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满分100分, 75分钟完成)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每题2分,共40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B.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细胞学说进行了修正补充
D. 细胞学说打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A正确;
B、施莱登和施旺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正确;
C、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进一步完善了细胞学说,C正确;
D、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这打破了在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并未证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差异性,D错误。
故选D。
2. 2022 年 12 月 26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下图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模式图 (其中的囊膜来源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 。
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是最微小的生物,因此它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 新型冠状病毒营寄生生活,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C. 新型冠状病毒的化学成分除蛋白质和核酸外,不包括其他成分
D. 可将新型冠状病毒接种于含丰富营养物质的培养液中进行大量培养
【答案】B
【解析】
【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A错误;
B、病毒必需寄生在宿主活细胞内才能增殖,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正确;
C、新型冠状病毒的囊膜中含糖类、脂质等成分,C错误;
D、新型冠状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不能在含丰富营养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各项组合,能体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是( )
①皮肤;②血液;③红细胞;④蚯蚓;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病毒;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⑨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⑩重庆外国语学校
A. ③②①④⑦⑨⑩B. ③①②④⑦⑨⑩
C. ③②①④⑦⑧⑨⑩D. 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①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②血液属于组织;
③红细胞属于细胞层次;
④蚯蚓属于个体层次;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没有生命,不属于生命系统;
⑥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故其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属于种群层次;
⑧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
⑨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
⑩重庆外国语学校,其包括校内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故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是③②①④⑦⑨⑩,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 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 娃娃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B. 所有原核生物共有的是④⑤⑥
C. 所有真核生物共有的是②③④D. ①~⑤在黑藻体内都存在
【答案】D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发菜属于原核生物,其中不含①叶绿体、②染色体,A错误;
B、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没有⑤细胞壁,B错误;
C、动物是真核生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②染色体,C错误;
D、黑藻是真核生物,同时是植物,细胞内①叶绿体、②染色体、③核膜、④核糖体、⑤细胞壁都存在,D正确。
故选D。
5.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 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 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选用图甲中 c 物镜时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用a 物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比选用 d 物镜时观察到的更多
B. 选用b 物镜比选用 c 物镜的视野亮度更大
C. 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视野中的细胞,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D. 放大观察时,应由 c 物镜转换为 d 物镜,转换后只能调整细准焦螺旋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分析甲图可知,甲图中4各不同物镜组合放大倍数关系为a>b>c>d。由图乙分析可知,该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
【详解】A、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故a物镜的放大倍数最大,用a 物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比选用 d 物镜时观察到的更少,A错误;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b物镜放大的倍数大于c,选用b 物镜比选用 c 物镜的视野亮度更小,B错误;
C、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因此由低倍镜转变为高倍镜观察时,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物象向左下方移动到视野 中央,C正确;
D、放大观察时,应由 d物镜转换为 c 物镜,D错误。
故选C。
6.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 维生素D、脂肪酸、脂肪酶B. 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C. 肌糖原、脂肪、纤维素D. 甘氨酸、脱氧核糖核苷酸、丙酮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还含有S、P;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是C、H、O;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脂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有的还含有N、P。
【详解】A、维生素D和脂肪酸的组成元素都是C、H、O,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A错误;
B、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组成元素是C、H、O,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是C、H、O、N,B错误;
C、肌糖原属于糖类,组成元素是C、H、O,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纤维素的组成元素是C、H、O,C正确;
D、甘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其组成元素是C、H、O、N,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其组成元素是C、H、O、N、P,丙酮酸的组成元素是C、H、O,D错误。
故选C。
