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八章 第2讲 试卷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八章 第2讲第1页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八章 第2讲第2页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八章 第2讲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八章 第2讲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八章 第2讲,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电源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路中的功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一、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特点对比

    串联
    并联
    电流
    I=I1=I2=…=In
    I=I1+I2+…+In
    电压
    U=U1+U2+…+Un
    U=U1=U2=…=Un
    电阻
    R=R1+R2+…+Rn
    =++…+

    2.几个常用的推论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的总电阻.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总电阻,且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3)无论电阻怎样连接,每一段电路的总耗电功率P总是等于各个电阻耗电功率之和.
    (4)无论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自测1 一个量程为0~150 V的电压表,内阻为20 kΩ,把它与一个大电阻串联后接在110 V电路的两端,电压表的读数是5 V.这个外接电阻是(  )
    A.240 Ω B.420 kΩ C.240 kΩ D.420 Ω
    答案 B
    二、电源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电源
    (1)电动势
    ①计算:非静电力搬运电荷所做的功与搬运的电荷量的比值,E=;
    ②物理含义:电动势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本领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2)内阻:电源内部导体的电阻.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阻之和成反比;
    (2)公式:I=(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3)其他表达形式
    ①电势降落表达式:E=U外+U内或E=U外+Ir;
    ②功率表达式:EI=UI+I2r.
    3.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1)一般情况:U=IR=·R=,当R增大时,U增大;
    (2)特殊情况:
    ①当外电路断路时,I=0,U=E;
    ②当外电路短路时,I短=,U=0.
    自测2 电源的电动势为4.5 V、外电阻为4.0 Ω时,路端电压为4.0 V,若在外电路中分别并联一个6.0 Ω的电阻和串联一个6.0 Ω的电阻,则两种情况下的路端电压分别约为(  )
    A.4.3 V  3.72 V B.3.73 V  4.3 V
    C.3.72 V  4.3 V D.4.2 V  3.73 V
    答案 C
    三、电路中的功率
    1.电源的总功率
    (1)任意电路:P总=IE=IU外+IU内=P出+P内.
    (2)纯电阻电路:P总=I2(R+r)=.
    2.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
    P内=I2r=IU内=P总-P出.
    3.电源的输出功率
    (1)任意电路:P出=IU=IE-I2r=P总-P内.
    (2)纯电阻电路:P出=I2R==.
    (3)纯电阻电路中输出功率随R的变化关系
    ①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Pm=.
    ②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
    ③当RR2,所以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大,C正确,D错误.

    1.电路简化
    把电容器所在的支路视为断路,简化电路时可以去掉,求电荷量时再在相应位置补上.
    2.电容器的电压
    (1)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与之并联的电阻两端的电压.
    (2)电容器所在的支路中没有电流,与之串联的电阻无电压,相当于导线.
    3.电容器的电荷量及变化
    (1)利用Q=UC计算电容器初、末状态所带的电荷量Q1和Q2;
    (2)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同,通过所连导线的电荷量为|Q1-Q2|;
    (3)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反,通过所连导线的电荷量为Q1+Q2.
    例5 (多选)(2018·江苏卷·8)如图12所示,电源E对电容器C充电,当C两端电压达到80 V时,闪光灯瞬间导通并发光,C放电.放电后,闪光灯断开并熄灭,电源再次对C充电.这样不断地充电和放电,闪光灯就周期性地发光.该电路(  )

    图12
    A.充电时,通过R的电流不变
    B.若R增大,则充电时间变长
    C.若C增大,则闪光灯闪光一次通过的电荷量增大
    D.若E减小为85 V,闪光灯闪光一次通过的电荷量不变
    答案 BCD
    解析 给电容器充电过程中,随着两极板间所带电荷量增多,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减小,A错;充满一次电,电容器增加的电荷量是相同的,即通过R的电荷量Q是一定的.电源恒定,R增大,则电流I减小,根据I=可知,充电时间变长,B对;若C增大,电容器充满时所带电荷量增多,即闪光时电容器释放的电荷量也增多,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也增多,C对;因为C两端电压达到80 V时,电容器就不再充电,外接电源只要提供电压超过80 V,产生的效果均相同,闪光灯闪光一次通过的电荷量也相同,D对.
    变式5 (2019·江苏通州、海门、启东期末)如图13所示,R1是光敏电阻(光照增强,电阻减小),C是电容器,R2是定值电阻.当R1受到的光照强度减弱时(  )

    图13
    A.电阻R2上的电流增大
    B.光敏电阻R1上的电压减小
    C.电源两端电压减小
    D.电容器C的带电荷量减小
    答案 D
    解析 当R1受到的光照强度减弱时,R1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知,总电流I减小,即流过R2的电流减小,故A错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知,总电流I减小,路端电压U=E-Ir,E、r不变,则U增大,R2两端电压减小,所以光敏电阻R1上的电压增大,故B、C错误;由于电容器与R2并联,所以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由公式Q=CU2可知,电容器带电荷量减小,故D正确.

