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50586/0-16953822818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3页。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人的健康D.物理学角度乐音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噪声是杂乱无章、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2.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生活中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乙图中学校周围的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方法相同C.丙图中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丁图中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可改变音调的高低3.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 )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C.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D.在嘈杂的车间,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4.下列说法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是( )A.人们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2m/sB.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大约12dmC.中学生上一节课的时间约40sD.高于70dB的声音会影响学习和工作5.育才中学为建设更美丽的校园正在施工,产生了一定的噪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关闭教室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小噪声B.工人师傅戴一个防噪耳塞是从声音接收处减小噪声C.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对人体没有危害D.师傅在破土锤上绑棉被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6.下列做法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 B.图书馆安装隔音玻璃C.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D.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7.为控制噪声对考生考试的影响,下列措施中与控制噪声无关的是( )A.禁止考场附近的汽车鸣笛B.不允许考场旁边的建筑工地施工C.选择通风良好的教室作为考场D.播放英语听力时,监考员要避免发出声响8.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减小噪声污染 B.减小大气污染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二、填空题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发出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_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______和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但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人们听到的声音是声波通过 这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因为它发出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大,所以会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针对这一现象,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3.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 ,噪声监测设备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4.在物理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解例题,老师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同学们通过听课,了解了解题思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学校要求同学们“入班即静”,即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的。5.如图所示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数值如图所示,此数值的单位是 ,这个数值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利用噪声监测仪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6.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___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7.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广大师生“停课不停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居家利用电脑在网上学习。电脑的音箱是通过锥形纸盆的_____发出声音的;同学只听到声音就可以分辨出是哪位老师,这是利用声音_____的不同;为了避免干扰,同学将门窗关上,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 三、简答题1.期中考到了,周末你回到家中想静下心来复习一下功课,但你父亲正在用锤子敲打修理椅子,影响你的学习。为了减弱噪声的影响,请你提出2条减弱噪声的途径及具体措施:答:(1)从_______减弱噪声,具体措施:__________;(2)从_______减弱噪声,具体措施: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