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 志愿服务,传递爱心,传递文明,下列志愿服务标志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 要使二次根式 x−2有意义,x的值可以是( )
A. 2 B. 1 C. 0 D. −1
3. 在反比例函数y=−2x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是( )
A. (−1,−2) B. (−12,4) C. (−2,−1) D. (−12,−4)
4. 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2+ 5= 7 B. 2× 5= 7
C. 2× 5= 10 D. 5÷ 2= 3
5. 若x=0是方程x2−x+m=0的一个根,则此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A. −2 B. 0 C. 1 D. 2
6. 为考察甲、乙、丙、丁四种小麦的长势,在同一时期分别从中随机抽取部分麦苗,获得苗高(单位:cm)的平均数与方差为:x甲−=x丙−=13,x乙−=x丁−=15,s甲2=s丁2=3.6,s乙2=s丙2=6.3.则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则这个多边形是(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8. 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如再加上一个条件,不能判定它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AD//BC B. AB=CD C. ∠B=∠D D. AC=BD
9. 用配方法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此方程可变形为( )
A. (x−b2a)2=b2−4ac4a2 B. (x−b2a)2=4ac−b24a2
C. (x+b2a)2=b2−4ac4a2 D. (x+b2a)2=4ac−b24a2
10. 如图,在矩形ABCD中,AD=2AB=8,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则EF的长为( )
A. 5
B. 2 5
C. 83 3
D. 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11. − 3的相反数是______.
12.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m的值为______ .
13. 某校举办广播体操比赛,评分项目包括精神面貌、整齐程度、动作规范这三项,这三项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50%,30%,已知八(1)班在比赛中三项得分依次是8分,9分,10分,则八(1)班这次比赛的总成绩为______ 分.
14.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45°,BC=2,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
15. 已知点A(1,y1),B(2,y2),C(−2,y3)都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则y1,y2,y3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请用“<”连接)
16. 在一张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一边长为5cm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落在正方形的边上,且其中一个顶点与正方形的顶点重合,则所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可能是______ cm2(写出至少三个).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2.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5.0分)
计算
(1) 48÷ 3;
(2)(2− 2)(3+2 2);
18. (本小题5.0分)
解方程
(1)x2−9=0;
(2)x2−2x=1.
19. (本小题6.0分)
某工厂车间共有10名工人,调查每个工人的日均生产件数,获得数据如下表:
日均生产件数(件)
10
11
12
13
14
15
人数
1
1
5
1
1
1
(1)求这10名工人日均生产件数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若要使80%的工人都能完成任务,应选什么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作为日生产件数的定额?并说明理由.
20. (本小题6.0分)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的价格呈下降趋势,某款手机首发日价格为3000元,两个月之后价格为2430元,求这款手机的价格在两个月中平均每月下降的百分率.
21. (本小题6.0分)
如图,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分别是E,F,G,H,四边形EFGH是菱形,且AB⊥AC.
(1)求证:AC=BD.
(2)已知AB=3,BC=5,求菱形EFGH的周长.
22. (本小题6.0分)
在学习多边形的相关知识时,小张同学和小王同学对老师布置“探究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的作业很感兴趣,小张同学探究得到了n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的公式,并通过上网查证自己探究的结论是正确的.如图是两位同学进行交流的情景.
小王同学把哪个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数错了?请你通过计算或者画图来说明.
23. (本小题8.0分)
如图1,两张纸片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BEFG拼在一起,在AB边上取AM=BE,沿DM,MF分别剪一刀,将△DAM拼至△DCN,△MEF拼至△NGF,无缝隙无重叠,如图2.
(1)求证:DM=MF;
(2)求证:四边形DMFN是正方形.
(3)仿照题中的剪拼方法,剪两刀把图3中两个正方形剪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在图中作出剪拼线,并完成拼图.
24. (本小题10.0分)
如图,过原点的直线l交双曲线y=kx于点A和点B,点A的坐标为(2,3),点C是双曲线上异于点A的动点,且点C在第一象限,作直线OC交双曲线于点D.连结AD,DB,BC,CA.
(1)以下是小明同学探究四边形ADBC是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请你补充完整:
∵双曲线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且y=kx过原点的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点A和点B,
∴ ______ .
同理OC=OD.
∴四边形ADBC是平行四边形.(______ )
(2)问题探究:
①▱ADBC是否可能为矩形?请说明理由.