    1.故障特点
    (1)断路特点:表现为路端电压不为零而电流为零;
    (2)短路特点:用电器或电阻发生短路,表现为有电流通过电路但用电器或电阻两端电压为零.
    2.检测方法
    (1)电压表检测:如果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说明可能在并联路段之外有断路,或并联路段短路;
    (2)电流表检测:当电路中接有电源时,可用电流表测量各部分电路上的电流,通过对电流值的分析,可以确定故障的位置.在运用电流表检测时,一定要注意电流表的极性和量程;
    (3)欧姆表检测:在运用欧姆表检测时,被检测元件应从电路中拆下来;当测量值很大时,表示该处断路;当测量值很小或为零时,表示该处短路.
    (4)假设法:将整个电路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某种故障,运用闭合电路或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进行推理.
    例6 如图14所示电路中,由于某处出现了故障,导致电路中的A、B两灯变亮,C、D两灯变暗,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图14
    A.R1短路
    B.R2断路
    C.R2短路
    D.R3短路
    答案 D
    解析 A灯在干路上,A灯变亮,说明电路中总电流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外电阻减小,这就说明电路中只会出现短路而不会出现断路,选项B错误;因为短路部分的电阻变小,分压作用减小,与其并联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减小,C、D两灯变暗,A、B两灯变亮,这说明发生短路的电阻与C、D两灯是并联的,而与A、B两灯是串联的.观察电路中电阻的连接形式,只有R3短路符合条件,故选项A、C错,D正确.

    1.(电路的动态分析)(多选)(2019·江苏苏州新区一中一模)如图15所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 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 A,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5
    A.该变压器起降压作用
    B.电压表V1示数增大
    C.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
    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
    答案 AD
    解析 对理想变压器有U1I1=U2I2,则U1ΔI1=U2ΔI2,ΔI2>ΔI1,故U2<U1,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选项A正确;电压表V1的示数和a、b间电压的有效值相同,滑片滑动时V1示数不变,选项B错误;电压表V2测量的电压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原、副线圈匝数不变,输入电压不变,故V2示数不变,V3示数为V2示数减去R0两端电压,两线圈中电流增大,易知R0两端电压升高,故V3示数减小,选项C错误;因I2增大,故知R减小,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选项D正确.
    2.(闭合电路的功率问题)(多选)(2019·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二模)如图16甲所示连接电路,电源E=12 V,内阻不计,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9 V,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10 Ω.则(  )

    图16
    A.灯泡L的阻值随电流的增大则减小
    B.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13.5 W
    C.灯泡L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是2 W
    D.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至少为6 Ω
    答案 BC
    解析 I-U图象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故灯泡L的阻值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故A错误;由题图乙可知,U=9 V时,电流等于1.5 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P=UI=13.5 W,故B正确;由R== Ω=2 Ω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至少为2 Ω,故D错误;当R=10 Ω时,回路中电流最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满足关系U=12-10I,在I-U图象中作出该直线,如图所示,两线的交点坐标就是灯泡的工作状态,此时灯泡的最小功率Pm=UmIm=2 V×1.0 A=2 W,故C正确.

    3.(含容电路的分析)(多选)(2019·广东珠海市质量监测)如图17所示,直流电路中,R1、R2是定值电阻,R3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增强而减小.当开关S闭合时,处在电容器两板间M点的带电液滴恰好能保持静止.现用强光照射电阻R3时(  )

    图17
    A.电源的总功率减小 B.A板的电势降低
    C.液滴向上运动 D.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
    答案 CD
    解析 电路稳定时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等于R1两端的电压,当用强光照射光敏电阻R3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电源的总功率P=EI增大,R1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容器的电压增大,板间场强增大,带电液滴所受的电场力增大,液滴向上运动,故A错误,C正确;电容器的电压增大,电容不变,由Q=CU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故D正确;由于电路中的电流增大,R1两端的电势差增大,又因为R1下端接地,电势为零,所以R1上端电势升高,A板的电势也升高,故B错误.
    4.(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定量计算)(2016·全国卷Ⅱ·17)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18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

    图18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S断开时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甲          乙
    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1=×R×=E;
    S闭合时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2=×R=E,
    由Q=CU得==,故选项C正确.


