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练习】【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章末提升练习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冀少版 生物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 提升练习 (word版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冀少版 生物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 提升练习 (word版 含解析),共22页。
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
一、单选题
1.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为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应选择乙与丙对照
B.实验变量是叶绿体
C.实验前需要暗处理
D.可用碘液检测有无淀粉产生
2.在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吃冻土豆的场景特别的感人。土豆的可食用部分是它的块茎,其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主要来自于( )
A.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而来 B.块茎细胞的光合作用制造而成
C.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 D.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累积而成
3.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步骤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的目的是为了转运和耗尽叶片中的有机物
B.步骤②是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的上面遮盖起来
C.步骤④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D.步骤⑥能观察到叶片未遮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
4.为探究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装置并开展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装置将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丁装置必须放在黑暗环境下才能观察到现象
5.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以下措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是( )
A.松土—促进根部细胞的呼吸 B.生物防治—减少病虫的危害
C.灌溉、施肥—促进有机物的吸收 D.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6.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B.该过程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D.该过程在叶绿体中进行
7.图是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是放在暗处一昼夜
B.乙图是设置对照实验
C.丙图是将叶片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进行加热
D.丁图的见光部分变蓝色
8.大白菜外层叶片光照充分显绿色,靠近中心的叶片光照不足显黄色。以上事实说明( )
A.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B.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中心的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
9.下图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三个实验装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的结果能说明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B.实验②为了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C.实验①和②都可用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
D.实验③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0.图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C.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
D.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二、填空题
11.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的效果,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塑料袋的颜色最好为_________。
1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_________和________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_________的过程。
13.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___________细胞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失水。根所需要的养料主要由叶制造,通过韧皮部中的___________向下运输的。
14.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叶肉属于_____组织。
1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利用光能,把______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______,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6.种子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有________、幼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7.植物的叶片由表皮、______、和叶脉组成;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和______组成的。
18.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_________,在叶绿体中把_________和_________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换成__________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且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三、连线题
19.找出下列物质与光合作用的对应关系,用线连起来。
四、判断题
2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只是在叶片上进行。( )
21.水仙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是福建省的省花。穿山甲在福建分布广,现在数量已经很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阅读资料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水仙花的叶肉细胞与穿山甲的肌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2)水仙的花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
(3)水仙的茎与穿山甲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
(4)水仙与穿山甲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
22.范·海尔蒙特通过柳树栽培实验认为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 )
23.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 )
24.做“森林浴”是指呼吸较多的新鲜空气,应选在清晨时期较好。( )
五、综合题
25.了解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某学习小组做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
Ⅰ.制备材料、装置
a.取同一株菠菜上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制备直径均为0.6cm的叶圆片若干。
b.抽除叶圆片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目的是使其能在溶液中下沉。
c.以智能LED射灯作为光源,使用透明玻璃板做成罩子罩住射灯。
Ⅱ.具体操作
取4个烧杯,分别加入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提供二氧化碳),分别放入10个已抽除气体的叶圆片,叶圆片沉底。再将烧杯置于自制实验装置上,给予4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如图1)。记录每个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并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1)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它在菠菜叶中数量较多,因此菠菜叶适合作为本实验的材料。
(2)写出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一种做法:______。
(3)每组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
(4)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光照强度为时,叶圆片平均上浮的时间最短,原因是______。
