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一课一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9.怀疑与学问 一课一练(含答案)
展开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19.�怀疑与学问�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在下面的空缺处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项是( )
我们对于__________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__________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__________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__________是自己的学问。
A.不论 都 才 才
B.无论 都 可能 可能
C.无论 全 才 才
D.不论 全 可能 可能
2.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
②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③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疑的。
④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
⑤人不能把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
⑥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地重现了。
A.③⑥⑤②④① B.⑤①⑥③②④ C.①⑥③⑤②④ D.②④⑥③⑤①
3.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②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③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④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⑤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A.②③①⑤④ B.③①②⑤④
C.⑤①③②④ D.⑤②④①③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难(nàn) 步骤(zhǒu) 顾颉刚(xié)
B.大儒(rǔ) 思索(suǒ) 腐草为萤(yíng)
C.塾师(shú) 譬如(pì) 不打折扣(zhé)
D.视察(chá) 盲从(máng) 辨伪去妄(wǎng)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查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低沉地哼。
B.在新疆叶城突然看到辽阔的幽深绿色之后,我的第一反应竟是悚然,震惊中紧闭了双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闪电,眼神荒疏了忘却了这人间最滋润的色彩,以为是虚妄的梦境。
C.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墨守成规,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D.人不能死于盲从。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
6.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美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美丽是平淡的,平淡得只剩下温馨的回忆;美丽又是平静的,平静得只有你费尽心思才能激起她的涟漪。广袤无垠的大地是美丽的,巍峨矗立的高山是美丽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是美丽的。
A.xīng yī máo zhì
B.xīn yī mào zhì
C.xīng qí mào jié
D.xīn qí máo jié
二、字词书写
7.将下列语句用楷书抄写在田字格内。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biàn lùn( ),常常评判( )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mò shǒu( )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 ),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三、填空题
9.《怀疑与学问》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字铭坚,江苏苏州人,_____________。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
10.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请选择恰当的一个作为下面文段段末的论据,并说明理由。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材料一
真正的经典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辛劳的过程,是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意思是说,读书的时候,应该沉潜其中,只有反复玩味和推敲,才能领悟其中之意。以前人喜欢买毛边书,鲁迅就自诩为“毛边党”,这种书印刷装订后不切光,页与页相连,看书的时候,需要用裁纸刀裁开来看。裁一页看一页,可谓静心读书的法宝。
材料二
著名学者梁漱溟说:“简而言之,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11.根据你平时的学习积累,举出两个因善于“怀疑而创建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怀疑与学问》,完成下面小题。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见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便是怀疑的精神,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书是何时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便要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⑤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个步骤以后,那本书才是我的书,那种学问才是我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就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怀疑精神也是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做学问。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进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设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来的。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2.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怀疑精神”。
13.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14.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5.文章第⑥段画线句中,加点词“怀疑”“辩论”“评判”“修正”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换?为什么?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7.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18.“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19.“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五、综合性学习
20.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很累、很痛苦。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于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现在九年级(1)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介绍三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
(3)在本次活动中,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并说明理由。
(4)活动即将结束了,你也写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吧。
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A
6.B
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8. 辩论 pàn 墨守 zhì
9. 顾颉刚 历史学家
10.材料二。选段文字强调做学问要有怀疑、思索、辨别的过程,不要盲从或迷信;而材料二中梁漱溟强调做学问的起点是提出问题并想要解决它,这与选段内容相符。
11.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就是从怀疑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开始的;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推翻错误的结论,从而在计算圆周率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12.“怀疑精神”就是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的态度。 13.本段首先提出“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观点,然后解释了什么是“怀疑精神”。接着列举了“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传说进行举例论证,证明我们要有怀疑精神。最后得出结论: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14.运用道理论证,证明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的观点。 15.不能,四个词语之间存在着一层更进一层的逻辑关系,前一句是后一句的基础和条件。所以不能调整。
16.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17.提出了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以及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二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18.不能。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要善于经常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立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9.对比论证,通过正反对比,突出“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0.(1)示例:①要有选择性的读书;②读好书;③读书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精读和略读相结合;④读书时可以做摘要和写读书笔记……
(2)示例1:我认为传统阅读好。因为:传统阅读可以让你触摸书本,感受书香,可以细细咀嚼品味,不伤眼睛,所以我认为传统阅读好。
示例2:我认为网上阅读好。因为:网上信息量大,查阅方便快捷,生动形象直观,所以我认为网上阅读好。
(3)正确写出推荐的书目并且要有书名号。言之有理即可。
(4)示例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示例2: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