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三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三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整合+能力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评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四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培优练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培优练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共22页。
第二单元 单元培优练创新应用练1. [2022江苏盐城高二期末]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由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 ( ) CA.与手工业紧密结合 B.产品实行自给自足C.生产强调精耕细作 D.生产以家庭为单位【解析】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项正确。2. [2022江苏苏北四市高二期末]明朝洪武到万历年间,四川人口增长了约18万户。与此同时,通过“报官立案、制定章程、农户集资、共建共享”的方式在四川兴修水利的结果如下表(单位:个)。下表的信息说明( ) AA.务实的制度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B.重农抑商的政策保障农业经济稳定C.水利兴修是人口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D.人口迅速增加造成严重的人地矛盾【解析】明代四川地区以“报官立案、制定章程、农户集资、共建共享”的方式,促进水利工程兴修(助推农业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等,反映出务实的制度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3. [2022江苏泰州高二期末]据考古发现,距今约5 300—4 000年前,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拥有陶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据此可知( ) CA.证明了长江流域已进入青铜文明 B.代表了高度发达的早期中原文化C.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 D.反映了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解析】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华文明从夏朝才进入青铜文明,故A项错误;良渚文化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属于中原文化范围,故B项错误;从题干中“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拥有陶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可知,当时的良渚先民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故C项正确;题干无法体现早期不同文明区域之间的交流,故D项错误。4. [2022天津高二期末]1989年,江西新干商代墓葬遗址出土了475件青铜器,其中有犁铧、铲、锸、耜等17件青铜农具,农具不仅器表装饰有精美的花纹,而且出土时残留着碳化的丝织品。除此之外,还有玉器100多件,陶器300多件。这可用来说明,商代 ( ) DA.江西是南方青铜铸造中心 B.大量使用青铜农具C.丝织业发展相对较为成熟 D.手工业发展水平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墓葬中出土众多青铜器、丝织品、玉器和陶器,说明商代手工业发展水平高,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发展水平高,未体现江西是南方青铜铸造中心,排除A项;商代虽然出现青铜农具,但并非大量使用,排除B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商代丝织业发展相对较为成熟,排除C项。5. [2022山东烟台高二期末]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摘编自《自然科学与神学》材料二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对宗教神学的冲击。[答案] 举例:哥白尼“日心说”打破了教会的“地心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进一步冲击了教会的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举其中两例即可)(2)近代西方发生的三次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 ①科学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牛顿力学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等,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许多新的发明创造。②工业革命推动政治革命: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力量,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主流;政治革命推动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代议制,为工业革命提供前提,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或者生产方式)在欧美国家确立,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③科学革命推动政治革命: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回答法国大革命亦可);政治革命推动科学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真题实战练6. [2022全国甲卷]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 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可知,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带来了便捷的动力,为农业机械的发明创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内燃机的应用改变了多人协作的雇佣大农场经营,小型化家庭农场劳动生产率大为提升, 故A项正确。7. [2022广东卷]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B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 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解析】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催生了工厂制,工厂主便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导致了工人工作方式的转变,由此可推知,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了工作方式的变化,最终会推动社会分化和阶级对立,故B项正确;工业结构的变动指的是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蒸汽时代普遍采用机器大生产,而不是手工操作,排除C项;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主要是由于其产量有限,而不是物价上涨导致的,排除D项。8. [2021湖南卷]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 D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 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 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解析】根据材料“田土大多已经种麦”可以看出,绍兴当地实行稻麦轮作,“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可以看出当地清除了稻根,以便种植小麦,由此可知,绍兴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实事求是”是顾炎武“实学”的特点,排除B项;绍兴赈灾过程中存在问题,与绍兴农业精耕细作有关,不能说明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排除C项。9. [2020江苏卷]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 C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解析】材料内容只说明江西新干出土青铜农具,无法得出青铜农具最早出土于江西新干的结论,排除A项;“更无使用之痕”说明这一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是否有利于精耕细作的结论,排除B项;依据题干信息“更无使用之痕”“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表明这个时期江西出土的成套的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是发挥礼器的作用,说明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0. [2020江苏卷]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 D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解析】“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表明农村出现雇佣劳动现象,但是无法得出基本普及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表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排除B项;材料表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无法得出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排除C项;依据题干“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表明这时期农业生产有租佃、雇佣、面向市场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故D项正确。11. [2022浙江1月选考]20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2016—2017年,计算机顶级人工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击败了世界围棋顶尖棋手。2021年12月,浙产超导量子芯片“天目1号”“莫干1号”首发,它们可应用于经典计算机可能解决不了的前沿问题。由此可知( ) CA.人类的智力水平已不如电子计算机 B.计算机程序发展已对人类构成威胁C.电子计算机推进了人类信息文明发展 D.计算机系统可以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解析】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推进了人类信息文明发展,故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排除;计算机程序是人类制定的,B项说法夸大了计算机的作用,排除;计算机程序是人类制定的,计算机系统不能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排除D项。12. [2021湖北卷]【科研组织与技术进步】材料一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等材料二 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尖端工程联系起来,以解决重大问题。“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摘编自巴克勒《西方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科学研究的特点。[答案] 特点:①科学与生产直接结合;②科学研究集体化;③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大量创办;④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提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晚期以来科学研究主体的变化及其影响。[答案] 变化:①19世纪晚期,企业逐步取代个人成为科研主体;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研主体由企业上升到国家层面。影响:①推动了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②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推动了一系列重大领域的突破;④导致了美苏实力的增强,强化了美苏争霸的格局。
