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六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89684/0-16921053601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六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89684/0-16921053601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六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89684/0-16921053601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课一练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村落房屋采用木质结构有利于,图示木屋上宽下窄可以更好地抵御,建设骑楼的目的是,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该村落房屋采用木质结构有利于( )
A.保护生态 B.节约土地
C.就地取材 D.防寒保暖
2.图示木屋上宽下窄可以更好地抵御( )
A.台风 B.雨水
C.地震 D.洪涝
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西南地区共有1 912个传统村落被列入保护名录,其分布受海拔、河流、人口、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地政府对不同生态环境状况的传统村落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下图示意西南部分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相较于川渝地区,滇黔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更为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宜人适宜居住 ②村落受外界干扰小 ③少数民族分布广泛 ④传统农耕历史悠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当地政府对不同生态环境状况的传统村落发展采取的措施及发挥该类乡村聚落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
①拆迁合并,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②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③修复保护为主,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④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是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沿海侨乡地区(也称“岭南地区”)。据此完成5~6题。
5.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B.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6.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降雨强度大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鄂伦春族主要生活在大小兴安岭附近,具有千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前,鄂伦春族的生产方式以渔猎为主,猎马是其重要的生产工具,其传统聚落,属“游居”类型。“斜仁柱”是其游居时期的主要民居形式,通常用白桦木杆搭制,再用兽皮或桦树皮进行包裹围合成简单的“墙体”。20世纪50年代后鄂伦春族由“游居”转为完全定居,民族建筑文化面临着断层的危险。下图示意斜仁柱和鄂伦春族现代建筑样式及应用。
(1)分析鄂伦春族季节性迁徙过程中聚落选址需要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
(2)分析在游居时期“斜仁柱”成为鄂伦春族主要民居形式的原因。
(3)为解决鄂伦春族民族建筑文化的断层现象,人们提出两种观点,一种是严格保护传统建筑方式;一种是采用现代建造技术与材料对其进行改造,谈谈你的看法。
爷爷的乡愁是家里的麦田,爸爸的乡愁是祖居的老屋,如今久居城市的儿子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寻找那些终将逝去的农耕文化。据此完成1~2题。
1.这种变化将会导致( )
A.农村经济走向衰落
B.农村空巢老人减少
C.农村人力资源流失
D.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2.下列诗句中描写材料中“家乡”的是( )
A.采伐红松惊秀木,耕耘黑土望丰收
B.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C.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从屋上过
D.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克斯县城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是我国唯一的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读特克斯县城道路网及河流位置示意图,回答3~4题。
3.西汉时期,乌孙人在此地建城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乌孙国。在此地建城的突出优势是( )
A.北依山地,森林茂密
B.河谷平坦,利于筑城
C.沿河设城,水运便利
D.背山面河,风景优美
4.古都北京无法借鉴特克斯县城设计八卦布局的原因是北京( )
A.深受皇家文化影响
B.气候湿润,城区被河流分隔
C.缺乏易经文化传播
D.市区多山地,地势起伏较大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道宁盆地位于湖南西南部永州市境内的一座狭长山间盆地,地处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交界处,有近500个古村落密集分布于此。盆地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道宁盆地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材料二 道宁盆地先辈们在建造住宅时,选择了“靠山而处,择木而居”理念,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做法来适应当地的气候,是人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宝地。
材料三 道宁盆地位置图、上甘棠村古村落布局图、古宅天井景观图。
(1)道宁盆地古村落形成且保存相对较完整的原因。
(2)试从通风、排蓄水、采光方面分析古宅的天井如何调节局地小气候。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古村落的保护措施。
课时分层作业(六)
A级·学考达标练
1~2.解析:第1题,木质结构以木材为原料,需要采伐林木,不利于生态保护,A错误;房屋采用木质结构也要占用土地,不能节约土地,B错误;南岭森林资源丰富,房屋采用木质结构有利于就地取材,C正确;南岭地区地处南方亚热带,防寒功能不重要,且木屋防寒功能不强,D错误。故选C。第2题,“倒金字塔”式上宽下窄,通过房屋梁架的不断挑出,对下层的房屋起到有效挡雨作用,B正确:而上宽下窄稳定性相对较差,不利于防震、防风、A、C错误;木屋上宽下窄对抵御洪涝没有明显的作用,D错误。故选B。
答案:1.C 2.B
3~4.解析:第3题,气候宜人适宜居住,会造成大量人口集中,形成城镇,难以保留传统村落,①错误。滇黔地区受高原地形的影响,村落受外界干扰小,原有的传统村貌会长时间得以保持,②正确。相较于川渝地区,滇黔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较多较广泛的地区,各少数民族集聚地形成了传统村落,③正确。四川地处平原盆地,传统农耕历史悠久,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第4题,拆迁合并不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①错误,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导致原有传统建筑少人居住,难以发挥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文化价值,②错误。修复保护传统聚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聚落,③正确。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利于保护和传承该聚落,利于发挥该类乡村聚落历史文化价值,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A、B、C选项。故选D。