7.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某种物质升高 (或下降) 单位温度所吸收 (或放出) 的热量。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较高的比热容对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B. 北方冬小麦冬天自由水的比例逐渐降低不利于其越冬
C. 早春稻田育秧时,傍晚蓄水有利于夜间保温防止冻害
D. 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与含水量高有直接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详解】A、由于氢键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对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A正确;
B、北方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自由水比例会逐渐降低,结合水的比例会逐渐上升,代谢减慢,增强抗逆性,B错误;
C、根据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在夜晚降温时,使秧苗的温度变化不大,对秧苗起了保温作用,所以早春稻田育秧时,傍晚蓄水,C正确;
D、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的原因是,湿地含有水多,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到空气中可以调节空气的湿度,同时蒸发从周围吸热,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D正确。
故选B。
8. 棉花纤维由纤维细胞形成。蔗糖经膜蛋白SUT 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积累,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 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研究人员用普通棉花品系培育了 SUT 表达水平高的品系 F,检测两品系植 株开花后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蔗糖进入纤维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 曲线甲表示普通棉花品系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
C. 提高 SUT 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提前
D. 相较于普通棉花品系,品系F纤维细胞形成的棉花纤维 的质量更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题图,甲乙曲线蔗糖含量都是先上升是因为蔗糖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积累,随后蔗糖含量下降是因为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造成的。品系F中的SUT表达水平提高,对蔗糖的运输增加,而甲曲线蔗糖含量的最高值大于乙且上升的时间早于乙,所以曲线甲应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
【详解】A、蔗糖在叶绿体外细胞质中合成,通过筛管等运输,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不是自由扩散,A错误;
B、品系F中的SUT表达水平提高,对蔗糖的运输增加,分析曲线可知,甲曲线蔗糖含量的最高值大于乙且上升的时间早于乙,所以曲线甲应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B错误;
C、甲曲线蔗糖含量下降的时间早于乙曲线,故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提前,C正确;
D、普通品系膜蛋白SUT表达水平低,由题干信息“蔗糖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可知,15-18天乙(普通棉花品系)的蔗糖被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而品系F中的SUT表达水平提高,甲(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的最高值大于乙且上升的时间早,形成的棉花纤维 的质量高于乙,D错误。
故选C。
9. 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大分子可分布在细胞内或细胞外,都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B. 叶绿素的功能与其分子组成中的微量元素Mg有关
C. 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空间结构相同,分别由四种核苷酸组成
D. 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是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大分子包括核酸(DNA和RNA)、蛋白质和多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它们都是相应的单体构成的多聚体。
【详解】A、生物大分子包括核酸(DNA和RNA)、蛋白质和多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蛋白质可在细胞内作为结构蛋白,也可在细胞外作为信号分子或免疫物质,不同的蛋白质,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多肽链盘曲折叠的空间结构不同,因此其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不同生物的核苷酸序列不同,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为双螺旋结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RNA一般是单链结构,故核酸也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多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
B、大量元素Mg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且叶绿素不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
C、DNA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RNA一般是单链结构,它们均是由四种核苷酸组成的,C错误;
D、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成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D正确。
故选D。
10. 经测定,某多肽分子式是 C25HXOYN5S2,其中含有一个二硫键(—S—S—)。二硫键的形成:-SH + -SH→ -S-S-+ 2H。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2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多肽由5个氨基酸组成,是个5肽
B. 该多肽中的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0和5
C. 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72
D. 该多肽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分别是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和亮氨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在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4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中,每分子均含1个N原子、只有半胱氨酸含有1个S原子,若分子式是C25HXOYN5S2的多肽为以上几种氨基酸中的几种合成的,根据N原子数量可知,该多肽由5个氨基酸组成;根据S原子可知该多肽中含有2个半胱氨酸;根据C原子守恒,半胱氨酸含有3个C,所以另3个氨基酸共含有C原子个数为25-3×2=19个,可知为苯丙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每个氨基酸中都只有一个N,则该多肽C25HXOYN5S2形成过程需要5个氨基酸参与,A正确;
B、只有半胱氨酸含有1个S原子,该多肽中有2个S,则其是由2个半胱氨酸构成的,半胱氨酸含有3个C,根据C原子守恒,所以另3个氨基酸共含有C原子个数为25-3×2=19个,可知另外3个氨基酸分别是苯丙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该多肽中H原子数X=11+7+13+7×2-2×4=37个,O原子数Y=2+2+2+2×2-4=6个,B错误;
C、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时的脱水数为4个,另外由于形成一个二硫键失去2个氢,所以该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4×18+2=74,C错误;
