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76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单选题
1.(2023·上海·统考高考真题)为探究与一元酸HA(mol·L)的化学反应热效应,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已知℃。
实验序号
试剂I
试剂Ⅱ
反应前温度
反应后温度
①
40 mL
2.12 g
25℃
②
20 mL HCl+20 mL
2.12 g
25℃
③
20 mL +20 mL
2.12 g
25℃
④
20 mL HCl
2.12 g 与20 mL 形成的溶液
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于水放热 B.与HCl反应放热
C. D.
2.(2023春·吉林·高三校联考期中)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
B.甲:溶液中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电子由锌经电解质溶液流向铜电极
C.丁: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
D.丙: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
3.(2023春·广东深圳·高三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校考期中)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H+=Fe2++H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合的原电池是
A.铜片、铁片、HCl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B.石墨、铁片、HCl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C.银片、铁片、稀H2SO4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D.锌、铁片、稀H2SO4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4.(2023春·江西·高三统考期中)石墨炔是一种新型全碳材料,由中科院院士李玉良课题组首次合成;石墨炔具有捕获水分子、催化水分解的特点,以及其天然带隙能够吸收可见光、具备光能/电能转化等性质。科学家利用石墨炔的优良性能,设计出一种如图所示新型智能固体镁水电池,图中VB表示电池两极电压,CB表示“普通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
B.放电时电流由镁电极流向石墨炔电极
C.电池工作时有三种能量转化形式
D.转移2mol电子生成22.4LH2
5.(2023春·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统考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B.电池工作时,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减小
D.该装置能证明金属的活动性:
6.(2023春·安徽阜阳·高三安徽省阜南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指针指向M,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组合是
M
N
P
A
锌
铜
稀硫酸溶液
B
铜
铁
稀盐酸溶液
C
银
锌
硝酸银溶液
D
锌
铁
硝酸铁溶液
A.A B.B C.C D.D
7.(2023春·河北保定·高三定州市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
键能/()
498
436
46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放出能量
B.过程放出能量
C.反应为吸热反应
D.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8.(2023春·黑龙江大庆·高三大庆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Ⅰ所示电池中,电子从锌片流出
B.图Ⅱ所示干电池中锌作负极
C.图Ⅲ所示电池为二次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图Ⅳ所示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
9.(2023春·山东济宁·高三济宁一中校考期中)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固体为电解质传递,其基本结构见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B.在固体酸膜中由b极流向a极
C.电路中每转移电子,便消耗(标准状况)
D.若将换成产生相同的电量,消耗燃料的物质的量相同
10.(2023春·山西太原·高三太原五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图所示为镍锌可充电电池放电时电极发生物质转化的示意图,电池使用和为电解质溶液,下列关于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溶液中的移向负极
B.该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区域溶液的pH减小
C.理论上负极质量每减少,溶液质量增加
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11.(2023春·山西太原·高三太原五中校考阶段练习)近期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在催化剂表面生成的历程(部分微粒未画出)。反应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状态I→状态V是吸热反应
B.状态Ⅲ→状态V表示CO与的反应
C.是具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直线形分子
D.CO和O生成的过程涉及电子转移
12.(2023春·天津和平·高三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校考期中)一种铁-空气电池的电池反应为:,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b极为电池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当电路中转移电子时,消耗
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电子由a极经负载流向b极,再经NaOH溶液回到a极
二、多选题
13.(2023春·山东聊城·高三山东聊城一中校考期中)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质子交换膜只允许通过,a、b为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在高温下进行效率更高
B.b为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从电极a流出,经外电路流向电极b
D.若该电池中有参加反应,则电路中有0.4mol电子转移
14.(2023春·山东青岛·高三青岛二中校考期中)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和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B.①→②吸收能量并形成了C-C键
C.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三、非选择题
15.(2023春·四川南充·高三校考期中)现代生活离不开方便实用的化学电源,各种各样的化学电源都是依据原电池原理制造的。
I.下图是某原电池装置图。
(1)Cu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若放电前两个电极质量恰好相等,放电一段时间后再称量两个电极,发现质量相差2.81g,则导线上通过的n(e-)=___________mol。
