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赏析写山部分的语言特色2、学会对所写景物进行细致刻画3、学会在合作中探究问题,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1、赏析写山部分的语言特色 2、学会对所写景物进行细致刻画,以阅读指导写作难点:1、学会对所写景物进行细致刻画,以阅读指导写作【教法】1、目标学习法: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去思考学习,本课以读促写的学习目标,合乎阅读指导写作,写作深化阅读,读写一体的规律,端本正源,事半功倍。2、朗读法: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在赏析前朗读,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带着问题朗读,感知上下文,思考感受更深刻。3、圈点勾画法:在赏析文段中学会圈点勾画,明确要点,学会赏析。4、合作探究法:学会合作,集思广益,激发热情,增进友谊。5、总结迁移法:从《春》《济南的冬天》总结出普遍思路写法,迁移至写作。【学法】1、学情分析:学生初上初中,稚气未脱,小学时鲜有接触写景散文如此细致的赏析。在《春》中初步接触此类文章的思路及刻画手法,但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尚不确定能独立完成此类文章的赏析,需要学习《济南的冬天》,将此类文章的思路及刻画手法加以巩固拓展,并迁移至写作。2、学法指导:本课以带着目标学习为主导,要求学生以读促写。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圈点勾画,学会赏析,学会在合作中探究问题,集思广益,并能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得出普遍规律,现学现用,活学活用。【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知道,课本中的文章几乎都是经典的佳作。在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我们要弄清楚这些文章究竟好在哪里,同时要树立一个观念:以阅读指导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这节课主要是以阅读指导写作。二、复习文章思路之前,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春》,作者的情感是: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因为春天的特点:生机勃勃,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几幅具有代表性的图景来重点描绘。上节课,我们已经理清了《济南的冬天》的大致脉络,知道作者的情感是: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是因为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温晴,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山景和水景这两幅具有代表性的图景来重点描绘,又选取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这几个角度来写山景。【总结】我们发现,这类写景的文章有着相似的思路:情感→总特点→几个代表图景→几个代表景物→几个代表角度。列成提纲,大约是这样的模式:【实践】讲评昨晚作业:若写校园的秋天,你的思路是怎样的?三、提出学习目标一个人如果只有骨架,没有血肉,就很难称为人,更谈不上美。同样的,一篇文章如果只有框架思路,没有具体内容,就很难称为文章,更谈不上佳作。《春》中很好地抓住景物总特点,用五感和修辞等手法来描绘春天,今天我们能从《济南的冬天》中学到什么呢?目标:1、赏析写山部分的语言特色 2、学会对所写景物进行细致刻画,以阅读指导写作。四、赏析(一)阳光朗照下的山1、齐读2、写出济南的什么特点?如何写?【预设】学生可能找不出,或说没有特点,或不明白小山的特点和济南冬天总特点之间的关系。【引导】特点若未明显写出,一定暗含在句子中,请找出句子赏析。写小山突出温晴的特点,也突出济南的冬天的温晴的总特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圈小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山的可爱,并从地形上说明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另外从“说”可看出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小山的安静温和,也表现济南的冬天的温晴,从中能感觉到作者的对小山的喜爱赞美之情。本段花很大篇幅写人们,是否偏题?不偏题,写人们的想法,侧面烘托济南的冬天的温晴。3、小结:本段主要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人们,目的是表现济南冬天的温晴,刻画温晴的山景主要运用的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二)薄雪覆盖下的山1、齐读2、围绕什么特点刻画?【预设】学生可能误答:妙【引导】薄雪覆盖下的山的特点是:秀气。总写概括的句子一般在开头、结尾。“妙”不是特点,是总体评价,其他地方也可以说“妙”。薄雪覆盖下的山的特点是:秀气,因为济南的冬天温晴,因此不下大雪,只下小雪,因此济南的山受不住大雪,显得秀气。秀气和温晴之间是因果关系。3、如何刻画? 矮松 青黑、白比喻:矮松→看护妇山上山尖 蓝、银(白)拟人山尖草白、暗黄拟人、比喻:草、雪→花衣山坡阳光微黄、粉拟人山腰【引导】色彩是属于五感中的视觉。这些景物出现的地点是从高到低。老师为什么选取这些角度来分析本段?因为本段主要从这几个角度进行描写。4、小结:作者对薄雪覆盖下的山景的评价是:“妙”。写出山的秀气,也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温晴。为了把这么妙的景色写得生动形象,本段主要运用了1、五感中的视觉的色彩的角度,2、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3、还用了从高到低的空间顺序等等来写。(三)城外远山1、围绕什么特点刻画?如何刻画?【引导】本段主要围绕淡雅的特点进行刻画,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城外远山比作水墨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城外远山的淡雅的特点。【小结】本段围绕淡雅的特点,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刻画。五、总结:主要刻画手法1、修辞:比喻、拟人【引导】此外我们还知道的修辞手法有:排比、夸张、反复……2、五感:视觉颜色【引导】此外我们还知道的有:视觉形态、听觉、嗅觉、味觉、触觉3、顺序:从高到低【引导】还可以从空间顺序:从近到远,从中心到四周……来写;甚至可以从逻辑顺序:从静到动,从主要到次要……来写4、抓住景物特点、正侧面结合。【引导】这是《春》里已经提到过的,在《济南的冬天》中得到验证。五、拓展1、选《校园的秋天》其中一个图景,或景物,或角度,说说你如何刻画?【引导】根据昨晚拟定的框架,学生现场说说想法,教师点评。2、作业:完成写景作文《校园的秋天》,600~800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以往的一些教学案例对本课的设计多停留在对文章的赏析,没有点出景物特点与文章总特点,与景物的刻画之间及其重要的内在规律,也未有重点地分析几个关键的刻画手法,更少见将之运用于写作,导致学生理解不透彻。另外还有一些教学案例,没有把这篇课文放在这本书,尤其是这个单元来看,忽视了单元几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鲜见利用课文的赏析来教作文的,或是交了却没有形成系统性,造成学生接受困难,浪费时间。今天这节课将《春》和《济南的冬天》联合起来看,注意教材文本的内在关系,明确提出目标,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很好地分析文言文,而且能按老师的指导,学写这类文章,事半功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美好开课,出示学习目标,简介作者并解题,美好感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美好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过程与方法,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