(5)光合作用受多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除光照强度外,还可以用本实验装置探究______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6.正值寒冬腊月,此时顺义区的草莓采摘园却是一片生机,红艳艳、沉甸甸的草莓煞是惹人喜爱,等待游人采摘。图是草莓叶片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结构A中分布有[E]______,是水分散失和气体交换的门户。B和D是草莓叶片的主要结构,其细胞内含有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草莓中的______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草莓和人体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______。
(3)草莓位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第______层,小红最近刷牙时经常牙龈出血,医生建议她多吃草莓,是因为草莓中含有丰富的______。
六、实验探究题
27.氧气是大多数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其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植物不同器官产生氧气的量都一样吗?某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了“光的颜色是否影响植物不同器官的氧气产生量”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思路
实验处理
测得结果
器官
光的颜色
氧气产生量
1
把新鲜、等量的天竺葵不同器官分别置于封闭的三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并编号1、2、3,然后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8小时后,测定植物各器官的氧气产生量。
叶
蓝紫
较多
2
叶
黄
较少
3
根
蓝紫
无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第1组和第2组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该实验中,用_______光照射天竺葵的叶,其氧气产生量最多。
(2)探究天竺葵不同器官在光下的氧气产生量,应该用第3组和第_______组进行对照。
(3)第3组没有氧气产生,其原因是天竺葵根细胞中没有_______这一结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该兴趣小组应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实验次数,从而确保实验结论更可靠、更科学。
(5)影响植物氧气产生的非生物因素有很多。除本实验涉及的因素外,试列举一例,如_______。
28.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图所示3个装置,其中玉米幼苗、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相同,请回答问题。
(1)实验前应对玉米幼苗进行暗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____。
(2)取甲图各装置中的叶片放入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水浴加热,____(填A/B)烧杯中的液体会变绿,因为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里。
(3)脱色并清洗后,滴入________,看到甲图_______号装置中取出的叶片变蓝。
(4)甲图中的三个装置可以形成_______组对照实验。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______和______两个装置。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详解】
A.图中的乙与丙形成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以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变量是光,B错误。
C.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C正确。
D.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所以可用碘液检测有无淀粉产生,D正确。
故选B。
2.A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详解】
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肉细胞具有大量叶绿体。所以,土豆块茎中含有大量的淀粉,主要来自叶肉细胞制造后经茎运输而来,A正确。
BC.块茎细胞无叶绿体,不能利用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自身合成淀粉,BC错误。
D.根的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能从土壤中吸收累积淀粉。块茎细胞也不能从土壤中吸收累积淀粉,D错误。
故选A。
3.B
【解析】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加碘液→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是对照组。
【详解】
A.在实验之前,把天竺葵放于暗处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因此,进行步骤①的目的是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故A正确。
B.骤②是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遮光和见光部分形成对照实验,不能只上面遮盖,故B错误。
C.叶绿素溶解于酒精,而不能溶解水中,所以步骤④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故C正确。
D.步骤⑥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溶液变成蓝色,叶片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遮盖叶片的部分遇碘溶液不变蓝色,因为缺少光照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说明光是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故D正确。
故选B。
4.D
【解析】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呯吸作用。
【详解】
A.选取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目的是为了与叶片光照部分设置一组对照实验。这样设置后,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A正确。
B.乙装置的植物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使试管内的氧气增多,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将带火星的木条燃烧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了,B正确。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D错误。
5.C
【解析】
【详解】
分析:(1)植适时松土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2)生物防治能减少病虫的危害。(3)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无机盐。(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详解:水稻植株适宜种植在疏松的土壤,土壤板结时要松土,这主要是促进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A正确;实施生物防治调控稻田群落,降低病虫危害,B正确;灌溉、施肥促进无机物的吸收,C错误;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以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D正确。
点睛: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这就要求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6.D
【解析】
【分析】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详解】
A.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①表示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表示出来的气体是氧气,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所以该过程可以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B不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主要场所是线粒体,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解析】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详解】
A.甲图是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植物体内的淀粉运走耗尽,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A正确。
B.乙图中叶片部分遮光和部分不遮光,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有利于形成对照实验,所以乙图是设置对照实验,故B正确。
C.丙图是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进行隔水加热,因为叶绿素溶于酒精不溶于水,但是不能直接给酒精加热,故C错误。
D.丁图叶片的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成蓝色,而叶片遮光部分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故D正确。
故选C。
8.A
【解析】
【分析】
植物的颜色与体内的色素有关,绿色一般是叶绿素的颜色,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
【详解】
由于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大白菜外层叶片光照充足显绿色,靠近中心的叶片光照不足显黄色,这是由于大白菜外层叶片有光合成了叶绿素,所以它的叶片是绿色的,而靠近中心的叶片是在无光的条件下生长的,不能合成叶绿素,所以它的叶片是黄色的,因此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解析】
【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详解】
