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教学设计 (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536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单元】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教学设计 (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536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单元】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教学设计 (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 学科 | 年级 | 教材版本 | 单元名 |
高中地理 | 高一 | 人教版2019 | 地球上的大气 | |
单元组织方式 | 教材原有单元(新授课) | |||
课时内容 |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
一、单元信息
二、单元目标
2.1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2.2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课时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探险家之旅(一)
【教学内容】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教学课时】1课时
【导入】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约3小时后,他上升至39千米高空。随后,他从那里跳下,4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图2.1)。他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内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39千米高空的大气与地面大气有哪些不同?鲍姆加特纳为什么需要配备特制宇航服?
【新课讲授】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就让我们跟随神州十五的舱外摄像机一起来一场大气探险之旅吧。
探险之旅第一站:大气的组成
每一站都需要完成探险任务才能进入下一站,接下来一起来看第一站的任务吧。
任务卡 1 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小组合作】读图说出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
【成果展示】分小组上台展示介绍,
低层大气组成:干洁空气、水汽、杂质。
干洁空气的组成:氮气、氧合占体积的99%。 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占78%。
氮元素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很多复杂化学物质的组成成分,是生物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氧气是大气中含量仅次于氮气的气体,占21%。氧气是众多生物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
干洁空气中还有一些成分占比较小但作用巨大的。二氧化碳占0.03%。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火山喷发,动植物的呼吸以及人类活动。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被称为“温室气体”。 高空的氧在太阳紫外线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臭氧在距离地面22~27km时浓度最高的区域,称为臭氧层。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因而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在低层大气中,臭氧浓度增高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
水汽含量很少,却在天气扮演重要的角色。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的天气现象。
大气中的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教师】恭喜同学们成功完成任务卡1,通过任务卡1我们了解了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接下来发放任务卡2,我们一起来看看又会有怎样有趣的任务吧。
任务卡2: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案例1】读图描述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变化趋势:呈现上升趋势,增加速度加快。原因: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土地利用的变化(毁林,减少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案例2】广泛使用电冰箱、空调等,释放大量含氟化合物(氟利昂),破坏臭氧层。臭氧层被破坏后,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危害人体健康。
【案例3】挑战任务:大气中氧气含量多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1.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在非洲地形图上,找出这两个国家,归纳它们共同的地形特点。由此,你能推测这两个国家中长跑运动员成绩优异的原因吗?
答:1.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地形均以高原为主,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中含氧量低,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潜能。
大气中氧气含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科学研究发现,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潜力。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国已建成甘肃榆中、青海多巴、云南海埂、河北兴隆、云南呈贡等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表2.1)
2.目前,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米。
(1)我国的高原训练基地的海拔在这个范围内吗?
(2) 推测运动员在更高海拔训练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原因。
答:2.目前,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米。表2.1中所列的高原训练基地的海拔都在这个范围内,更高海拔含氧量太低,不适于训练。
【过渡】第一站探险到此结束,继续来到本次探险之旅的第二站:大气的垂直分层
我们马上接到了第一个任务,任务卡1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点.
划分依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
对流层
地表气温差异导致对流强度不同。对流层的热量来自地面,其厚度受地面温度影响。地面温度高,空气对流作用强,对流层厚度大;反之,地面温度低,空气对流运动弱,对流层厚度小。所以低纬地区对流层为17-18km,在高纬地区仅为8-9km。同一纬度,夏季对流层高度高于冬季。
平流层
平流层中30km以上,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在22-27km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观测发现,南极上空每年春季臭氧含量比之前有大幅度下降,并将这一现象称为“臭氧空洞”
高层大气
在80-500km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结束】恭喜探险家们完成本次大气探险之旅,舱外摄像机全部拍摄下我们所了解的美丽大气层。期待下一次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