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夯基提能作业(27份)
新教材2023年高中语文第6单元整本书阅读一素质升级检测部编版必修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年高中语文第6单元整本书阅读一素质升级检测部编版必修上册,共13页。
第六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人和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担当责任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摘编自黄亚果《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
材料二:
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或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身,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
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之上的自我实现需要。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否则就会发生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懑,得到满足又会感到无聊,于是又会追求更多、更强烈的欲望的满足,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心灵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幸福呢?或者说,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
(节选自江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
材料三:
最近相继召开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纷纷透出“幸福”信号,构建幸福城市、提高国民幸福指数被各地列为主要奋斗目标。它意味着不少地方正从见物不见人的GDP崇拜,逐步向见物更见人的“以人为本”转变。
对于提升公众幸福感,如果政府和公众对幸福的理解有差异甚至有天壤之别,会不会出现政府所致力于提升的幸福,不过是强加于公众但实质上公众并不能感受到的“幸福”呢?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其实没那么难。评判幸福固然很难,但评判不幸福却很容易。比如说,机会不公平就是一种不幸福,不能给人以稳定预期人就会有不幸福感,等等。我们不敢肯定什么是幸福,但我们肯定有能力消除这些不幸福因素。当越来越多的导致不幸福的因素被消灭,幸福感必然会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幸福感的评判权要掌握在公众手中。虽然有评判权的公众不一定能说清楚什么是幸福,但如果公众手中的权利无法约束政府的权力,那公众一定不幸福。
(摘编自志灵《幸福感是否提升,请把评判权交给公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内容,而精神层面的快乐则是必需的,是更应该看重的内容。
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提出的观点说明个人的发展终究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
C.物质享受幸福观把物质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错误地以为获得物质享受越多就越幸福,但其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
D.作者认为,幸福不是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一个人如果达到了这状态,就是幸福的。
【解析】 A项“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内容”错,因为材料一说“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B项“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无中生有。材料一原文说的是《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C项“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理解有误,原文并没有将二者进行比较。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幸福的看法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谈论的角度不完全相同。
B.孟子主张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在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有重要意义。
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人把占有更多资源当作人生目标与自我实现的标志。
D.要想真正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就必须把幸福感的提升纳入政府的施政目标,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比。
【解析】 “要想真正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就必须把幸福感的提升纳入政府的施政目标,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比”说法错误,材料三说“评判幸福固然很难”,因此说“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比”并不现实。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B )
A.政府积极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就会幸福。
B.让个体通过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生活快乐,就是幸福。
C.孩子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将来有一个好工作,家庭就会幸福。
D.大幅度提高国民的工资待遇,国民就会幸福。
【解析】 材料二的观点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A、C、D三项谈的都是对资源的占有,不是真正的幸福,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答:__①采用引证法。本文谈的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文中引用了先秦诸子(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和《礼记·大学》中的很多名言警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既增添了文章的文化色彩,也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②论述层次清楚。文章设置了三个分论点:“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层层深入,论述很有条理。__
