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一 3.1 人体的免疫应答 同步练习
展开
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3.1 人体的免疫应答
一、单选题
1.(2022高二下·衢州期末)临床试验者已注射过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灭活疫苗,该疫苗需注射两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接种能增强所有人的免疫能力
B.某无症状感染者体内检测到奥密克戎RNA,但不一定能检测到奥密克戎抗体
C.临床试验者注射第二针疫苗后,体内的浆细胞均由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成
D.浆细胞表面的奥密克戎受体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奥密克戎受体结构不同
2.(2022·浙江)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某种传染病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多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属于被动免疫
B.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属于被动免疫
C.促进致敏B细胞克隆分化出更多数量的记忆细胞,属于主动免疫
D.促进浆细胞分泌出更多抗体以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属于主动免疫
3.(2022·台州模拟)下列关于人体B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B.记忆B淋巴细胞在抗原接触处迅速增殖分化
C.B淋巴细胞的表面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B淋巴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不需外来抗原的刺激
4.(2022高三下·嘉兴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口腔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B.巨噬细胞能识别并吞噬病原体
C.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能杀死被感染的细胞
D.只要注射了疫苗,就能避免病毒的感染
5.(2022·吉林模拟)免疫活性物质在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能与病原菌结合从而抑制病原菌在体内繁殖
B.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都可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C.免疫活性物质都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6.(2022·台州模拟)最近全国各地陆续启动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即之前接种过两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市民,加强针可以选择重组蛋白疫苗或腺病毒载体疫苗。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重组蛋白疫苗属于主动免疫
B.腺病毒载体疫苗以核酸作为抗原物质
C.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可增加受种者抗体种类
D.序贯加强免疫可以形成不同疫苗之间优势互补
7.(2022·衡阳模拟)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唾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人体第二道防线
B.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C.肺结核患者只通过抗体的作用就能迅速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恢复健康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8.(2022·蕲春模拟)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一旦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结合,即可识别正常细胞,不触发免疫反应。癌细胞可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PD-1抗体药物能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的清除可通过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来完成
B.T细胞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C.PD-1抗体是一种抑制剂类药物,可抑制肿瘤生长
D.癌细胞和T细胞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9.(2022·汕头模拟)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核衣壳蛋白质主要有L1和L2构成,并能与免疫细胞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研究表明,HPV侵染的细胞表面的HLA分子(人白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水平往往下降,可能导致子宫颈癌,而注射HPV疫苗能预防子宫颈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
A.HPV首次进入机体时引起体液免疫,再次进入机体时引起细胞免疫
B.HLA分子减少,导致被侵染的细胞无法有效呈递抗原信息,从而逃避免疫监视
C.HPV疫苗可作为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D.接种HPV疫苗的女性不会有患子宫颈癌的风险
10.(2022·柯桥模拟)在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有多种免疫细胞参与体液免疫。下列关于免疫细胞及体液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及处理抗原的过程均与其溶酶体有关
B.记忆B细胞在二次免疫过程中能识别抗原并分泌抗体
C.效应B细胞的形成依赖于被相应抗原-MHC复合体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D.胃液能杀菌抑菌,胃液的杀菌抑菌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11.(2022·齐齐哈尔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和B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但B细胞移至胸腺成熟
B.经新冠病毒刺激产生的一个浆细胞可分泌多种相应抗体
C.细胞免疫过程中涉及的免疫细胞均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
D.效应T细胞先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然后其再将抗原消灭
12.(2022·济南模拟)人类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呼吸道病原体,通过对自身遗传物质的N6—甲基腺苷(m6A)修饰来降低宿主免疫蛋白识别病毒RNA的能力,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进而确保HMPV的复制增殖。动物实验表明,阻断m6A修饰会引发有效的适应性免疫应答,进而预防肺部感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与HMPV结合阻止其在体液内增殖
B.HMPV的RNA发生m6A修饰有利于病毒侵染呼吸道细胞
C.通过诱变产生去m6A修饰的HMPV可以作为疫苗预防肺部感染
D.再次注射HMPV疫苗可增强记忆细胞增殖从而实现有效的免疫治疗
13.(2022高二下·河南期中)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引起肺炎,患者肺功能受损,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接种新冠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预防手段。下列关于新冠病毒及其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侵人人体后,机体既会发生细胞免疫,也会发生体液免疫
B.痊愈者体内的新冠病毒被消灭,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C.新冠疫苗需要接种2针或3针,原因是记忆细胞和抗体的存活时间都很短
D.为了研究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可用普通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
14.(2022高二下·赣州期中)下图为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相关细胞或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a细胞是和c细胞均具有分泌功能
B.图中的e细胞是吞噬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可以发挥作用
C.图中的a细胞、b细胞和d细胞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
D.图中除了e细胞,其余细胞均可以特异性地识别抗原
15.(2022高二下·河南期中)下列关于激素、淋巴因子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都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神经递质是一系列能传递信息的含碳的小分子有机物
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都只能运输到特定的靶细胞
D.淋巴因子由淋巴细胞产生,能产生神经递质的细胞也可能会产生激素
二、综合题