    1.(多选)在如图1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U-I图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

    图1
    A.电源的电动势为3 V,内阻为0.5 Ω
    B.电阻R的阻值为1 Ω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 W
    D.电源的效率为50%
    答案 ABC
    解析 由图线Ⅰ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3 V,内阻为r==0.5 Ω;由图线Ⅱ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1 Ω,该电源与电阻R直接相连组成的闭合电路的电流为I==2 A,路端电压U=IR=2 V(可由题图读出),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UI=4 W,电源的效率为η=×100%≈66.7%,故选项A、B、C正确,D错误.
    2.(2020·贵州遵义市调研)如图2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图2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答案 A
    解析 由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可知,R0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减小,外电阻R外减小,由I=可知I增大,由U内=Ir可知U内增大,由E=U内+U外可知U外减小,故电压表示数减小.由U1=IR1可知U1增大,由U外=U1+U2可知U2减小,由I2=可知电流表示数减小,故A正确.
    3.(多选)如图3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可变电阻,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电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
    A.当R2=R1+r时,R2获得最大功率
    B.当R1=R2+r时,R1获得最大功率
    C.当R2=0时,R1获得最大功率
    D.当R2=0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答案 AC
    解析 在讨论R2的电功率时,可将R1视为电源内阻的一部分,即将原电路等效为外电阻R2与电动势为E、内阻为R1+r的电源(等效电源)连成的闭合电路(如图所示),R2的电功率是等效电源的输出功率.显然当R2=R1+r时,R2获得的电功率最大,故A项正确;讨论R1的电功率时,由于R1为定值,根据P=I2R知,电路中电流越大,R1上的电功率就越大(P1=I2R1),所以,当R2=0时,R1获得的电功率最大,故B项错误,C项正确;讨论电源的输出功率时,R1+R2为外电阻,内电阻r恒定,由于题目没有给出R1和r的具体数值,所以当R2=0时,电源输出功率不一定最大,故D项错误.

    4.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之间的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由于某种原因灯泡L的灯丝突然烧断,其余用电器均不会损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均变小
    B.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大
    C.液滴将向上运动
    D.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
    答案 C
    解析 当灯泡L的灯丝突然烧断时电路中总电阻增大,则总电流减小,电源的内电压和R1两端的电压减小,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路端电压增大,故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增大,板间场强增大,带电液滴所受的电场力增大,则该液滴将向上运动,C正确;由于C两端的电压增大,R2、R3中的电流增大,则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均变大,A错误;因干路电流减小,则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B错误;由于电源的内、外电阻的关系未知,不能判断电源的输出功率如何变化,D错误.
    5.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L1、L2正常发光.由于电路突然出现故障,发现灯L1变亮,灯L2变暗,电流表的读数变小,根据分析,发生的故障可能是(电源内阻不计)(  )

    图5
    A.R1断路 B.R2断路
    C.R3短路 D.R4短路
    答案 A
    解析 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出现故障后,发现灯L1变亮,灯L2变暗,说明L1两端的电压变大,L2两端的电压变小,可能是R1断路,此时示数减小,故A正确;如果R2断路,则灯L2变亮,灯L1变暗,与条件不符,故B错误;若R3短路或R4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故C、D错误.

    6.(2019·江西赣州市上学期期末)如图6所示是汽车蓄电池与车灯、启动电动机组成的电路,蓄电池内阻为0.05 Ω,电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只接通S1时,电流表示数为10 A,电压表示数为12 V,再接通S2,启动电动机时,电流表示数变为8 A,则此时通过启动电动机的电流是(  )

    图6
    A.2 A B.8 A C.50 A D.58 A
    答案 C
    解析 只接通S1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Ir=12 V+10×0.05 V=12.5 V,R灯= Ω=1.2 Ω,再接通S2后,流过启动电动机的电流为:I电动机= A-8 A=50 A,故选C.
    7.(多选)(2020·贵州安顺市质检)如图7所示,曲线C1、C2分别是纯电阻电路中,内、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图线.由该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7
    A.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内、外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4 W
    B.电源的内电阻为1 Ω
    C.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值为4 W
    D.电源的效率最大可达50%
    答案 BC
    解析 根据题图可以知道,曲线C1、C2的交点的位置,此时电路的内、外功率相等,由于内、外电路的电流是相等的,所以此时电源的内阻和外电路总电阻大小是相等的,内、外电路消耗的功率相等,总功率为8 W,即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是最大的,由题图可知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值为4 W,所以A错误,C正确;根据P=I2R=I2r可知,当输出功率最大时,P=4 W,I=2 A,所以R=r=1 Ω,所以B正确;电源的效率η=×100%=×100%=×100%=×100%=×100%,R越大,效率越大,只当r=R时,电源的效率才是50%,但不是效率的最大值,选项D错误.

