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四 运算律3 加法结合律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四 运算律3 加法结合律说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加法结合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加法结合律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引发思考,强调了由旧知入新知、举一反三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注意渗透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踏踏实实地经历了“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知识研究的基本过程。学生自己想,自己说,自己举例,自己得出规律,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这各阶段的学生可能还不会科学地表述出来。学习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1.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2.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运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4. 经历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能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理解、掌握加法结合律,能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
加法结合律的推导,经历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规律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探究新知1. 由题入手,引出猜想。课件出示准备题:(4+8)+6、4+(8+6),学生计算出得数。师:比较两式题的异同。生1:加数相同,得数相同。生2:运算顺序不同。师:再看这题,19+62+38和19+(63+38),得数会相同吗?(相同)师: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的情况可能有如下两种:生1:不能用文字概括,而结合具体式题说出结合律。教师稍加引导:师:几个数相加?(三个,且加数相同。)
师:分别先算了什么?(前两数,后两数。)师:结果如何?(得数相同,即和不变。)生2:基本能用文字概括出结合律。教师适当引导。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猜想是从准备题中归纳出来的,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我们去验证它。
2. 验证猜想,形成规律。(1)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通过计算其他式题来证明。女生完成:3024+(73+6) (13+8)+5男生完成:(3024+73)+6 13+(8+5)汇报答案:得数相同,符合猜想。(2)上述两题符合猜想,可能是偶然。请同学们自己来动手,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题。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符合猜想。(3)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2)。果园里有桃30个,梨40个,苹果50个,一共有多少个?生1:30+40+50。生2:30+(40+50)。生3:(30+40)+50
老师进一步启发:以上几个加法算式,每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各表示什么意义呢?学生讨论交流。师:你们能根据这三个等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出它们的计算规律吗?(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生:在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3.得出结论,板书课题。师:这个计算规律在加法中叫“加法结合律”(板书)。这样的计算规律,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生1:(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乙数+丙数)生2:(△+○)+☆=△+(○+☆)生3:(鸡+鸭)+鹅=鸡+(鸭+鹅)生4:(a+b)+c=a+(b+c)
师:同学们表示的方式都很好,通常用“生4”的方式,也就是用字母表示。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生1:三个数相加,先加其中的两个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使计算简便。生2:运用加法结合律,能使计算既简便又正确。师:对!你们在以后的计算中,要灵活运用,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到位,把上节所学的交换律和这节所学的结合律综合运用,是简便计算的重要途径。
七、课堂练习1.填空。18+32=32+( ) 47×120=( )×47
2. 读教材第52页的例题的第1问和第3问。分析与解答:观察式子可以发现,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与先把后两个数相加,结果是一样的。如果用a,b,c代表三个数,那么(a+b)+c=a+(+)。
3.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4. 计算连加算式时,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如: 14+25+86=25+14+86=25+(14+86)=( ) ← 先用加法( )律,然后用加法( )律。
5. 计算下面各题。92+59+8 33+(49+67)
【参考答案】:1. 18 120 2. b c3. (a+b)+c=a+(b+c)4. 125 交换 结合5. 159 149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加法结合律》板书(a+b)+c=a+(b+c) 57+288+43 57+288+43=(57+43)+288=288+(57+43)=100+288=288+100=388=388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本节课,教学中我安排了三个层次:首先学生在观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特征的基础上模仿写等式,在模仿中逐步明确特征;然后在观察比较中概括特征,引发学生由几个例子的共同特征联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从而得到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加,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大量的举例,验证猜想,得出规律。学生的独立举例是很有限的,我通过让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注意渗透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踏踏实实地经历了“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知识研究的基本过程。学生自己想,自己说,自己举例,自己得出规律,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3 营养含量说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参考答案,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3 分饼说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探究新知,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六 除法3 秋游说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