D、由B选项的分析可知,该多肽是由1个苯丙氨酸、1个亮氨酸、1个天冬氨酸和2个半胱氨酸脱水缩合而成的;故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分别是半胱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D错误。
故选A。
11. 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②不同
B. 细胞膜上的①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C. 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可改变③,不改变其通透性
D. 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完全依赖于①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中①是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润滑、免疫等;③是蛋白质,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详解】A、②为磷脂双分子层,所有细胞的细胞膜都含有磷脂双分子层,都相同,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即③,A错误;
B、细胞膜上的①为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的作用,B正确;
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③蛋白质和磷脂,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可破坏蛋白质,使细胞膜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C错误;
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的功能协调不仅仅依赖于信息交流,还依赖于物质和能量交换,且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①结构(糖蛋白)、通道(如胞间连丝)等来实现,D错误。
故选B。
12. 图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B. 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不一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 若b表示单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溶酶体和细胞膜
D. 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DNA,则a、c不一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器的分类:
①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
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和细胞膜;
③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④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叶绿体;
⑤与碱基互补配对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
⑥含有 DNA 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⑦含有 RNA 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
⑧与细胞的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详解】A、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因此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因为核糖体和中心体不含膜结构,A正确;
B、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因此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或c一定是线粒体和叶绿体,B错误;
C、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液泡,因此若b表示单层膜结构,则则a、c不一定是溶酶体和细胞膜,C错误;
D、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因此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DNA,则a、c一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D错误。
故选A。
13. 将胰岛B细胞用含适型³H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图甲表示测得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相关的一些具膜细胞器和细胞膜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其中c对应的曲线绘制不完整),图乙表示此过程中相关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字母a-f代表相关的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a与图乙d为同种细胞器,是细胞中蛋白质的“发送站”
B. 图乙中d与e、e与f之间直接依靠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C. 细胞合成溶酶体酶时,也会引起图甲和图乙所示的变化
D. 图甲中c上的放射性出现的时间可以早于a、上的放射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可知,图甲中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内质网形成小泡包裹蛋白质转动至高尔基体和其融合,然后高尔基体又以小泡形式转运至细胞膜和细胞膜融合,在此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少,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加,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前后基本不变,图乙中d是内质网,e细胞膜,f是高尔基体。
【详解】A、图甲a与图乙d为内质网,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因此比喻成蛋白质的“发送站”,A错误;
B、图乙中d是内质网,e细胞膜,f是高尔基体,有些内质网与细胞膜直接相连,有些内质网通过囊泡与细胞膜间接相连,高尔基体与细胞膜之间依靠囊泡进行物质运输,B正确;
C、细胞合成溶酶体酶时,由于溶酶体酶为胞内蛋白,不经过细胞膜,故细胞膜上不会出现放射性,细胞的膜面积也不会出现改变,C错误;
D、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细胞膜上放射性不能早于内质网的蛋白质,D错误。
故选B。
14.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伞藻的嫁接实验证明了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假根有关
B. 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C. RNA 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不能直接通过核膜,体现了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详解】A、菊花形的伞柄嫁接到帽型的假根上,长出帽型的伞帽,帽形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型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型的伞帽,嫁接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明伞帽形态与假根有关,A正确;
B、并不是所有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都无细胞核,只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错误;
C、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不能直接通过核膜,体现了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B。
15. 下图中X、Y、Z分别为蒸馏水、30%葡萄糖溶液、30%淀粉溶液,且单糖能通过半透膜而二糖、多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装置A的现象是左侧液面先下降后上升,最终左右液面持平
B. A装置左右侧替换为等量蔗糖溶液,左右侧分别加入相等且适量的蔗糖酶、淀粉酶,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低于右侧
C. 装置B烧杯中溶液液面下降的速率逐渐减缓
