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苏教版 (2019)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精品达标测试
展开第三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1.了解自然界中硫的循环。 2.了解SO2对大气质量的影响,特别是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 1.会从微观反应角度分析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树立风险评估和环境保护意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化学过程对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带来的影响,关心并参与有关的社会性议题的讨论。(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3.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讨论酸雨防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
知识点01 自然界中的硫循环
(1)SO2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自然界中的硫循环:
地壳的岩石里、生物体内以及大气与水中都含有硫元素。随着地壳运动、生命活动以及大气与水的流动,这些含硫物质不断地发生转化和转移,形成了硫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3)地壳中的硫黄矿、硫铁矿和煤等都含有硫元素,这些矿物通过风化分解、燃烧、火山爆发等方式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这些气体有些进入大气,有些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溶入河流或海洋,还有些则被土壤中的硫化细菌吸收。
【即学即练1】下1.硫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形式存在
B.部分硫元素由地壳到大气的过程发生了氧化反应
C.图中显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最终回到海洋,并很快和其他矿物形成煤和石油
D.葡萄酒中含有二氧化硫可防止葡萄酒被氧化
知识点02 酸雨及其治理
1.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1)酸雨:pH<_____的降水被称为酸雨。
(2)形成:
写出图中标号表示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雨的危害
(1)鱼类难以生存,影响____________的繁殖。
(2)土壤肥力下降,________遭到破坏,危害________生长。
(3)加快桥梁、雕塑等建筑物________。
3.酸雨的防治
(1)消除________,研究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氢能等)。
(2)对含硫燃料进行________________。
(3)对SO2废气进行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硫的处理回收
工业上选择处理SO2的方法,会考虑环保、成本、工艺流程是否简便易行等因素。
(1)实验室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吸收二氧化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熟石灰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水吸收:利用海水的微碱性,用海水吸收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4)石灰石—石膏法:
将石灰石浆液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并氧化,最终生成石膏(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氨脱硫法: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学即练2】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雨水溶解二氧化碳的结果
B.pH<7的雨水
C.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D.空气中硫、氮的氧化物随雨水下降的结果
知识点03 空气质量评价
1.空气质量指数(AQI)
人们研究空气污染,可以通过空气质量指数AQI来获取空气质量状况的信息。
(1)定义
空气质量指数是根据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
(2)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空气质量指数________,空气质量越好,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就越小。
2.空气质量指数(AQI)的确定
(1)确定方法
空气质量监测人员测出空气质量指数中这六大污染物的浓度,再换算成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其中指数________的污染物会被确定为首要污染物,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指数即为该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
(2)与空气质量等级的关系
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等级污染程度越________。
3.雾霾
(1)定义:大量极细微的颗粒物均匀地悬浮在空中,这些颗粒物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________,使空气水平能见度小于________,我们把这种空气混浊现象叫作雾霾。
(2)颗粒物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颗粒物分类
(4)SO2的排放与雾霾形成的关系
空气中的SO2在一定条件下形成________,________在PM2.5中所占比例较大。
4.大气污染的防治
(1)改变能源结构;
(2)控制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3)提高污染排放标准。
【即学即练3】空气质量等级依次为:优、良、轻微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重污染等。某地区空气污染物指数为SO2:78、NO2:43、可吸入颗粒物:163。则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________,该地区空气质量等级为________,首要污染物为________。
考法01 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1.酸雨的形成过程
2.酸雨的防治
(1)首先要从消除污染源着手,研究开发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核能等),这既有利于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这一有限的资源,又能从根本上防止酸雨的产生。
(2)利用物理及化学方法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3)对燃煤、工业生产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
如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就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形成煤渣)]。
含有SO2的尾气用氨水吸收[SO2+2NH3+H2O===(NH4)2SO3,2(NH4)2SO3+O2===2(NH4)2SO4(一种化肥)]。
石灰水—石膏法吸收SO2[SO2+Ca(OH)2===CaSO3↓+H2O,2CaSO3+O2===2CaSO4(形成石膏:CaSO4·2H2O)]。
(4)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国际的合作,共同努力以减少硫酸型酸雨的产生。
【典例1】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示为
含硫燃料AB硫酸
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B物质的化学式为 。
(2)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3)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有色金属冶炼厂排放的废气中含SO2,先用石灰浆吸收SO2,然后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产物继续氧化成石膏(CaSO4·2H2O)。写出有关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下图有关硫元素循环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
B.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中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
C.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D.大气中的硫元素会全部转化成H2SO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
