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黄庄一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展开2021-2022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黄庄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为了学习腔肠动物,同学们到河流中采集水螅,几乎都没有采集到( )
A.水螅运动速度快,不易捕捉
B.学生没有仔细寻找
C.河流受到污染,找不到水螅
D.水螅看到人来了,都藏到了淤泥里
2.(1分)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是( )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血液
3.(1分)涡虫的体型是( )
A.左右对称、背腹扁平 B.辐射对称、左右扁平
C.左右对称,上下扁平 D.不对称,梭形
4.(1分)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5.(1分)软体动物外套膜的作用是( )
A.参与运动和形成贝壳 B.参与呼吸和形成贝壳
C.能使贝壳打开和关闭 D.保护内部和形成贝壳
6.(1分)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氧气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气、二氧化碳含量都增加
D.氧气、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7.(1分)当乌贼遇到敌害时,墨囊里的墨汁会迅速喷射出来,这是为了( )
A.更好地攻击 B.掩护逃脱 C.毒昏敌害 D.毒死敌害
8.(1分)下列对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螅,华枝睾吸虫和蛔虫都有口无肛门属于低等动物
B.河蚌、蜗牛和乌贼身体柔软,都有大的贝壳保护
C.蝗虫、蜘蛛和蜈蚣的足和触角均分节,且体表都有外骨骼,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
D.鱿鱼、章鱼、鲨鱼、娃娃鱼、鲸鱼和美人鱼都不属于鱼类
9.(1分)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
A.感觉光线 B.感觉声音 C.协助运动 D.运动器官
10.(1分)下列哪些特征有利于鱼克服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
A.身体呈梭形或流线型 B.体表覆盖着鳞片
C.体表可以分泌黏液 D.以上三项都对
11.(1分)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 )
A.正是河豚欲上时 B.儿童急走追黄蝶
C.蝉噪林逾静 D.早有蜻蜓立上头
12.(1分)青蛙皮肤裸露而湿润的意义是( )
A.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B.适应水中生活,运动灵活
C.保护体内水分不散失
D.有利于体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3.(1分)家鸽等鸟类的双重呼吸是指每呼吸一次( )
A.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B.在气囊里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C.在气囊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D.吸气时在气囊,呼气时在肺进行气体交换
14.(1分)对于脊椎动物的运动的产生,下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B.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配合
C.仅靠运动系统即可完成
D.骨在肌肉牵引下围绕这关节运动
15.(1分)关节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很灵活但不牢固 B.既灵活又牢固
C.很牢固但不灵活 D.起动力作用
16.(1分)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这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维持生态平衡
D.对植物生活造成危害
17.(1分)2009年“H1N1甲流”席卷全球,这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此病毒不起作用( )
A.一种细菌或病毒
B.植物产生的可杀死细菌的物质
C.真菌产生的可杀死细菌的物质
D.细菌产生的可杀死真菌的物质
18.(1分)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
①高温灭菌 ②接种 ③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④恒温培养。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19.(1分)细菌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是因为( )
A.利用芽孢保护
B.结构太小,受到的伤害小
C.有鞭毛可以流动
D.对外界刺激反应不敏感
20.(1分)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下列食品与其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对应错误的是( )
A.泡菜﹣醋酸菌 B.酸奶﹣乳酸菌
C.酱﹣多种霉菌 D.米酒﹣酵母菌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生物学术语及专用名词写错别字者不给分。)
21.(6分)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帮助它们解决问题:(A青姓、B家兔、C蝗虫、D海豚、E家鸽)
(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 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同在一组的动物有 (用代码表示);若根据生殖方式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同在一组的动物是 (用代码表示)。
(2)图中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C体内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A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需要借助 辅助呼吸;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E,有与肺相连通的 辅助呼吸。
22.(6分)如图是人的屈肘和伸肘动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写出图中代码所示结构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③④组成肌肉。
(2)AB图的活动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
(3)图A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 (填序号名称)。
23.(8分)走进色彩斑斓的生物世界里,你会发现生命现象错综复杂,生物种类繁多,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结构来看,甲与乙、丙的主要区别是:没有 ,甲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2)如图四种生物中都没有 ,营养方式为 。
(3)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是由图 引起的,它是一种十分微小的生物,由 和内部的 组成。
(4)图中属于单细胞微生物的是 。(填序号名称)
24.(6分)分析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不仅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资料二:蓬菜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图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一会儿,发现蚁群会不知所措,找不到食物。
(1)母猫喂养老鼠的行为是 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
(2)海豚的表演属于学习行为,这种学习能力有利于 。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 。