D. 装置B达到渗透平衡后,由于液面差的存在,水分子向半透膜两侧扩散的速度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渗透装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的转移现象。图A中X为蒸馏水,Y为30%葡萄糖溶液,而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右侧液面先上升,后下降;图B中X为蒸馏水、Z为30%淀粉溶液,所以漏斗内液面上升。
【详解】A、由于装置A左右存在浓度差,且Y的浓度大于X,所以左侧液面会下降,但由于Y溶液中的葡萄糖分子会进入X,导致X溶度增大,因此左侧液面又会上升,最终左右液面持平,A正确;
B、如果A装置左右侧替换为等量蔗糖溶液,左右侧分别加入相等且适量的蔗糖酶、淀粉酶,左侧的一分子蔗糖可以被蔗糖酶分解成二分子单糖,而右侧的蔗糖不会被淀粉酶分解,所以左侧浓度高于右侧。左侧液面先升高,单糖分子又可以透过半透膜,导致左侧浓度降低,液面下降,最后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低于右侧,B正确;
C、由于Z的浓度大于X的浓度,所以装置B中漏斗液面升高,但水分的进入导致Z溶液浓度下降,所以水分由烧杯进入漏斗的速率降低,所以烧杯中溶液液面下降的速率逐渐减缓,C正确;
D、装置B达到渗透平衡后,水分子向半透膜两侧扩散的速度相同,D错误。
故选D。
16. 如图1~4表示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或氧气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速率间关系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可用图1与图 3表示,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
B. 若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可用图2与图3表示,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C. 限制图中A、C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不同,限制B、D运输速率主要因素相同
D. 若将图 2与图4的曲线补充完整,则两曲线的起点均应为坐标系的原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1表示影响因素为物质浓度,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图2表示影响因素为物质浓度和载体蛋白数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图3说明该物质运输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图4表示影响因素为能量和载体蛋白,该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详解】A、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可用图1与3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A正确;
B、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可用图2与3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B正确;
C、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和氧气浓度,B、D两点的限制因素都是载体的数量,C正确;
D、图4曲线的起点不能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因为无氧呼吸也能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17.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酶具有催化作用,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②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③蛋白酶能催化不同的蛋白质水解,因此酶不具有专一性
④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主要由酶的高效性决定
⑤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⑥酶既可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A. ③⑤⑥B. ②③⑥C. ③⑥D. 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其本质有蛋白质和RNA两种;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酶催化的实质是通过酶参与反应过程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详解】①酶本质有蛋白质和RNA两种,其中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RNA则不能,①错误;
②酶催化的实质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②错误;
③酶的专一性指的是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因此酶具有专一性,③错误;
④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主要由遗传物质的表达决定,④错误;
⑤酶的作用场所可以在细胞内,也可以在细胞外,因此不一定要外分泌,不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也要进行生命活动,也需要酶,⑤错误;
⑥蛋白质类酶可以作为底物被蛋白酶水解, RNA类酶也可以作为底物被其水解酶分解,⑥正确。
故选D。
18. 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合成ATP
B. 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能量的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 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物质
D. 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含量很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生命活动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动物体产生ATP的过程是细胞呼吸,植物细胞合成ATP的过程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2、ATP中的“A"是腺苷 ,T是三个,“P” 是磷酸基团,其中腺苷由1分子核糖和1分子腺嘌呤组成。ATP中远离腺苷的那个特殊的化学键很容易断裂,形成ADP和磷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3、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详解】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等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因此都有ATP合成,A正确;
B、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B正确;
C、ATP中的"A"是腺苷,由核糖和腺嘌呤组成,RNA中的碱基"A"是腺嘌呤,两者不是同一物质,C错误;
D、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含量很少,机体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满足细胞对ATP的需求,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ATP的组成和功能、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9. 如图为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催化反应①和②的酶均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 水果的保鲜需加快①和②过程,减慢③过程
C. ①④③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和c分别是丙酮酸和氧气
D. 提倡有氧运动是防止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e对人体细胞造成伤害
【答案】A
【解析】
【分析】①表示有氧(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④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为丙酮酸,b为CO2,e为酒精(乙醇),c为[H],d为氧气。
【详解】A、①表示有氧(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催化①②反应的酶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正确;
B、水果的保鲜需降低总呼吸强度,尽可能多地保证水果中的有机物不被消耗,B错误;