A.实验①的结果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遇碘变蓝色,说明有淀粉产生;遮光的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产生淀粉,遇碘不变蓝,A正确。
B.实验②选取两片同样大小的叶片,并进行如图处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缺少二氧化碳;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形成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因此,实验②为了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B正确。
C.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实验①和②都可用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
D.实验③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D错误。
故选D。
10.B
【解析】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详解】
A.在本实验中,遮光区域和未遮光区域构成的唯一的不同条件是光。因此,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暗处理,②叶片遮光处理,④叶片酒精脱色,①碘液染色,⑤观察实验现象,B错误。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所以,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C正确。
D.⑤叶片未遮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蓝色,而叶片遮光部分缺少光照未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所以⑤的颜色变化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淀粉,D正确。
故选B。
11.黑色
【解析】
【详解】
绿色植物在光下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就会被光合作用消耗掉,图中塑料袋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不大,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化就不会很明显。要想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需要防止它同时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就只能对其进行遮光。所以图中的塑料袋最好为遮光性能最好的黑色。
12. 二氧化碳##水 二氧化碳##水 氧气
【解析】
【详解】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绿体中进行,主要器官是叶。其实质是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
13. 大于 筛管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详解】
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将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14.营养
【解析】
【分析】
植物的基本组织有: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等。
【详解】
植物的叶片是一种器官结构可分为三部分: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营养组织;叶脉中完成运输功能的,属于输导组织。
15.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有机物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详解】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16. 叶 茎##芽 芽##茎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
【详解】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幼嫩茎和芽的绿色部位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17. 叶肉 芽
【解析】
【详解】
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 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组成;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叶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所以枝条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
18. 光能 二氧化碳 水 化学能
【解析】
【分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详解】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绿色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19.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详解】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用式子表示: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其中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水;条件:光能;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氧气。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即可总结出其原料、条件和产物。
20.正确
【解析】
【详解】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除此之外,幼嫩茎的绿色部位也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题干观点正确。
21.(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解析】
【分析】
(1)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1)
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穿山甲的肌肉细胞与水仙花叶肉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题干说法正确。
(2)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幼嫩茎的绿色部位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水仙的花不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故题干说法错误。
(3)
水仙的茎与穿山甲的心脏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题干说法正确。
(4)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水仙与穿山甲的结构层次不同,题干说法错误。
22.正确
【解析】
【分析】
当时范•海尔蒙特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他当时不知道,增重的物质除了部分来源于水以外,主要还来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详解】
比利时的海尔蒙特,做过一个有名的“柳树实验”:在盛有200磅干土的瓦罐中,栽上一棵5磅重的柳树苗,罩上瓦罐后只用水灌溉,5年后树和落叶总重169磅3盎斯,干土只少了2盎斯。当时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而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题干说法正确。
23.错误
【解析】
【详解】
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而筛管位于韧皮部,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组成筛管的细胞壁较薄,是活细胞。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24.错误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详解】
“森林浴”就是沐浴森林里的新鲜空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所以傍晚时分,树木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较多,适合做“森林浴”。题干说法错误。
25.(1)叶绿体
(2)同一株菠菜;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大小相同的叶圆片;叶圆片直径均为0.6cm;每组均为10个已抽除气体的叶圆片;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答对其中一种即可)
(3)减少实验误差
(4)光照强度最大,叶圆片光合作用最强,产生的氧气最多,叶圆片上浮的时间最短
(5)二氧化碳浓度##温度
【解析】
【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该实验变量是光照强度,使用不同的光照强度对叶圆片进行照射,叶圆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会附着在表面,使叶圆片上浮,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可以反映出光合作用的强度。时间越短,证明叶圆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强。
(1)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
(2)
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该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可以采用的做法有:使用同一株菠菜;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大小相同的叶圆片;叶圆片直径均为0.6cm;每组均为10个已抽除气体的叶圆片;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
(3)
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
