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优秀当堂检测题
展开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1.举例说明区域自然条件组成及特点。【综合思维】
2.结合资料分析,理解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
3.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影响。【区域认知】
4.对比分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综合思维】
思维导图
知识点01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1.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都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古代,如下图所示:古文明发祥地多在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
2.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1)有些区域自然条件很优越,但区域发展水平并不高。例如南亚的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一布拉马普特拉河三 角洲,地势低平,水热充足,人口稠密,但却是世界上极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2)有些区域虽然自然条件较差,但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依然能够发展得很好。例如西北太平洋上的岛国日本,多火山、地震,少平原、耕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但其依靠社会资源发展成为世界上极为富裕的国家之一。
【知识拓展】
日本是自然条件较差的国家,但其具有优越的海运条件,加上其采取开放的政策,该国可从其他区域输入资源,利用自身先进的技术进行加工制造输出产品,使该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
3.区域发展需改造自然条件
目的:为了生存和发展
人类活动
举例
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
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功典范
违背自然规律,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美国大平原地区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黑风暴”,主要原因是大面积开垦中部大平原.破坏了草原植被,使土壊极易遭受风蚀
【知识拓展】
黑风暴一般发生于春夏交接之际,其形成与大气环流、地貌形态和气候因素有关,更与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密不可分,它是沙漠化加剧的象征。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不合理的农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单一耕种,导致植被和地表结构被破坏,草原枯萎、土地沙化、生态系统失衡。由于这种造沙的速度远快于人们治沙的速度,为黑风暴形成提供条件。黑风暴一路洗劫,将肥沃的土壤表层刮走,露出贫瘠的沙质土层,使受害之地的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严重制约灾区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
【即学即练1】
(2022·山东·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高二期中)日前,国务院颁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即在2025年中国步入制造强国队列。下图为“2001~2011年资金密集型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区呈负值是其资金密集型企业落后所致
B.Ⅱ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工业化水平差异大
C.Ⅲ区交通落后是其工业发展限制性因素
D.Ⅳ区具有资金雄厚、工业发达的区位优势
2.在发展现代先进制造业中,近期可定位为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省区主要位于( )
①Ⅰ区 ②Ⅱ区 ③Ⅲ区 ④Ⅳ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1.B 2.A
【解析】1.图中Ⅰ区主要是广东,该省产业转移导致资金密集型企业占比小,A错;从图示可以看出,Ⅱ区内部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高,如江浙地区,也有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低,如西藏、新疆等,B对;选项中有关Ⅲ区中有的省区交通不便、有的省区自然环境恶劣,市场狭小,C叙述错误。Ⅳ区的湖南、江西省区工业发达的区位优势是矿产资源和能源丰富,D叙述错误。故选B。
2.Ⅰ区、Ⅱ区是我国资金密集型企业不足地区,应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发展资本支撑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密集型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技术,一般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同时需要较好的环境条件。Ⅰ区省区如广东、北京的资金、技术条件较好,Ⅱ区所在的部分省区如江苏、浙江经济发达,有的省区环境污染少,环境条件好,因此A对。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所以B、C、D错。故选A。
知识点02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1.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1)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
①农业社会:土地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②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大。
(2)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①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②有的区域矿产资源贫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3)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2.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过度依赖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忽视了其他工业发展,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区域经济在一段时期增长乏力。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积极开展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单一经济为多元化经济,才能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
1.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评价