第二单元 单元培优练创新应用练1. [2022江苏盐城高二期末]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由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 ( ) CA.与手工业紧密结合 B.产品实行自给自足C.生产强调精耕细作 D.生产以家庭为单位【解析】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项正确。2. [2022江苏苏北四市高二期末]明朝洪武到万历年间,四川人口增长了约18万户。与此同时,通过“报官立案、制定章程、农户集资、共建共享”的方式在四川兴修水利的结果如下表(单位:个)。下表的信息说明( ) AA.务实的制度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B.重农抑商的政策保障农业经济稳定C.水利兴修是人口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D.人口迅速增加造成严重的人地矛盾【解析】明代四川地区以“报官立案、制定章程、农户集资、共建共享”的方式,促进水利工程兴修(助推农业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等,反映出务实的制度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3. [2022江苏泰州高二期末]据考古发现,距今约5 300—4 000年前,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拥有陶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据此可知( ) CA.证明了长江流域已进入青铜文明 B.代表了高度发达的早期中原文化C.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 D.反映了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解析】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华文明从夏朝才进入青铜文明,故A项错误;良渚文化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属于中原文化范围,故B项错误;从题干中“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拥有陶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可知,当时的良渚先民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故C项正确;题干无法体现早期不同文明区域之间的交流,故D项错误。4. [2022天津高二期末]1989年,江西新干商代墓葬遗址出土了475件青铜器,其中有犁铧、铲、锸、耜等17件青铜农具,农具不仅器表装饰有精美的花纹,而且出土时残留着碳化的丝织品。除此之外,还有玉器100多件,陶器300多件。这可用来说明,商代 ( ) DA.江西是南方青铜铸造中心 B.大量使用青铜农具C.丝织业发展相对较为成熟 D.手工业发展水平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墓葬中出土众多青铜器、丝织品、玉器和陶器,说明商代手工业发展水平高,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发展水平高,未体现江西是南方青铜铸造中心,排除A项;商代虽然出现青铜农具,但并非大量使用,排除B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商代丝织业发展相对较为成熟,排除C项。5. [2022山东烟台高二期末]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摘编自《自然科学与神学》材料二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对宗教神学的冲击。[答案] 举例:哥白尼“日心说”打破了教会的“地心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进一步冲击了教会的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举其中两例即可)(2)近代西方发生的三次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 ①科学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牛顿力学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等,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许多新的发明创造。②工业革命推动政治革命: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力量,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主流;政治革命推动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代议制,为工业革命提供前提,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或者生产方式)在欧美国家确立,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③科学革命推动政治革命: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回答法国大革命亦可);政治革命推动科学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真题实战练6. [2022全国甲卷]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 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可知,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带来了便捷的动力,为农业机械的发明创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内燃机的应用改变了多人协作的雇佣大农场经营,小型化家庭农场劳动生产率大为提升, 故A项正确。7. [2022广东卷]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B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 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解析】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催生了工厂制,工厂主便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导致了工人工作方式的转变,由此可推知,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了工作方式的变化,最终会推动社会分化和阶级对立,故B项正确;工业结构的变动指的是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蒸汽时代普遍采用机器大生产,而不是手工操作,排除C项;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主要是由于其产量有限,而不是物价上涨导致的,排除D项。8. [2021湖南卷]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 D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 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 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解析】根据材料“田土大多已经种麦”可以看出,绍兴当地实行稻麦轮作,“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可以看出当地清除了稻根,以便种植小麦,由此可知,绍兴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实事求是”是顾炎武“实学”的特点,排除B项;绍兴赈灾过程中存在问题,与绍兴农业精耕细作有关,不能说明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排除C项。9. [2020江苏卷]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 C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解析】材料内容只说明江西新干出土青铜农具,无法得出青铜农具最早出土于江西新干的结论,排除A项;“更无使用之痕”说明这一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是否有利于精耕细作的结论,排除B项;依据题干信息“更无使用之痕”“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表明这个时期江西出土的成套的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是发挥礼器的作用,说明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0. [2020江苏卷]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 D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解析】“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表明农村出现雇佣劳动现象,但是无法得出基本普及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表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排除B项;材料表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无法得出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排除C项;依据题干“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表明这时期农业生产有租佃、雇佣、面向市场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故D项正确。11. [2022浙江1月选考]20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2016—2017年,计算机顶级人工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击败了世界围棋顶尖棋手。2021年12月,浙产超导量子芯片“天目1号”“莫干1号”首发,它们可应用于经典计算机可能解决不了的前沿问题。由此可知( ) CA.人类的智力水平已不如电子计算机 B.计算机程序发展已对人类构成威胁C.电子计算机推进了人类信息文明发展 D.计算机系统可以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解析】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推进了人类信息文明发展,故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排除;计算机程序是人类制定的,B项说法夸大了计算机的作用,排除;计算机程序是人类制定的,计算机系统不能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排除D项。12. [2021湖北卷]【科研组织与技术进步】材料一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等材料二 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尖端工程联系起来,以解决重大问题。“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摘编自巴克勒《西方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科学研究的特点。[答案] 特点:①科学与生产直接结合;②科学研究集体化;③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大量创办;④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提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晚期以来科学研究主体的变化及其影响。[答案] 变化:①19世纪晚期,企业逐步取代个人成为科研主体;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研主体由企业上升到国家层面。影响:①推动了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②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推动了一系列重大领域的突破;④导致了美苏实力的增强,强化了美苏争霸的格局。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