市月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分别为 ______ 月, ______ 月;月降水量最少的月份分别为 ______ 月, ______ 月;
(4)在表中,A、B城市全年降水总量分别是 ______ mm, ______ mm。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答案】
1.A 2.C 3.C 4.C 5.B 6.C 7.C 8.B
9.(1)
(2)8
(3)B
(4)D
(5)A
10.(1)A
(2)B A
(3)8 5 12 12
(4)576.9 1682
【解析】
1.降水的主要形式,包括雨、雪、冰雹等,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降雨,能占到降水的80%以上。故选项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或固态水统称为降水,它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考查降水的形式,要理解记忆。
2.本题考查月降水量的计算,要理解记忆,难度一般。每个月的降水量就是这个月每一天降水量的总和。读该地2015年6月的全部五次降水过程表可知,该地当月降水量=17mm+25mm+30mm+176mm+22mm=270mm。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黑龙江和内蒙古的景观差异,难度一般。“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山寺桃花开放晚的原因,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黄土高坡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东部季风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赤道附近或夏季的中纬度大陆地区,因地面温度较高,近地面湿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强烈的空气对流,使上升气流中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结,形成对流雨,历时短,范围小,但强度大,常伴有风暴、雷电,“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对流雨的生动写照,C错误,符合题意;“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描述的是黑龙江的景色,“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描述的是内蒙古的景色,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4.本题考查降水的类型,理解解答即可。赤道附近因地面温度较高,近地面湿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强烈的空气对流,使上升气流中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对流雨历时短,范围小,但强度大,常伴有风暴、雷电。“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对流雨的生动写照。从图中看出,A是锋面雨,A错误;B热带气旋的形成,B错误;C是对流雨,C正确;D是地形雨,D错误。故选C。
5.本题主要考查了月降水量的计算。由题意可知,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的当地某月一共有5次降水过程,那么该地某月降水量则为这5次降水量的总和,所以该地当月降水量=15+21+25+153+41=255mm,所以该地月降水量为255mm,B对,ACD错。故选B。
6.本题主要考查了降水量的测量工具、一个月降水的强度变化、一个月降水的时间变化。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所以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是错误的,A错;由题意可知,该地该月的降水量为255mm,由于该地年均降水量为1100mm,所以该地月均降水量(月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1100÷12≈97mm,所以该地该月降水量255mm>该地月平均降水量97mm,所以该月为该地降水很少的月份是错误的,B错;在一个月中1号到10号为上旬,11号到20号为中旬,21号到月底为下旬,所以由题意可知,该月上旬降水天数为3天,中旬降水天数为7天,下旬降水天数为8天,所以该地该月中下旬降水时间长(总共为15天),C对;由题意可知,该地该月降水强度最大的是第四次153mm,而不是第二次21mm,D错。故选C。
7.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可得,甲图中所示最低气温是13℃左右,与表中数据不吻合,故A错误;乙图中所示最低气温是﹣5℃,最高气温是13℃左右,与表中数据不吻合,故B错误;丙图中所示最低气温是﹣2℃左右,最高气温是27℃左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表中的数据吻合,故C正确;丁图中所示最低气温是﹣15℃左右,与表中数据不吻合,故D错误。故选C。
8.从降水柱状图看出,A地终年多雨,B地夏季多雨,C地终年湿润,D地冬季多雨。故选B。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将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直观的方式加以表示。学会了阅读和使用这些资料,就能快捷地了解和比较各地气候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9.(1)据表格数据绘制太原市降水量柱状图即可。
(2)读表中数据可得,降水量最多的是8月,约为125.4毫米。
(3)降水量的测量装置是B图中的雨量器与量杯。
(4)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通常是指该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5)太原市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该城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是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水层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降水量一般用雨量器来测量。测量时,雨量器要水平放置在相对开阔、较少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准确记录降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在降雨结束后,要及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杯中,量杯的读数就是这次降雨的降水量。
本题考查降水量图的绘制及降水量的概念,读表解答即可。
10.(1)从气温曲线图看出,A城的最低气温为﹣5℃,最高气温为25℃,气温年较差为30℃,B城的最低气温为13℃,最高气温为29℃,气温年较差为16℃。
(2)我国广州地处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上,北京地处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
(3)从A、B两城市的降水量对比表中看出,A城月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为8月,降水量为182.2mm,B城月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为5月,降水量为283.6mm;A、B两城月降水量最少的月份都为12月。
(4)从A、B两城市的降水量对比表中看出,A城全年降水总量是576.9mm,B城市全年降水总量为1682mm。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同步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