(3)在蚂蚁的社会行为中,蚂蚁的通讯是依靠 。
25.(4分)为探究三类细菌对氧的需求情况,某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他将高温灭菌后的培养基,在无菌环境中倒入三个灭过菌的试管中,分别将这三种细菌均匀放入3个试管的培养基中,然后将试管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如图显示了它们在试管中的生长层,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细菌的生活条件,在配制培养基时,除了放入水和无机盐外 。
(2)将这三种细菌均匀放入3个试管的培养基中,即为培养细菌过程中的 。
(3)实验中的变量是培养基不同层次中的 不同。
(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只能在有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填试管代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黄庄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为了学习腔肠动物,同学们到河流中采集水螅,几乎都没有采集到( )
A.水螅运动速度快,不易捕捉
B.学生没有仔细寻找
C.河流受到污染,找不到水螅
D.水螅看到人来了,都藏到了淤泥里
【答案】C
【分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一旦水体受到污染,其数量就会减少,分析作答。
【解答】解: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清澈,但当人们的活动使水体受到污染后,甚至死亡,同学们到河流中采集水螅,最可能的原因是河流受到污染。
故选:C。
2.(1分)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是( )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血液
【答案】C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
蛔虫是一种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
【解答】解:蛔虫是一种寄生在小肠内的蠕虫,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所以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是通过消化道。
故选:C。
3.(1分)涡虫的体型是( )
A.左右对称、背腹扁平 B.辐射对称、左右扁平
C.左右对称,上下扁平 D.不对称,梭形
【答案】A
【分析】此题可以从扁形动物的特征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形成了梯状结构),有口无肛门,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
故选:A。
4.(1分)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蚯蚓的运动,期间我们要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可以从蚯蚓的呼吸过程方面来解答。
【解答】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所以,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故选:B。
5.(1分)软体动物外套膜的作用是( )
A.参与运动和形成贝壳 B.参与呼吸和形成贝壳
C.能使贝壳打开和关闭 D.保护内部和形成贝壳
【答案】D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保护河蚌柔软的身体,据此解答.
【解答】解:
A、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故A错误;
B、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故B错误;
C、外套膜不能使贝壳打开和关闭;
D、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能保护其内部柔软的身体。故D正确。
故选:D。
6.(1分)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氧气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气、二氧化碳含量都增加
D.氧气、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答案】A
【分析】鱼是通过口和鳃盖后缘不停地相互交替张开和紧闭来完成水的通过,进而完成呼吸的,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里有鳃丝里面有毛细血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鱼用鳃呼吸,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经过鳃丝时,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经鱼鳃,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减少。故A正确。
故选:A。
7.(1分)当乌贼遇到敌害时,墨囊里的墨汁会迅速喷射出来,这是为了( )
A.更好地攻击 B.掩护逃脱 C.毒昏敌害 D.毒死敌害
【答案】B
【分析】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包括身体的运动、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各种叫声等.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解答】解: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装死、保护色、集体防御等。在动物界中、配偶、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乌贼遇到敌害时,从墨囊中喷出墨汁。可见B正确。
故选:B。
8.(1分)下列对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螅,华枝睾吸虫和蛔虫都有口无肛门属于低等动物
B.河蚌、蜗牛和乌贼身体柔软,都有大的贝壳保护
C.蝗虫、蜘蛛和蜈蚣的足和触角均分节,且体表都有外骨骼,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
D.鱿鱼、章鱼、鲨鱼、娃娃鱼、鲸鱼和美人鱼都不属于鱼类
【答案】C
【分析】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解答】解:A、水螅;水螅和华枝睾吸虫都有口无肛门,A错误。
B、河蚌,都有大的贝壳保护,B错误。
C、蝗虫,足和触角均分节,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
D、鱿鱼,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它们都不属于鱼类,D错误。
故选:C。
9.(1分)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
A.感觉光线 B.感觉声音 C.协助运动 D.运动器官
【答案】C
【分析】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解答】解: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纵肌舒张;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环肌舒张。因此蚯蚓就是通过肌肉的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以及刚毛的配合。因此蚯蚓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
故选:C。
10.(1分)下列哪些特征有利于鱼克服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
A.身体呈梭形或流线型 B.体表覆盖着鳞片
C.体表可以分泌黏液 D.以上三项都对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和黏液,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
【解答】解:鱼的头部和尾部较尖,躯干部宽大,为梭形,能分泌黏液,可以减少在水中的阻力。
故选:D。
11.(1分)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 )
A.正是河豚欲上时 B.儿童急走追黄蝶
C.蝉噪林逾静 D.早有蜻蜓立上头
【答案】A
【分析】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
