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专题4 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974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专题4 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974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专题4 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974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复习练习题
展开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课后篇素养形成
合格考达标练
1.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利用风力发电,减少CO2的排放
B.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高残留农药
C.对秸秆进行加工,使其转化为汽车燃料
D.按照国家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
答案B
解析利用风力发电,减少碳的燃烧,减少CO2的排放,减少温室效应,A项正确;为提高粮食产量,适量使用农药,B项错误;对秸秆进行加工,使其转化为汽车燃料,C项正确;按照国家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分类进行处理回收,D项正确。
2.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B.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C.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D.使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答案A
解析酸雨的pH小于5.6。
3.SO2被认为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首犯”,大气中的SO2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煤、石油)的燃烧。下列与SO2污染有关的是( )
①酸雨现象 ②伦敦“毒雾事件” ③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④温室效应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SO2在空中遇水蒸气形成亚硫酸、硫酸,随雨水降落到地面,俗称“酸雨”,与SO2污染有关;②1952年12月5日到8日,伦敦上空出现的“毒雾”4天内导致4 000 人死亡,事件过后的两个月内还陆续有8 000人死亡。这种“毒雾”就是工厂排出的SO2气体。SO2气体主要引发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等,与SO2污染有关;③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排放的尾气造成的。尾气的成分为臭氧、氮氧化物、乙醛等气体,它笼罩在城市的上空,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浅蓝色光辉,它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并使人感到不同程度的头疼,与SO2污染无关;④“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引起,与SO2污染无关。
4.1995年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在氟利昂和臭氧层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的机理,由图可知( )
A.日光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B.过氧化氯是一种很稳定的物质
C.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O—Cl—Cl—O
D.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
答案D
解析日光只是外界条件,并不是催化剂。过氧化氯见光分解,并不稳定,过氧化氯的结构式是Cl—O—O—Cl。
5.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
A.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
B.含磷洗衣粉——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
C.人口增多——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
D.氟氯烃——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
答案C
解析空气中CO2浓度的增大,主要原因是:①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出大量CO2;②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森林吸收CO2的能力下降。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举措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是( )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禁止人员携带火种进入山林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上下班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
答案C
解析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可以净化空气,A项正确;禁止人员携带火种进入山林,可预防火灾的发生,也保护了绿化面积,B项正确;将废气排放到高空,也不会减少污染气体和PM2.5等的排放,也会造成空气污染,C项错误;上下班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会使排放的有害气体减少,进而保护了环境,D项正确。
7.以下是有关空气质量报告的问题,其中错误的是( )
A.质量指数就是污染物的浓度
B.首要污染物是指质量指数最大的污染物
C.AQI(空气质量指数)也就是首要污染物的质量指数
D.若空气质量指数为90,则空气质量状况为良
答案A
解析质量指数是将某种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简化处理而得出的简化数值形式,而不是污染物浓度的本身。空气质量指数为51~10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良。
8.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 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D.用性质稳定的氟利昂作制冷剂有利于环境保护
答案B
解析绿色化学是对环境友好型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原子的利用率为100%,无污染、无公害的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灭污染,A错误;氢能、核能、太阳能等是清洁能源,可减少污染,使用新型电动汽车,可减少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B正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 μm的颗粒物,PM2.5的直径大于胶体粒子直径,所以不属于胶体,C错误;氟利昂虽然性质稳定,但能破坏臭氧层,D错误。
等级考提升练
9.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B.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是汽油燃烧产生的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答案D
解析酸雨pH小于5.6,A项错误;汽油中不含氮元素,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主要由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B项错误;NO2或SO2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不能导致酸雨的形成,C项错误;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D项正确。
10.C、S的氧化物中许多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当它们分散到空气中时,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下列有关这些元素的氧化物说法错误的是(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将有利于减少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产生
B.S的某些氧化物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