II.一种新型微生物电池可将有机废水中的CH3COO-转化为C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极均为情性电极)。
(3)b极为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外电路电流的方向为___________(填“a到b”或“b到a”)。
(4)a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5)已知该装置能实现海水的淡化,图中NaCl溶液就是在模拟海水。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隔膜1和隔膜2一个是阴离子交换膜,一个为阳离子交换膜,则隔膜___________是阳离子交换膜(填“1”或“2”)。
16.(2023春·河南濮阳·高三濮阳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依据原电池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锌锰干电池是应用最普遍的电池之一(如图所示),锌锰干电池属于___________(填“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锌锰电池的正极材料是___________,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若反应消耗19.5g负极材料,则电池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
(2)以Al、Mg为电极,可以组装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
①若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Mg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若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Al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微型锌银电池可用作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是Ag/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液中向___________(填“Ag/”或“Zn”)极迁移。
17.(2023春·四川成都·高三统考期中)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颕:
(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本质判断,下列化学(或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A.Ba(OH)2+2NH4Cl=BaCl2+2NH3↑+2H2O B.Cu+Ag+=Ag+Cu2+
C.Zn+H2SO4=ZnSO4+H2↑ D.CaO+H2O=Ca(OH)2
(2)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两个对比实验(除图Ⅱ中增加导线和铜片外,其余条件完全相同)。经过相同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图I_____图Ⅱ(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产生气体的速率:图I_____图Ⅱ(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理论上,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Cu+2Fe3+=2Fe2++Cu2+”设计一种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石墨棒),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填化学式),电解质溶液是_____(填化学式)溶液。
②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
③若导线上转移的电子为1mol,则消耗的金属铜的质量为_____。
18.(2023春·云南大理·高三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校考期中)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①氧化钙与水反应;②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发生的反应;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发生的反应;⑥与的反应;⑦干冰汽化。
(2)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M溶于水___________(填“一定”或“可能”)是放热反应。
(3)2022年2月18日,“美丽中国·绿色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发展碳捕集与利用的技术,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实现CO2资源化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碳减排技术。CO2加氢(RWGS)制合成气(CO)
RWGS反应: 反应ⅰ
副反应: 反应ⅱ
①已知:
则___________。
②混合动力汽车所用的燃料之一是乙醇,l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H2O放出30.0kJ热量,写出乙醇燃烧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由实验①可知,溶于水后,温度℃,则该过程放热,A正确;
B.由实验①②对比可知,温度,则与HCl反应放热,B正确;
C.由实验②③对比可知,将盐酸换成醋酸,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则温度,C正确;
D.实验②④对比可知,实验④中减少了碳酸钠溶解的过程,则放出的热量会少一些,故,D错误;
故选D。
2.B
【详解】A.乙中金属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正极上Ag2O得电子生成Ag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A正确;
B.甲Zn为负极,Cu为正极,Zn2+向Cu电极移动,但是电子不经过电解质溶液,B错误;
C.丁中总反应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随着反应进行,硫酸逐渐被消耗,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减少,导电能力下降,C正确;
D.丙中锌筒为负极,Zn失电子生成Zn2+,发生氧化反应,锌筒变薄,D正确;
故答案选B。
3.D
【详解】A.铜片、铁片、HCl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铁是负极,总反应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不选A;
B.石墨、铁片、HCl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铁是负极,总反应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不选B;
C.银片、铁片、稀H2SO4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铁是负极,总反应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不选C;
D.锌、铁片、稀H2SO4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锌是负极,总反应为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选D;
选D。
4.A
【详解】A.放电时Mg失去电子做负极,石墨极做正极,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A项正确;