C、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O2,物质c为[H],C错误;
D、e为乙醇,人体剧烈运动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是乳酸,不会产生乙醇,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呼吸原理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0. 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熵(RQ=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吸收的氧气的量)反映细胞呼吸的底物类型和呼吸方式。如图是测定某作物种子呼吸熵的装置,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若测得甲、乙装置红墨水滴向左移动的距离分别为200 mm和30 mm,则该种子的RQ=0.85
B. 花生种子比小麦种子RQ值低的原因是花生种子中含的H比例比小麦高
C. 当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左移,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右移时,种子的RQ>1
D. 当甲装置中红墨水滴不动,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右移时,种子的RQ=1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装置内装有NaOH,吸收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甲中液滴的移动是由氧气的变化决定的,乙装置中为蒸馏水,红墨水滴向左移动的距离代表“吸收的氧气的量-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
【详解】A、由图示可知,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左移动距离代表“吸收的氧气的量”,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左移动的距离代表“吸收的氧气的量-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因此该种子的RQ=(200-30)/200=0.85,A正确;
B、与含淀粉多的小麦种子相比,花生种子中脂质含量高,即H的含量更高,因此细胞呼吸需要吸收的氧气更多,RQ值更低,B错误;
C、当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左移,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右移时,说明作物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多于吸收的氧气的量,故种子的RQ值大于1,C正确;
D、当甲装置中红墨水滴不动,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右移时,说明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种子的RQ值大于1,D错误。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1. 下图表示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 x、y 代表化学元素,a、b、c、d 代表不 同的有机小分子,A、B、C、D、E 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的 x、y 代表的元素分别是_____;若 A 为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则 A 表示的物质是_____, 该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低于等质量脂肪释放的能量,原因是_____。
(2)与 E 相比,D 特有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的排列顺序储存着细胞 生物的遗传信息。
(3)检测生物大分子 B 可使用_____试剂,B 具有_____ (写出两项即 可) 等多种功能,该类物质在功能上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N、P ②. 糖原 ③. 相对于糖类,脂肪分子中H含量比例高,而O的比例小,故在氧化分解时消耗更多氧气,释放更多能量。
(2) ①.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②. 脱氧核苷酸
(3) ①. 双缩脲 ②. 催化、免疫、调节、运输、结构蛋白等 ③. 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
【解析】
【分析】分析图解可知,图中a表示葡萄糖,A表示多糖;b表示氨基酸,B表示蛋白质;c表示核苷酸,C表示核酸,D表示DNA,E表示RNA;d可以表示脂质。
【小问1详解】
b表示氨基酸,B表示蛋白质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x是N元素;c表示核苷酸,C表示核酸,核酸,组成元素是C、H、O、N、P,y是P元素。动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是糖原,与糖类相比,同等质量的脂肪分子中氧的相对含量少于糖类,碳和氢的相对含量高于糖类,因此脂肪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小问2详解】
与E(RNA)相比,D(DNA)特有的组成成分是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小问3详解】
B是蛋白质,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具有催化、调节、免疫、运输、结构蛋白等功能。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
22. 外泌体是指由细胞产生到细胞外的包含了复杂 RNA 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小膜泡。多种细胞在 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外泌体在细胞外能被其他细胞摄取,从而对其他细胞发挥作用。其产 生过程大致如下图 1,外泌体内含物质如下图 2,据图回答:
(1)为了追踪外泌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转移路径,科学家用_____方法发现蛋白质从合成到进入晚期内 体,依次经过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__。
(2)图 1 中从细胞器④出来的蛋白质往往要在驱动蛋白的作用下,沿着由蛋白质纤维形成的结构⑤_____ 运动,运输到晚期内体。
(3)由图 1、图 2 可知,外泌体中含有 RNA.RNA 的合成与图 1 中的_____ (填标号) 有关,其后, RNA 以_____方式进入小泡内,形成内含多膜泡的晚期内体。 晚期内体的去向包括_____或与细胞膜融 合,排出外泌体。
【答案】(1) ①. 同位素标记法 ②. 核糖体 ③. 内质网 ④. 高尔基体
(2)细胞骨架 (3) ①. ② ②. 胞吞 ③. 被溶酶体消化分解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依次进入内质网、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由细胞器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小问1详解】
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上、经过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分泌,所以蛋白质从合成到进入晚期内体,依次经过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外泌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转移路径。
【小问2详解】
真核细胞中存在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它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图1中从细胞器④出来的蛋白质往往要在驱动蛋白的作用下,沿着由蛋白质纤维形成的结构⑤细胞骨架运动,运输到晚期内体。
【小问3详解】
②核仁的功能是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RNA是生物大分子进入小泡内采用胞吞方式。早期核内体经历成熟后形成多泡体或晚期核内体,从图中可看出晚期核内体的去向有2个方向:一是与溶酶体结合直接被消化分解成内载物,另一种去向是与细胞膜融合释放至胞外。
23.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几种方式示意图,其中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物质转运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__(填序号);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在进行水分的重吸收时采用图④方式,则C表示___。
(2)图中①代表的运输方式是___,判断的依据是___。
(3)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