2.可再生能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种类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我国分布区
水能
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地质条件、河流含沙量
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
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和黄河中上游
太阳能
海拔、空气稀薄程度、天气状况、大气的洁净程度
青藏高原、西北内陆地区
风能
风源远近及其稳定程度、地形
我国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沿海地区
地热能
地理位置、地质条件
西藏、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
潮汐能
海岸线轮廓、潮汐次数、潮高
东南沿海地区
沼气能
微生物数量、温度、发酵时间
南方地区
【即学即练2】
(2022·陕西·西安博爱国际学校高二期末)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却尚未成为经济强省。为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三条产业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但煤炭工业在全省的经济地位并不领先,其主要原因是( )
A.煤炭开发规模较小,综合效益低下
B.煤炭开发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产品值不高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量不足
D.煤炭市场需求量较小,煤炭工业难以发挥优势
4.山西省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②发展工业旅游
③关停大型煤矿,发展高科技产业④发展现代新型产业,延长产业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3.B 4.A
【解析】3.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开采规模大,AC错误;但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低,大多直接出售原煤,产品附加值低,所以煤炭工业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不高,B正确;煤炭市场需求量较大,D错误。故选B。
4.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可减轻铁路运输压力,①正确。发展现代新型产业,延长产业链可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效益,④正确;工业旅游是无污染的新型产业,发展工业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②正确;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且大型煤矿经济综合效益较好,不适合关停,③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考法01 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然条件,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经济活动——产业发展与布局有影响的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等各种要素。这些都对区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1)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使区域发展拥有适宜的自然要素,更容易与相邻区域产生区域关联,通过区域间要素的活动而获取促进区域发展的动力和机遇。
(2)优越的区域自然要素及其组合会极大地促进区域发展。
①适宜的气候、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是发展农耕的优越条件。
②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会为人类生存提供宜居之地。
③多样的自然环境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活动场所、多种经营的便利。
④优越的水文环境可为区域发展提供丰富的水资源、水能资源及运输、养殖、旅游等方面的便利。
(3)人类活动对区域自然条件的改造,影响区域发展。
自然条件
改造方式
对区域的影响
气候条件
发展温室,改造热量条件
提高耕地利用率
人工降雨,改造降水条件
缓解区域旱情
地形条件
山区发展梯田,发展立体农业
发展农业,水土保持
水文条件
修建水利工程
防洪、排涝、灌溉等
过度开发
导致湖泊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
生物条件
过度捕捞、物种引进等
破坏生物多样性,造成生物入侵
破坏植被
出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如下图所示:
3.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都江堰水利工程
背景
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 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于是,公元前256年,李冰父子在岷江由山谷 河道进入成都平原的地方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组成
鱼嘴
分水堤
人们用竹、木、卵石等材料,在岷江的江心筑分水堰,形如鱼 嘴,叫鱼嘴分水堤
鱼嘴分水堤将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宽而浅;东边 为窄而深的内江,流入宝瓶口
水位较低时,60%的江水流入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 警活用水;水位较高时,大部分江水从外江排走,自动分配
宝瓶口
在玉垒山凿出形状酷似瓶口的山口,为宝瓶口;留在宝瓶口 右边的山丘,因其与山体相离,故名离堆
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控制多余的江 水进入成都平原,转而从飞沙堰溢入外江,做到二次分洪
飞沙堰
位于鱼嘴分水堤与离堆之间,其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 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挟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 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
作用
“深淘滩,低做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它起到“引水以 灌田,分洪以减灾"的作用
【典例1】
(2022·湖南湘潭·高三开学考试)近年来,浙江省着眼于山区与沿海优势共同发挥,推进“山海协作”工程,重点建设了一批“山海协作”产业因、跨行政区“飞地”园区等共建平台,成效显著。浙江省于2021年被国家选择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为共同富裕上的探路先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江苏省对比,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更具有代表性,主要是因为浙江省( )
A.经济区域差异小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地域单元更复杂 D.气候差异更显著
2.相对于山区城市,在沿海城市建设跨行政区“飞地”园区的主要优势是( )
A.利用沿海的生态优势 B.便于引进优质产业和人才
C.利用便利的海运优势 D.便于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
3.浙江省推动“山海协作”工程主要是为了( )
