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展开第4课时 图形与几何
课题 | 观察物体和周长 | 课型 | 练习课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93、98页的内容 | ||
教学目标 | 1.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画面不同,根据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巩固测量和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周长的方法,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 ||
教学重点 | 复习整本书“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 ||
教学难点 |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教 学 过 程 | 备 注 |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这学期“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预设: 学生1: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 学生2: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每次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学生3: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学生4: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学生5:计算多边形周长时,就是求各边的长度总和。 ……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板书:图形与几何)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复习观察物体 (1)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出示一个每面写有数字大长方体纸盒) 教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看一看,并与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预设: 学生1:我看到了数字5和6。 学生2:从不同位置看同一物体,最多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学生3:从不同位置看同一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2)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课件出示:P98页第1题。 ①学生仔细观察,先明确机灵狗所站的四个位置,再独立判断。 ②全班交流展示。 2.复习周长 (1)周长的含义 教师:老师还带来了树叶和硬币,谁能说一说这两个物品的周长?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学生分别介绍它们的周长,并举例说明身边的常见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2)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巩固思考: 教师:你能想办法测出它们的周长吗? 预设: 学生1:用线绕它一周,再测量线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学生2:用软尺绕它一周也可以测出它的周长。 ②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P98第2题 学生先估一估,再测量、计算,最后汇报交流。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像1元硬币和树叶这种图形,不能直接用直尺测量,可以用软尺或绳子绳绕它一周,再测量绳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像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这种图形,可以直接用直尺测量每边的长度,再把边长合起来就是它们的周长。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98第3题。 (1)引导学生独立尝试借助画图找到不同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 (2)集体交流,阐述各自的想法。 预设: 学生1:我把长边靠墙围,篱笆周长是2个宽+1个长,是11米。 学生2:我把宽边靠墙,篱笆的周长是2个长+1个宽,是13米。 教师追问:怎样围最省材料? 预设:把最长的那条边靠墙,最节省材料。 2.课件出示教科书P98第5题。 (1)学生独立列式求出第一小问,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预设:长方形周长:(7+4)×2=22(厘米) 正方形周长:4×4=16(厘米) (2)第二小问学生先动手拼一拼或者画一画,有了思路再计算。 (3)集体交流,阐述各自的想法。 预设: 学生1:我是先画图,得出长7+4=11(厘米),(11+4)×2=30(厘米)。学生2:我是画了草图,列式22+16-4×2=30(厘米)。 学生3:我是画图,列式22+4×2=30(厘米)。 教师追问:当它们拼接后,周长为什么反而变小? 学生:拼在一起,它们就少了这两条宽边。 四、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98页第4题。 | 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点,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复习相关知识后,要及时有针对性的巩固
答案合理要予以肯 定
教师可以用课件动态演示拼接过程 | |
板书 设计 | 图形与几何 | |
教后 反思 | 成功之处:本节课复习相关知识后,及时有针对性的巩固,随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以调整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另外我鼓励学生提问、质疑、解疑,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复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不足之处: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在课堂有的同学在需要观察物体的左边能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换到右边就要想一段时间才能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方位感不强。 教学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不能因为观察物体就指导学生观察,应在每一个知识内容渗透观察事物的本质与变化。 | |
【同步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系统梳理,针对练习,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0 总复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0 总复习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准备,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案,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