答案:3.C 4.D
5~6.解析:第5题,岭南地区,夏秋雨水多,太阳辐射强,因此建设骑楼的主要目的是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因此D正确。与民族特色、建筑美、节省建筑材料无关,因此排除A、B、C,选D。第6题,由上问可知,骑楼主要目的是避雨和遮阳,从侧面反映出岭南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C正确;与地表起伏不平无关,A错误;骑楼是近代商住建筑,其建筑风格与降雨强度大的关系不大,B错误;骑楼不能起到防涝的作用,不能反映岭南地区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D错误。故本题选C。
答案:5.D 6.C
7.解析:第(1)题,由材料“鄂伦春族的生产方式以渔猎为主,猎马是其重要的生产工具”可知,渔猎是捕鱼和打猎,鱼是从河流获取,因此聚落选址首要考虑靠近河流;猎物从聚落周边地区获取,需考虑聚落地点周边猎物的多少;猎马作为生产工具,对草料需求大,聚落地点需要临近草场,适宜放牧。第(2)题,由材料“‘斜仁柱’通常用白桦木杆搭制,再用兽皮或桦树皮进行包裹围合成简单的‘墙体’”可知,“斜仁柱”民居需要白桦、兽皮或桦树皮作原料,该地位于大小兴安岭附近,林业资源丰富,猎物多,能提供较充足的兽皮等建筑材料;由图可知,对游牧民族来讲,“斜仁柱”搭建、拆卸方便,适合游牧,且建造成本低。第(3)题,由材料20世纪50年代后鄂伦春族由“游居”转为完全定居,民族建筑文化面临着断层的危险,并结合题干分析可知,为解决民族建筑文化断层的危险,可通过多种方式传承鄂伦春族的建筑文化;由于游居减少,传统建筑民居减少,在继承研究鄂伦春族建筑文化时应严格保护传统建筑方式(博物馆等);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可适当商业性开发,而开发时要以尊重历史的前提,采用现代的建造技术与材料对建筑进行维护与传承,如发展旅游、餐饮等;为传承建筑文化,在现代民居建设中,可适当融入“斜仁柱”的建筑特点,体现传统建筑文化。
答案:(1)鄂伦春族的生产方式以渔猎为主,聚落选址首要考虑靠近河流;考虑聚落地点周边猎物的多少;猎马是重要的生产工具,聚落地点需要临近草场,适宜放牧。
(2)该地林业资源丰富,猎物提供较充足的兽皮等建筑材料充足;游牧民族“斜仁柱”搭建、拆卸方便,建造成本低。
(3)可通过多种方式传承鄂伦春族的建筑文化:继承研究鄂伦春族建筑文化时应严格保护传统建筑方式(博物馆等);进行商业性开发时应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采用现代的建造技术与材料对建筑进行维护与传承(旅游、餐饮等);在民居建设方面,可将“斜仁柱”的建筑特点与现代民居建设相融合。
B级·选考高分练
1~2.解析:第1题,材料中的这种变化描述不同年代人的乡愁变化,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将会导致农村人力资源流失,C正确;农村人口迁出,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农村经济水平可能提高,A错误;迁移出的人口主要是劳动力人口,农村空巢老人增多,B错误;人口外迁,人地矛盾减轻,农村生态环境改善,D错误。故选C。第2题,图文材料中家里种植作物是小麦,居住的是窑洞,应是北方黄土高原地区,对应诗句是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从屋上过,C正确;采伐红松惊秀木,耕耘黑土望丰收描写的是东北地区,A错;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是江南地区,B错;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描写的是山区环境,D错。故选C。
答案:1.C 2.C
3~4.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特克斯县城地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是我国唯一的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说明该地从县城中心向外围地形平坦开阔,故在西汉时期在此建城的突出优势是河谷平坦,利于筑城,B正确;虽沿河分布,新疆气候干旱,河流流量较小,水运并不便利,C错误;该地气候干旱,北部山地水分条件差,不适合森林生长,且在古代森林茂密、风景优美也不是建城的突出优势,A、D错误。故选B。第4题,北京是著名古都,深受皇家文化影响,市中心为故宫,历史文化因素影响显著,A正确;北京为团块状城市形态,城区没有明显被河流分隔,市区地形平坦,也不是多山地,B、D错误;北京是中国古都,易经属于中原文化,北京比地处西北的特克斯更易受易经文化影响,C错误。故选A。
答案:3.B 4.A
5.解析:第(1)题,由材料“道宁盆地位于湖南西南部永州市境内的一座狭长山间盆地”可知,地处山间盆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周围有山地围绕,气候温暖湿润;读图可知,区域内有多条河流流经,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农耕发达。由材料“盆地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可知,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第(2)题,由图可知,天井多用青石砖等材料,夏天在阳光照射下吸热快,温度高,廊道受光少,温度低,天井与廊道构成环流系统,利于通风,改善空气质量;由图可知,天井里设有排水沟、蓄水池利于排水且调节湿度,兼有防火功能;由材料“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进深”可知,天井增加采光面积,改善采光条件。第(3)题,根据材料“盆地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可知,古村落交通不便,完善古村落旅游基础设施,整治美化农村人居环境;由材料“道宁盆地先辈们在建造住宅时,选择了‘靠山而处,择木而居’理念,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做法来适应当地的气候,是人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宝地”可知,古村落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因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古建筑的维护,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严禁过度开发;加大宣传推介,将重点传统古村落纳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旅游活动,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增加当地人们的收入,保护性开发为村落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资金,有利于加强宣传,提高村民保护古村落意识。
答案:(1)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河流众多;农耕发达。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2)天井与廊道构成环流系统,利于通风,改善空气质量;天井里排水沟、蓄水池利于排水且调节湿度,兼有防火功能;增加采光面积,改善采光条件。
(3)完善古村落旅游基础设施,整治美化村落人居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古建筑的维护,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严禁过度开发;加大宣传推介,将重点传统古村落纳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宣传,提高村民保护古村落意识。
A级·学考达标练
B级·选考高分练
相关试卷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后练习题,共6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课堂检测,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练: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