C.“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着直接的关系
D.这些氧化物使雨水的pH<7,我们把pH<7的雨水称之为酸雨
答案D
解析传统能源会产生C、N、S的氧化物,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为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产生,A项正确;SO2等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引发呼吸道疾病,B项正确;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项正确;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D项错误。
11.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光化学过程,在清洁空气、污染空气中形成硫酸型酸雨的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照是酸雨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B.所涉及的变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污染指数越高形成酸雨的速率越快
D.优化能源结构能有效遏制酸雨污染
答案B
解析由图示可知,酸雨形成的两个途径中都使用了光照的条件,A项正确;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污染指数越高则二氧化硫含量越高,所以形成酸雨的速率越快,C项正确;优化能源结构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所以排放的二氧化硫会减少,能有效遏制酸雨污染,D项正确。
12.已知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为了真正减轻煤燃烧产生的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A.尽量用大块状的燃煤
B.通入过量的空气
C.煤粉中掺进适量的生石灰
D.高烟囱降低污染
答案C
解析用大块状的燃煤,燃烧不充分且不能减轻污染,A项错误;通入过量的空气,二氧化硫依然在空气中,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硫,B项错误;煤粉中掺进适量的生石灰,利用生石灰和二氧化硫反应,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C项正确;高烟囱不能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D项错误。
13.雾霾天气曾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该地区PM2.5严重超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现已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播报指标。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PM2.5含量较高时,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B.国家应该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来降低环境污染
C.PM2.5的颗粒在空气中不能形成气溶胶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某种程度可以减少空气中PM2.5含量
答案B
解析PM2.5中微粒直径小于2.5 μm,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吸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呼吸系统有害,A项正确;天然气不属于可再生能源,B项错误;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 μm的颗粒物,如介于1~100 nm之间,则可形成气溶胶,否则不能,C项正确;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可减少颗粒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D项正确。
14.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有了更严格的法律依据。
(1)某年,全国多个省市曾出现过严重的雾霾天气。导致雾霾形成的主要污染物是 (填字母)。
A.O2 B.CO2 C.PM2.5
(2)煤炭直接燃烧引起多种环境问题。燃煤产生的SO2增加了 形成的可能;燃煤排放出大量CO2,CO2浓度增加会加剧 效应,引起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3)向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随着社会发展,空气质量逐渐成为公众的焦点。下列是某日某市的大气检测数据,AQI(空气质量指数)数值是 。
检测内容 | 二氧化硫 | 二氧化氮 | PM10 | PM2.5 |
指数 | 28 | 24 | 103 | 78 |
(5)硝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尾气所致,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可以用氨气来处理。例如,氨气与二氧化氮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的均是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请写出此时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 (2)酸雨 温室
(3)CaCO3+SO2CaSO3+CO2,2CaSO3+O22CaSO4(或2CaCO3+O2+2SO22CaSO4+2CO2)
(4)103 (5)6NO2+8NH37N2+12H2O
新情境创新练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分析某市空气的质量情况,测定该市空气中SO2的含量并制定下列研究方案:
Ⅰ.资料表明,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其还原产物Mn2+在水溶液中接近无色)发生反应:
5SO2+2Mn+2H2O5S+2Mn2++4H+。
Ⅱ.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利用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作定性分析。其原理为 ;
方案二:利用SO2的还原性,使SO2和已知浓度及体积的酸性KMnO4溶液反应进行定量分析。
Ⅲ.选择分析地点:某工业区、某公园、某居民小区、某商业区、某交通枢纽。
Ⅳ.选择分析时间:晴天、风速较小时;晴天、风速较大时;雨前;雨后。
Ⅴ.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并向相关单位提出建议。
请你参与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活动并发表你的见解:
(1)该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通过方案二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
当看到实验的现象为 时,应停止通空气。
(2)下图是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测得的县城不同地区空气中SO2的含量:
①工厂区、交通枢纽SO2含量高于其他地区的原因是 ;
②请你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减少工厂区SO2排放的建议: 。
(3)下表是该小组同学测得的不同天气情况下的县城空气中SO2的平均含量。请你分析雨后或风速较大时SO2平均含量较低的原因:
① ;
② 。
天气情况 | 空气中SO2平均 含量/(mg·L-1) | |
雨前 | 2.0 | 0.03 |
雨后 | 2.2 | 0.01 |
晴 | 2.3 | 0.015 |
晴 | 0.9 | 0.03 |
答案SO2和品红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物质
(1)酸性KMnO4溶液刚好褪色
(2)①工厂废气、汽车尾气中SO2含量较高 ②提高脱硫技术(或改用更洁净的能源或提高尾气的处理技术或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等合理答案均可)
(3)①下雨时SO2和水反应降低了雨后空气中SO2的含量 ②风速越大,气体扩散速度越大,空气中SO2浓度越小
解析(1)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时,当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时,反应结束,由气体流速管可以测得单位时间内气体的体积,只需要知道通入空气至酸性KMnO4溶液刚好褪色所需要的时间,便可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现有以下几种措施,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近几年,“PM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L×2ml·L-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