A.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B.产业统筹协调发展
C.生态统筹协调发展 D.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答案】1.C 2.B 3.D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区和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浙江省较江苏省经济区域差异大,A错误;浙江省和江苏省比较,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B错误;江苏省以平原为主,地域单元简单,而浙江省山地、丘陵、平原错杂,地域单元更复杂,C正确;江苏省南北狭长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温带季风气候,而浙江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差异并不显著,D错误。故选C。
2.与山区相比,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与周围联系密切,作为示范区需要人才和优质产业,B正确;山区人口密度小,人类活动少,生态更有优势,A错误;建设跨行政区“飞地”园区,主要是给国内做示范,海运优势作用小,C错误;该地发展技术指向性的工业,不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D错误。故选B。
3.浙江省政府推动衢州在杭州,建设“创新飞地”是为了利用杭州优越的条件带动较为落后的衢州发展,主要是为了推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D正确。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统筹协调发展不是建设“创新飞地”的主要目的,ABC错误。故选D。
分层提分
题组A 过基础-基础考点练
(2022·黑龙江·伊美区第二中学高二期中)表为世界某大河流域的数据统计表。
流域面积
230万km2
鱼类数量
43种
草原
3%
人口密度
1人/km2
耕地
2%
农田灌溉
10%
大城市
1座
已开发面积
1%
水电站
2座
1.该河流域大城市仅一座,大城市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开发程度低,人口迁移拉力不足 B.资源贫乏,缺少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C.农业规模较大,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D.工业化进程缓慢,城市环境问题严重
2.根据表格数据推测,该河流域发展的方向是( )
A.开垦荒地,扩大农作物生产规模 B.向外迁移人口,控制开发规模
C.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工业 D.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答案】1.A 2.D
【解析】1.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该河流域人口密度很低,大城市只有一座,进而可得出该流域开发程度低,人口迁移拉力不足,大城市难以发展,A正确;由该地耕地、草原等占比可知农业规模较小,C错误;流域内资源状况、工业化发展状况及城市环境状况,根据现有信息无法判断,BD错误。故选A。
2.从表中可以解读出如下信息:人口密度很低、耕地很少、已开发的面积极少,由此推断该流域自然条件差、生态脆弱。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符合时代发展要求,D正确;开垦荒地,扩大农作物生产规模以及发展造纸工业会破坏生态环境,AC错误;该地人口密度小,向外迁移人口、控制开发规模,不利于区域发展,B错误。故选D。
(2022·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高级中学二模)垄作是指在高于地面的土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垄是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起垄栽培的种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良土壤特性并改善各种作物的水肥生长环境。坡耕地上的种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横坡垄作,即垄的方向和坡向垂直;一种是顺坡垄作,即垄的方向和坡向平行。下图示意两种种植方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国家的坡耕地最适合顺坡垄作是( )
A.英国 B.日本 C.印度尼西亚 D.乌克兰
4.在我国东北黑土区的坡耕地积极推广横坡垄作,其主要原因( )
A.利于防洪排涝,保证作物高产稳产 B.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品质量
C.可减轻水土流失,保护黑土资源 D.便于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3.A 4.C
【解析】3.英国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均匀且强度较小,适合顺坡垄耕作,故A正确;日本处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不适宜采用顺坡垄的耕作方式,B错误;印度尼西亚处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的强度大,不适宜采用顺坡垄的耕作方式,C错误;乌克兰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土壤须保留水分,不适宜采用顺坡垄的耕作方式,D错误。本题应选A。
4.结合所学可知,横坡垄作能有效阻断地表径流向低处流淌,具有保水的功能,但不利于排水,A错误;东北黑土区地形较平坦,坡度较小,横坡垄作和顺坡垄作对光照和产品质量影响不大,B错误;横坡垄作能减少坡面径流量,从而减少对土壤的侵蚀,有利于保护黑土资源,C正确;垄作使地表凸起,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D错误。本题应选C。
(2021·新疆·额敏县第二中学高二期中)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黑风暴”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6.“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答案】5.A 6.D
【解析】5.由于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的土壤失去了植被的保护作用,更易遭受风力侵蚀,形成“黑风暴”。A正确;地下水水位下降是间接原因,B错误;降水的变化不大,C错误;温室效应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直接原因,D错误。故选A。
6.“黑风暴”现象是由于过度开垦、放牧导致的植被破坏造成的。所以,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我国北方,要注意合理利用土地,合理进行退耕还草还林,因地制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保护土地,D正确。少耕免耕,不符合实际,A错误;深翻扩耕更容易造成土壤侵蚀,B错误;施用绿肥增强肥力与“黑风暴”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
7.(2022·安徽·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成都平原的位置。古代成都平原旱涝频繁,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玉垒山凿出宝瓶口引水东流,并用竹笼装满鹅卵石,在岷江河弯江心处筑堰分水,堰如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宽而浅,内江窄而深,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四六分水-内、外江在枯水期和洪水期分别分走六成江水)自动排沙(二八分沙--八成泥沙被外江排走),以及利用宝瓶口与飞沙堰控制进水量和二次排沙等问题。2000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材料二:左图是成都平原位置示意图,右图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1)概括内江和外江的主要作用。