B.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由石墨极流向镁极,B项错误;
C.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热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以及电能转化为光能等4种形式,C项错误;
D.转移2mol电子生成1mol,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题干中未给出温度和压强,D项错误;
故选A。
5.B
【详解】A.金属性锌强于铜,锌片是负极,铜片是正极,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A正确;
B.铜片是正极,电池工作时,铜电极上铜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
C.锌片是负极,锌溶解,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减小,C正确;
D.锌片是负极,铜片是正极,电解质是硫酸铜,该装置能证明金属的活动性::,D正确;
答案选B。
6.C
【分析】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说明M、N与池中液体构成了原电池。N棒变细,作负极,M棒变粗,说明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在M极上得到电子,生成金属单质,M变粗,M做原电池的正极。
【详解】A.如果是锌、铜、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则电池总反应式为Zn+2H+=Zn2++H2↑,Zn作负极,M极变细,A项错误;
B.如果是铁、铜、稀盐酸构成原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Fe+2H+= Fe2++H2↑,则铁是负极,铜棒M是不会变粗的,B项错误;
C.如果是银、锌、硝酸银溶液构成原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Zn+2Ag+=Zn2++2Ag,则锌是负极,N棒变细,析出的银附在银上,M棒变粗,C项正确;
D.如果是锌、铁、硝酸铁溶液构成原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Zn+2Fe3+=2Fe2++Zn2+,Zn作负极,M极变细,D项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过程中化学键发生断裂,吸收能量,故A错误;
B.过程中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故B正确;
C.反应是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
D.化学反应中必然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故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A.图I构成原电池,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电子由锌片流出,故A正确;
B.图II为锌锰干电池,其中锌作负极,故B正确;
C.图III为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二氧化铅得电子生成硫酸铅,电极反应式为:,故C错误;
D.图Ⅳ为氢氧燃料电池,氢气失电子,a为负极;氧气在b电极得电子,b电极为正极,故D正确;
故选:C。
9.C
【详解】A.固体酸燃料电池以固体为电解质传递,则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故A错误;
B.原电池“同性相吸”,则向正极移动即在固体酸膜中由a极流向b极,故B错误;
C.电路中每转移电子,便消耗0.05mol氢气,其体积为(标准状况),故C正确;
D.甲烷在酸性电池中1mol甲烷转移8mol电子,1mol氢气转移2mol电子,若将换成产生相同的电量,消耗燃料的物质的量不相同,它们之比为4:1,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0.C
【分析】由图可知,电子由左侧流向右侧,则锌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NiOOH为正极;
【详解】A.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K+放电时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
B.根据电池的工作原理,电子从Zn流向另一极,即Zn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4OH-=,正极反应为NiOOH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i(OH)2:NiOOH+H2O+e-=Ni(OH)2+OH-;则该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区域溶液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的pH增大,故B错误;
C.负极反应式为Zn-2e-+4OH-=,正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负极消耗6.5g锌,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6.5×2/65mol=0.2mol,溶液质量增加6.5g;正极上溶液相当于减轻H+,即通过0.2mol电子时,正极减轻质量为0.2mol×1g/mol=0.2g,因此整个溶液质量增加(6.5-0.2)g=6.3g,故C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溶液为碱性环境,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故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A.由图可知,状态I→状态V是,是放热反应,A错误;
B.由图中信息可知,状态Ⅲ→状态V表示CO与的反应,B错误;
C.含有的是,为极性键,所以是具有极性共价键的直线形分子,C错误;
D.CO和O生成的过程,C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4,失去电子,O的化合价由0变成-2价,得到电子,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a极Fe被氧化为Fe(OH)2,为负极。b极O2被还原,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
B.未表明气体为标准状态下,B项错误;
C.a极为负极,Fe失电子被氧化为Fe(OH)2,电极反应式正确,C项正确;
D.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D项错误。
答案选C。
13.AD
【分析】根据燃料电池的原理,有氧气参与的是正极,故b电极发生反应,b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由图可知硫酸盐还原菌可以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而硫氧化菌可以将硫氢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所以两种细菌存在,就会循环把有机物氧化成CO2 放出电子,负极上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
【详解】A.高温下微生物失去活性,A错误;
B.根据分析,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C.电子由负极移向正极,则由a电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电极b,C正确;
D.根据b电极反应式可知,0.2molO2参加反应时,转移0.8mol电子,D错误;
故答案为:AD。
14.AC
【详解】A.图中分析,1mol甲烷和1mol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mol乙酸,生成CH3COOH,反应的方程式为CH4+CO2→CH3COOH,故A正确;
B.①→②的焓值降低,过程为放热过程,有C−C键形成,但不存在C−H的形成,故B错误;
