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一 1.2.2 地球公转的意义 教案
展开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律。
2.黄赤交角的意义及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解释自然现象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昼夜长短的季节和纬度变化规律。
6.掌握五带、四季的划分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2.理解黄赤交角的意义及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
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计算。
4.理解昼夜长短的季节和纬度变化规律、计算。
5.掌握五带、四季的划分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让同学阅读教材第7页引言文字材料及表格。
提问:为什么一年中不同的日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刻不相同?升旗时刻变化规律是什么?
这是因为一年中每一天的日出时刻不相同,每一天的白昼长短不相同。而这些不同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
引出话题:那么,地球公有什么规律呢?又有哪些意义呢?
学生发言:略。
教师归纳小结:
地球公转的规律从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与自转的关系——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理解;地球公转的意义从产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产生昼夜长短变化、五带和四季的形成等方面掌握。
课件出示图文资料,组织学生读教材7至10页文字,观察图1-2-2、1-2-3、1-2-4、1-2-6、1-2-8、1-2-9、1-2-10及1-2-11相关材料,完成任务:
(1)文字梳理归纳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自主绘制公转路线图,标出公转方向、近日点、远日点、二分二至日在公转图上的时间及位置;看图分析公转线速度、角速度有差异的原因;看图理解区别地球公转的变式图。
(2)看图理解或绘制黄赤交角图;在图上能够找出或标出北极星、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简易图;判读或绘制二分二至日简易侧视图、极视图;分别在二分二至日图上归纳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分别在二分二至图上归纳总结出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归纳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昼夜长短计算公式;看图理解或绘制五带图;建立五带图与世界气候分布图的联系;运用五带图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理解四季的划分依据和实质,以及四季对农业和人类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
(3)展示学生的绘图结果并点评。
教师小结,课件展示,梳理归纳教材内容如下:
一、地球公转概况
1.方向: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3.速度:
4.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读图思考”北半球夏半年(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图中近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在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差异。北半球夏半年时,地球距离太阳较远,公转速度慢,所以用时较长;而冬半年时,地球距离太阳较近,地球公转速度快,所以用时较短。
读图思考问题
问题1:黄赤交角反映了地球哪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
提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
问题2:太阳直射的范围与黄赤交角有何关系?若黄赤交角变为24.5°,太阳直射范围将会如何变化?
提示:太阳直射的范围相当于黄赤交角的二倍。太阳直射点在24.5°N~24.5°S之间移动,太阳直射范围变大。
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黄赤交角
含义: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大小为23°26′。
特点: 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其含义如下:
| 含义 | |
一轴 两面 三角度 | 一轴 | 地轴(自转轴,与赤道面垂直) |
黄道平面 |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 | |
赤道平面 | 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 | |
黄赤交角 |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 | |
地轴与黄道 平面夹角 | 与黄赤交角互余,为66°34′ | |
地轴与赤道 平面夹角 | 90° | |
三个基 本不变 两个变 | 三个基 本不变 |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
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目前为23°26′ | ||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 ||
两个变 |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
2.黄赤交角的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其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作1个回归年。表示如下图:
[思考] 黄赤交角是固定不变的吗?
提示:不是。随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但变化幅度很小,因此可以在一定时间段内将其看作是固定不变的。
拓展:
1.在公转轨道图上判断二分二至日的方法
在高中阶段对公转轨道图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基本上左右两个被固定为夏至日和冬至日这两天;上下两个被固定为春分日和秋分日这两天。因此判断的时候可根据此特点进行判读。
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1。(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
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2。
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图3。
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3中的A;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
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为春分日,B为秋分日。
2.在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上判断二分日的方法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若由南半球进入北半球,此时为春分日;若由北半球进入南半球,此时为秋分日。
读材料思考问题
冲着小区楼房间距有50 m、小区绿化率为50%的宣传广告,我国北方某市一些市民先后在此购买了商品房。岂料两年后开发商改变建筑方案,楼房的间距仅为30.4 m。为此,该小区的38户业主将开发商告上法庭。
问题1:小区业主为什么这么重视楼间距问题?
提示:楼间距与太阳光照相关,在太阳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楼间距的大小会影响到采光条件的好坏。
问题2:每年的夏至日至冬至日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
提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规律
地区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北回归线 及其以北 地区 | 一次最大值(6 月22日前后) | 一次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 |
南回归线 及其以南 地区 | 一次最大值(12 月22日前后) | 一次最小值(6月22日前后) |
南北回归 线之间(除 赤道外) | 两次最大(太阳 直射时最大) | 一次最小(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 |
赤道 | 两次最大(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 | 两次最小(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 |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计算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特别说明:①H: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②两点:太阳直射点、观测点。
③纬度差“同减异加”: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用高纬度减去低纬度;若两点分属于南、北半球,用两点的纬度求和。
[思考]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有何区别?
