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练习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32052/0-1694779310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练习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32052/0-16947793110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练习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32052/0-16947793110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练习卷(含解析),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练习卷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1.(5分)下面不属于噪声的是A. 夏天午睡时,屋外欢乐的蝉鸣 B. 自习课上优雅的手机铃声
C. 马路上汽车发动机的轰鸣 D. 上课时,老师说话的声音2.(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工人在工作中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B. 分贝就是物体不发声
C. 优美的歌声在向远处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
D. 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5分)[2022广西柳州期中,中]小华要爸爸把客厅里电视节目的音量调小些,以免影响他在房间学习。从减小噪声影响的角度来看,下图的情形中与小华采取相同措施的是 ( )A. B.
C. D. 4.(5分)物理老师正在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对于学生小星而言,下列属于噪声的是A. 同桌小芳回答问题的声音 B. 隔壁班朗读语文的声音
C. 物理老师敲音叉发出的声音 D. 物理老师讲课的声音5.(5分)如图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立有噪声显示器,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大小可以知道
A. 此时噪声使人失去听力 B. 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 此时噪声能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 此时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6.(5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吹奏笛子时,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C. 演奏吉他时,左手按压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
D. 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7.(5分)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A. B. C. D. 8.(5分)(教材改编)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A. 每个学生上课时戴上防噪音耳罩 B. 学生课堂上禁止说话
C. 在教室周围道路旁植树 D.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9.(5分)关于乐音与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A. 乐音悦耳动听,噪声使人心烦
B. 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
C. 乐音也有时变成噪声
D. 乐音和噪声有本质区别,乐音不会变成噪声10.(5分)(2021•武昌期中)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从环保角度而言,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B. 从物理学角度而言,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
C. 在居民区附近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产生
D. 0dB是人耳所不到的声音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11.(4分)下面有关声音的说法中,“万籁俱寂”主要指夜晚声音的 ______ 很小;“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______ 来判断的;掩耳盗铃是在 ______ 减弱噪声;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具有 ______ 。12.(4分)物体做______振动发出杂乱无章,刺耳的声音就是______。13.(4分)南开实验学校周边的工地的打桩产生的声音干扰了师生的学习和休息,我们用 ______ 为单位来表示噪声 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的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 ______ 减弱噪声.14.(4分)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器,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控制噪声,图甲所显示的数字的单位是______,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右边______图最有可能是此时声音波形图选填“乙”或“丙”。
15.(4分)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______ ;响度相同的是 ______ ;从物理学科角度来讲,属于噪声的是 ______ .
16.(4分)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 ______ 产生的,我们能通过声音的 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辨别不同的乐器。正在教室里认真上课的同学们听到不远处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这声音对同学们来说属于 ______ 选填“噪声”或“乐音”。17.(4分)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______ 来判断.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______ 减弱噪声.18.(4分)每年的月日,我市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警报声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小明发现有警报时,教室里的窗户玻璃也在振动,这说明声音具有______,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老师让同学们关上门窗,这是在______声源处传播过程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夏天午睡时,屋外欢乐的蝉鸣,会影响到人们的休息,属于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自习课上优雅的手机铃声,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属于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休息,属于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上课时,老师说话的声音,不属于噪声,故符合题意。
故选:。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噪声概念的掌握,属于声学的基础知识,是中考常考的内容。
2.【答案】D;【解析】解:、工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错误;
、分贝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故错误;
、优美的歌声在向远处传播过程中速度不变,故错误。;
、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正确。
此题主要考查声的利用以及对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与运用,能结合实际进行辨别是解答的关键。
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3.【答案】D;【解析】小华要爸爸把客厅里电视节目的音量调小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睡觉时戴耳塞,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的;用监测监测噪声,只能监测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铁道旁装隔音板,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给排气管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味声的。故选D。
4.【答案】B;【解析】解:、同桌小芳回答问题的声音,是师生想听到的声音,不属于噪声,故错误。
、隔壁班朗读语文的声音,不是学生想听到的声音,属于噪声,故正确。
、物理老师敲音叉发出的声音,是学生想听到的声音,不属于噪声,故错误。
