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6年级上册第4单元专题卷02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675774/0-16918050133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部编版6年级上册第4单元专题卷02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675774/0-16918050133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部编版6年级上册第4单元专题卷02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675774/0-16918050133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单元专题卷(语文部编版6年级上册)
语文部编版6年级上册第4单元专题卷02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6年级上册第4单元专题卷02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共12页。
语文部编版6年级上册
语文部编版6年级上册第4单元专题卷专题02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3.“鬓毛衰”中“衰”的意思是( )A.衰弱 B.衰老 C.疏落,减少4.诗句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诗人离开家乡很久了? 5.作者在写这首诗用了________的手法,首句用“少小离家”与“_________”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乡情无限。6.诗中写诗人离乡背井的伤感之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诗中写诗人回乡后与故乡人回答情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9.你还知道贺知章写过什么诗?请写出其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向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10.读选文中画“ ”的句子,在文旁批注出你的阅读感受。11.读文中画“﹏﹏﹏”的句子,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从“冲”“揪”等动词可以看出画线句子对老汉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B.加点的“揪”字是“拉”的意思,但是如果把“揪”字换成“拉”字,则表现不出动作的力度,不能更好地突出老汉的决心和形象。C.老汉之所以让小伙子排到后面去,是因为小伙子不服从指挥,顶撞老汉,让老汉感到恼火;另外小伙子作为党员,更应该发挥带头作用,让群众先走。D.画“﹏﹏﹏”线句子还对老汉的语言和神态进行了描写,突出了老汉铁面无私的品质。12.对文中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的情节,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A.小伙子惧怕老汉的威严,不敢再先走。B.为课文结尾揭露两人是父子关系作了铺垫。C.表现了两人之间无言的关爱。D.老汉的“推”和上文的“揪”一样用力,说明老汉还在责怪小伙子。13.①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②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这是老汉揪出自己儿子和最后推儿子走的两次“吼”,句①是站在“______”角度,要读出_______的语气;句②是站在一个“父亲”角度,要读出________的语气,在对________的大爱中,也深藏着父亲对儿子的________。14.选文中“_______________”这一情节最令我感动,因为_________。三、课内阅读。爬山虎刚长(cháng zhǎng)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cháo zhāo)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chóng zhòng)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kòng kōng)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15.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16.我会给文段补充完整。17.我会写出下列的近义词。 均匀( ) 拂过( ) 引人注意( )18.给句子中的“一”选择正确的答案。A.数量一; B.一律,没有例外;C.满、全; D.表示最少。(1)叶尖一顺儿朝下。( ) (2)不留一点儿空隙。( )(3)一阵风拂过。( ) (4)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19.长大后的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 );二是( );三是( )四、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回到家里,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忐忑不安( ) 自作自受( )21.在“□”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2.第一句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通过写桑娜把邻居的孤儿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表现了桑娜______的品质。23.桑娜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体谅丈夫的艰难——( )——( )——( )2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B.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C.表示语意的跳跃。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于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支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25.屋外寒风呼啸,屋内却温暖而舒适。“温暖”“舒适”表现在:_____________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是个______________的人。26.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的开头描写海浪和风暴? 27.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 )A.桑娜害怕丈夫打不到鱼,孩子们会挨饿。B.桑娜为出海打鱼的丈夫可能有生命危险而提心吊胆。C.海上起了风暴,桑娜为天气的变化而感到害怕。28.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桑娜和渔夫说些什么? 六、根据片段完成练习。“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无力地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失声地叫着。但老班长,还是慢慢地闭上了眼睛。29.理解词语填空。带点词语“粗糙”说明老班长__________,“抚摸”表现了老班长对战士们的_____________。30.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你认为他完成了没有?请说明理由。 31.如果去掉语段末句“失声地”,语句也通顺。