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教案
数学六年级上册六 分数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六 分数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数学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课记录表 核心问题如何理解分数混合运算(二)(第二课时)课程内容学习目标问题解决(问题情境、解决策略)个性化教学策略能进行分数混合运算,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会画图表示“减少几分之几”的意义,体会整数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规练习(计时检测,核对答案,订正)×÷ 48×÷÷÷ ×(÷)现实情境:六年一班男、女生人数情境问题:六年一班男生有多少人?一、数学问题:如何列形如40-40×和 40×(1-)这样的算式并计算核心问题:如何运用运算律解决分数混合运算解决策略: 1.提出问题 理解题意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题目,学生自主读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男生有多少人?2.自主探索 小组交流(1)学生独立思考:男生有多少人? (2)小组交流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师巡视,深入小组,了解学情。观察学生探究的方法是否合理,适当点拨。一种可以用男生人数=全班人数-女生人数。另一种可以用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即1-),这两种解题思路来解题。收集典型案例,为全班汇报做准备。3.全班交流 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的情况: (1)先算女生有多少人,再算男生人数。列式:40-40×=40-16=24(人)(2)先算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算男生有多少人。列式:40×(1-)=40- =24(人)核心归纳:整数乘法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二、数学问题:算一算,说一说你的发现核心问题:如何运用运算律解决分数混合运算解决策略:1.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算一算。2.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汇报发现:(1)上面的两个算式是连乘运算,计算时我们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计算,也可以同时约分计算,最后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下面的算式含有小括号,计算时我们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然后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外面的计算结果也要化成最简分数。(2)上面的算式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下面的算式含有小括号,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3)同组两个算式之间得数相同,整数乘法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核心归纳: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练习、作业或目标检测设计课堂练习1.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4题。(1)学生独立审题,读懂题意。(2)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3)全班评价反馈,对照答案进行订正。2.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5题。(1)学生独立审题,审清数字和运算符号。(2)组织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3)全班反馈,集体订正。3.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6题。(1)学生独立完成。(2)有困难的同学同桌互相帮助。(3)汇报解题思路,集体订正。 作业(20分钟): 1.计算(数学能力培养第18页第1题)10÷+×4 ÷+× 24×(×) ×+× ÷(×) ×5+2.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7题。公园的园丁新种植了480盆花,其中杜鹃花占,月季花占,新种植的这两种花共有多少盆?3.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8题。越野赛跑全程12Km,其中环山路段占,海滨路段占,其余的都是公路路段。(1) 环山路段比海滨路段长多少米?(2) 如果明年把赛跑全程延长,将是多少千米?4.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9题。两根水泥柱,埋入地下部分都是m,第一根露出底面的部分是全长的,第二根的长度正好是第一根的。这两根水泥柱各长多少米? 板书、资料链接或教学反思等个性化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二) 40-40× 40×(1-)=40-16 =40×=24(人) =24(人) 答:男生有24人。 答:男生有24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现实情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3 天安门广场精品第3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