、物理老师讲课的声音,是学生想听到的声音,不属于噪声,故错误。
故选:。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深入理解噪声的概念,可解答此题。
5.【答案】C;【解析】解:从噪声监测器上可以直接读出分贝,它代表声音的响度。
、超过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故说法错误。
、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而图中噪声监测上显示的是分贝,故错误。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而图中噪声监测上显示的是分贝,所以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故正确。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故错误。
故选:。
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超过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噪声强弱等级及危害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6.【答案】B;【解析】解:、吹奏笛子时,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正确;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错误;
、演奏吉他时,左手按压琴弦是为了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音调,故正确;
、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正确。
故选:。
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入耳处。
此题主要考查了声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和减弱噪声的方法等,都是属于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
7.【答案】D;【解析】解: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故选:。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记住计量声音强弱的单位以及对这个单位有一些经验认识。
8.【答案】C;【解析】略
9.【答案】D;【解析】解:、乐音悠扬、悦耳,听到感觉非常舒服,噪声听起来不舒服,同时会损害人的健康。故A正确;
B、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噪音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故B正确;
C、乐音如果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也会变成噪声。故C正确;
D、乐音和噪声有本质区别,从环境保护角度乐音如果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也会成为噪声。故D错误。
故选:。
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悠扬、悦耳,听到感觉非常舒服的声音叫乐音;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音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和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有不同的范畴,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审题后作出解答。
10.【答案】D;【解析】略
11.【答案】响度; 音色; 人耳处; 能量;【解析】解:“万籁俱寂”主要指夜晚声音的响度很小;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掩耳盗铃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响度;音色;人耳处;能量。
声音有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声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
此题主要考查声音的综合利用,要求学生对声音及其特性、声波的利用、减弱噪声的措施等知识点全面掌握,难度不大。
12.【答案】无规则; 噪声;【解析】解:噪声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做噪声。
故答案为:无规则;噪声。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噪声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乐音是物体规则振动发出的;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做噪声。
该题考查噪声的定义,是基础题。
13.【答案】分贝;响度;传播过程中;【解析】解:声音的强弱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小,通常用分贝来表示.
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阻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分贝;响度;传播过程中.
①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②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强弱的表示方法和等级划分以及防治噪声的途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4.【答案】不能; 分贝; 变大; 丙;【解析】解: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
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的数字是,可知此时的噪声是分贝;
当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噪声增强,所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变大;
由乙图可以看出,其波形图呈周期性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是乐音的波形;
丙图中的波形图杂乱无章,是无规则的,是噪声的波形且振幅小,有可能是附近有重型汽车驶过。
故答案为:不能;分贝;变大;丙。
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测量的是声音的响度。
噪声的单位是分贝。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
噪声是由于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其波形图是杂乱无章的。
乐音的波形图是有规律的,是物体做有一定规律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噪声监测仪的作用、声音强度的单位的了解,属声学基础题。
15.【答案】甲、乙;甲、丙;丁;【解析】解:根据图示可知:
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丙振动频率大,丁振动频率更大,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甲和丙振幅相同,响度相同.
甲、乙、丙图中的声音振动有规律,丁图中的声音振动无规律,有规律振动的是乐音,无规律振动的是噪声.
故答案为:甲、乙;甲、丙;丁.
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乐音的振动有规律,噪声的振动无规律,由此判断.
通过图表示振幅和频率的题目不多,这是一种读图能力的考查,这是考查的另一种新动向,一定要掌握.
16.【答案】振动; 音色; 噪声;【解析】解: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音乐会上通过音色能辨别是什么乐器。
广场舞的音乐声影响学生上课,对于同学们来讲广场舞音乐是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噪声。
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
物体无规则的振动和影响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该题考查了声的产生、声音特性和噪声,这些都是很基础的内容。
17.【答案】音色;传播的过程中;【解析】解:我们区别声音靠的就是音色,与音调和响度无关.关上门窗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音色、传播的过程中.
本题抓住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的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
该题考查了乐音特征中的音色和减弱噪声的途径.
18.【答案】空气 ; 能量 ; 传播过程 ;【解析】解: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小明发现有警报时,教室里的窗户玻璃也在振动,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老师让同学们关上门窗,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空气;能量;传播过程。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
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该题考查学生声音的传播,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