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一课一练
展开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2022·广东肇庆)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渊改革币制,废除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铸行“开元通宝”钱,钱文为书法家欧阳询所书。从此,标示重量的五铢钱淡出历史舞台。“开元通宝” ( )
A.是古代年号钱发行的开端
B.开启了铸币权的国有化
C.首次完成了货币的标准化
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标示重量的五铢钱淡出历史舞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高祖时期,进行币制改革,废除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
答案:D
2.明朝永乐年间,政府获得白银收入后,多用于制造首饰、铸造银柜保存重要文件、塑为银印、携出海外采购珍宝并赏赐外国贡使等。这说明当时 ( )
A.外贸发达白银大量流入
B.流通领域广泛使用白银
C.白银价值得到广泛体现
D.白银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
解析:根据明朝政府将白银多用于“制造首饰”“铸造银柜”“塑为银印”“赏赐外国贡使”等,可知白银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体现,故C项正确。明朝初期,对外贸易并不发达,新航路开辟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是在明朝中后期而不是前期,故 A、B两项与史实不符;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D项错误。
答案:C
3.1948年,国民政府公布《金圆券发行办法》条例,规定全国各地各种物品货价折合金圆券出售,到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总额达130多万亿元,超过初定发行总限额的6.5万倍。金圆券超额发行的主要目的是 ( )
A.挽救财政危机 B.抑制通货膨胀
C.缓和社会矛盾 D.振兴民族工业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挽救财政危机,故A项正确。金圆券的超额发行恶化了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故B、C两项错误;金圆券的超额发行使民族工业缺乏健康的金融环境,故D项错误。
答案:A
4.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 ( )
A.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
B.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
C.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
D.英、美、法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解析: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放弃金本位制,形成各自为战的货币区域,这表明了世界货币体系瓦解,故A项正确。B项中的“开始”在题干中不能体现;C、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答案:A
5.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第二,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这表明 ( )
A.美元成为通行世界的货币
B.美国凭借美元成为世界霸主
C.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
D.其他会员国成为美国的附庸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材料提及的是1944年美国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现出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C项正确。
答案:C
本课提要
1.重要时间点
(1)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2)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3)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4)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2.重要知识点
(1)中国古代货币以铜钱为主,后来出现了纸币,白银也成为法定货币。民国时期,货币发行较为紊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世界货币体系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强化了美国的经济霸权。
基础巩固
1.下图所示是我国某一时期流通的主要货币。该历史时期是 (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货币种类很多,没有统一,结合选项可判断此时期为战国,A项正确。秦朝时统一货币,B、C、D三项错误。
答案:A
2.下图是“圆形方孔钱”成为统一货币样式。秦统一货币在当时最主要的意义是 ( )
A.有助于中央集权巩固
B.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C.有利于各地贸易发展
D.有利于确立新的货币制度
解析:秦统一全国货币为“圆形方孔钱”,这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之一,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是秦统一全国货币的意义,但不符合“在当时最主要的意义”,故排除。
答案:A
3.下图为忽必烈在1260年印发的“中统元宝交钞”,允许民间以银向政府储备库换钞或以钞向政府兑银,所有钞券均可完税纳粮。这说明当时 ( )
A.流通货币信用良好
B.民间纸币开始流通
C.对外贸易历史悠久
D.东南沿海商业发达
解析:“允许民间以银向政府储备库换钞或以钞向政府兑银”说明此时民间已经在使用“中统元宝交钞”,实质体现出该时期流通货币信用良好,A项正确。民间纸币开始流通是北宋时期,B项错误。“中统元宝交钞”主要是满足国内贸易需要,C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具体地址,D项排除。
答案:A
4.明朝初年,在交易时,“百文以上用钞(纸币),百文以下用钱(铜钱),法之至善也”,但行之未久,“钞法日废”。宣德时,“户部言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钞滞不行”,至嘉靖时,“钞久不行,钱亦大壅,益专用银矣”。这表明 ( )
A.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
B.出现更广泛流通的纸币
C.宣德年间纸币已经消失
D.铜钱逐渐取代纸币金银
解析:从明朝初年到宣德年间,再至嘉靖年间,经济交易中,先是纸币逐渐不再盛行,而后铜钱的地位也开始下降,而交易中白银越来越受欢迎,并逐渐成为市场中的主要货币,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钞法日废”“钞滞不行”“钞久不行”等语矛盾,排除;“钞滞不行”是说纸币在市场上流通性变差,但并未彻底消失,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钱亦大壅”矛盾,排除。
答案:A
5.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法币政策中规定:以“中国”“中央”“交通”三大银行统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商民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此次法币改革 ( )
A.体现了官僚资本的掠夺
B.有利于国内金融的稳定
C.加重了广大农民的负担
D.杜绝了中国白银的外流
解析:材料中的法币改革体现了国内货币的统一,这有利于稳定国内的金融秩序,故B项正确。法币改革是国家行为,并非官僚资本的掠夺体现,故A项错误;法币改革只是货币形式的变化,不能说明农民的负担加重,故C项错误;实行法币改革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但并不能杜绝外流,故D项错误。
答案:B
6.1821年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制度,基于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英国政府还采取政策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各类金融业务,英国的企业也通过资本输出的手段将英镑洒向了世界。材料说明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重商主义政策成就英镑的国际地位
C.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确立
D.国际货币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解析: “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英国政府还采取政策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各类金融业务,英国的企业也通过资本输出的手段将英镑洒向了世界”反映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以英镑为中心的金融体系,不足以体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内容,故A项错误;1821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英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非重商主义,故B项错误;17世纪时英国即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答案:D
7.(2022·广东梅州)关于下列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规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金本位制度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B.世界金融霸权中心从未发生区域性转移
C.国家的经济实力影响货币地位
D.浮动汇率后美元不占国际货币最大权重
解析: “布雷顿森林会议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取代“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霸主相关,而牙买加体系的确立则是因为美国实力相对下降无法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说明国家实力在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中有较大的影响,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任何一种货币体系的确立都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定时期内会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工业革命后,世界金融中心在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排除B项;在牙买加体系中,美元仍然占相当大的权重,在牙买加体系中有最大的影响力,排除D项。
