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试卷全套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声 单元练习(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声 单元练习(含解析),共11页。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 )
A. 声速逐渐减小
B. 音调逐渐降低
C. 振幅逐渐减小
D. 声速、频率、振幅都减小
2.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
B.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 “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 “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一定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不敢高声语”的“高声”指声音响度大
D. 城区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的是要想响度大,应该用重锤敲,使振幅变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的是可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 “隔墙有耳”,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固体能传声
5.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能从不同器乐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它们的响度不同
B.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C.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D. 声音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 蝙蝠在飞行时靠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7.“神六”飞船的成功发 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原因是 ( )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8.晚上,你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你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这是因为()
A. 每个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 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 每个人声音的大小不同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9.下列成语用来描述声音响度很大的是( )
A. 余音绕梁
B. 曲高和寡
C. 声若黄鹂
D. 响彻云霄
二、多选题
10.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 , 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 , 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应大于0.1s
B.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V1t/(V2﹣V1)
C. 钢轨的长度为V1V2t/(V2﹣V1)
D. 钢轨的长度为(V2﹣V1)t
11.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运动员耳朵中的
B.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D.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音调越高
12.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 我们敲瓷碗能区别碗是否有裂纹,是因为好坏碗发声的音调不同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有关
13.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幅度
B. 实验时应多次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但要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
C. 用力大小不同,钢尺振动的振幅不同,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D.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14.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A. 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 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 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5.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B. 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
C.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 由于有声波定向发射器,所以在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不需要佩戴耳罩
三、填空题
16.小冬在表演二胡演奏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__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的。
17.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 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 的声音更________ (选填“高”或“大”)些。这是为什么呢?请做出合理的猜想:________.
18.声音的特性有响度、________和音色,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分辨的.
19.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0.在学习声音的相关知识时,小明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他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既能听到鼓声,又能观察到__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
(2)纸屑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加大敲鼓的力度,听到的声音有何变化?________;看到的现象有何变化?________.
21.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学生的耳朵里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月球的周围是真空,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说明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四、实验探究题
22.探究声音的特征:
(1)如图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________;实验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观察到小纸团跳得越高,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
23.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
(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五、综合题
24.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________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
(4)如果在抽气机抽气的过程中,声音减弱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5.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王晓左手用力敲鼓,右手放在鼓后.而当鼓面停止振动后,就听不到鼓声了,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在该过程中,玻璃罩内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小,直至再也听不到.这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变;故A错误;
B、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频率也不变,故音调不变;故B错误;
C、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响度变小,振幅也变小;故C正确;
D、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速度不变,音调不变,频率也就不变;响度变小,振幅也就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但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变;(3)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音调和音色不变.
2.【答案】 B
【解析】【解答】A.“以两石相击”,石头会振动,振动会产生声音,A不符合题意;
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的是与青蛙的音色相近,B符合题意;
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响度大,C不符合题意;
D.如果有人喜欢听“呱、呱”的回声,回声不是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3.【答案】C
【解析】【解答】A.声速与频率无关,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A不符合题意;
B.人听到声音需具备的条件:1)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2)有声音传播的介质;3)良好的听力;所以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人不一定能听见,B不符合题意;
C.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即声音的大小,C符合题意;
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速与频率无关;人听到声音需具备的条件: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答案】B
【解析】【解答】A、重锤敲鼓时,鼓面的振幅大,响度就大,A不合题意;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B符合题意;
C、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闻其声,知其人”说的是可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C不合题意;
D、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固体能传声,D不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
【分析】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 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根据音色可以辨别发声物体 .
5.【答案】D
【解析】【解答】A. 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A不符合题意。
B.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 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宇航员对话需借助无线电设备,C不符合题意;
D.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音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不同物体声有别,音色不同来辨别.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超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正确;
C、蝙蝠在飞行时靠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而不是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发声的频率,使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人耳处、在传播中;(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4)笛子是靠空气柱发声的,通过手指按压不同人位置,可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进而改变音调.
7.【答案】 C
【解析】【解答】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飞船内有空气,所以可以直接对话,飞船外是真空,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
故选C
【分析】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8.【答案】 B
【解析】
【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解答】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是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同.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的相关知识,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9.【答案】D
【解析】答案D
A.余音绕梁是指回声,声音的反射;
B题目中“曲高和寡”一词的字面意思是乐曲的音调越高
C.声若黄鹂是指声音的音色;
D.响彻云霄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二、多选题
10.【答案】BC
【解析】【解答】解:(1)设钢管的长度为L,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1= ; 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2= ;
时间间隔t=t1﹣t2= ﹣ ;
所以钢管的长度L= ;故C正确,D错误;(2)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2= = ,故B正确,A错误;
故选BC.