    8.如图8,直线A为某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某灯泡L1的U-I图线的一部分,用该电源和灯泡L1串联起来组成闭合回路时灯泡L1恰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8
    A.此电源的内阻为 Ω
    B.灯泡L1的额定电压为3 V,额定功率为6 W
    C.把灯泡L1换成阻值恒为1 Ω的纯电阻,电源的输出功率将变小
    D.由于灯泡L1的U-I图线是一条曲线,所以灯泡发光过程中欧姆定律不适用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知,电源的内阻为r== Ω=0.5 Ω,A错误;因为灯L1正常发光,故灯L1的额定电压为3 V,额定功率为P=UI=3×2 W=6 W,B正确;正常工作时,灯L1的电阻为R1==1.5 Ω,换成R2=1 Ω的纯电阻后,该电阻更接近电源内阻r,故电源的输出功率将变大,C错误;灯泡是纯电阻,适用欧姆定律,其U-I图线是一条曲线的原因是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D错误.
    9.(2019·山东枣庄市上学期期末)如图9甲所示,一个简单的闭合电路由内、外两部分电路构成.已知内电路的电源是一个化学电池,电池的正、负极附近分别存在着化学反应层,反应层中非静电力(化学作用)把正电荷从电势低处移到电势高处,在这两个地方,电势会沿电流方向“跃升”.这样整个闭合电路的电势高低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各点位置的高低表示电路中相应各点电势的高低,D点的高度略低于C点.若减小外电路电阻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C、D两点之间的高度差将变大
    B.A、D两点之间的高度差和C、B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之和将变小
    C.A、B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不变
    D.在电子从A点经D、C移动至B点的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将变大
    答案 A
    解析 因电动势不变,减小外电路电阻R,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内电压变大,外电压减小,A、B两点的高度差为外电压,将减小;C、D两点高度差类似于内电压,将变大,故A正确,C错误;A与D,C与B高度差的总和为电动势,故应不变,故B错误;电子从A点经D、C至B点,非静电力做功W=Eq,将不变,故D错误.
    10.如图10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30 V,内电阻为1 Ω,一个标有“6 V 12 W”的灯泡与一个绕线电阻为2 Ω的电动机串联.开关闭合后,电路中的灯泡正常发光,则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  )

    图10
    A.36 W B.44 W
    C.48 W D.60 W
    答案 A
    解析 电路中灯泡正常发光,所以UL=6 V,则电路中电流为I== A=2 A,电动机两端的电压UM=E-Ir-UL=30 V-2×1 V-6 V=22 V,则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出=P电-P热=UMI-I2RM=22×2 W-22×2 W=36 W.
    11.(多选)(2020·福建龙岩市质检)某同学在研究微型直流电动机的性能时,采用如图11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使电动机不转动,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1和U1.重新调节R的阻值,使电动机正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2和U2.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  )

    图11
    A.这台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
    B.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线圈的发热功率为U1I1
    C.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的输出功率为U2I2-I22
    D.这个电源的内阻为
    答案 AC
    解析 电动机不转动时满足欧姆定律,电动机的线圈电阻r0=,故A对;电动机正常转动时的发热功率为P1=I22r0=,故B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入功率为P2=U2I2 ,所以输出功率为P3=P2-P1=U2I2-I22,故C对;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恒定不变,则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U1+I1(r+R),E=U2+I2(r+R),解得:r+R=,由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且不知道具体是多少,所以电源内阻不等于,故D错.
    12.如图12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2
    A.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
    B.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
    C.R1的电功率减小
    D.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
    答案 C
    解析 当滑片由中点向b端滑动时,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减小,所以定值电阻R1的电功率减小,选项C正确;电路中总电流减小,由U=E-Ir可知路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因路端电压增大,R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并联部分电压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示数增大,选项A、B错误;因不知内、外电阻的大小,所以不能确定电源的输出功率如何变化,选项D错误.
    13.(多选)如图13所示,D是一只理想二极管,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AB内部原有带电微粒P处于静止状态.下列措施下,关于P的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
    A.保持S闭合,增大A、B板间距离,P仍静止
    B.保持S闭合,减小A、B板间距离,P向上运动
    C.断开S后,增大A、B板间距离,P向下运动
    D.断开S后,减小A、B板间距离,P仍静止
    答案 ABD
    解析 保持S闭合,电源的路端电压不变,增大A、B板间距离,电容减小,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电容器不能放电,其电荷量不变,由E=得,板间场强不变,微粒所受电场力不变,仍处于静止状态,故A正确;保持S闭合,电源的路端电压不变,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变,减小A、B板间距离,由E=可知,板间场强增大,微粒所受电场力增大,微粒将向上运动,故B正确;断开S后,电容器的电荷量Q不变,由E=得,板间场强不变,微粒所受电场力不变,仍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D正确.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四章 第2讲: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四章 第2讲,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十章 第2讲: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十章 第2讲,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十四章 第2讲: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十四章 第2讲,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机械波,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多普勒效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