16.(2022高二下·焦作期末)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新冠病毒已出现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防控任务依然艰巨。新冠病毒外有包膜,其包膜上有一种S蛋白,可与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黏膜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宿主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包膜上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识别并结合的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的 功能。
(2)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新冠病毒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原因是 。新冠病毒可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黏膜细胞,却不能感染某些其他细胞,其根本原因是 。
(3)研究人员紧急研发了抗体检测试剂盒,以此来筛查疑似病例,这利用的原理是 ;但在潜伏期内抗体检测有时呈阴性,所以新冠肺炎防控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就必须对待测者进行 检测。
(4)我国通过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来建立群体免疫,以防控新冠肺炎。接种灭活新冠疫苗后,该疫苗激发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基本过程是 。
17.(2022·广东)迄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肆虐全球,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和动态清零的防疫总方针。图中a示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病毒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 免疫尚未被激活,病毒在其体内快速增殖(曲线①、②上升部分)。曲线③、④上升趋势一致,表明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机理是 。此外,T细胞在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还参与 过程。
(2)准确、快速判断个体是否被病毒感染是实现动态清零的前提。目前除了核酸检测还可以使用抗原检测法,因其方便快捷可作为补充检测手段,但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据图a分析,抗原检测在 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判断的依据是此阶段 。
(3)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图b示一些志愿受试者完成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对各种新冠病毒毒株中和作用的情况。据图分析,当前能为个体提供更有效保护作用的疫苗接种措施是 。
18.(2022·全国甲卷)人体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初次和再次感染同一种病毒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 ;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是 。
(2)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和病毒结合后病毒最终被清除的方式是 。
(3)病毒再次感染使机体内抗体浓度激增且保持较长时间(如图所示),此时抗体浓度激增的原因是 。
(4)依据图中所示的抗体浓度变化规律,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预防接种能预防疾病的原理是疫苗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接种,因此并非能增强所有人的免疫能力,A错误;
B、血清抗体检测通常需要感染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检测,因此某无症状感染者体内检测到奥密克戎RNA,但不一定能检测到奥密克戎抗体,B正确;
C、临床试验者注射第二针疫苗后,体内的浆细胞大部分都是由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成,但也有部分浆细胞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C错误;
D、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因此将细胞表面没有奥密克戎受体,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2.【答案】C
【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A、被动免疫是指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A错误;
B、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属于主动免疫,B错误;
C、主动免疫是注射或服用疫苗,促进致敏B细胞克隆分化出更多数量的记忆细胞,C正确;
D、抗体不能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免疫治疗方法:注射抗体,抗体可以直接清除病毒,发挥作用快,可起到治疗的作用。一般使用于紧急治疗。此法缺点是抗体存活时间比较短,没有长期预防的作用。免疫预防:方法注射抗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长,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
2、人工免疫:是根据自然免疫的原理,用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的特异性免疫。人工免疫广泛的应用于预防传染病,也用于治疗某些传染病。人工免疫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主动免疫是注射或服用疫苗,是当今最为广泛的人工诱导的免疫方法,如天花,脊髓灰质炎,肝炎,破伤风,百日咳,白喉都是使用这种方法来免疫的。被动免疫是指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3.【答案】B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一个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A正确;
B、记忆B淋巴细胞是受特定抗原刺激而产生的,因此记忆B淋巴细胞在相同抗原接触处迅速增殖分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新的记忆B淋巴细胞,B错误;
C、每个细胞的表面都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C正确;
D、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都不需外来抗原的刺激,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再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4.【答案】D
【知识点】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可知,口腔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免疫,A正确;
B、巨噬细胞能识别并吞噬病原体,但其对病原体的识别无特异性,B正确;
C、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能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使其裂解,从而将病原体释放,C正确;
D、由于疫苗进入机体后产生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且病毒易发生变异,故注射疫苗仍可能被病毒感染,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特异性,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只针对一种抗原发挥免疫作用。
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3、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细胞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5.【答案】C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抗体能与病原菌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病原菌在体内繁殖,A正确;
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者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B正确;
C、免疫活性物质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如抗体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C错误;
D、体液免疫中,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6.【答案】B
【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A、主动免疫是指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因此接种重组蛋白疫苗属于主动免疫,A正确;
B、腺病毒载体疫苗以蛋白质作为抗原物质,B错误;
C、由分析可知,重组蛋白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疼苗都是通过基因重组得到的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后,体内不仅能产生关于新冠病毒的抗体,还能产生针对其他抗原的抗体,即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可增加受种者抗体种类,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腺病毒载体疫苗是腺病毒疫苗和新冠病毒疫苗的结合体,因此序贯加强免疫可以形成不同疫苗之间优势互补,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人工免疫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主动免疫是注射或服用疫苗,是当今最为广泛的人工诱导的免疫方法,如天花,脊髓灰质炎,肝炎,破伤风,百日咳,白喉都是使用这种方法来免疫的。被动免疫是指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医生给患者注射病愈后患者含抗体的血清就是被动免疫。