【分析】听到两次响声,分别是在空气中和钢轨中传播的声音;已知传播的距离相同,根据公式t= 可求各自传播所用的时间,还知道时间间隔,列出等式求出钢轨的长度;进一步求出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
11.【答案】ABC
【解析】【解答】解: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鼓声是通过空气传给岸上的观众的,故A正确; B、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观众能够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
D、运动员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鼓面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ABC.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12.【答案】CD
【解析】【解答】解: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在水中的声速大于在空气中的声速.故A错误. B、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后,如果没有介质进行传播,人们就无法听到声音.比如真空罩内放一个通电的电铃,人们是听不到声音的.故B错误.
C、好的瓷器组织结构紧密,密度大,敲击时发出像金属钢管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而组织结构松散,有裂纹的瓷器,在同样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沙哑短促.因此它们在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色和音调都不同.故C正确.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在同一介质的不同温度时传播的速度也不同,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B、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但物体振动,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C、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的介质中是不同的,温度的高低同样影响着传播的速度.
13.【答案】 B,D
【解析】【解答】解: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振动的越慢;因此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故A错误.
B、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时,需控制其它因素都不变,因此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
C、用力大小不同,钢尺振动的振幅不同,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1)物体振动的快慢叫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当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需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14.【答案】 A,B
【解析】【解答】A选项,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A符合题意。B选项,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由于两根弦的粗细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B符合题意。C选项,加大力量会改变弦的振幅,因此响度改变,音调不改变,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结合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尤其是知道弦的长短、粗细、松紧都会影响其音调的高低.
15.【答案】ABD
【解析】【解答】解:A、“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因此不是超声波,故A错误; B、该声波的响度是145dB以上,故B错误;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C正确;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应佩戴耳罩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BD.
【分析】(1)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声能传递能量,声波具有能量;(2)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声音的强弱表示声音的响度;(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入耳处.
三、填空题
16.【答案】音调;空气
【解析】【解答】在表演二胡演奏时,不断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故答案为:音调;空气.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17.【答案】 大;固体传音效果要比气体好
【解析】【解答】由于地下水管漏水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较小,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可以避免其他声音的干扰,听音棒是固体,传声效果好,能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声音听起来更大。
故答案为:大;固体传音效果要比气体好。
【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18.【答案】音调;音色
【解析】【解答】解: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
能分辨出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这里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答案为:音调;音色.
【分析】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慢,音调越低;音色是由发声体的结构与材料决定.
19.【答案】 振动;转换法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故答案为:振动;转换法。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应用转换法进行了研究.
20.【答案】(1)纸屑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把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转换法
(3)听到的响度大;看到纸屑弹起的高
【解析】【解答】(1)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会发现纸屑会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鼓面在振动,所以可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通过纸屑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3)加大敲击音叉时,看到纸屑弹起的越高,鼓面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1)纸屑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把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转换法;(3)听到的响度大;看到纸屑弹起的高.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2)用小球被弹开的角度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方法是转换法.(3)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1.【答案】空气;音色;真空
【解析】【解答】(1)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2)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月球的周围是真空,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空气;音色;真空.
【分析】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联系生活实际可做出解.
四、实验探究题
22.【答案】 (1)响度;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钢尺
【解析】【解答】(1)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声;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声的响度不同;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最响,小纸团跳的越高,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故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声;
【分析】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3.【答案】(1)变小
(2)介质
【解析】【解答】解:(1)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2)此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从而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故答案为:(1)变小;(2)介质.
【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五、综合题
24.【答案】(1)逐渐变小
(2)逐渐变大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玻璃罩漏气或声音通过泡沫塑料传出
【解析】【解答】解:(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感觉到铃声逐渐变小;(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又会发现铃声逐渐变大.(3)此实验说明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玻璃罩漏气或声音通过泡沫塑料传出.
故答案为:(1)逐渐变小;(2)逐渐变大;(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玻璃罩漏气或声音通过泡沫塑料传出.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玻璃罩内漏气或声音通过泡沫塑料传出故声音减弱不明显.
25.【答案】 (1)振动
(2)真空
【解析】【解答】解:(1)因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王晓正在敲鼓,能发出鼓声;(2)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当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了,这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1)振动;(2)真空.
