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3 加法结合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3 加法结合律教案,共4页。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加法结合律 结合目前学生的学习进度,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有助于四年级同学学习的教学资源,希望小编整理的数学教案加法结合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只要同学平时多学习、多积累,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科学运用,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24页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口述加法结合律。2.能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单的运算。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3.领会“形成问题一提出假设一验证假设一形成规律的解决思路,培养探索精神。教学准备:投影仪、自制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形成疑问,提出问题1.教师出示准备题:37+26+63、37+(26+63),学生计算出得数。2.比较两式题的异同。同:加数相同,得数相同。异:运算顺序不同。再一题:59+38+732和59+(38+732),得数会相同吗?(相同)3.讨论: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的情况可能有如下两种:A、不能用文字概括,而结合具体式题说出结合律。教师引导:①几个数相加?(三个,且加数相同)②分别先算了什么?(前两数,后两数)③结果如何?(得数相同即和不变)B、基本能用文字概括出结合律。教师适当引导。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猜想是从准备题中归纳出来的,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我们去验证它。(二)验证猜想,形成规律1.我们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可以通过计算其他式题来证明。(13+8)+5女生完成3024+(73+6)13+(8+5)男生完成3024+73+6汇报答案:得数相同,符合猜想。2.上述两题符合猜想,可能是偶然。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题。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符合猜想。3.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例2:张老师上午到书店买书用去27元,又到文具店买圆珠笔用去18元;下午去文具店买圆珠笔用去12元。他一共用去几元?A、口头列式:(27+18)+12 27+(18+12)B.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C.判断,得数会相同吗?(相同)D、计算结果。得出(27+18)+12=27+(18+12)(板书)4.揭题:从式题到生活实例,都符合我们的猜想,同时也证明了猜想的正确。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结合律”教师板书:加法结合律书上又是怎么说的呢?看书5、小结:(1) 学生根据板书口述结合律。(2) 学生尝试用三个不同的字母(a、b、c)来表示结合律。(三)使用规律,巩固新知学习加法结合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1、 口头回答□里填几?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5+12)+5=15+(12+□)(243+146)+54=243+(□+54)4037+(25+44)(4037+25)+□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a+(b+c)=(a+□)+c2、 练习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五(1)班有学生51人,四(1)班有学生47人,四(2)班有学生41人,三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3 加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整百……使计算简便,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小研究,堂上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3 加法结合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新授,小组展示,怎样计算简便?想一想,算一算,第53页练一练,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