(4)
由图2可知,光照强度为 1000μmol⋅m−2⋅s−1 时,叶圆片平均上浮的时间最短。因为此时的光照强度最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强,产生的氧气最多。
(5)
该实验装置还能可以设置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溶液来探究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不同的温度来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6.(1) 气孔 叶绿体
(2) 糖类 草莓没有系统
(3) 二 维生素C
【解析】
【分析】
在题图中,A表皮,B栅栏组织,C叶脉,D海绵组织,E气孔。
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第一层为谷物类, 主要提供能量;第二层为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第三层为鱼、肉、蛋类,第四层为豆奶类,第三层和第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和钙;第五层为油脂类,主要提供脂肪。
(1)
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保卫细胞组成的E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门户。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肉细胞里含有大量的叶绿体,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紧密,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B栅栏组织;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是D海绵组织。
(2)
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蛋白质主要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人是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草莓是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草莓和人体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草莓没有系统。
(3)
草莓属于水果,结合分析,第二层为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因此,草莓位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第二层。小红在刷牙时经常发现牙龈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应注意补充。
27.(1) 光的颜色 蓝紫
(2)1
(3)叶绿体
(4)重复
(5)水、二氧化碳、光照强度等
【解析】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
第1组光的颜色是蓝紫色,第2组光的颜色是黄色,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光的颜色。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用蓝紫光照射天竺葵的叶,其氧气产生量最多。
(2)
探究天竺葵不同器官在光下的氧气产生量,变量是器官,其它条件相同,应该用第3组和第1组进行对照。
(3)
天竺葵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第3组没有氧气产生。
(4)
该兴趣小组应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实验次数,从而确保实验结论更可靠、更科学。
(5)
光合作用需要水、二氧化碳,光照强度也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水、二氧化碳,光照强度等影响光合作用,也影响植物氧气产生。
28.(1)淀粉(有机物)
(2)B
(3) 碘液 ①
(4) 2(两) ① ②
【解析】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3)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主要约1%的水分参与植物的生理活动。
(4)甲图①能进行光合作用、②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③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乙图A大烧杯装的是清水,B小烧杯装的是酒精。
(1)
实验前应对玉米幼苗进行暗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酒精脱色需要隔水加热,图中A装的是清水,B装的是酒精。所以取甲图各装置中的叶片放入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水浴加热,[B]烧杯中的液体会变绿,因为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里。
(3)
①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组织淀粉;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③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所以脱色并清洗后,滴入碘液,看到甲图[①]号装置中取出的叶片变蓝。
(4)
①与②唯一的变量是二氧化碳、①与③唯一的变量是光照,②与③有两个变量二氧化碳和光照,因此这三个装置可以形成2组对照实验。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①]和[②]两个装置。
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
一、单选题
1.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为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应选择乙与丙对照
B.实验变量是叶绿体
C.实验前需要暗处理
D.可用碘液检测有无淀粉产生
2.在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吃冻土豆的场景特别的感人。土豆的可食用部分是它的块茎,其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主要来自于( )
A.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而来 B.块茎细胞的光合作用制造而成
C.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 D.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累积而成
3.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步骤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的目的是为了转运和耗尽叶片中的有机物
B.步骤②是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的上面遮盖起来
C.步骤④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D.步骤⑥能观察到叶片未遮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
4.为探究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装置并开展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装置将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丁装置必须放在黑暗环境下才能观察到现象
5.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以下措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是( )
A.松土—促进根部细胞的呼吸 B.生物防治—减少病虫的危害
C.灌溉、施肥—促进有机物的吸收 D.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6.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B.该过程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D.该过程在叶绿体中进行
7.图是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是放在暗处一昼夜
B.乙图是设置对照实验
C.丙图是将叶片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进行加热
D.丁图的见光部分变蓝色
8.大白菜外层叶片光照充分显绿色,靠近中心的叶片光照不足显黄色。以上事实说明( )
A.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B.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中心的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
9.下图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三个实验装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的结果能说明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B.实验②为了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C.实验①和②都可用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
D.实验③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0.图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C.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
D.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二、填空题
11.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的效果,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塑料袋的颜色最好为_________。
1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_________和________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_________的过程。