【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进行分析,即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一切的液体、气体和固体.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 )
A. 声速逐渐减小
B. 音调逐渐降低
C. 振幅逐渐减小
D. 声速、频率、振幅都减小
2.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
B.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 “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 “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一定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不敢高声语”的“高声”指声音响度大
D. 城区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的是要想响度大,应该用重锤敲,使振幅变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的是可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 “隔墙有耳”,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固体能传声
5.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能从不同器乐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它们的响度不同
B.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C.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D. 声音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 蝙蝠在飞行时靠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7.“神六”飞船的成功发 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原因是 ( )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8.晚上,你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你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这是因为()
A. 每个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 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 每个人声音的大小不同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9.下列成语用来描述声音响度很大的是( )
A. 余音绕梁
B. 曲高和寡
C. 声若黄鹂
D. 响彻云霄
二、多选题
10.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 , 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 , 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应大于0.1s
B.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V1t/(V2﹣V1)
C. 钢轨的长度为V1V2t/(V2﹣V1)
D. 钢轨的长度为(V2﹣V1)t
11.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运动员耳朵中的
B.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D.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音调越高
12.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 我们敲瓷碗能区别碗是否有裂纹,是因为好坏碗发声的音调不同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有关
13.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幅度
B. 实验时应多次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但要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
C. 用力大小不同,钢尺振动的振幅不同,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D.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14.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A. 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 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 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5.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B. 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
C.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 由于有声波定向发射器,所以在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不需要佩戴耳罩
三、填空题
16.小冬在表演二胡演奏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__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的。
17.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 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 的声音更________ (选填“高”或“大”)些。这是为什么呢?请做出合理的猜想:________.
18.声音的特性有响度、________和音色,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分辨的.
19.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0.在学习声音的相关知识时,小明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他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既能听到鼓声,又能观察到__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
(2)纸屑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加大敲鼓的力度,听到的声音有何变化?________;看到的现象有何变化?________.
21.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学生的耳朵里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月球的周围是真空,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说明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四、实验探究题
22.探究声音的特征:
(1)如图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________;实验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观察到小纸团跳得越高,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
23.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
(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五、综合题
24.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________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
(4)如果在抽气机抽气的过程中,声音减弱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5.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王晓左手用力敲鼓,右手放在鼓后.而当鼓面停止振动后,就听不到鼓声了,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在该过程中,玻璃罩内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小,直至再也听不到.这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变;故A错误;
B、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频率也不变,故音调不变;故B错误;
C、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响度变小,振幅也变小;故C正确;
D、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速度不变,音调不变,频率也就不变;响度变小,振幅也就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但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变;(3)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音调和音色不变.
2.【答案】 B
【解析】【解答】A.“以两石相击”,石头会振动,振动会产生声音,A不符合题意;
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的是与青蛙的音色相近,B符合题意;
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响度大,C不符合题意;
D.如果有人喜欢听“呱、呱”的回声,回声不是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3.【答案】C
【解析】【解答】A.声速与频率无关,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A不符合题意;
B.人听到声音需具备的条件:1)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2)有声音传播的介质;3)良好的听力;所以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人不一定能听见,B不符合题意;
C.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即声音的大小,C符合题意;
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速与频率无关;人听到声音需具备的条件: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答案】B
【解析】【解答】A、重锤敲鼓时,鼓面的振幅大,响度就大,A不合题意;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B符合题意;
C、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闻其声,知其人”说的是可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C不合题意;
D、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固体能传声,D不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
【分析】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 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根据音色可以辨别发声物体 .
5.【答案】D
【解析】【解答】A. 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A不符合题意。
B.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 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宇航员对话需借助无线电设备,C不符合题意;
D.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音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不同物体声有别,音色不同来辨别.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超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正确;
C、蝙蝠在飞行时靠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而不是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发声的频率,使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人耳处、在传播中;(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4)笛子是靠空气柱发声的,通过手指按压不同人位置,可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进而改变音调.
7.【答案】 C
【解析】【解答】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飞船内有空气,所以可以直接对话,飞船外是真空,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
故选C
【分析】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8.【答案】 B
【解析】
【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解答】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是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同.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的相关知识,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9.【答案】D
【解析】答案D
A.余音绕梁是指回声,声音的反射;
B题目中“曲高和寡”一词的字面意思是乐曲的音调越高
C.声若黄鹂是指声音的音色;
D.响彻云霄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二、多选题
10.【答案】BC
【解析】【解答】解:(1)设钢管的长度为L,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1= ; 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2= ;
时间间隔t=t1﹣t2= ﹣ ;
所以钢管的长度L= ;故C正确,D错误;(2)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2= = ,故B正确,A错误;
故选BC.
