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水循环说课稿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29651/0-16946932766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水循环说课稿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29651/0-16946932767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水循环说课稿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展开《水循环》说课稿
尊敬的校长和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高一地理组教师xxx。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七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的第一节。本节教材以图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接着教材以示意图和活动形式阐述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然后教材以图表形式阐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本节内容分为“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两部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表资料、结合自然实际进行教学。
二、学情分析
1.学段特征:高一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具有浓厚的兴趣,且思维活跃,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被动,习惯接受式的学习,因此通过实验与案例探究,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和环节,但对知识点的应用还不够灵活,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还比较差。
2.认知基础:高一学生逻辑思维有所提高,并且经过前期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同时积累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地理素养,能够对水循环各环节与地理意义进行自主探究,并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造成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生活。但学生层次不一,接受层度不尽相同,同时本节课内容较多,通过水循环引发出对应内容,对于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人地协调观:学生根据示意图简单分析水循环的过程的基本原理, 了解三个水循环的类型,能简单画出水循环的过程图,解释相关自然现象,并结合现实生活深化“水资源的危机意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思维,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综合思维:运用水循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读图、阅读、概括和对比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区域认知:结合实际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的差异,能够运用本课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 象。
(4)地理实践力:通过地理读图分析,分析水循环的过程,并能联系实际观察水循环现象,培养学生地理读图、绘图能力,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四、教学方法
新课程下的教学要求老师只是导演,而不是主角。教师的作用是要创设一种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的情境,组织课堂教学,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再结合学情分析,在教法上采用“学生动手学习、同桌合作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及层层递进的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发现规律原理,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同时,配以多媒体图像的展示,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五、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环节(3分钟)
课前2022年台风“暹芭”视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把学生从下课状态迅速转到准备上课状态。
提问:从地理学的角度,台风登录涉及了什么地理知识?东部地区降水剧增,其中包括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呢?
设计意图:用问题的形式导入,引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展示考纲、合格考考试能力要求。
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前对本课时要复习的内容及要求心中有数,带着目标去复习。
2.复习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15分钟)
(1)回顾水循环的概念;(2分钟)
(2)学生手绘地图,复习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6分钟)
(3)同桌讨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5分钟)
(4)课堂练习。(2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手绘地理简图提高学生对水循环类型和过程的理解,同桌之间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3.复习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据图复习水循环的地理意义;(8分钟)
(2)课堂练习巩固。(14分钟)
设计意图:据图复习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加深学生对水循环意义的再次理解,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复习效果。
4.复习小结(2分钟)
根据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
六、板书设计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当然还离不开合理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对课堂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我采取纲领式板书形式进行板书,力求体现结构合理、简洁明了,重难点突出,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
好的教学走在不断改进的道路上,在上完本节课后,我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即教学目标、学生反映、教学内容和板书设计,通过总结本节课教学的优点和缺点,要求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