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引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9加几
第1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9加几的口算方法,知道得数的单位名称。
经历运用已有认识和经验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从具体操作中抽象方法的思维过程,发展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探索、交流和认识新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感受,发展主动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感受数学方法的合理性、应用性。
理解:理解9加几的一些口算方法,逐步理解并认识“凑十法”及其口算过程。
简单运用:能用“凑十法”正确口算9加几的得数。
复杂运用:发现题组中的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挑战性目标
理解“凑十”的思维性。
教学重点
9加几的“凑十”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题组中的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关注差异
一、预学查异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这是谁?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灵灵。今天它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好吗?
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灵灵想请大家帮帮忙,帮他解决几道题。
卡片出示:10+3、10+6、10+1、10+7、10+5、10+2、10+9、10+4、10+8
学生口答,追问: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啊?
指名汇报。
二、初学引异
1、理解题意
谈话:说的真好!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忙,灵灵想请小朋友们去家里做客。
问:看,它为大家准备了什么?
课件出示苹果图
问:这些苹果是怎么摆放在桌子上的?
再问:你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板书: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问:谁会列式?(板书:9+4)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因为是把盒子里的苹果和盒子外面的苹果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2、探索
9+4是不是等于13,下面我们拿出圆片来摆一摆、移一移、算一算,验证一下9加4是不是等于13。
听清要求:
(1)拿出9个红色圆片代替红苹果,
(2)拿出4个绿色圆片代替绿苹果。
(3)一摆、移一移
开始!
生摆一摆讨论,汇报
30秒后
师说: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算到结果的。
师:通过刚才摆圆片验证,9+4是等于13吗?
师:谁先来说说看,你是怎么摆的?其余小朋友认真听,你的想法和他同不同,如果不同就举手。
生:我是数着算的,9,10,11,12,13。
师:哦,是从9接着往下数的,可以。有不同想法吗?
生:我是先想10加4得14,再减去1就是13。
生:我是先移一个苹果到左边,右边还有3个,合起来就是13。
建构算法
师:谁来移一移?(生移动苹果)
师提问:为什么要移进来一个呢?(变成10个)
师:把盒子外的一个移到盒子里,盒子里就变成了10个,和外面的3个合起来就是13个。
师:刚才我们把4个苹果分成了几个和几个?(把4个分成1个和3个)
也就是把4分成1和3。
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先算9+1=10)
再算呢?(再算10+3=13)。(师边说边板书)
师:计算9+4时,我们是想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
谁能像这样完整地说一说?(指名说,同桌互说,全班说)
师:苹果是“13个”,算出得数后,后面可以写上“个”,用括号括起来,它叫单位名称。(板书)
追问:算式里的单位名称是什么?(个)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把4分成1和3?
生:因为9和1才合成10。
师:对了,先把9和1凑成10,算起来很方便。像这样先凑成10再算得数的方法,我们叫它“凑十法”。(板书并领读:凑十法)
三、研学导异
1、P89第1题
(1)师:听说我们会算了,小猴也想来试一试呢!(出示图)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左边有几块积木?右边呢?要解决什么问题?会列式吗?
你猜小猴怎么搬很快就会算出来?(从右边搬一块到左边)
为什么只搬一块?
我们看看小猴是不是这样搬的。
师:你能将小猴的计算过程填完整吗?
填一填。
(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做对的坐正,有错的起立。
(2)小结归纳
师:刚才我们做了两道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算9加1等于10)
师:我们在计算9加几时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加几等于十几。
(3)师:你能用这种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把牙刷吗?试一试。
(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师:谁来汇报?
做对的坐正,有错的起立。
2、教学“试一试”
师:小猴看我们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送来了鲜花表示祝贺(出示图)你知道它一共送来多少朵鲜花吗?先圈出10朵,再填一填。
(生动手圈图并计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圈的?(实物投影展示)
为什么这样圈?
有不同圈法吗?(实物投影展示)
我们比一比这两种圈法,哪一种更能一眼看出是16朵?
还有不同圈法吗?(实物投影展示)
你们能根据这种圈法说说计算过程吗?
3、P89第2题
师:这时小猴想大显身手考考我们,敢接受考验吗?(敢)
小棒图,先圈出10根,再填得数。
(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师:他是这样圈的,有不同意见吗?得数是?
做对的坐正,有错的起立。
4、 P89第4题
师:我们做个游戏放松一下吧。游戏叫小蚂蚁搬家。游戏规则:小蚂蚁移到哪,你要快速说出算式和得数。OK?我要请坐得最正,手举得最好的小朋友回答。开始!
四、拓学展异
1、 P89第5题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到数学宝库逛一逛。看,里面还藏着宝藏呢,但是呀,打开宝藏我们需要两把金钥匙,钥匙就藏在下面的学习任务中,有信心找到吗?
出示:9+1=( )
9+2=( )
9+3=( )
汇报得数,开始!
幻灯出示:9+4=( )
9+5=( )
9+6=( )
师:会自己算吗?开始。(生独立填得数)
得数是?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算式往下编三道算式吗?试一试!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师:有的同学写得非常快,是发现什么了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生:得数越来越大。
师:还有呢?你说。
师小结:都是9加几,加上的数越大,得数也越大!
师:恭喜你们,已经找到了第一把金钥匙。
师:你能用这把金钥匙完成这道题吗?
师:手势告诉我,开始!
师:为什么?怎么想的?
师:我们接着来找第二把。再来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指名2人)
师:再仔细看一看。(幻灯显示)
师:看一看加上的数和得数的个位上的数。(少了1个)
师:为什么会少了1个呢?少了的1个到哪去啦?(少的1个给9变成10了)
(学生说一说加号后面的数与得数中个位上数的关系)
师: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开了宝藏,真了不起!
师: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今天学习了?计算9加几用什么方法?
2、课堂作业:《补》P46
提供认知前提准备和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
复习10加几的口算,为新知作铺垫。
全面兼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提问时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
DF:在练习的过程中,要通过课件演示核对学生的答案,做对的起立,并同桌进行检查,针对错误进行反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错误类型给予指导和纠正。
动态分层与互补合作相结合的策略:可以让优生先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帮助学困生理解,夯实他们的基础,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 9加几
9 + 4 = 13(个)
1 3 凑十法
10
教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设计,共27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共2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1.1 9加几 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