【分析】听到两次响声,分别是在空气中和钢轨中传播的声音;已知传播的距离相同,根据公式t= 可求各自传播所用的时间,还知道时间间隔,列出等式求出钢轨的长度;进一步求出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
11.【答案】ABC
【解析】【解答】解: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鼓声是通过空气传给岸上的观众的,故A正确; B、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观众能够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
D、运动员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鼓面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ABC.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12.【答案】CD
【解析】【解答】解: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在水中的声速大于在空气中的声速.故A错误. B、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后,如果没有介质进行传播,人们就无法听到声音.比如真空罩内放一个通电的电铃,人们是听不到声音的.故B错误.
C、好的瓷器组织结构紧密,密度大,敲击时发出像金属钢管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而组织结构松散,有裂纹的瓷器,在同样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沙哑短促.因此它们在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色和音调都不同.故C正确.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在同一介质的不同温度时传播的速度也不同,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B、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但物体振动,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C、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的介质中是不同的,温度的高低同样影响着传播的速度.
13.【答案】 B,D
【解析】【解答】解: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振动的越慢;因此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故A错误.
B、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时,需控制其它因素都不变,因此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
C、用力大小不同,钢尺振动的振幅不同,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1)物体振动的快慢叫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当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需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14.【答案】 A,B
【解析】【解答】A选项,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A符合题意。B选项,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由于两根弦的粗细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B符合题意。C选项,加大力量会改变弦的振幅,因此响度改变,音调不改变,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结合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尤其是知道弦的长短、粗细、松紧都会影响其音调的高低.
15.【答案】ABD
【解析】【解答】解:A、“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因此不是超声波,故A错误; B、该声波的响度是145dB以上,故B错误;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C正确;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应佩戴耳罩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BD.
【分析】(1)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声能传递能量,声波具有能量;(2)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声音的强弱表示声音的响度;(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入耳处.
三、填空题
16.【答案】音调;空气
【解析】【解答】在表演二胡演奏时,不断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故答案为:音调;空气.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17.【答案】 大;固体传音效果要比气体好
【解析】【解答】由于地下水管漏水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较小,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可以避免其他声音的干扰,听音棒是固体,传声效果好,能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声音听起来更大。
故答案为:大;固体传音效果要比气体好。
【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18.【答案】音调;音色
【解析】【解答】解: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
能分辨出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这里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答案为:音调;音色.
【分析】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慢,音调越低;音色是由发声体的结构与材料决定.
19.【答案】 振动;转换法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故答案为:振动;转换法。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应用转换法进行了研究.
20.【答案】(1)纸屑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把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转换法
(3)听到的响度大;看到纸屑弹起的高
【解析】【解答】(1)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会发现纸屑会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鼓面在振动,所以可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通过纸屑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3)加大敲击音叉时,看到纸屑弹起的越高,鼓面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1)纸屑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把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转换法;(3)听到的响度大;看到纸屑弹起的高.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2)用小球被弹开的角度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方法是转换法.(3)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1.【答案】空气;音色;真空
【解析】【解答】(1)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2)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月球的周围是真空,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空气;音色;真空.
【分析】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联系生活实际可做出解.
四、实验探究题
22.【答案】 (1)响度;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钢尺
【解析】【解答】(1)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声;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声的响度不同;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最响,小纸团跳的越高,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故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声;
【分析】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3.【答案】(1)变小
(2)介质
【解析】【解答】解:(1)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2)此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从而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故答案为:(1)变小;(2)介质.
【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五、综合题
24.【答案】(1)逐渐变小
(2)逐渐变大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玻璃罩漏气或声音通过泡沫塑料传出
【解析】【解答】解:(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感觉到铃声逐渐变小;(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又会发现铃声逐渐变大.(3)此实验说明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玻璃罩漏气或声音通过泡沫塑料传出.
故答案为:(1)逐渐变小;(2)逐渐变大;(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玻璃罩漏气或声音通过泡沫塑料传出.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玻璃罩内漏气或声音通过泡沫塑料传出故声音减弱不明显.
25.【答案】 (1)振动
(2)真空
【解析】【解答】解:(1)因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王晓正在敲鼓,能发出鼓声;(2)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当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了,这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1)振动;(2)真空.
【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进行分析,即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一切的液体、气体和固体.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