2.硫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和煤等化石燃料中含有硫元素
B.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只来源于火山喷发产生的气体
C.地壳中的硫元素常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D.动植物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SO和SO2
3.室内空气污染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下列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
A.家用燃料燃烧产生的CO、CO2
B.家庭烹调产生的油烟
C.装饰材料散发出的甲醛、苯等
D.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多数人的正常出行和生活节奏。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运离地表
B.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止SO2污染
C.研制新型高效可充电电池,发展纯电动汽车
D.开发利用绿色能源(例如太阳能)替代化石燃料
5.下列物质中,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污染物是( )
A.N2 B.SO2 C.CO2 D.SO3
6.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硫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固体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C.硫在自然界中只能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态存在
D.硫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7.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森林遭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D.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8.下列气体中,无色有毒、能污染大气,能用碱液吸收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气
9.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作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13年12月6日,上海遭遇重度雾霾,空气质量指数达六级重度污染。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其中霾属于悬浊液,雾所属的分散系是(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11.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气仅影响出行能见度,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B.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是减少雾霾发生的有效措施
C.当光束分别通过雾霾和豆浆时,仅豆浆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气候环境报告中新增的“PM2.5”就是雾霾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雾霾、PM2.5已经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热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雾霾有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雾霾的形成与工业排放的烟气和汽车尾气有关系
C.“PM2.5”分散在大气中形成气溶胶,性质稳定,没有必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D.雾霾天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止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3.(1)我国酸雨危害十分严重,是世界三大酸雨地区之一,且主要为硫酸型酸雨。形成硫酸型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中________含量超标,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途径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途径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样品的pH,得到下列数据:
时间 | 开始 | 8 h后 | 16 h后 | 24 h后 |
pH | 5.0 | 4.8 | 4.5 | 4.3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酸雨放置时,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
A.用煤作燃料 B.把工厂烟囱造高
C.燃料脱硫 D.开发新能源
4.实验证明铜在低温下不能和氧气发生反应,也不能和稀硫酸共热发生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硫酸中并不断地通入空气来制取硫酸铜溶液的。
(1)写出铜屑在上述状态下发生的一系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也能制备硫酸铜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两种方法是前者好还是后者好: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许多地方都使用了洁净煤(如脱硫)技术。读煤炭脱硫效率图,完成下题。
关于洁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100%
B.该技术可以减小pH和酸雨危害
C.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
D.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
2.硫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自然界中硫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
B.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均为无机物
C.上述硫循环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D.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酸雨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3.某工厂的一个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工艺流程是用来制备Fe2(SO4)3的
B.气体M是SO3
C.气体M参加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D.SO2参加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4.如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装置内发生的主要反应中不含(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5.1995年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在氟利昂和臭氧层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的机理,由图可知( )
A.日光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B.过氧化氯是一种很稳定的物质
C.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O—Cl—Cl—O
D.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
6.SO2被称为“空中死神”,其对环境的危害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为了减少危害,人们进行了许多探索和研究,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工业上常用生石灰来处理煤炭中的SO2,这是利用了SO2属于________氧化物的性质。
(2)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一种利用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NaCl+2H2O2NaOH+Cl2↑+H2↑)循环治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并回收二氧化硫的方法。该方法的流程如下:
①此种方法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②写出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课时训练,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