7.【答案】D
【知识点】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唾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人体第一道防线,A错误;
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错误;
C、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因此肺结核患者需要通过抗体的作用和效应T细胞的共同作用才能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恢复健康,C错误;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包括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2、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获得,具有特异性。
3、细胞免疫:
8.【答案】A
【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免疫系统通过T细胞的攻击杀灭癌细胞,即癌细胞的清除通过细胞免疫来完成,A错误;
B、监控和清除功能是指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因此T细胞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B正确;
C、由题意可知,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可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而PD-1抗体药物能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因此PD-1抗体是一种抑制剂类药物,可抑制肿瘤生长,C正确;
D、由题可知,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能与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完成识别,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3、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的进出。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9.【答案】B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HPV首次进入机体时主要引起体液免疫,再次进入机体时主要引起二次免疫,HPV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免疫,A错误;
B、由题意“人乳头瘤病毒(HPV)侵染的细胞表面的HLA分子表达水平往往下降”可知,被HPV侵染的细胞由于HLA分子表达水平下降,从而无法有效呈递抗原信息,从而逃避免疫监视,B正确;
C、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
D、由于记忆细胞的时效性以及病毒的变异等原因,接种了HPV疫苗的女性仍然会有宫颈癌发病危险,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10.【答案】C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处理与呈递抗原等作用,其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杀死、处理与清除抗原,吞噬细胞吞噬抗原的过程与溶酶体无关,A错误;
B、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在抗原刺激及淋巴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可进行分裂与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二次免疫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记忆细胞不具有分泌抗体的能力,B错误;
C、效应B细胞的形成依赖于被相应抗原-MHC复合体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有助于与抗原结合的B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
D、胃液能杀菌抑菌,胃液起作用的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在骨髓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3、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特异性,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只针对一种抗原发挥免疫作用。
11.【答案】C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T细胞和B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但T细胞迁移至胸腺成熟,B细胞仍在骨髓中成熟,A错误;
B、经免疫的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B错误;
C、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C正确;
D、效应T细胞不直接消灭抗原,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12.【答案】B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HMPV是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不能在体液内增殖,A错误;
B、分析题意可知,HMPV的RNA发生m6A修饰可降低宿主免疫蛋白识别病毒RNA的能力,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故HMPV的RNA发生m6A修饰有利于病毒侵染呼吸道细胞,B正确;
C、分析题意可知,m6A修饰属于基因的甲基化,该过程遗传信息并未改变,而诱变会改变遗传信息,故应通过去甲基化修饰而非诱变来制备疫苗,C错误;
D、再次注射HMPV疫苗可增强记忆细胞增殖,但疫苗的作用是免疫预防而非免疫治疗,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再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13.【答案】A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若进入人体细胞内,则需要细胞免疫将其靶细胞裂解,若还未侵入细胞或者裂解靶细胞将其抗原释放,则需要体液免疫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A正确;
B、痊愈者体内的新冠病毒被消灭,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B错误;
C、新冠疫苗需要接种2针或3针,原因主要是记忆细胞不够多,存活时间也有限,为了获得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更多的抗体),需要多次接种疫苗,C错误;
D、病毒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不能用培养基培养病毒,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4、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14.【答案】D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a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其分泌的细胞因子除了有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功能外,还具有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等作用,c细胞是浆细胞,其分泌的抗体可以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A正确;
B、e是吞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吞噬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主要是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B正确;
C、a是辅助性T细胞,b为B细胞,d是记忆B细胞,这些细胞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C正确;
D、e是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c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在骨髓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怀子因子)、溶菌酶等。
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再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3、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15.【答案】D
【知识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激素调节的特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激素的受体也可以在细胞内,如性激素的受体,A错误;
B、气体类包括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也是神经递质,不是有机物,B错误;
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与相应的受体相结合,但不都是被运输到特定的部位,激素通过血液(体液)运输是不定向的,C错误;
D、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可以产生淋巴因子,下丘脑的某些分泌细胞既是神经细胞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递质,也能释放相应的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多为肽类或蛋白质类,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是固醇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是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2、 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包括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3、神经递质的种类主要有乙酰胆碱、氨基酸类、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16.【答案】(1)信息交流
