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 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教案+素材
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教案
教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是20世纪30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定为我国的代国歌; 1982年12月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决议,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 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赋予“国歌”以宪法地位。歌曲的引子用分解的大调主三和弦音“do、 mi、sol”和三连音节奏构成号角式音调,召唤人们奋起战斗。歌曲就在这一基础上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歌曲由第二二拍弱起,并作四度上行跳进,显得庄严雄伟而又富有推动力。这一进行贯穿全曲,曲末并作多次重复,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歌曲的第三乐句“中华民族到了”用重音唱出,强调了形势的严峻,随后乐句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断,接着唱出“ 最危险的时候”,告诉人们: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第四乐句“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之后,随着大三和弦不断作上行模进,在三次层层向上的“起来!”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现了,像一声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音乐上富有动力,表现出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乐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1.考考同学们:中国的国旗是什么?
中国的国歌是什么?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用考考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国歌》的学习,目的是为后面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作准备。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首要任务,这样才会调动起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
二、新课教授
1.考考你:
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呢?
2.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田汉和聂耳共同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根据全国形势的需要,1934年秋天,在电通公司的一次会议上,田汉答应创作一部反映长城抗战的影片《凤凰的再生》,以支持共产党人占领的电通阵地。田汉在会上初步讲了电影故事的构思:即通过“凤凰涅槃图”的精神来反映流亡内地的青年诗人和农家女走上民族战场的故事,比喻中华民族像凤凰一样在烈火中得到再生。1934年底,田汉对《凤凰的再生》又有了新的构思:即在凤凰涅槃图的情节线索外,突出青年诗人写作长诗《万里长城》的情节线索,并将电影片名改为《风云儿女》。后因“催稿甚急”,田汉只完成了故事梗概还来不及写完电影脚本,就因电通公司开拍日期的要求而向电通公司交稿了。原计划要写得很长的自由体诗《万里长城》只写完一节,而这就是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3.播放歌曲,感受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讲述关于“国歌”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的得到了感染和熏陶,为下面《国歌》学习奠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再次体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
【设计意图】对歌曲意境和主题进行简单总结,让学生发现音乐真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真的是很美妙、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