②▱ADBC是否可能为菱形?请说明理由.
(3)当▱ADBC的面积为18时,求点C的坐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2.【答案】A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x−2≥0,
∴x≥2,
故选:A.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3.【答案】B
【解析】解:对于选项A,当x=−1时,y=−2−1=2≠−2,
∴点(−1,−2)不是反比例函数数y=−2x图象上的点;
对于选项B,当x=−12时,y=−2−12=4,
∴点(−12,4)是反比例函数y=−2x图象上的点;
对于选项C,当x=−2时,y=−2−2=1≠−1,
∴点(−2,−1)不是反比例函数y=−2x图象上的点;
对于选项D,当x=−12时,y=−1−12=4≠−4,
∴点(−12,−4)不是反比例函数y=−2x图象上的点.
故选:B.
分别将四个选项中的点代入反比例函数y=−2x之中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都满足函数的解析式,满足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点都在函数的图象上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 2与 5不能合并,故A不符合题意;
B、 2× 5= 10,故B不符合题意;
C、 2× 5= 10,故C符合题意;
D、 5÷ 2= 102,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二次根式的加法,除法,乘法法则进行计算,逐一判断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方法一:
解:∵x=0是方程x2−x+m=0的一个根,
∴m=0,
∴x2−x=0,
∴x=0或1,
∴方程的另一个根为1,
故选:C.
方法二:
解:设另一个根为p,
则0+p=1,
∴p=1,
∴方程的另一个根为1,
故选:C.
方法一: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的值,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方法二: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记住: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ba,x1x2=ca.
6.【答案】D
【解析】解:∵x−甲=x−丙=13,x乙−=x丁−=15,
∴x−甲=x−丙
∵s甲2=s丁2=3.6,s乙2=s丙2=6.3,
∴s甲2=s丁2
∴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丁.
故选:D.
根据x−甲=x−丙 =13,x乙−=x丁−=15,可得乙、丁的麦苗比甲、丙要高,再由s甲2=s丁2=3.6,s乙2=s丙2=6.3,可得甲、丁麦苗的长势比乙、丙的长势整齐,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方差和平均数的知识,掌握方差越小,越稳定是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
由题意得,(n−2)⋅180°=540°,
解得n=5,
所以,这个多边形是五边形.
故选:C.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列出方程,然后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熟记内角和公式并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若AD//BC,且AB//CD,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若AB=CD,且AB//CD,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若∠B=∠D,且AB//CD,则∠A+∠D=∠B+∠C=180°,可得∠A=∠C,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若AC=BD,则AB//CD,无法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依次判断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x2+bx+c=0,
∴ax2+bx=−c,
∴x2+bax=−ca,
∴x2+bax+b24a2=−ca+b24a2,
∴(x+b2a)2=b2−4ac4a2.
故选:C.
首先进行移项,然后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进行配方,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可变形成左边是完全平方,右边是常数的形式.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
10.【答案】B
【解析】解:如图,设AC与EF的交点为O,
∵EF是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
∴AO=CO,AC⊥EF,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
∴∠AEO=∠CFO,∠AEO=∠CFO,
在△AEO和△CFO中,
∠EAO=∠FCO∠AEO=∠CFOAO=CO,
∴△AEO≌△CFO(AAS),
∴AE=CF,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又∵AC⊥EF,
∴四边形AFCE是菱形,
∴AF=FC,
∵AD=2AB=8,
∴AB=4,
∵AB2+BF2=AF2,
∴16+(8−CF)2=CF2,
∴CF=5,
∵∠B=90°,AB=4,AD=BC=8,
∴AC=4 5,
∵S菱形AFCE=CF⋅AB=12×AC⋅EF,
∴5×4=12×4 5⋅EF,
∴EF=2 5,
故选:B.
先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可得AF=FC,由勾股定理可求FC的长,由菱形的面积公式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 3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进行填空即可.
【解答】
解:∵− 3的相反数是 3,
故答案为 3.
12.【答案】1
【解析】解:∵x2−2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Δ=(−2)2−4×1×m=0,
解得m=1.
故答案为:1.
根据根的判别式的意义得到Δ=(−2)2−4×1×m=0,然后解关于m的方程即可.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Δ=b2−4ac:当Δ>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方程没有实数根.
13.【答案】9.1
【解析】解:八(1)班这次比赛的总成绩为8×20%+9×50%+10×30%=9.1(分),
故答案为:9.1.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式计算可得.