【解答】解: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属于节肢动物、蝉、蜻蜓等都属于节肢动物。
A、河豚用鳃呼吸,具有鱼类的特征是鱼类。
B、蝴蝶身体分部,属于节肢动物。
C、蝉体表都有外骨骼。C正确。
D、蜻蜓属于昆虫、体表有外骨骼。D正确。
故选:A。
12.(1分)青蛙皮肤裸露而湿润的意义是( )
A.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B.适应水中生活,运动灵活
C.保护体内水分不散失
D.有利于体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蛙的呼吸器官。解答时可以从两栖动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心脏一心房一心室,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四肢游泳或跳跃。青蛙是两栖动物,成年青蛙用肺呼吸、湿润辅助呼吸。故B符合题意。
故选:D。
13.(1分)家鸽等鸟类的双重呼吸是指每呼吸一次( )
A.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B.在气囊里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C.在气囊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D.吸气时在气囊,呼气时在肺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A
【分析】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家鸽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空气进入肺,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这样,气体两次进入肺,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故选:A。
14.(1分)对于脊椎动物的运动的产生,下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B.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配合
C.仅靠运动系统即可完成
D.骨在肌肉牵引下围绕这关节运动
【答案】C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肌肉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产生动作。
【解答】解: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收缩,绕着关节活动。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共同完成的,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可见,有骨、关节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对于脊椎动物的运动的产生。
故选:C。
15.(1分)关节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很灵活但不牢固 B.既灵活又牢固
C.很牢固但不灵活 D.起动力作用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解答】解:关节的组成: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有光滑的关节软骨,有少许滑液使运动更加灵活,所以关节具有灵活性和牢固性的特点,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故选:B。
16.(1分)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这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维持生态平衡
D.对植物生活造成危害
【答案】A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之一是:生物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苍耳果实的表面有许多钩刺,当动物经过时可以钩挂在动物的毛皮上,有利于果实种子传播到远方,扩大了苍耳的分布范围。
【解答】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如蜜蜂采蜜,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如蝗灾等。
故选:A。
17.(1分)2009年“H1N1甲流”席卷全球,这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此病毒不起作用( )
A.一种细菌或病毒
B.植物产生的可杀死细菌的物质
C.真菌产生的可杀死细菌的物质
D.细菌产生的可杀死真菌的物质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据此作答。
【解答】解: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18.(1分)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
①高温灭菌 ②接种 ③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④恒温培养。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答案】C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培养方法。
【解答】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还有有机物,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真菌,在进行②接种。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故选:C。
19.(1分)细菌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是因为( )
A.利用芽孢保护
B.结构太小,受到的伤害小
C.有鞭毛可以流动
D.对外界刺激反应不敏感
【答案】A
【分析】根据当外界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存时,细菌会形成能抵抗高温、低温、干旱等恶劣环境的休眠体以渡过恶劣环境,这个休眠体叫做芽孢,据此答题。
【解答】解: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且不易透水。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紫外线、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遇到适宜的环境,又会萌发成一个新个体。
故选:A。
20.(1分)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下列食品与其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对应错误的是( )
A.泡菜﹣醋酸菌 B.酸奶﹣乳酸菌
C.酱﹣多种霉菌 D.米酒﹣酵母菌
【答案】A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
【解答】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香醋用到醋酸杆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面包,A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生物学术语及专用名词写错别字者不给分。)
21.(6分)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帮助它们解决问题:(A青姓、B家兔、C蝗虫、D海豚、E家鸽)
(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 脊椎骨 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同在一组的动物有 BDE (用代码表示);若根据生殖方式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同在一组的动物是 CE (用代码表示)。
(2)图中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C体内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气管 ;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A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需要借助 皮肤 辅助呼吸;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E,有与肺相连通的 气囊 辅助呼吸。