13.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___________细胞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失水。根所需要的养料主要由叶制造,通过韧皮部中的___________向下运输的。
14.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叶肉属于_____组织。
1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利用光能,把______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______,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6.种子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有________、幼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7.植物的叶片由表皮、______、和叶脉组成;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和______组成的。
18.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_________,在叶绿体中把_________和_________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换成__________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且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三、连线题
19.找出下列物质与光合作用的对应关系,用线连起来。
四、判断题
2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只是在叶片上进行。( )
21.水仙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是福建省的省花。穿山甲在福建分布广,现在数量已经很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阅读资料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水仙花的叶肉细胞与穿山甲的肌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2)水仙的花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
(3)水仙的茎与穿山甲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
(4)水仙与穿山甲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
22.范·海尔蒙特通过柳树栽培实验认为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 )
23.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 )
24.做“森林浴”是指呼吸较多的新鲜空气,应选在清晨时期较好。( )
五、综合题
25.了解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某学习小组做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
Ⅰ.制备材料、装置
a.取同一株菠菜上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制备直径均为0.6cm的叶圆片若干。
b.抽除叶圆片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目的是使其能在溶液中下沉。
c.以智能LED射灯作为光源,使用透明玻璃板做成罩子罩住射灯。
Ⅱ.具体操作
取4个烧杯,分别加入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提供二氧化碳),分别放入10个已抽除气体的叶圆片,叶圆片沉底。再将烧杯置于自制实验装置上,给予4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如图1)。记录每个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并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1)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它在菠菜叶中数量较多,因此菠菜叶适合作为本实验的材料。
(2)写出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一种做法:______。
(3)每组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
(4)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光照强度为时,叶圆片平均上浮的时间最短,原因是______。
(5)光合作用受多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除光照强度外,还可以用本实验装置探究______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6.正值寒冬腊月,此时顺义区的草莓采摘园却是一片生机,红艳艳、沉甸甸的草莓煞是惹人喜爱,等待游人采摘。图是草莓叶片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结构A中分布有[E]______,是水分散失和气体交换的门户。B和D是草莓叶片的主要结构,其细胞内含有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草莓中的______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草莓和人体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______。
(3)草莓位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第______层,小红最近刷牙时经常牙龈出血,医生建议她多吃草莓,是因为草莓中含有丰富的______。
六、实验探究题
27.氧气是大多数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其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植物不同器官产生氧气的量都一样吗?某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了“光的颜色是否影响植物不同器官的氧气产生量”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思路
实验处理
测得结果
器官
光的颜色
氧气产生量
1
把新鲜、等量的天竺葵不同器官分别置于封闭的三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并编号1、2、3,然后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8小时后,测定植物各器官的氧气产生量。
叶
蓝紫
较多
2
叶
黄
较少
3
根
蓝紫
无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第1组和第2组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该实验中,用_______光照射天竺葵的叶,其氧气产生量最多。
(2)探究天竺葵不同器官在光下的氧气产生量,应该用第3组和第_______组进行对照。
(3)第3组没有氧气产生,其原因是天竺葵根细胞中没有_______这一结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该兴趣小组应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实验次数,从而确保实验结论更可靠、更科学。
(5)影响植物氧气产生的非生物因素有很多。除本实验涉及的因素外,试列举一例,如_______。
28.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图所示3个装置,其中玉米幼苗、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相同,请回答问题。
(1)实验前应对玉米幼苗进行暗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____。
(2)取甲图各装置中的叶片放入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水浴加热,____(填A/B)烧杯中的液体会变绿,因为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里。
(3)脱色并清洗后,滴入________,看到甲图_______号装置中取出的叶片变蓝。
(4)甲图中的三个装置可以形成_______组对照实验。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______和______两个装置。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详解】
A.图中的乙与丙形成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以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变量是光,B错误。
C.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C正确。
D.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所以可用碘液检测有无淀粉产生,D正确。
故选B。
2.A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详解】
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肉细胞具有大量叶绿体。所以,土豆块茎中含有大量的淀粉,主要来自叶肉细胞制造后经茎运输而来,A正确。
BC.块茎细胞无叶绿体,不能利用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自身合成淀粉,BC错误。
D.根的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能从土壤中吸收累积淀粉。块茎细胞也不能从土壤中吸收累积淀粉,D错误。
故选A。
3.B
【解析】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加碘液→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是对照组。
【详解】
A.在实验之前,把天竺葵放于暗处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因此,进行步骤①的目的是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故A正确。
B.骤②是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遮光和见光部分形成对照实验,不能只上面遮盖,故B错误。
C.叶绿素溶解于酒精,而不能溶解水中,所以步骤④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故C正确。
