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97861/0-16937545608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97861/0-16937545608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97861/0-16937545608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课时训练
展开4.3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建设美丽中国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推广新能源汽车对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有重大作用
B.具有放射性,在医学上治疗甲状腺亢进
C.直接在田间焚烧农作物秸秆,既破坏土壤中的有机质,又会造成污染
D.将洁厕净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既有利于除污垢又有利于杀菌消毒
2.我国古代有“女娲补天”的传说,今天人类也面临“补天”的问题,下列采取的措施与今天所说的“补天”无关的是( )
A.研究新型催化剂,消除汽车尾气的污染
B.禁止使用含氟电冰箱
C.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
D.严格控制硝酸厂的尾气处理
3.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SO2、CO2、NO2都是可形成酸雨的气体 B.75%酒精消毒原理和“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相同
C.二氧化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D.玻璃、水泥、陶瓷都是硅酸盐制品
4.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经过气化、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变为清洁燃料
B.为补充土壤中的钾元素,可在田间焚烧秸秆
C.在食品包装时放入盛有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D.聚乙烯、聚氯乙烯均可作包装材料,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5.据德国《应用化学》报道: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二氧化碳到一氧化碳再到甲烷的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引起温室效应 B.属于酸
C.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D.该转化实现了的资源化利用
6.2021年4月22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绿色低碳应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
A.N2 B.SO2 C.CO2 D.CO
7.环境污染已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引起污染环境的主要物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温室效应—— B.酸雨——
C.南极臭氧层空洞—— D.光化学烟雾——
8.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用酒精、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B.铁粉和生石灰均可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C.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D.高纤维食物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在人体内都可通过水解反应提供能量
9.下列溶液中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氯水 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④氯化钡溶液 ⑤品红溶液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秸秆大量焚烧将产生雾霾
B.由地沟油炼制的生物柴油属于烃类物质
C.“山东疫苗案”涉及的疫苗,因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D.硅胶多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二、填空题
11.(1)抗酸药物的种类很多,其有效成分一般都是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化学物质。
①抗酸药物具有抗酸作用的原因是 。
②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碳酸镁、氢氧化铝、淀粉。写出该抗酸药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 和 ,
③淀粉在抗酸药中作填充剂、粘合剂,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 (写分子式)。
(2)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
①下列有关材料叙述错误的是
a 硅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b 石灰石是制备玻璃、水泥等工业的原料之一
c 石墨可用做绝缘材料
②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合成纤维、 、 。
③居室装修使用的人造板材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物质,该物质会使人患过敏性皮炎、免疫功能异常等疾病,它的名称是 。
(3)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
①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
②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
③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④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
⑤“白色污染”是指 。
12.(1)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①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可以反映出各地空气的质量。下列气体已纳入我国空气质量报告的是 (填字母)。
a.CO2 b.N2 c.NO2
②垃圾应分类收集。导致“白色污染”的生活垃圾应放置于贴有 (填字母)标志的垃圾筒内。
③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下列废水处理的方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用中和法除去废水中的酸
b.用混凝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c.用氯气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
(2)酸雨是指pH 的降水,大量燃烧含硫煤产生气体随雨水降落到地面,pH随时间变长会有所减小,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3)汽车尾气中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催化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北京奥运各场馆都提供“直饮水”,前期处理阶段常常加入明矾和ClO2处理水,明矾中的Al2(SO4)3在水中生成带正电的Al(OH)3胶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lO2的作用是 。
13.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旨在倡导社会各界人士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履行环保责任。
(1)是指大气中直径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2)下列行为不会形成的是 (填标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3)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4)写出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写一点即可)。
(5)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 。
14.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对人类及其生活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15.按要求回答问题:
(1)石灰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工业废气脱硫方法,过程如下:通过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以生石灰为脱硫剂,在吸收塔中与废气中的SO2反应而将硫固定,其产物可作建筑材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2)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尾气中所含的NO是如何产生的?说明原因并写出有关方程式 。
(3)治理汽车尾气中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NO和CO反应,生成无毒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6.空气质量指数(AQI)
人们研究空气污染,可以通过空气质量指数AQI来获取空气质量状况的信息。
(1)定义:空气质量指数是根据空气中的 、 、 、 、 和 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