【答案】(1)脊椎骨;BDE;CE。
(2)气管;皮肤;气囊。
【分析】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B家兔属于哺乳动物,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D海豚属于哺乳动物,E家鸽属于脊椎动物。
【解答】解:(1)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叫脊椎动物,叫无脊椎动物,A青蛙、E家鸽属于卵生。
(2)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用气管呼吸,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需要借助皮肤辅助呼吸,用肺呼吸。
故答案为:
(1)脊椎骨;BDE。
(2)气管;皮肤。
22.(6分)如图是人的屈肘和伸肘动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写出图中代码所示结构的名称:① 肱二头肌 ,② 肱三头肌 ,③ 肌腹 ,④ 肌腱 ,③④组成肌肉。
(2)AB图的活动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关节 。
(3)图A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 肱二头肌 (填序号名称)。
【答案】(1)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腹;肌腱;
(2)关节;
(3)肱二头肌。
【分析】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③肌腹、④肌腱。
【解答】解:(1)观图可知: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④肌腱、④肌腱。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绕着关节活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共同完成的,关节起支点作用。
(3)图A表示屈肘动作,屈肘时,以肱三头肌为主的伸肌肌群舒张。
故答案为:(1)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腱;
(2)关节;
(3)肱二头肌。
23.(8分)走进色彩斑斓的生物世界里,你会发现生命现象错综复杂,生物种类繁多,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结构来看,甲与乙、丙的主要区别是: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甲的生殖方式是 分裂 生殖。
(2)如图四种生物中都没有 叶绿体 ,营养方式为 异养 。
(3)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是由图 丁 引起的,它是一种十分微小的生物,由 蛋白质外壳 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
(4)图中属于单细胞微生物的是 甲和丙 。(填序号名称)
【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分裂;
(2)叶绿体;异养;
(3)丁;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
(4)甲和丙。
【分析】图中:甲细菌;乙青霉菌;丙酵母菌;丁酵母菌。
【解答】解:(1)甲细菌与乙青霉菌、丙酵母菌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图中四种生物中都没有叶绿体。
(3)新冠肺炎是由图丁病毒引起的,它没有细胞结构。
(4 单细胞微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呼吸、运动,因此图中甲细菌和丙酵母菌属于单细胞微生物。
故答案为:
(1)成形的细胞核;分裂;
(2)叶绿体;异养;
(3)丁;蛋白质外壳;
(4)甲和丙。
24.(6分)分析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不仅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资料二:蓬菜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图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一会儿,发现蚁群会不知所措,找不到食物。
(1)母猫喂养老鼠的行为是 先天性 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遗传物质 所决定的。
(2)海豚的表演属于学习行为,这种学习能力有利于 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胎生哺乳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 成活率 。
(3)在蚂蚁的社会行为中,蚂蚁的通讯是依靠 气味 。
【答案】(1)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
(2)学习;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胎生哺乳
(3)气味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1)母猫喂养老鼠的行为是母猫生来就有的,受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2)海豚表演是海豚通过后天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海豚是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使后代得到了母体的保护。
(3)蚂蚁之间是通过触角传递信息的,它们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
故答案为:(1)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
(2)学习;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3)气味
25.(4分)为探究三类细菌对氧的需求情况,某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他将高温灭菌后的培养基,在无菌环境中倒入三个灭过菌的试管中,分别将这三种细菌均匀放入3个试管的培养基中,然后将试管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如图显示了它们在试管中的生长层,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细菌的生活条件,在配制培养基时,除了放入水和无机盐外 有机物 。
(2)将这三种细菌均匀放入3个试管的培养基中,即为培养细菌过程中的 接种 。
(3)实验中的变量是培养基不同层次中的 氧气含量 不同。
(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只能在有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Ⅲ、Ⅰ、Ⅱ 。(填试管代号)
【答案】(1)有机物;
(2)接种;
(3)氧气含量;
(4)Ⅲ、Ⅰ、Ⅱ。
【分析】1.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制作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解答】解:(1)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如水分、还有有机物,除了放入水和无机盐外。
(2)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接种。将这三种细菌均匀放入3个试管的培养基中。
(3)本实验探究三类细菌对氧的需求情况,实验中的变量是培养基不同层次中的氧气含量不同。
(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Ⅰ试管底部细菌大量繁殖;Ⅱ试管的细菌能够大量繁殖,在有氧;Ⅲ试题的顶部含氧量多,说明此试管的细菌喜欢有氧的环境。
故答案为:(1)有机物;
(2)接种;
(3)氧气含量;
(4)Ⅲ、Ⅰ、Ⅱ。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温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温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温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