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眼睛++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上学期福建省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773931/0-16932683506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神奇的眼睛++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上学期福建省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773931/0-16932683507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神奇的眼睛++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上学期福建省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773931/0-16932683507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神奇的眼睛++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上学期福建省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
展开
这是一份神奇的眼睛++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上学期福建省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6 神奇的眼睛 一、单选题1.(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根据图中眼球成像的示意图,判断所患眼疾及应配戴矫正用的透镜类型( )A.近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 D.远视眼,凹透镜2.(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方寸天地纳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尽观广袤世界。下列能够解释眼球成像原理的是( )A. B. C. D.3.(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像的原理与日食、月食的原理相同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光的色散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促进视力健康是社会关注的“光明工程”。关于近视眼成像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使用凸透镜矫正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使用凸透镜矫正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使用凹透镜矫正D.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使用凹透镜矫正5.(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校考期末)如图所示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防疫登记。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摄像头和老花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发散作用B.扫描时二维码位于手机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当二维码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6.(2022秋·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据专家介绍,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容易引起近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 )A.甲和丁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乙和丁7.(2022秋·福建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8.(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校考期末)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9.(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校考期末)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的眼镜的镜片类型是A.远视眼凸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凹透镜 D.近视眼凸透镜 二、填空题10.(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提醒同学们读写时应该保持明视距离,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即晶状体太 (选填“厚”或“薄”),需配戴 透镜来矫正。11.(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 (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人眼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三、实验题12.(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校考期末)现有如下器材:光具座、焦距为12.5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小明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 。为了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等于12.5c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 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2)分别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 点所成像的性质与眼睛成像的性质相同,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倒立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3)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13.(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将蜡烛和光屏移动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3)改变蜡烛位置,移动光屏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到10cm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4)某同学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此同学的观点。 。
参考答案:1.C【详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光的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A【详解】人的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u>2f或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D【详解】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光源是太阳;发生日食和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都在同一直线上,都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乙中,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应佩戴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故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D【详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聚光能力太强,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而形成的。因此要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选D。5.B【详解】A.手机摄像头是凸透镜,老花眼镜的镜片也是凸透镜,它们都对光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B.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所以扫描时二维码位于手机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故B正确;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当二维码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小,故C错误;D.扫描时二维码位于手机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此时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B。6.A【详解】由图知,甲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丁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所以,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的是甲、丁。故选A。7.A【详解】近视眼为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增强,成像在视网膜之前,则甲为近视眼,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则需佩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远视眼为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成像在视网膜之后,则乙为远视眼,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则需佩戴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故A正确,BCD错误.8.C【详解】由图示可知,此透镜能把光会聚到一点,所以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应选C.9.B【详解】由于看远处的物体不清楚,而戴上眼镜后清楚,故说明小明的眼睛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 10. 厚 凹【详解】[1]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使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近视。[2]由于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需要配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11. 乙 照相机【详解】[1]甲图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方,因此甲图表示远视眼,乙图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乙图表示近视眼。[2]人的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的眼睛的成像规律与照相机相同。12. 同一高度 75.0/75 A 放大 近视【详解】(1)[1]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同一高度。[2]凸透镜的焦距f=12.5cm,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即25.0cm时,像距也等于2倍焦距即25.0cm,所以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75.0cm刻度线处,若在光屏上能观察到等大、清晰的像,则可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2)[3]眼睛成像原理是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u>2f=25cm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图中A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5cm,所以在A点所成像的性质与眼睛的相同。[4]原来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在光屏上承接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3)[5]当该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时,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近视眼。13. 同一高度 10.0 照相机 左 见解析【详解】(1)[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为了呈现在光屏中央,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2]由图甲可知,此时物距像距所以像距等于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凸透镜的焦距解得即焦距为10.0cm。(3)[3]图乙中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现象应用在照相机上。[4]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所以当蜡烛远离透镜,光屏要靠近透镜,即向左移动。(4)[5]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若晃动方向相反则相反,反之相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3.5 泥石流-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2细胞-选择题提升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2细胞-实验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