①如图所示,此时放在浓度为乙的红心萝卜A较放在浓度为甲的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___。(大或小)
②红心萝卜B比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___。
③甲至戊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
【答案】(1) ①. ② ②. 水通道蛋白
(2) ①. 主动运输 ②. 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且消耗能量
(3) ①. 大 ②. 低
③. 乙>丁>甲>戊>丙
【解析】
【分析】①物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且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②物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蛋白协助,为自由扩散;③④物质运输不消耗能量,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需要蛋白协助,均为协助扩散。ABC均为转运蛋白,D为糖蛋白,E为磷脂双分子层。
【小问1详解】
氧气跨膜运输为自由扩散,②物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蛋白协助,为自由扩散,因此②可表示氧气转运过程;水通过细胞膜的主要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通道蛋白协助,若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在进行水分的重吸收时采用图④方式,则C表示水通道蛋白。
【小问2详解】
图中①物质运输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且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运输。
【小问3详解】
①放在浓度为乙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条A的质量减轻,说明发生了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因此此时放在浓度为乙的红心萝卜A较放在浓度为甲的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大。
②由于红心萝卜条A在甲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变,说明其细胞液与蔗糖溶液浓度相等,但此浓度的蔗糖溶液中B萝卜条重量减少,说明其细胞液浓度小于A的细胞液浓度。故红心萝卜B比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低。
③根据红心萝卜A(或者红心萝卜B)的重量可知,在甲中重量不变,因此A的细胞液与甲浓度相等,乙中重量变小,失水,说明A的细胞液小于乙,而在丁中也变小,但是变小的幅度比乙小,说明乙的浓度大于丁,而在丙和戊中都增大,说明吸水,A的细胞液浓度比丙和戊大,且丙的变化幅度大于戊,因此丙的浓度比戊低,故浓度大小为乙>丁>甲>戊>丙。
24. 甲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丙图表示某植物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葡萄糖为例的有氧呼吸总反应式_____。
(2)甲图中的C过程发生的场所在乙图中的_____ (填序号)。人在跑马拉松等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发生的甲图中的过程包括_____ (填字母)。
(3)据丙图可知,随着氧浓度的增大,达到丙图中_____点对应的氧浓度时,无氧呼吸停止。若丙图的器官 是某种子,则储存该种子最合适的氧气浓度是丙图中_____点对应的浓度,因为此时种子的细胞呼吸总量 最低。
【答案】(1)C6C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2) ①. ② ②. ABCD
(3) ①. C ②. B
【解析】
【分析】析图示,甲图中A为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场所为细胞质基质;B为丙酮酸转化为乳酸,场所为细胞质基质;C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基质;D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E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
图乙中,①是线粒体内膜,②是线粒体基质,③是线粒体外膜。
丙图中,A点对应氧浓度为0,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B点时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小,及呼吸作用最弱;C点时二氧化碳释放量等于氧气吸收量,表明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小问1详解】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C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小问2详解】
甲图中,A表示葡萄糖的初步分解,所以产物X是丙酮酸;甲图中的C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乙图中的②(线粒体基质);人在跑马拉松等剧烈运动时除了进行有氧呼吸以外,还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所以骨骼肌细胞中发生的甲图中的过程包括ABCD。
【小问3详解】
丙图中,C点二氧化碳释放量等于氧气吸收量,说明此时无氧呼吸停止,只进行有氧呼吸;储存种子要使其细胞呼吸达到最低,丙图中的B点,其二氧化碳释放量最低,则有机物分解量最小,即细胞呼吸最低。
25.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证明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实验操作和结果如下表,分析实验回 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 (答两点即可),对照组是第_____号 培养皿。
(2)该实验④号处理方式中空白处应填写_____,该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_____。
(3)分析该实验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_____。
【答案】(1) ①. 温度、水分和氧气 ②. 种子质量和种类 ③. ③
(2) ①. 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 ②. 低温使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减弱
(3)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解析】
【分析】生物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对照原则等基本原则。本实验自变量为放置环境即温度、是否洒水即水分、是否拧紧瓶盖即氧气。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小问1详解】
在实验中自变量是人为改变的量,在本实验中,人为改变的量有温度、水分和氧气,所以自变量是温度、水分和氧气,在本实验中种子的质量和种类等变量不是本实验要探究的问题属于无关变量,第③号条件适宜种子萌发属于对照组。
【小问2详解】
在实验中,应该保持单一变量,则④号与③号对照,则只能改变温度这一个变量,所以④号处理方式中空白处应填写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由于④号置于冰箱,温度较低,则低温使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减弱,种子不萌发。
【小问3详解】
该实验为对照实验,自变量为温度、氧气、水分。③号条件适宜种子萌发属于对照组,①②④与③比较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培养皿
①号
②号
③号
④号
处理
方式
垫两张餐巾纸,洒上 10 粒大豆种子,不洒水, 拧紧瓶盖
垫两张餐巾纸,洒上 10 粒大豆种子,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被淹没,拧紧瓶盖
垫两张餐巾纸,洒上 10 粒大豆种子,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垫两张餐巾纸,洒上 10 粒大豆种子,_____,拧紧瓶盖
放置
环境
室温
室温
室温
冰箱
实验
种子
种子
种子萌发
种子
结果
不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2022-2023学年重庆市长寿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长寿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cm,8 c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5月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5月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