(2)阐述内江、外江实现江水自动分流的过程。
(3)结合河弯处水流运动的特点解释内江、外江能实现“二八分沙”的原因。
(4) 推测当时用竹笼装满鹅卵石筑堰的原因。
【答案】7.(1)内江的主要作用是灌溉;外江的主要作用是泄洪、排沙。
(2)内江窄而深,枯水期时,大部分(约60%)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流向成都平原的水量;洪水期时,由于水位较高,大部分(约60%)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流走。
(3)在河弯处,由于惯性离心力,使得上层水体向凹岸流动,下层水体向凸岸流动,形成环流。根据河弯处水流运动特点,表层比较清澈的江水流向内江;含有泥沙的底层水流向外江,这就使得大量(约80%)的沙石从外江排走。
(4)当地盛产竹子和鹅卵石,便于就地取材;用竹笼将分散的卵石组成一个有空隙,能透水的整体(一部分江水可从石缝中流走),既能减轻洪水的冲击,又能形成整体,起到拦水、护堤的作用。
【分析】7.(1)由文字材料信息“古代成都平原旱涝频繁,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后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都江堰水利工程“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可知,内江的主要作用是灌溉;外江的主要作用是泄洪、排沙。
(2)结合图示和材料“外江宽而浅,内江窄而深,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四六分水-内、外江在枯水期和洪水期分别分走六成江水)”可推知,内江窄而深,在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低,大部分(约60%)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进而流向成都平原,保证了流向成都平原的水量;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促进农业发展。洪水期时,由于水位较高,大部分(约60%)江水溢出流向外江,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流走,减少由内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进而实现内、外江水自动分流的目的。
(3)河流流经河弯处,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使得上层水体保持惯性向凹岸流动,下层水体受到阻挡转而流向凸岸,形成底部与表层之间的环流。根据河弯处水流运动特点,结合图示可知,表层比较清澈的江水流向内江,内江河流含沙量小,只占约20% 。含有大量泥沙的底层水则转向凸岸,进而流向外江,这就使得大量(约80%)的沙石从外江排走。实现“二八分沙”的目的。
(4)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竹子。该地有以岩石为主的玉垒山,有丰富的鹅卵石。原料丰富,便于就地取材。鹅卵石多为椭圆形,受力小且岩石间有一定的缝隙,用竹笼将分散的卵石组成一个有空隙,能透水的整体,既能减轻洪水的冲击,又能形成整体,起到拦水、护堤的作用,且一部分江水可从石缝中流走,能最大程度的减轻洪水的冲击。
题组B 抓重点-核心要点巩固
(2022·广东·清新一中高三阶段练习)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以农业废弃物、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的统称)为原材料,制成可再生物质能锅炉直接燃烧的新型清洁燃料。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缺油少气,但人均能源消费量高,能源长期依赖进口。瑞典人热爱大自然,十分重视环保。目前,瑞典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是生物质成型燃料开发利用的先锋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瑞典大力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充足 B.海陆交通便利 C.原材料丰富 D.靠近欧洲市场
2.瑞典大力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影响有( )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轻能源进口压力②大量砍伐森林,导致环境破坏严重
③降低废弃物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④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C 2.A
【解析】1.瑞典纬度高,人口数量较少,A选项错误。瑞典大力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主要针对的是本国,所以与交通和海外市场关系较小,B、D选项错误。瑞典森林资源丰富,大力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其原材料丰富,C选项正确。故选C。
2.大力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能够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该国能源长期依赖进口,故可减轻能源进口压力,①正确;从材料可知,生物质成型燃料属于新型清洁燃料,瑞典大力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以农业废弃物、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的统称)为原材料,能够保护环境,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②④错误,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A。
3.(2022·辽宁·一尺和育英高级中学高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拉纳卡湖地处塞浦路斯南部,曾通过狭窄水道连通地中海。三千多年前,拉纳卡湖是当地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区,湖滨兴起了拉纳卡城镇。公元前1050年,拉纳卡湖开始萎缩。湖中盐矿资源丰富,盐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曾是塞浦路斯珍贵的出口产品。当地人用驴子驮编筐将盐运送到外海港口。20世纪中后期,随着区位条件的变化,拉纳卡盐业逐渐衰败,1986年盐矿彻底关闭。2017年塞浦路斯的海运收入超过10亿欧元,商业船队规模在欧盟国家排名第三。2021年1月,拉纳卡启动外海码头升级改造项目,将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港口。下图示意拉纳卡湖的位置。
(1)说明湖泊萎缩对拉纳卡产业结构的影响。
(2)简述拉纳卡盐矿用驴运盐的原因。
(3) 从区位条件变化角度,推测拉纳卡盐矿关闭的原因。
【答案】3.(1)港口水域条件恶化,航运、贸易产业衰败;湖泊盐度逐渐上升,湖盐开采价值提高,盐矿开采业、陆上运输产业逐渐兴起;产业结构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
(2)开采规模不大,运输量较小;驴对地形的适应性强,运输灵活;投入成本小,运输费用低;岛国人口有限,用驴运盐可减少人工费用。
(3)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升高,而盐矿开采附加值低,利润低;远洋交通条件得到改善,进口盐更加便捷;国际市场上机械化采盐水平提高,传统制盐效率低,单位价格高,市场竞争力弱。