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14.【答案】 2
【解析】解:过点D作DE⊥AB于E,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2,
∵∠A=45°,DE⊥AB,
∴∠A=∠ADE=45°,
∴DE=AE,
∵DE2+AE2=AD2=4,
∴DE= 2,
故答案为 2.
过点D作DE⊥AB于E,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BC=2,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AE,由勾股定理可求DE的长.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是本题的关键.
15.【答案】y1
∴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
∵−2<0<1<2,
∴点C(−2,y3)在第二象限,点A(1,y1)、B(2,y2)在第四象限,
∴y1
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答案】72或12516或(10 2−254)
【解析】解:当5cm的边为腰时,如图:AE=AF=5cm,
∵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
∴AB=AD=CD=BC=4cm,
由勾股定理得:DF=BE= 52−42=3cm,
∴CE=CF=1,
∴S△AEF=4×4−2×12×4×3−12×1×1=72cm2,
当5cm的边为底边时,
①如图,AF=5cm,AE=EF,
∵DF= 52−42=3cm,
∴CF=1cm,
设BE=x cm,
∴CE=(4−x)cm,
∵AE=EF,
∴x2+42=(4−x)2+12,
解得:x=18,
∴BE=18cm,CE=318cm,
∴S△ABE=4×4−12×4×18−12×318×1−12×4×3=12516cm2;
②当EF=5cm,BE=BF时,如图,
∵AB=BC,BE=BF,AE= BE2−AB2,CF= BF2−BC2,
∴AE=CF,
设AE=CF=x cm,
则DE=DF=(4−x)cm,
∵EF2=DE2+DF2,
∴25=2(4−x)2,
解得:x=4−5 22或x=4+5 22(舍去),
∴AE=CF=(4−5 22)cm,
∴DE=DF=5 22cm,
∴S△BEE=4×4−2×12×4×(4−5 22)−12×5 22×5 22=(10 2−254)cm2,
故答案为:72或12516或(10 2−254).
分5cm的边为腰,和5cm的边为底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解.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本题的综合性强,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的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解:(1)原式= 48÷3
= 16
=4;
(2)原式=6+4 2−3 2−4
=2+ 2.
【解析】(1)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运算;
(2)先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展开,然后合并即可.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除法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答案】解:(1)x2−9=0,
x2=9,
x1=−3,x2=3;
(2)x2−2x=1,
x2−2x+1=1+1,
(x−1)2=2,
x−1=± 2,
x−1= 2或x−1=− 2,
x1=1+ 2,x2=1− 2.
【解析】(1)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直接开平方法,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解:(1)∵12出现了5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是12件;
10个数中最中间的数是第5、6个数,则中位数是12+122=12(件);
平均数:(10×1+11×1+12×5+13×1+14×1+15×1)÷10=12.3(件);
答:这10名工人日均生产件数的众数为12件,中位数为12件,平均数为12.3件.
(2)10×80%=8(人),
答:选择中位数或者众数作为日生产件数的定额.
如果以中位数或者众数“12件”作为定额,那么80%的工人都能够完成或者超额完成任务,有利于词动工人的积极性.因此可以把定额确定为12件.
【解析】(1)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分别进行解答即可得出答案;根据“平均数=加工零件总数÷总人数”计算即可;
(2)应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和本题的60%可知选择哪个统计量比较合适.
本题考查统计量的选择、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20.【答案】解:设这款手机的价格在两个月中平均每月下降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得:3000(1−x)2=2430,
解得:x1=0.1=10%,x2=1.9 (不符合题意,舍去).
答:这款手机的价格在两个月中平均每月下降的百分率为10%.
【解析】设这款手机的价格在两个月中平均每月下降的百分率为x,利用这款手机两个月之后的价格=这款售价首发日的价格×(1−这款手机的价格在两个月中平均每月下降的百分率)2,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符合题意的值,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1)证明:∵四边形EFGH是菱形,
∴EH=HG,
∵E,H,G分别是AB,AD,CD的中点,
∴EH是△ABD的中位线,GH是△ADC的中位线,
∴EH=12BD,GH=12AC,
∴AC=BD;
(2)解:∵AB⊥AC,
∴∠BAC=90°,
∵AB=3,BC=5,
∴AC= BC2−AB2= 52−32=4,
由(1)可知:GH=12AC=2,
∵四边形EFGH是菱形,
∴菱形EFGH的周长为2×4=8.
