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认识地球优秀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课题 |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 |
过程与方法 | 1.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 |
教学难点 | 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 ||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一、导入新课 |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
| |
二、教学过程 | 一、知识讲解 (一)地球仪 1.展示地球仪及图片,阐述地球仪的概念。 1)教师以地球仪为工具,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地轴。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轴是倾斜的? 3)课堂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到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北极、南极;算一算赤道与北极、南极各相差多少度;在地球仪上找出0°和180°经线,计算这两条经线相差多少度? 4)讲解纬线与纬度以及南北半球的划分 5)课堂活动,探究纬度的特征 6)引导学生阅读赤道纪念碑文献。 7)讲解经线与经度以及东西半球的划分。 8)引导学生阅读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文献 9)课堂活动,探究经度特征 10)总结:地轴、纬线、经线、经纬网、经纬度变化规律、东西半球划分易混点、 11)讲解经纬网的应用:区分方向、划分半球 (二)地球的自转 教师讲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地理意义 (三)地球的公转 教师讲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地理意义 |
观察地球仪、结合课件,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地轴倾斜的原因 参与课堂活动,找出指定的经线和纬线
参与课堂活动,填写纬度特征表
阅读文献
阅读文献 参与课堂活动,填写经度特征表
在老师的讲解下理解经纬网的变化规律,主要作用 | |
三、课堂小结 |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
| |
四、板书设计 | |||
作业布置 |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 ||
教 学 反 思 |
| ||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认识地球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认识地球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1.1认识地球面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1.1认识地球面貌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