C.图中变化可知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选择性活化,其中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会与催化剂形成一新的共价键,必有C−H键发生断裂,故C正确;
D.反应物和不含有非极性键,故D错误;
故选AC。
15.(1)Ag++e-=Ag
(2)0.02
(3) 正 b到a
(4)CH3COO--8e-+2H2O=2CO2+7H+
(5)2
【分析】该装置为原电池,有机废水中的CH3COO-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CO2,则a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b极为正极,酸性条件下,H+得电子生成H2,反应式为,以此解题。
【详解】(1)在Zn−Cu−AgNO3原电池中,Zn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原电池的负极是Zn,正极是Cu,溶液中的银离子得到电子变为银单质,其正极的电极反应是Ag++e-=Ag;故答案为:Ag++e-=Ag;
(2)原电池总反应为:Zn+2Ag+= Zn 2++2Ag,当电路中转移2 mol e-时,两电极质量相差65 g +2×108 g =281 g,放电一段时间后再称量两个电极,发现质量相差2.81 g,则导线上通过的n(e-)为0.02 mol;故答案为:0.02;
(3)由分析可知,b极为电源的正极,外电路电流的方向由正极流向负极,即由b到a;
(4)由分析可知,a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5)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即NaCl溶液中的Na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b极、Cl-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向a极,达到海水淡化目的,所以隔膜1为阴离子交换膜,隔膜2为阳离子交换膜。
16.(1) 一次电池 石墨 (或0.6)
(2)
(3) Zn
【详解】(1)锌锰干电池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充电,属于一次电池,锌锰电池中锌较活泼,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正极,石墨为正极;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若反应消耗19.5g负极材料,反应锌0.3mol,则电池中转移电子0.6mol,电子数目为(或0.6);
(2)①若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Mg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若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镁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Al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3)由总反应可知,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氢氧化锌,为负极,;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迁移,故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液中向Zn极迁移。
17.(1)BC
(2) 高于 小于
(3) Cu Fe2(SO4)3溶液或FeCl3溶液 Fe3+-e-= Fe2+ 32g
【详解】(1)原电池构成的条件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则
A.Ba(OH)2+2NH4Cl=BaCl2+2NH3↑+2H2O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A不符合题意;
B.Cu+Ag+=Ag+Cu2+为氧化还原反应,且在常温下就能自发发生,可以设计成原电池,B符合题意;
C.Zn+H2SO4=ZnSO4+H2↑为氧化还原反应,且在常温下就能自发发生,可以设计成原电池,C符合题意;
D.CaO+H2O=Ca(OH)2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2)图I中发生化学腐蚀,能量的利用率低,图Ⅱ中发生电化学腐蚀,能量的利用率高,化学腐蚀中,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所以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Ⅱ的示数;图Ⅱ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则产生气体的速率比I快,故答案为:高于;小于;
(3)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u作负极;正极上,Fe3+得电子生成Fe2+,电解质溶液需要提供Fe3+,故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Cu,电解质溶液是Fe2(SO4)3溶液或FeCl3溶液,则
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Cu,电解质溶液是Fe2(SO4)3溶液或FeCl3溶液;
②正极上Fe3+得电子生成Fe2+,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e-= Fe2+;
③根据反应可知,Cu2e-,所以若导线上转移的电子为1mol,则消耗的金属铜的质量为=32g。
18.(1) ①③⑤ ②④⑥
(2)可能
(3) -165.2kJ/mol 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80kJ/mol
【详解】(1)①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氧化钙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
③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
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为吸热反应;
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是缓慢氧化的过程,过程中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
⑥与的反应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
⑦干冰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故属于放热反应的为①③⑤,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②④⑥。
(2)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说明M溶于水放出热量,由于放热反应一定属于化学变化,而有热量放出不一定为化学变化,所以不一定属于放热反应,如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但是不属于放热反应。
(3)已知①,②,③,④,根据盖斯定律,将④×2-③=②,则。
②乙醇相对分子质量为46,l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H2O放出30.0kJ热量,则1mol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46×30.0kJ=1380 kJ,故乙醇燃烧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80KJ/mo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平衡,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电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