【解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EH=HG,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
(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GH,根据菱形的性质计算,得到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中点四边形,掌握菱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解:对角线为10条的数错了,
已知n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 12n(n−3),
若n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10,则 12n(n−3)=10,
化简得n2−3n−20=0,
解得n=3± 892,
∵两个解均不符合题意,由此得到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10条是错误的;
若n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14,
则 12n(n−3)=14,
化简得n2−3n−28=0,
解得n=7或−4(舍去),
所以对角线是14条是正确的,10条是错误的.
【解析】分别根据多边形的对角线公式 12n(n−3),列出方程,判断n是否为正整数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对角线,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多边形对角线公式得出关于n的一元二次方程.
23.【答案】(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BEFG中,BE=EF,AD=AB,∠A=∠E=90°,
∵AM=BE,BE=EF,
∴AM=EF.
∵AE=AB+BE=AM+ME,AM=BE,
∴AB=ME.
又∵AD=AB,
∴AD=ME,
∴△ADM≌△EMF(SAS).
∴DM=MF.
(2)证明:由(1)已证:DM=MF,△ADM≌△EMF,
∴∠DMA=∠MFE.
∵∠E=90°,
∴∠MFE+∠FME=90°,
∴∠DMA+∠FME=90°,
∴∠DMF=180°−(∠DMA+∠FME)=90°.
∵△NGF是由△MEF拼成的,
∴FN=MF,
∴DM=FN.
同理DN=DM.
∴DM=FN=DN=MF,
∴四边形DMFN是菱形,
∵∠DMF=90°,
∴四边形DMFN是正方形.
(3)如图所示,取BM=AE,沿CM,MF分别剪一刀,将△EFM拼至△GFN,△CBM拼至△CDN.
【解析】(1)证明△ADM≌△EMF;
(2)说明四边形DMFN有一个内角是90°,四条边都相等;
(3)仿照题中的剪拼方法即可完成拼图.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正方形的判断等知识,环环相扣,难度不大.
24.【答案】OA=OB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解:(1)∵双曲线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且y=kx过原点的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点A和点B,
∴OA=OB.
同理OC=OD.
∴四边形ADBC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OA=O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①四边形ABCD可能是矩形.
∵点A与点C,点B与点D均关于原点对称,
∴OB=OD,OA=O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当OA=OB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
②平行四边形ADBC不可能为菱形,
因为点A,C都在第一象限,则∠AOC=90°,
即OA与OC不可能互相垂直,
则平行四边形ADBC不可能为菱形;
(3)∵A(2,3)在双曲线y=kx上,
∴k=6.
设C(a,6a),
过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E,F.
∵AE⊥x轴,点A在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上,
∴S△AOE=3,
同理可得,S△OCF=3,
∵平行四边形ADBC的面积为18,
∴S△AOC=4.5,
(3)∵A(2,3)在双曲线y=kx上,
∴k=6.
设C(a,6a),
过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E,F.
∵AE⊥x轴,点A在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上,
∴S△AOE=3,
同理可得,S△OCF=3,
∵平行四边形ADBC的面积为18,
∴S△AOC=14×18=92,
①当点C在OA下方时,如图2.
∵S△AOC=四边形AEFC的面积,
∴12(3+6a)×(a−2)=92,
解得a=4或a=−1(舍去),
∴C(4,32);
②当点C落在OA上方时,如图3,
∵S△AOC=四边形AEOC的面积−△AOE的面积,四边形ACFE的面积=四边形AEOC的面积−△COF的面积,
∴四边形ACFE的面积=S△AOC=92,
∴12×(3+6a)×(2−a)=92,
解得a=1或a=−4(舍去),
∴C(1,6).
综上所述,点C的坐标为(4,32 )或(1,6).
(1)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得到OA=OB.同理OC=OD.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得到四边形ADBC是平行四边形;
(2)①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得到OB=OD,OA=OC,于是得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②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3)根据A(2,3)在双曲线y=kx上,求得k=6.设C(a,6a),过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E,F.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得到S△AOE=3,同理可得,S△OCF=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S△AOC=4.5,过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E,F. ①当点C在OA下方时,如图2.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②当点C落在OA上方时,如图3,根据题意得到方程即可得到a=1或a=−4(舍去),于是得到结论.
本题是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正确地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0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