(2)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越好,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就越小。
17.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单表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的pH 5.6(填“>”、“<”或“=”)。
(2)D物质的化学式为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现有某地含C酸雨水样1m3,其中c(H+)=0.005mol·L-1,若用生石灰处理该水样至中性,理论上需生石灰 kg。
18.氮氧化物的危害与防治
(1)酸雨的形成
NO2形成酸雨的过程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光化学烟雾
在日光照射下,NO2使氧气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臭氧(O3),臭氧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后,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人们称之为光化学烟雾。
(3)氮氧化物污染的防治
①使用 能源。
②安装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反应方程式为: 。
19.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及汽油、柴油等物质,这种尾气越来越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必须予以治理。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汽油、柴油等物质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1)汽车尾气中NO的来源是 。
A.汽油、柴油中含氮,是其燃烧产物
B.是空气中的N2与汽油、柴油的反应产物
C.是空气中的N2与O2在汽车气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产物
D.是汽车高温尾气导致了空气中N2与O2的化合反应
(2)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催化转化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
(4)控制或者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可以有 。(多选)
A.开发氢能源 B.使用电动车 C.限制车辆行驶 D.使用乙醇汽油
20.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简单模拟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操作①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操作②的名称为 。
(2)空气质量监测中,下列不需要监测的指标是 填字母代号。
a.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 b.浓度 c.浓度 d.浓度
(3)在汽车的尾气处理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能使汽车尾气中含有的CO与NO在金属Pt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两种无毒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列措施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填字母代号。
a.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b.提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推广废旧电池单独回收
d.提倡家庭购买大排量汽车
(5)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需在废水中加入溶液,将转变为,同时加入熟石灰,将转变为难溶物 (填化学式),最后加入明矾沉降除去。
三、实验题
21.下图是实验室浓硫酸和亚硫酸钠混合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为 。
(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溶液 ,此实验证明SO2是 氧化物(选酸性或者碱性)。
(3)②中的实验现象为品红溶液 ,证明SO2有 性。
(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SO2有 性,请写出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SO2有 性。
(6)⑤的作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防止液体倒吸,我们可以将⑤中的导管换成 (填装置名称)。
22.公元前9世纪,二氧化硫就被用于消毒和漂白。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制取SO2并验证其性质。
(1)检查装置A、B气密性的操作为:先关闭装置A中分液漏斗活塞和装置B中止水夹K,往长颈漏斗中注水至水柱高于广口瓶液面,若观察到 ,则气密性良好。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时,通气一段时间后,C中试管中出现大量淡黄色浑浊现象,证明二氧化硫具有 (填“还原性”、 “氧化性”或“漂白性”)。经测定,产物中含一种摩尔质量为120 g·mol−1的盐,该盐的化学式为 。
(4)实验结束时,关闭止水夹K,装置B所起的作用是 。
(5)取少量试管D中的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①该白色沉淀为 (写化学式)。
②原试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用如图装置验证H2SO3酸性比H2CO3强。
请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合适试剂以完成实验(要求:试剂不重复,填代号):
a.品红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HSO3溶液
X为 ,Y为 ,Z为 。
23.如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制备气体并进行某些物质的检验和性质实验的装置,A是制备气体的装置,C、D、E、F中盛装的液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试回答:
如果A中的固体物质是碳,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浓硫酸,试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要检验生成的产物,则B、C、D、E、F中应分别加入的试剂为 、 、 、 、 ,E中试剂所起的作用 。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B
6.C
7.C
8.C
9.B
10.B
11. 抗酸药物中的成份与胃酸会发生反应,消耗胃酸 MgCO3+2H+=Mg2++CO2+H2O Al(OH)3+3H+=Al3++3H2O C6H12O6 c 合成塑料 合成橡胶 甲醛 氮氧化合物SO2和NOx 氟利昂 CO2 汽车尾气 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12. c a a <5.6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2NO+2CON2+2CO2 Al3++3H2O Al(OH)3(胶体)+3H+ 杀菌消毒
13. 小于 C ③ 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合理即可) 骑自行车上学(合理即可)
14.汽车尾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活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空气中的NOx与碳氢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PAN及醛类等二次污染物,可形成光化学烟雾。由于它的氧化性和刺激性,它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眼睛和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由此引发多种病症。当氧化物的浓度达到0.05mL/m3且持续接触1h,即可引起头痛;0.15mL/m3时可出现胸部不适;0.1~0.25mL/m3即可影响儿童的肺功能,引发哮喘病人发病并降低运动员的竞技状态;0.2~0.7mL/m3将使慢性呼吸道系统疾病的病情恶化。另外,它对植物也有很大危害,会腐蚀建筑物及衣物。
15. CaCO3CaO+CO2↑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放电时空气中的N2与O2反应产生NO, N2+O22NO 2NO+2CON2+2CO2
16.(1) 细颗粒物(PM2.5) 可吸入颗粒物(PM10)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臭氧 一氧化碳
(2)越小
17.(1)<
(2)H2SO3
(3)2SO2+O22SO3
(4)0.14
18. 3NO2+H2O=2HNO3+NO 清洁 2CO+2NO2CO2+N2
19. C 2CO+2NO2CO2+N2 SO2转化为SO3,产生了硫酸酸雾 ABD
20. 分液漏斗 蒸馏 d d
21. 分液漏斗 变红 酸性 褪色 漂白性 产生淡黄色沉淀 氧化性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还原性 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倒扣漏斗
22.(1)水柱高度保持不变
(2)Na2SO3+H2SO4=Na2SO4+SO2↑+H2O
(3) 氧化性 KHSO3
(4)储气瓶或安全瓶
(5) BaSO4 SO2+Cl2+2H2O=H2SO4+2HCl
(6) c b a
23. C+2H2SO4(浓)CO2↑+2SO2↑+2H2O 无水CuSO4 品红溶液 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 品红溶液 澄清石灰水 检验SO2是否已被除尽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课时训练,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