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精练
展开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基础巩固
1.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会( )。
A.大于7.35~7.45
B.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答案:C
解析:人体血浆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虽然产生了大量乳酸,但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当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2.缓冲物质构成机体对pH进行调节的缓冲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浆内只有NaHCO3/H2CO3和Na2HPO4/NaH2PO4两对缓冲对
B.蛋白质钠盐/蛋白质也是血浆中的缓冲对
C.血浆中最为重要的缓冲对是Na2HPO4/NaH2PO4
D.细胞内液中不存在缓冲对
答案:B
解析:血浆中有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蛋白质钠盐/蛋白质等缓冲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NaHCO3/H2CO3,A、C两项错误,B项正确。缓冲对广泛存在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D项错误。
3.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体血浆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pH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对对血浆pH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调节了血浆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答案:C
4.下列关于内环境pH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的功能不会干扰内环境pH
B.泌尿系统将不利于内环境pH稳定的NaHCO3排出体外
C.循环系统不参与内环境pH稳定的调节
D.食用大量橘子后,血浆pH只发生小范围波动
答案:D
解析:消化系统通过吸收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干扰内环境的pH,A项错误。一定量的NaHCO3有利于维持机体pH的相对稳定,泌尿系统只是将多余的NaHCO3排出体外,B项错误。循环系统参与内环境pH稳定的调节,C项错误。
5.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图1-2-1中关于血浆pH的变化与滴加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滴数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图1-2-1
答案:D
解析:新鲜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当滴加少量的酸或碱溶液时,血浆pH的变化幅度不大;但是当滴加的酸或碱溶液的量超过了缓冲物质的调节能力时,过量的酸(稀盐酸)溶液会使血浆pH降低,过量的碱(稀NaOH)溶液会使血浆pH升高。
6.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失调会引起某些疾病。下列现象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无关的是( )。
A.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腹泻
B.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浓度偏高
C.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镰状细胞贫血
D.血液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
答案:C
解析: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镰状细胞贫血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7.图1-2-2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2-2
A.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
B.②内渗透压下降会导致尿液排放量减少
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
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A
解析: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血浆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A项正确。组织液渗透压下降会导致尿液排放量增多,B项错误。①②④构成内环境,内环境中含有缓冲物质,具有抵抗pH变化的能力,C项错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D项错误。
8.下表是人体体液中部分物质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1) | Na+ | K+ | Cl- | HC | 蛋白质 |
① | 142.00 | 5.00 | 103.00 | 27.00 | 16.00 |
② | 147.00 | 4.00 | 114.00 | 30.00 | 1.00 |
③ | 10.00 | 143.00 | 25.00 | 11.00 | 47.00 |
A.①是血浆,其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
B.②和③的成分差异与质膜的功能有关
C.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可判断其是细胞内液
D.①②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含量较多
答案:D
解析:①②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存在缓冲物质。
9.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以HC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如图1-2-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2-3
(1)血浆中的CO2主要来自 (生理过程)。
(2)CO2进入红细胞后,HC含量 。根据细胞特点和HC的含量,可推测HC进入血浆的方式为 ,这表明质膜具有 性。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 发生改变,促使氧气释放并扩散到 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
(4)红细胞内 的消耗和细胞外 的进入,使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
答案:(1)细胞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细胞呼吸)
(2)增加 协助扩散 选择透过
(3)空间结构 组织液
(4)水分子 Cl-
解析:(1)组织细胞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中。(2)血浆中的CO2进入红细胞形成H2CO3,H2CO3解离为HC和H+,HC的含量增加。红细胞内的HC的浓度较高,能向血浆运输,推测其进入血浆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3)分析题图可知,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血红蛋白携带的氧气释放并扩散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进入细胞,被细胞利用。(4)红细胞内水分子的消耗和细胞外Cl-的进入,使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红细胞。
10.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的原因有 (答出2点即可)。
(2)病人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为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 ,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某些疾病导致呼吸功能低下时,CO2不能及时排出,导致 性物质积累,引起机体 中毒。
答案:(1)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机体的调节能力降低、某个功能系统出现障碍
(2)降低 NaHCO3
(3)酸 酸
能力提升
1.(不定项选择题)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2-4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2-4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对pH的缓冲作用是有限的
D.该实验结果说明缓冲液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
答案:ABC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持续加入盐酸的条件下,缓冲液组的pH比血浆先下降,说明缓冲液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弱于血浆。
2.为验证人体内环境中pH能够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验证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 。此外,还必须以 作为实验用具。
(2)实验步骤
①设置A、B 2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并编号。
②先向A组中的1~3号试管分别加入 ,测量pH并记录入表,再依次滴入等量 ,测量pH并记录入表。
③对B组如何操作? 。
(3)结果预测
A组: 。
B组: 。
(4)分析以上两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Na2CO3、乳酸 pH试纸、滴管
(2)②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 乳酸(或Na2CO3) ③对B组3支试管按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的3种物质后,测量pH并记录入表,再依次滴入等量的Na2CO3(或乳酸),测量pH并记录入表
(3)1号试管pH变化明显,2号、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1号试管pH变化明显,2号、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阴性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为阳性对照组;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中含有缓冲物质,人体内环境中pH能够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
解析:(1)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乳酸和Na2CO3,要完成该实验还必须有测定pH的pH试纸和滴管。(2)机体内环境对pH的维持应表现在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干扰的抵抗上,故A、B两组实验依次为抗酸干扰和抗碱干扰(或抗碱干扰和抗酸干扰)。(4)蒸馏水不含缓冲物质,不具有缓冲作用,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含缓冲物质,具有缓冲作用。人体血浆的测试结果更接近人工配制的缓冲液,说明其具有缓冲物质,故人体内环境中pH能够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北师大版 (2019)第二节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北师大版 (2019)第二节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课后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组结构都能产生激素的是,下列由激素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一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一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堂检测,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