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与其他三项文明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2. 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其文明出现的时间是( )
A.约公元前3500年 B.约公元前3100年
C.约公元前2500年 D.约公元前2070年
3. 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
C.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种姓制度
4. 下列属于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文明遗址是( )
①哈拉帕遗址 ②殷墟遗址 ③二里头遗址 ④摩亨佐·达罗遗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接待等发明的规定。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A.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C.古巴比伦分为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社会等级
D.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6.处在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 )
7.古巴比伦王国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你知道这部法典用什么文字“刻在黑色的玄武岩上”(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腓尼基文字
8.“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奴隶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古印度种姓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9.在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的等级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0.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伊斯兰教
B.它的经典是《圣经》
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晚的宗教
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11.曾被称为“土匪女王”的普兰·黛维因为在低种姓人群中颇有影响而曾当选议员。普兰·黛维在竞选过程中会得到______支持( )
①婆罗门
②吠舍
③刹帝利
④首陀罗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2.阿迪加在小说《白老虎》中写道:“印度这个国家在她最富强的时候就像一个大动物园,一个自给自足、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的动物园……姓哈尔维的人家做糖果;姓牛倌的人放牛;贱民挑粪。”这一描述从侧面反映了古代印度曾推行( )
A.班田收授法 B.租庸调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度
13.下图为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摩亨佐·达罗。它大约出现于( )
A.公元前4300年 B.公元前3100年
C.公元前2200年 D.公元前2070年
14.古代印度的婆罗门祭司编造说:造物神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脚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 )
A.神化等级制度 B.为人们选择职业创造依据
C.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 D.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15.下列有关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B.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C.地位低下的贱民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D.佛教支持种姓制度,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16.《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17.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右图所示信息相关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18.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亚洲人民创造的有( )
①金字塔 ②佛教 ③帕特农神庙 ④长城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19.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
20.图5中的“?”处应填(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二、非选择题
21、填空题
(1). 亚洲西部的_______河和______河流经的地方我们把它称为两河流域。
(2). 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从高到低的等级依次是_______、刹帝利、吠舍和_______。
(3).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_______洲的_______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_______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4).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_______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_______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_______阶级利益的法典,_____________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 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下是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 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材料二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法律条文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
(2)依据材料一,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等级。
(3)材料二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国的哪位统治者制定的?维护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这部法典的世界地位怎样?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古代文明有哪些共同之处?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国的崛起】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邦一跃成为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大国。
【文明的发掘】
材料二:1901年12月至1902年1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一块石碑。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杀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
【文明的真相】
材料三: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
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1)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谁?请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典?法典铭文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3)根据材料三判断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在这部法典中极力宣扬的思想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此法典?
(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这部法律与当今法律相比最欠缺什么?
答案
1-5DAADD 6-10CBCCD 11-15CDCDD 16-20ACBAB
21、(1).幼发拉底 底格里斯
(2).婆罗门 首陀罗
(3)非 尼罗 3000
(4).汉谟拉比 奴隶 奴隶主 汉谟拉比法典
(5).汉谟拉比法典
22、(1)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2)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奴隶主阶级;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都是奴隶社会的产物,统治者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将社会秩序固定下来,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23、(1)汉谟拉比。
史实:①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②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③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2)《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3)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最欠缺当今法律所具有的平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