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展开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地貌等。2.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途径:水循环、________和岩石圈物质循环。3.意义:形成一个相互____、相互制约和相互____的整体,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础。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微方法|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具有每个要素的独特功能以外,还具有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____,各个要素的演化是______。2.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____,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
|微方法|例证法理解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以森林面积的减少为例
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____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________发生改变。2.与自然环境普遍存在着的演化相比,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____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3.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____,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快。环境的快速变化往往不利于人类的____。
考点一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考点二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意义
考点一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典例导悟』(2022·全国甲卷)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1)~(2)题。
(1)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弱C.温度较高 D.径流较少(2)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A.缺乏鼠类食物 B.冷空气易集聚C.地下水位高 D.鼠类天敌多
【我的解答】(1)D (2)C
『核心突破』突破一 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推动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如图表所示:
1.气候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2.地貌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3.土壤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4.生物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以农业发展为例,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以及地形、土壤、灌溉水源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突破二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对点训练』考向1 水文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太平洋中部有一独立的椭圆形岛屿(如图所示),岛上石灰岩广布,最高海拔61米。岛上降水丰富,却没有河流,唯一的湖泊(布阿达湖)也是咸水湖。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对该岛“没有河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B.地表石灰岩广布,下渗较严重C.岛屿面积狭小,不利于储水D.地势起伏较大,地表水易流失2.布阿达湖成为咸水湖的必要条件有( )①降水丰富 ②蒸发旺盛 ③无出湖径流 ④有海水倒灌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向2 植物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2022·湖南卷)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3~5题。
3.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①海拔 ②土壤含水量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土壤含盐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A.胡杨涵养水源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C.地下水埋深浅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5.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土壤有机质减少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C.土壤含盐量增加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
3.B 4.A 5.B 解析:第3题,读表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群落盖度大致先增后降,海拔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容重大致先降后升,土壤电导率变化规律不明显。材料信息表明,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因此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不明显。由此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即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
第4题,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 米,浅根系草本植物很难直接获得地下水,但该地胡杨为主要建群种,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作用,从而使浅根系草本植物获得水分,因此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A符合题意,排除C;草本植物根部较浅,水分竞争力并不强,排除B;该区域地下水位较深,盐碱化现象并不严重,因此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不是其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排除D。第5题,干旱地区植物得以生存主要取决于水源
条件,乔木与灌木的根系较深,在缺水地区存在明显的水分竞争状况,乔木比灌木水分竞争能力更强,使得灌木消失,B符合题意;草本根系较浅,与灌木相比,灌木竞争能力更强,因此灌木消失不是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的结果,排除D;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乔木与草本植物均能生长,因此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含盐量增加不是导致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排除A、C。
考点二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意义『典例导悟』(2021·广东卷)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如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下地貌体出露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③湖盆区构造沉降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 )A.湖岸线长度变短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C.湖泊的面积稳定D.沿岸区域生境多样性增加
【我的解答】(1)A (2)D
『核心突破』突破一 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自然环境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独特的荒漠环境:
突破二 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环境中的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自然环境状态的改变。
『对点训练』考向1 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高寒草原(AS)是在寒冷、湿润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高原和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是长江源区主要植被类型之一。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其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根据覆盖度不同,高寒草原可以分为H—AS(覆盖度>50%)、M—AS(30%<覆盖度<50%)和L—AS(覆盖度<30%)三种类型。如图为长江源区三类高寒草原的面积在不同时段的年均变化率。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长江源区高寒草原覆盖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86—2000年高寒草原面积变化幅度最小B.1969—2013年覆盖度变化的重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变干C.2007—2013年 L—AS面积减小D.1969—2013年 H—AS和M—AS减小面积相等2.长江源区高寒草原的变化对源区的影响有( )①地表径流增加 ②地下径流增加 ③地下水位升高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向2 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2023·株洲模拟)岩溶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乃至土壤流失的现象。下图示意湖南省西北部地区石漠化发生率(单位:%)随坡向的变化状况。据此完成3~4题。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3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3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植被与土壤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植被与土壤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考点一植被,考点二土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考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考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生物循环,光合作用,不同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