(2)新冠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单链RNA稳定性差,易发生变异;ACE2受体基因能在呼吸道上皮细胞、黏膜细胞中表达,不能在其他细胞中表达
(3)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核酸
(4)疫苗相当于抗原,少数可直接剌激B细胞,多数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知识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1)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新冠病毒包膜上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识别并结合的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的信息交流功能。
(2)新冠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单链RNA稳定性差,易发生变异,导致较短的时间内,新冠病毒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根据题意可知,新冠病毒的S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宿主细胞,该病毒可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黏膜细胞,却不能感染某些其他细胞,其直接原因是只有宿主细胞膜上才具有ACE2受体,根本原因是ACE2受体基因能在呼吸道上皮细胞、黏膜细胞中表达,但不能在某些其他细胞中表达。
(3)研究人员紧急研发了抗体检测试剂盒,以此来筛查疑似病例,这利用的原理是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在潜伏期内抗体检测有时呈阴性,故新冠肺炎防控要做到早发现,就必须对待测者进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
(4)接种灭活新冠疫苗后,该疫苗激发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基本过程是疫苗相当于抗原,少数可直接刺激B细胞,多数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分析】1、蛋白质的功能: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具有组成细胞结构、催化、运输、信息传递、防御等重要的功能。
2、体液免疫:
3、细胞免疫:
17.【答案】(1)特异性;体液免疫中,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激活B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细胞免疫
(2)乙;含有病毒抗原,且病毒抗原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3)全程接种+加强针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a可知,在病毒感染初期,没有产生抗体但病毒核酸和抗原数量上升,说明此时特异性免疫没有被激活,病毒在体内快速增殖。图中曲线③抗体和④T细胞上升趋势一致,是由于在体液免疫中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激活B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其中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除了参与体液免疫外,也参与细胞免疫。
故答案为:特异性;体液免疫中,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激活B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细胞免疫。
(2)由图a可知,病毒抗原存在的时期为乙阶段,在该时期内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抗原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在该时期对感染者进行病毒抗原检测呈阳性,在其他时期感染者体内不含病毒抗原,则检测结果呈阴性。
故答案为:乙;含有病毒抗原,且病毒抗原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3)由图b可知,在全程接种+加强针的志愿受试者体内的抗体中和各种新冠病毒毒株的能力均明显高于全程接种的志愿受试者,所以当前能为个体提供更有效保护作用的疫苗接种措施是全程接种+加强针。
故答案为:全程接种+加强针。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再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3、疫苗有三种类型:a、灭活的微生物;b、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他产物;c、减毒微生物。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
18.【答案】(1)胸腺;浆细胞
(2)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病毒再次感染时,机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4)多次接种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1)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T细胞在骨髓迁移到胸腺中成熟;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
故答案为:胸腺;浆细胞。
(2)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其可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了,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故答案为: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病毒再次感染使机体内抗体浓度激增且保持较长时间,是由于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故答案为:病毒再次感染时,机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4)由图可知,二次免疫相对于初次免疫反应更强烈、更快,产生的抗体数量更多,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多次接种。
故答案为:多次接种。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在骨髓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怀子因子)、溶菌酶等。
2、体液免疫过程为:(1)抗原识别: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APC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活B细胞的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胞因子;(2)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3)合成分泌抗体并发挥效应: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其可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了,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二次免疫相对于初次免疫反应更强烈、更快,产生的抗体数量更多。
3、细胞免疫过程为:(1)抗原识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称为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并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2)反应阶段:细胞因子能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过程。(3)效应阶段: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在体液中循环并识别、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与之结合;或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
4、疫苗有三种类型:a、灭活的微生物;b、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他产物;c、减毒微生物。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
高中生物其他版本北师大版必修一优秀单元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其他版本北师大版必修一优秀单元测试课后测评,文件包含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单元测试学生版docx、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单元测试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其他版本北师大版必修一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其他版本北师大版必修一优秀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12体液调节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12体液调节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其他版本北师大版必修一精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其他版本北师大版必修一精品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31人体的免疫应答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31人体的免疫应答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