D.步骤⑥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溶液变成蓝色,叶片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遮盖叶片的部分遇碘溶液不变蓝色,因为缺少光照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说明光是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故D正确。
故选B。
4.D
【解析】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呯吸作用。
【详解】
A.选取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目的是为了与叶片光照部分设置一组对照实验。这样设置后,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A正确。
B.乙装置的植物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使试管内的氧气增多,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将带火星的木条燃烧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了,B正确。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D错误。
5.C
【解析】
【详解】
分析:(1)植适时松土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2)生物防治能减少病虫的危害。(3)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无机盐。(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详解:水稻植株适宜种植在疏松的土壤,土壤板结时要松土,这主要是促进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A正确;实施生物防治调控稻田群落,降低病虫危害,B正确;灌溉、施肥促进无机物的吸收,C错误;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以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D正确。
点睛: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这就要求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6.D
【解析】
【分析】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详解】
A.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①表示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表示出来的气体是氧气,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所以该过程可以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B不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主要场所是线粒体,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解析】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详解】
A.甲图是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植物体内的淀粉运走耗尽,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A正确。
B.乙图中叶片部分遮光和部分不遮光,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有利于形成对照实验,所以乙图是设置对照实验,故B正确。
C.丙图是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进行隔水加热,因为叶绿素溶于酒精不溶于水,但是不能直接给酒精加热,故C错误。
D.丁图叶片的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成蓝色,而叶片遮光部分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故D正确。
故选C。
8.A
【解析】
【分析】
植物的颜色与体内的色素有关,绿色一般是叶绿素的颜色,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
【详解】
由于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大白菜外层叶片光照充足显绿色,靠近中心的叶片光照不足显黄色,这是由于大白菜外层叶片有光合成了叶绿素,所以它的叶片是绿色的,而靠近中心的叶片是在无光的条件下生长的,不能合成叶绿素,所以它的叶片是黄色的,因此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解析】
【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详解】
A.实验①的结果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遇碘变蓝色,说明有淀粉产生;遮光的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产生淀粉,遇碘不变蓝,A正确。
B.实验②选取两片同样大小的叶片,并进行如图处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缺少二氧化碳;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形成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因此,实验②为了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B正确。
C.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实验①和②都可用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
D.实验③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D错误。
故选D。
10.B
【解析】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详解】
A.在本实验中,遮光区域和未遮光区域构成的唯一的不同条件是光。因此,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暗处理,②叶片遮光处理,④叶片酒精脱色,①碘液染色,⑤观察实验现象,B错误。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所以,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C正确。
D.⑤叶片未遮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蓝色,而叶片遮光部分缺少光照未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所以⑤的颜色变化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淀粉,D正确。
故选B。
11.黑色
【解析】
【详解】
绿色植物在光下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就会被光合作用消耗掉,图中塑料袋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不大,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化就不会很明显。要想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需要防止它同时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就只能对其进行遮光。所以图中的塑料袋最好为遮光性能最好的黑色。
12. 二氧化碳##水 二氧化碳##水 氧气
【解析】
【详解】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绿体中进行,主要器官是叶。其实质是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
13. 大于 筛管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详解】
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将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14.营养
【解析】
【分析】
植物的基本组织有: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等。
【详解】
植物的叶片是一种器官结构可分为三部分: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营养组织;叶脉中完成运输功能的,属于输导组织。
15.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有机物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详解】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16. 叶 茎##芽 芽##茎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
【详解】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幼嫩茎和芽的绿色部位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17. 叶肉 芽
【解析】
【详解】
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 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组成;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叶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所以枝条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
18. 光能 二氧化碳 水 化学能
【解析】
【分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详解】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绿色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19.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详解】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用式子表示: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其中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水;条件:光能;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氧气。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即可总结出其原料、条件和产物。
