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第二节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同步测试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卷五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测试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步测试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基础巩固】
读自然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下图地貌的箭头是( )
A.⑧ B.⑦ C.⑥ D.⑤
解析: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A项正确;喀斯特地貌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作用于地貌的结果,而②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B项错误;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C项错误;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④是气候对土壤的影响,D项错误。第2题,该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和驼队,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1.A 2.D
3.下图反映的自然环境要素间的功能是( )
A.生产功能 B.稳定功能 C.消费功能 D.选择功能
解析:由图可知,各自然环境要素间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藏羚羊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稳定功能。
答案:B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林木低矮、树枝虬曲呈丛生状态,身躯大幅度倾斜,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4~6题。
4.造成岳桦树枝条虬曲,树干大幅度倾斜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贫瘠 B.风力强劲 C.气候严寒 D.地形陡峭
5.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
6.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解析:第4题,岳桦林带分布海拔高,风力强劲,造成树干大幅度倾斜,枝条虬曲,而其他选项都和岳桦林该形态特征的形成无关。故选B项。第5题,由材料可知,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随林线上升,岳桦林分布海拔上限也会随之上升,林线附近会生长新的岳桦林幼树,A项正确。第6题,根据材料提示: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可知岳桦结实线与生长季长短有关。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说明生长季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说明北坡冬季升温幅度大,导致林线快速上升,故选C项。
答案:4.B 5.A 6.C
“一枝黄花”是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原产于北美洲,进入我国后在南方一些省份泛滥成灾。它根系发达,繁殖力强,其根、茎、种子均可繁殖,一株“一枝黄花”一年可繁殖至两万余株,一旦蔓延成灾,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安全将构成严重威胁。据此,完成7~8题。
7.材料中描述的生物入侵现象,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
A.自然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B.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将产生新的功能
C.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D.一个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各个要素及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
8.“一枝黄花”在我国南方部分省份迅速蔓延,其主要的原因是( )
A.这些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其生长
B.该地区的土壤呈酸性,适宜其生长
C.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没有天敌
D.这一物种在该地区发生了变异
解析:第7题,生物入侵现象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体现之一,一个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将会导致其他各个自然环境要素及整个自然环境状态的改变。第8题,“一枝黄花”在我国南方部分省份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气候适宜其生存。植物生存的关键是看其是否适应当地环境,并不是靠天敌来调节。
答案:7.D 8.A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这座大坝建成20多年后,出现了一系列现象: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壤肥力持续下降;下游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内退等。据此完成9~10题。
9.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20多年后出现的一系列现象体现了( )
A.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B.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环境的稳定功能
D.一个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各个要素及整个自然环境状态的改变
10.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形成了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水库。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对库区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生物多样性剧减
B.地方性气候更温和湿润
C.地下水位下降
D.洪涝加剧
解析:第9题,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坝, 形成水库, 改变了水文条件, 由此所引发的土壤、水质、河口三角洲等的变化属于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各个要素及整个自然环境状态的改变。第10题,纳赛尔水库相当于一个人工湖泊,通过其巨大水域的调节作用,当地气候受到影响,变得更温和湿润。
答案:9.D 10.B
【拓展提高】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2.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 )
A.流速减小 B.流速增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13.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A.水生植物增加 B.水体富营养化
C.鱼的种类增加 D.水体体积变大及水面面积扩大
解析:第11题,据图可知,滑坡频率与月均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该区域滑坡多发且集中在夏季,与该地夏季降水量多明显相关。第12题,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库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水位涨落,导致沿岸地区土质疏松。第13题,水体体积变大以及水面面积扩大,增加了鱼类的生存空间,因此使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
答案:11.B 12.C 13.D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甲地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15.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解析:第14题,甲地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热量相对丰富,降水丰沛,水热条件好,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第15题,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涝渍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顺地势向低处流,不易出现涝渍现象,所以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
答案:14.D 15.C
【挑战创新】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 ℃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高纬度多年冻土通常是气候、积雪、土壤性质等多种因素的产物,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下图示意某区域50年间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单位:℃)的变化。
(1)简述图示地区50年间多年冻土的退化趋势,并说明造成冻土退化的原因。
(2)推测多年冻土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3)分析在多年冻土区,山间低洼地比高地冻土厚的原因。
(4)分析多年冻土退化对湿地的影响或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任选其一作答)
解析:第(1)题,多年冻土的退化趋势,应从面积和厚度两方面的变化去描述。读图可以看出,图示地区50年间多年冻土整体向北、向西萎缩,厚度变薄。冻土退化的原因应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去分析。自然因素:全球气候变暖;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加剧。第(2)题,依据多年冻土区所在的经纬度位置,可推测该地主要位于大小兴安岭及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区,植被应以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草原及荒漠为主。第(3)题,山间低洼地比高地冻土厚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土层厚度及疏松程度、地表含水量等角度去分析。山间低洼地,地表及地下含水量丰富;土层深厚疏松;山间低洼地冬季冷气流难以扩散,温度较低,因此,山间低洼地比高地冻土厚。第(4)题,冻土退化会使湿地面积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某些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向草甸生态系统转变;原始湿地逐渐萎缩,新生湿地扩张。气候变暖会使喜温凉树种林线抬升;同时也会使森林类型发生变化,针叶林向针阔叶混交林更替等。
答案:(1)趋势:整体向北、向西萎缩;厚度变薄。
原因: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加剧。
(2)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草原、荒漠。
(3)地表及地下含水量丰富;土层深厚疏松;山间低洼地冬季冷气流难以扩散,温度较低。
(4)对湿地的影响:某些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向草甸生态系统转变;原始湿地逐渐萎缩,新生湿地扩张。
或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喜温凉树种林线抬升;针叶林向针阔叶混交林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