对此有三种说法,正确的说法是( )A.去掉“失声地”,语句更通顺、更简洁。因此,应该去掉。B.去掉或不去掉,语句通顺,意思不变。因此,去掉或不去掉“失声地”均可。C.虽然去掉后语句也通顺,但表达的感情不够强烈,因此,不能去掉。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32.选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出来。 33.文中描写了老军需处长冻死在枯树下的情景,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体现了军需处长_________的精神品质。34.当将军明了情况后,会有怎样的神态、动作或语言?选取其中两点写一写。 八、课外阅读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多么突兀的秀色啊!,(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35.把文中括号里有不合适的字划掉。36.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37.在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用横线画出来。38.注意带点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九、阅读《失去的金币》,回答问题。失去的金币刘春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法国老战士回到故乡。勒布因为中了毒气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很贫苦。勒布自尊心素来很强,他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有一年,他们在格兰登家里聚会。格兰登长得胖乎乎的,钱袋总是满满的。席间,他兴致勃勃地掏出一枚古金币,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这枚古金币的年代、价值和来历。来客们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客人们在欢宴中开怀畅饮,谈笑风生,话题从金币转到别的上面去了。待格兰登想起来时,金币不见了。一时间满容厅里都是盘问声和否认声。最后,村里的律师建议搜身检查。客人们全都同意了,只有勒布不从。同伴们全都惊讶地盯着他。“您意识到拒绝意味着什么吗?“格兰登问道。“我没偷金币,我不会同意搜身的。”勒布回答尽管如此,搜身照样进行。客人们逐一把自己的口袋翻过来,金币仍然无影无踪。众人的目光再次投射到可怜的勒布身上。“你一定不会再拒绝了吧?”律师问道。勒布闭口不答。格兰登怒气冲冲地走出客厅,勒布则在众目暌睽之下,常着自觉有罪的神情离开宴会,怏怏地回家了。自此以后,勒市成了个名誉不好的人,人人都对他侧目而视,他变得越来越穷。不久,妻子也在贪困和屈辱交加中去世了。数年之后,格兰登家里装修,一位工人在地板板条中发现了那枚盖满灰尘的金币。格兰登尽管自以为是,却是个正直的人。既然事实证明勒布无辜受冤,他便马上去向他赔罪。他匆匆赶到勒布家,把发现金币的经过告诉勒布,为自己的轻疑赔礼道歉。“但是,”他最后问道,“你明明知道金币不在自己身上,为什么不同意搜身呢?”衣衫褴褛、未老先衰的勒布呆呆地望着格兰登,“因为我口袋里有不好见人的东西。”他伤心欲绝地回答,“我一家大小连续几个星期都饿着肚子——我的衣袋里装满了从桌子上拿来的食物,准备带回家去给老婆和饥肠辘辘的孩吃。”39.勒布穷困潦倒的原因不包括下列的哪一项( )A.自尊心强 B.身体残疾 C.不接受接济 D.好吃懒做40.勒布为什么不同意搜身( )A.因为他偷了金币。 B.因为他没偷金币.C.因为他不愿在众人面前呈现他的贫穷。 D.因为他讨厌格兰登。41.“则在众目睽睽之下,带着自觉有罪的神情离开宴会,快快地回家了。”这句话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理42.从“自此以后,勒布成了个名誉不好的人,人人都对他侧目而视”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勒布抱着( )的心理。A.鄙视 B.同情 C.害怕 D.愤怒43.“金币事件”之后,勒布更加不幸,这说明了( )A.金钱的重要性 B.诚信的重要性 C.理解的重要性 D.勤劳的重要性44.文章最后才揭示故事的真相,你认为这种写法好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1.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2.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3.C 4.我从“少小”“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等词句中感受到诗人离开家乡很久了。 5.对比 老大回 6.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7.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久客异乡的伤感以及久别回乡时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无奈之情。 9.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洪水不断上涨和桥被洪水冲得不停发抖的情形,细致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当时形势的危急,为塑造老汉临危不乱、大公无私的形象做铺垫。 11.C 12.BC 13.党员 责备和命令 急切和关心 人民群众 真爱 14.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和父爱的伟大。 15.zhǎng cháo chóng kòng 16.嫩红 嫩绿 新鲜 舒服 17.平均 吹过 惹人注目 18.B D A C 19.嫩绿 整齐 均匀 20.惶恐不安 自讨苦吃 21.:“ !” 22.动作描写 善良 23.害怕丈夫突然回家 责问自己为啥这样做 作好决断 24.B 25.地扫得干于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勤劳能干 26.屋外恶劣的环境与屋内的温暖、舒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了桑娜的勤劳能干;渔夫在恶劣的环境下还出海打鱼,也表现出了渔夫的勤劳能干。 27.B 28.我想对桑娜说:“你的心地真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把西蒙的孩子抚养成人,你多么有爱心呀!”我想对渔夫说:“你真是一个好丈夫,为了妻儿,不管有多危险都出去打渔养家。” 29.为革命历尽艰难困苦 真切爱护 30.他完成了任务。他用自己的生命实践着对上级、对党的承诺。 31.C 32.队伍在风雪中行进,军需处长为了他人的温暖,自己却因穿着单薄而被冻死。 33.神态 外貌 大公无私、舍己为人 34.示例:将军脸色凝重地站着,举起右手,向这座塑像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 35.己; 竞; 向 36.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37.①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②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 38.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39.D 40.C 41.C 42.A 43.B 44.这种写法好。结尾虽出人意料,但联系前文,仔细分析作者埋下的伏笔,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使文章结构精巧,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强化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让读者对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更加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