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章自然灾害第1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课件
展开一、气象灾害1.洪涝灾害
2.干旱灾害(1)干旱: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____、土壤缺水的现象。(2)旱灾:当干旱持续时间____,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3)分布。(4)危害:导致______大量减产;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引发______、火灾、虫灾等灾害。
4.寒潮灾害(1)定义:是因________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2)分布。
(3)危害:引起剧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____,造成农业损失;造成______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二、地质灾害1.地震(1)定义: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岩层突然断裂或错位,能量以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2)地震构造。图中C为震源,B为震中,BC为震源深度,AB为震中距,弧线DE为等震线。(3)震级和烈度。①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可以有____烈度。②烈度的影响因素:____、震源深度、震中距、________和地面建筑等。
(4)分布。①世界:____交界处,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②我国:____、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5)危害:房屋倒塌,破坏道路;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____、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考点一 气象灾害『典例导悟』(2022·浙江1月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 图中甲地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其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冬春季节雪灾频发。(1)分析甲地雪灾频发的主要自然原因。(2)评价冬春季节暴雪对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我的解答】答案:(1)冬季风迎风坡,降雪量大,降雪日数多;纬度高,气温低,积雪时间长。(2)牲畜冻伤、冻死,牲畜圈(棚)舍受损或倒塌;饲草供给困难;积雪融水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牧草产量。
『核心突破』突破一 主要气象灾害
突破二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1.时间分配规律
突破三 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影响1.主要自然因素
突破四 气象灾害的相关性1.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
2.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对点训练』考向1 洪涝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图2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图1 图2
1.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为(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 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 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1.D 2.B 解析:第1题,黄浦江沿岸地区纬度低,蒸发量大,①错。河网密度小,汇集地表径流少,不易发生内涝,②错。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洪水下泄不畅,容易发生内涝,③对。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导致短时间内流量增大,形成内涝,④对。第2题,由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使得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高;黄浦江流经地区地势低平,含沙量较小,河流淤积少;在短时间内,陆地构造不会发生明显抬升;地下水位升高与防汛墙没有关系。
考向2 台风及其影响(2022·潮州模拟)2020年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无台风生成,是1949年以来首次7月“空台”。下图为2020年副热带高压和常年副热带高压位置对比图。据此完成 3~5题。
3.西北太平洋全年都有台风活动,一般发生频率最高的月份是( )A.6月 B.7月 C.8月 D.9月4.关于我国7月出现“空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入夏以来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弱、位置偏东B.入夏以来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位置偏南C.西北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偏高D.我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气温异常偏高
5.推测7月“空台”可能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是( )A.东北、华北地区旱情严峻B.长江流域梅雨开始晚、强度小C.黄河流域面临凌汛威胁D.华南地区持续晴热、高温少雨
3.C 4.B 5.D 解析:第3题,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风力在12级以上。台风出现最多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8月份洋面气温最高,容易生成台风。第4题,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南,使得台风生成源地——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受到极大抑制,使其缺少最关键的环境条件,挤压了台风生存空间,从而导致“空台”现象,B正确,A错误。海域水温升高,有利于台风生成,C错误。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发生条件包括水温、广阔的
洋面,“空台”与内陆气温无关,D错误。第5题,“空台”是副热带高压偏强的结果,副热带高压偏强更易引发北涝南旱,故东北、华北地区“空台”之后可能会面临较为严峻的汛情,长江流域也会因为副热带高压偏强而入梅偏早、降水偏多,A、B错误;华南地区因持续受强高压控制而晴热、高温少雨,D正确;黄河流域的凌汛发生在冬半年,与“空台”无关,C错误。
考点二 地质灾害『典例导悟』(2022·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图2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气候资料。两地所在区域均位于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分析其自然原因。
【我的解答】答案:那波利和蒙特雷所在区域地处板块交界附近,有地势起伏较大的沟谷地形;有大量松散的冲积物;山地降水集中。
『核心突破』突破一 震级和烈度的对比
突破二 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1.产生原因
『对点训练』考向1 地震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通常指百年左右),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地震的最大烈度,称为地震基本烈度。通常对大区域的地震基本烈度进行鉴定,称为地震烈度区划。如图为我国台湾岛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据此完成 1~2题。
1.台湾岛地震基本烈度( )A.花莲小于台北 B.台东小于新竹C.台北大于嘉义 D.嘉义大于高雄2.台湾岛地震基本烈度最大的区域及其形成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南部—受洋流影响大B.西部—地形平坦C.东部—距板块边界近D.中部—海拔高
考向2 滑坡2017年7月1日,四川省雷波县锦城镇白沙埂村附近发生山体滑坡。此次滑坡落差达400多米,造成部分公路、农田被掩埋,少量房屋被损毁。下图为此次滑坡堆积体颗粒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此次滑坡的方向是( )A.由西南滑向东北 B.由东北滑向西南C.由西北滑向东南 D.由东南滑向西北4.垂直方向上钻探发现,细小颗粒碎屑主要分布在滑坡体的下层,主要原因是( )A.细小颗粒碎屑质量轻,运动距离长B.细小颗粒碎屑数量多,堆积范围广C.细小颗粒碎屑黏度小,摩擦作用强D.细小颗粒碎屑受震动,沿孔隙沉降
3.B 4.D 解析:第3题,结合图中方向信息、挡土墙分布可知,滑坡方向主要为东北—西南走向,C、D错;滑坡时巨石受重力的影响,向下滚落的距离远,结合图中滑坡范围信息可知,此次滑坡的方向应为由东北滑向西南,A错,B对。第4题,细小颗粒碎屑质量轻,运动距离更短,A错;堆积范围的大小与细小颗粒碎屑主要分布在滑坡体的下层关系不大,B错;同理,摩擦作用的强弱与细小颗粒碎屑主要分布在滑坡体的下层关系不大,C错;细小颗粒碎屑的粒径较小,受震动影响,沿孔隙沉降,使其主要分布在滑坡体的下层。
考向3 泥石流(2022·黄石模拟)泥石流冲出沟口后,由于地形突然开阔,坡度变缓,挟带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泥石流扇。天摩泥石流扇伸入帕隆藏布江(雅鲁藏布江水量最大的支流),导致帕隆藏布江江岸位置变动,泥石流扇上下游附近河段冲淤交替,318国道因此改道。如图示意天摩泥石流扇附近帕隆藏布江的冲淤形势。据此完成5~6题。
5.天摩泥石流扇形成后,其下游附近河道冲淤交替,主要是因为泥石流扇改变了局部河流的( )A.流速 B.流量C.局部落差 D.主流方向6.与原318国道相比,对改道后的新318国道威胁增强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洪水 B.崩塌C.泥石流 D.地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第1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第1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低洼土地,泥沙淤塞,中下游平原,农作物,沙尘暴,海水倒灌,东南沿海,强冷空气,深秋到初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7章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第2讲地质灾害考点1地震灾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7章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第2讲地质灾害考点1地震灾害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讲地质灾害,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考点一地震灾害,地应力,地震波,地震构造示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章自然灾害第14讲课时1气象灾害课件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章自然灾害第14讲课时1气象灾害课件湘教版,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增素能精准突破,课程标准,考点气象灾害,②人为原因,2防治措施,台风和寒潮,第2题,第3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