提示:太阳高度指入射光线与观测者所在地平面的夹角。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才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为90°时,称为太阳直射。
拓展:巧用对称特点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1)纬度对称性:与直射点所在纬度相差相同纬度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2)季节对称性: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中,两次经过同一纬度时的两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第2课时 昼夜长短的变化 五带与四季的形成
读材料思考问题
2020年的夏至是北京时间6月21日5时43分。下表为乌鲁木齐2020年6月19-23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
时间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6月19日 | 06:27:09 | 21:54:49 |
6月20日 | 06:27:20 | 21:55:04 |
6月21日 | 06:27:33 | 21:55:17 |
6月22日 | 06:27:48 | 21:55:28 |
6月23日 | 06:28:05 | 21:55:37 |
问题1:乌鲁木齐所在的经度约是多少?
提示:根据北京时间和当地时间的差值求出当地经度,约为87°E。
问题2:2020年夏至后,乌鲁木齐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是怎样的?
提示:昼渐短,夜渐长。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划分
(1)昼弧、夜弧:晨昏线(圈)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
(2)昼夜长短判断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3)北半球:
时间 | 昼夜长短 | 分布规律 | 特殊节气 |
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 昼长夜短 | 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围达最大 |
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 昼短夜长 | 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 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达最大 |
(4)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思考] 我国东北地区的农民历史上有“猫冬”的习惯,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提示: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且在冬季时白昼短、黑夜长,人们的户外活动时间短,因此形成了“猫冬”的习惯。
3.昼夜长短分布判读技巧——抓“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
4.昼夜长短变化判读技巧——抓“移动方向”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5.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夜弧求昼长、夜长(昼弧、夜弧的长短反映昼夜长短):
昼长时数= ; 夜长时数=
(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求昼长、夜长: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时-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正午12时)×2
夜长=24时-昼长
(3)根据相关性计算:
①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
②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如40°N的地区昼长是15小时,则40°S的地区夜长为15小时。
读材料思考问题
我国民间从冬至算起,每九天为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并有“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问题1: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北京正午阳光照射到室内的面积是怎样的?
提示: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南半球,北京正午阳光照射到室内的面积较大。
问题2:从数九歌谣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代表性植被是什么?
提示:温带落叶阔叶林。
问题3:我国岭南地区的人们对“数九歌”并不怎么熟悉,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我国岭南地区纬度较低,大部分为热带,四季更替现象不明显,因此对“数九歌”不熟悉。
二、五带与四季的形成
1.五带的形成
(1)成因:由于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导致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
(2)五带的划分
2.四季的形成
(1)成因
→→
(2)分布特点
①温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
②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四季更替不明显。
③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四季更替也不明显。
[思考] 海南岛成为我国冬季避寒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海南岛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属于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因此成为冬季避寒旅游目的地。
归纳:
1.四季更替和五带的成因
2.季节变化的纬度差异
当堂训练
1.读南天极俯视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个位置,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此图反映了( )
①地球公转轨道形状 ②地球自转方向 ③地轴空间指向特点 ④近日点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⑤黄赤交角的度数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3)当地球在丙—丁之间运动时,我国会出现的节日是( )
A.国庆节 B.端午节
C.七夕节 D.春节
答案:(1)C (2)B (3)D
解析:第(1)题,因为是南天极俯视地球公转示意图,因而可判定图中赤道以上的虚线为南回归线,以下为北回归线。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丙图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12月22日前后,距离1月初的时间最近。第(2)题,该图反映了地球自转的方向、公转轨道特征、地轴的倾斜方向等。地球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因而在近日点与远日点太阳直射的半球不同。读图无法知道黄赤交角的度数。第(3)题,丙位置为12月22日前后,丁位置为3月21日前后,其间我国会出现的节日是春节。
2.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设计: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正午太阳高度角与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保持互余。
(1)12月22日杭州的节气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正值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3°26′
B.正值春分,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0°
C.正值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6°34′
D.正值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2)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结合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则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
A.23°26′ B.30°
C.46°52′ D.60°
(3)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矮的日期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1)C (2)C (3)B
解析:第(1)题,春分日、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2月22日为冬至日,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30°+23°26′)=36°34′。第(2)题,杭州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46°52′,所以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46°52′。第(3)题,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矮的日期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日期,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一 4.2 洋流及其影响 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一 4.2 洋流及其影响 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一 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一 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一 3.1 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一 3.1 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