答案:C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中央’‘中国’‘交通’(1936年又增加了‘中国农民银行’)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发行的、现在正流通市面的纸币,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停止使用……国内“所有商民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全数没收,以防白银偷漏”。……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类者,应自11月4日起,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如有故存隐匿,意图偷漏者,应准照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惩治。”……根据中国货币近五年来对英镑的平均汇价规定,法币一元等于英镑一先令二便士半。
——摘编自《财政部改革币制令》(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11月)
材料二 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至1953年12月陆续发行。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同日开始发行第一套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香港、澳门、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内流通(西藏地区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政府改革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及措施。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的时间1935年来分析,1929年至1933年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1935年是经济大危机影响的时期,西方各国为了转嫁危机而采取了许多不良措施,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所以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以此来加强统治,稳定金融。(2)第一问根据“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同日开始发行第一套统一的人民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解放战争迅猛发展,解放区建设迫在眉睫。第二问结合“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同日开始发行第一套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从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和逐步收回地方货币角度进行概括归纳。由“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香港、澳门、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内流通(西藏地区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可以概括出在全国统一推进人民币的发行及使用。
答案:(1)原因:加强统治,发展经济,稳定金融;国内货币制度混乱;经济大危机波及中国。
(2)背景:解放战争进展迅猛,解放区建设迫在眉睫。措施: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人民币;逐步收回各种地方货币;在全国统一推进人民币的发行及使用。
拓展提高
9.古代货币的形成与发展和古代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下图中的变化,本质上说明了 ( )
圆形方孔钱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A.抑商政策的结束
B.商帮出现后对商业的垄断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纸币完全取代了金属货币
解析: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反映出商品经济的繁荣,故答案为C项。纸币的出现并不能说明抑商政策的结束,排除A项;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纸币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金属货币,到了明清时期,主要流通货币是白银,排除D项。
答案:C
10.明朝货币白银化“把国家财政活动推到快速运转的经济旋流中,从而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材料表明货币白银化 ( )
A.是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
B.加速了社会转型的进程
C.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破坏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解析:根据材料“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指货币白银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明朝时期用白银作为流通的货币,从根本上来讲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海外贸易发展只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之一,A项错误;货币白银化并没有推动当时社会转型,B项错误;普遍流通的货币没有破坏社会秩序的稳定,D项错误。
答案:C
11.(2022·广东佛山)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黄金生产成本的上升和黄金商业用途的增加,每年用作货币的黄金数量只以2%的速度增长,而国际贸易则以接近10%的速度增长。由此推知 ( )
A.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将会结束
B.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必然走向瓦解
D.人们会到银行挤兑黄金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但是材料反映出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黄金的生产成本上升,且黄金作为货币的增长速度和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不一致,这意味着黄金的价格一定会出现较大波动,但是其他国家必须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经济会受到负面影响而不能自己控制,暗示布雷顿森林体系必然走向瓦解,美元的特殊地位会受到冲击,故选C项;黄金的货币历史结束的说法不准确,黄金始终能以各种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流通,排除A项;材料只能反映黄金价格的波动情况,看不出各国的政策,排除B项;黄金的价格受到储备量和世界各国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而黄金价格的涨跌会决定人们是否会去银行挤兑黄金,但仅由材料的内容不能直接判断人们是否会去挤兑黄金,排除D项。
答案:C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意欲按照其意志重建世界经济秩序。1944年7月,在美国倡议下,44个盟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镇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建立的国际金融体系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实际上仍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比价固定,1美元等于0.888 671克黄金。体系建立之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承认美元是“自由兑换货币”。
——摘编自陈雨露、杨栋《世界是部金融史》
材料二 2016年人民币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后第五种入篮货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末,人民币储备总额为1 228.02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份额为1.23%,较2016年同期增加0.15个百分点,是继美元(62.7%)、欧元(20.15%)、日元(4.89%)、英镑(4.54%)、加拿大元(2.02%)和澳大利亚元(1.80%)后的世界第七大储备货币。
——摘编自谈俊
《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意志”是什么,并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材料一相比,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
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意欲按照其意志重建世界经济秩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美元与黄金比价固定,1美元等于0.888 671克黄金”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意义回答。第(2)题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人民币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后第五种入篮货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可知,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当今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的呈现、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加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等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1)意志: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影响: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但这一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为其全球称霸创造了条件。
(2)新特点:国际货币出现多元化趋势。
背景:旧的国际货币体系已不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和支持;中国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努力。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 货币与财税制度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 货币与财税制度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000000185两大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后复习题,共7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