【分析】3.(1)根据材料信息“拉纳卡湖地处塞浦路斯南部,曾通过狭窄水道连通地中海。三千多年前是当地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区,湖滨兴起了拉纳卡城镇”可知,此时该地的产业多为港口运输业、航运业或贸易等产业,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后来湖泊姜缩,港口的水域条件恶化,使得其港口运输业、航运业和贸易等产业衰败。同时,由于湖泊萎缩,湖水的盐度升高,湖中盐矿资源丰富,盐不仅满足本地的市场需求,还成为珍贵的出口产品,此时湖盐的开采价值高,盐矿开采业以及陆上运输等产业兴起,其产业结构逐渐由第三产业为主转向为第二产业为主。
(2)由于材料“公元前1050年”以及“珍贵的出口产品”等信息可知,当时的开采规模可能不大,运输量不大,驴可以满足运输需求。其次,驴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强,运输更为机动、灵活、方便。用驴子运输,需要投入的成本少,运费低。读图可知塞浦路斯作为岛国,其人口数量有限,用驴运输盐,可减少人工运输成本。
(3)通过材料可知,盐矿关闭的时间是1986年,对于盐矿开采而言,其产业链短,经济附加值低,利润较低,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使得其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促使了盐矿的关闭。当地盐矿开采历史虽然悠久,但为传统制盐,其效率低,单位价格高,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上采盐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单位价格更低,使得传统制盐的市场竞争力更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远洋交通条件得以改善,进口盐更加便捷。这些区位条件因素的变化均促使了该盐矿的关闭。
题组C 抓提升-真题实战
(2022·浙江)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旧金山比,洛杉矶水资源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B.山脉阻挡,降水量小
C.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D.河流短少,径流量小
2.从区域外调水对洛杉矶的影响有( )
A.减少城市水分蒸发 B.减轻城市地质灾害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增加城市内涝风险
【答案】1.D 2.B
【分析】1.由图可知,与旧金山比,两地纬度相差不大,都受寒流影响,气温相差不大,与题意不符,AC错误;洛杉矶较旧金山纬度低,受来自太平洋的西风影响时间短,降水较少,B错误;读图可知,旧金山处于两河交汇处,河流径流量大;洛杉矶所在地河流短少,径流量小,水资源较少,D正确。故选D。
2.由所学知识可知,从区域外调水对城市水分蒸发及水资源利用率影响不大,AC错误;从区域外调水可以缓解因过度抽取地下水产生的地面沉降问题, 减轻城市地质灾害,B正确;城市内涝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与从区域外调水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2021·海南)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马蹄形山弯中的小山村,村前是开阔而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岭。平山有“北方的鱼米之乡”之称。据县志记载,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图为西柏坡区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西柏坡所在区域( )
A.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位于黄土高原 C.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 D.河流汛期在五六月
4.平山形成“北方的鱼米之乡”的主要地理要素是( )
A.地形、河流 B.技术、降水 C.土壤、植被 D.水文、习俗
【答案】3.C 4.A
【分析】3.根据图中位置可知,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太行山以东,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A错误。太行山以东为华北平原,B错误。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C正确。华北的汛期应出现在7、8月份,D错误。故选C。
4.材料中提到: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结合图中位置可知,平山位于太行山东侧河流冲积扇平原,地势平缓,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适宜农耕,成为“鱼米之乡”,A正确。平山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与技术、习俗关系较小,B、D错误。植被对“鱼米之乡”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A。
5.(2022·全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4) 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答案】5.(1)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电力工业;河湖众多,风景优美,经济发达,可发展旅游产业。
(2)山地多,矿产资源、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
(3)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且经济发达;作为中立国,政局稳定。
(4)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分析】5.(1)由材料可知,瑞士每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丰富,由图可知,瑞士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发展电力工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
(2)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地形高峻,大宗货物运输成本高,难度大,低原料消耗的的工业占地小,运输方便,同时又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损耗。
(3)瑞士位于欧洲中南部,经济发达,资金和法律相对完备,中立国家不会轻易遭遇战争,并且政治局势比较稳定。客户更愿意在瑞士享受金融服务。
(4)一个区域想要发展,就需要因地制宜,不能强行违背自然环境造就的区位条件,故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同时,法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众多投资人看重的点。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精品练习,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42《资源跨区域调配》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42《资源跨区域调配》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精品巩固练习,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41《流域内协调发展》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41《流域内协调发展》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