20.正确
【解析】
【详解】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除此之外,幼嫩茎的绿色部位也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题干观点正确。
21.(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解析】
【分析】
(1)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1)
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穿山甲的肌肉细胞与水仙花叶肉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题干说法正确。
(2)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幼嫩茎的绿色部位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水仙的花不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故题干说法错误。
(3)
水仙的茎与穿山甲的心脏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题干说法正确。
(4)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水仙与穿山甲的结构层次不同,题干说法错误。
22.正确
【解析】
【分析】
当时范•海尔蒙特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他当时不知道,增重的物质除了部分来源于水以外,主要还来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详解】
比利时的海尔蒙特,做过一个有名的“柳树实验”:在盛有200磅干土的瓦罐中,栽上一棵5磅重的柳树苗,罩上瓦罐后只用水灌溉,5年后树和落叶总重169磅3盎斯,干土只少了2盎斯。当时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而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题干说法正确。
23.错误
【解析】
【详解】
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而筛管位于韧皮部,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组成筛管的细胞壁较薄,是活细胞。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24.错误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详解】
“森林浴”就是沐浴森林里的新鲜空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所以傍晚时分,树木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较多,适合做“森林浴”。题干说法错误。
25.(1)叶绿体
(2)同一株菠菜;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大小相同的叶圆片;叶圆片直径均为0.6cm;每组均为10个已抽除气体的叶圆片;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答对其中一种即可)
(3)减少实验误差
(4)光照强度最大,叶圆片光合作用最强,产生的氧气最多,叶圆片上浮的时间最短
(5)二氧化碳浓度##温度
【解析】
【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该实验变量是光照强度,使用不同的光照强度对叶圆片进行照射,叶圆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会附着在表面,使叶圆片上浮,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可以反映出光合作用的强度。时间越短,证明叶圆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强。
(1)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
(2)
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该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可以采用的做法有:使用同一株菠菜;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大小相同的叶圆片;叶圆片直径均为0.6cm;每组均为10个已抽除气体的叶圆片;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
(3)
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
(4)
由图2可知,光照强度为 1000μmol⋅m−2⋅s−1 时,叶圆片平均上浮的时间最短。因为此时的光照强度最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强,产生的氧气最多。
(5)
该实验装置还能可以设置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溶液来探究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不同的温度来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6.(1) 气孔 叶绿体
(2) 糖类 草莓没有系统
(3) 二 维生素C
【解析】
【分析】
在题图中,A表皮,B栅栏组织,C叶脉,D海绵组织,E气孔。
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第一层为谷物类, 主要提供能量;第二层为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第三层为鱼、肉、蛋类,第四层为豆奶类,第三层和第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和钙;第五层为油脂类,主要提供脂肪。
(1)
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保卫细胞组成的E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门户。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肉细胞里含有大量的叶绿体,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紧密,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B栅栏组织;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是D海绵组织。
(2)
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蛋白质主要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人是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草莓是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草莓和人体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草莓没有系统。
(3)
草莓属于水果,结合分析,第二层为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因此,草莓位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第二层。小红在刷牙时经常发现牙龈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应注意补充。
27.(1) 光的颜色 蓝紫
(2)1
(3)叶绿体
(4)重复
(5)水、二氧化碳、光照强度等
【解析】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
第1组光的颜色是蓝紫色,第2组光的颜色是黄色,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光的颜色。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用蓝紫光照射天竺葵的叶,其氧气产生量最多。
(2)
探究天竺葵不同器官在光下的氧气产生量,变量是器官,其它条件相同,应该用第3组和第1组进行对照。
(3)
天竺葵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第3组没有氧气产生。
(4)
该兴趣小组应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实验次数,从而确保实验结论更可靠、更科学。
(5)
光合作用需要水、二氧化碳,光照强度也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水、二氧化碳,光照强度等影响光合作用,也影响植物氧气产生。
28.(1)淀粉(有机物)
(2)B
(3) 碘液 ①
(4) 2(两) ① ②
【解析】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3)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主要约1%的水分参与植物的生理活动。
(4)甲图①能进行光合作用、②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③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乙图A大烧杯装的是清水,B小烧杯装的是酒精。
(1)
实验前应对玉米幼苗进行暗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酒精脱色需要隔水加热,图中A装的是清水,B装的是酒精。所以取甲图各装置中的叶片放入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水浴加热,[B]烧杯中的液体会变绿,因为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里。
(3)
①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组织淀粉;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③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所以脱色并清洗后,滴入碘液,看到甲图[①]号装置中取出的叶片变蓝。
(4)
①与②唯一的变量是二氧化碳、①与③唯一的变量是光照,②与③有两个变量二氧化碳和光照,因此这三个装置可以形成2组对照实验。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①]和[②]两个装置。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