5.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幸福”的看法。(6分)
答:__①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②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③敢于担当,奉献社会;④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⑤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生活充满乐趣;⑥尽自己所能消除不幸福因素,努力营造公平、自由的社会环境。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武夷山——我的读后感
梁 衡
名山也已登过不少,但当我有缘作武夷之游时,却惊奇地发现这次却不劳攀援之苦,只要躺在竹筏上默读两岸的群山就行。只这一点就足够迷人了。
两岸群山将自己突兀的峰岩或郁葱的披发投入清澈的溪中。我半躺在筏上的竹椅里,微醉似的看两边的景色,听筏下汩汩的水声,静静地读着这幅大水墨。
要这两边的山美得自在,当她不披绿裳时,硬是赤裸得一丝不挂,本是红色的岩石经多年的氧化镀上了一层铁黑,水冲过后又留下许多白痕,再湿了她当初隆起时的皱褶,就自然得可爱,或蹲或立,你会联想到静卧的雄狮、将飞的雄鹰或纯真的顽童、憨厚的老农,全无一点尘俗的浸染。但大多数山还是茂林修竹,藤垂草掩,又显出另一番神韵。筏子拐过一两道弯,河就渐行渐窄,山也更逼近水面,氤氲葱郁,山顶的竹子青竿秀枝,成一座绿色的天门阵,直排上云天,而半山上的松杉又密密匝匝地挤下来。偶有一枝斜伸到水面,那便是姜子牙无声的垂竿。河没有浪,山没有声,只有夹岸迷蒙的绿雾轻轻地涌动。水中起伏不尽的山影早已让细密的水波谱成一首清亮的渔歌,和着微风在竹篙的轻拨慢拢中飘动。这时山的形已不复存在,你的耳目也已不起作用,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仿佛听到了“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我这时也只凭感觉来捕捉这山的旋律了。
这条曲曲弯弯的溪水美得纯真,滴滴雨露轻落在叶上草上,渗入根下土中,然后沙滤石挤,再溢出涓涓细流,汇成这能漂筏行船的大河。所以这水就轻软得可爱。没有凶险的水涡,没有震山的吼声,只是悄悄地流,静静地淌,逢山转身回秋眸,遇滩蹑足曳翠裙。每当筏子转过一个急弯时,迎面就会扑来一股爽人的绿风,这时我就将身子压得更低些,顺着河谷看出去,追视这幅无尽的流锦,一时如离尘出世,不知何往。在这种人仙参半的境界中,我细品着溪水的清、凉、静、柔,几时享受过这样的温存与妩媚呢?回想与水的相交相识,那南海的狂涛,那天池的冰冷,黄河壶口的“虎啸”,长江三峡的“龙吟”,今天我才找到水之初的原质原貌,原来她“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不胜凉风的娇羞”。在世间一切自然美的形式中,怕只有山才这样的磅礴逶迤,怕只有水才这样的尽情尽性,怕也只有武夷山水才会这样的相间相错、相环相绕、相厮相守地美在一起,美得难解难分,教你难以名状,难以着墨。一处美的山水就是一个暂栖身心的港湾,王维有他的辋川山庄,苏东坡有他的大江赤壁,朱自清有他的月下荷塘,夏丏尊有他的白马湖,今天我也找到了自己的武夷九溪。
筏过五曲溪时,崖上有“五曲幼溪津”几个大字,那“幼”字的“力”故意写得不出头。原来这幼溪是一个明代人,名陈省,字幼溪,在朝里做官出不了头,便归隐此地来研究《易经》。石上还刻有他发牢骚的诗。细看两岸石壁,又有许许多多的古人题刻,我也渐渐在这幅山水画中读出了许多人物。那个曾带义兵归南宋,“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的词人辛弃疾,那个“但悲不见九州同”的诗人陆游,那个理学大师朱熹,都曾长期赋闲于此,并留下笔墨。还有那个一代名将戚继光,石壁上也留着他的铮铮诗句:“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虏复征蛮。它年觅取封侯印,愿向君王换此山。”这是些什么样的人啊,他们是从刀光剑影中杀出来的英雄,是从书山墨海中走过来的哲人,他们每个人的胸中都有一座起伏的山,都有一片激荡的海。可是当他们带着人世的激动,风尘仆仆地走来时,面对这高邈恬静的武夷,便立即神宁气平,束手恭立了。
人在世上待久了,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和这样那样的重负。为解脱这一切,历来的办法有二:一是皈依宗教,向内心去求平衡;二是到自然中去寻找回归。苏东坡是最通此道的,所以他既当居士又寻山访水。但是能如消磁除尘那样,使人立净化,霎时回归的山水又有几许?苏于月下的赤壁,毕竟是月色的朦胧又加了几分醉意,何如眼前这朗朗晴空下,山清水幽,渔歌筏影,实实在在的仙境呢?
如果一处山水能以自己的神韵净化人的灵魂,安定人的心绪,启示人生的哲理,使人升华,教人回归,能纯得使人起宗教式的向往,又美得叫人生热恋似的追求,这山就有足够的魅力了,就是人间的天国仙境。我登泰山时,曾感到山水对人的激励;登峨眉时,曾感到山水给人的欢娱;而今我在武夷的怀抱里,立即感到一种伟大的安详,朴素的平静,如桑拿浴后的轻松,如静坐功后的空灵。这种感觉怕只有印度教徒在恒河里洗澡,佛教徒在五台山朝拜时才会有的。我没有宗教的体验,却真正接受了一次自然对人的洗礼。武夷一小游,退却十年愁。对青山明镜,你会由衷地默念:什么都抛掉,重新生活一回吧。难怪这山上专有一处名“换骨岩”呢。
我正庆幸自己在默读中悟出一点道理,突然眼前一亮,竹筏已漂出九曲溪,水面顿宽,一汪碧绿。回头一望,亭亭玉女峰正在晚照中梳妆,船工还在继续着他那说不完的故事。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作者笔下的岩石“全无一点尘俗的浸染”,山上松杉枝条是“姜子牙无声的垂竿”,意在表现作者寄情山水、超脱世俗的情怀。
B.文章引用诗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不胜凉风的娇羞”,是由眼前武夷山曲折的溪水引起的诗意联想,意在表明溪水的温柔之美。
C.文章在写五曲溪两岸石壁古人的题刻时,由“在这幅山水画中读出了许多人物”这一句转入对古人的联想,进而引发后文对哲理的思考。
D.如同印度教徒在恒河里洗澡、佛教徒在五台山朝拜一样,在武夷山的怀抱里,作者也真正接受了一次大自然对人的精神洗礼。
【解析】 “意在表现作者寄情山水、超脱世俗的情怀”分析错误。作者对山下岩石的描写和对山中竹子的描写,意在描写武夷山之美,并非是表现作者寄情山水、超脱世俗的情怀。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文章开篇运用对比,点出游览武夷山的方式与登览其它名山不同,只需躺在竹筏上默读就可以了,独特而迷人。
B.文章写“山美得自在”,运用了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情态各异,活灵活现,生动而有情趣。
C.文章注重语言的锤炼,如写溪水形成时,连用“落”“渗”“滤”“挤”“溢”“汇”等动词突出了水的轻软可爱。
D.文章最后以船工“继续着他那说不完的故事”作结,意在说明武夷山有悠久的历史,令读者读来回味悠长。
【解析】 “连用‘落’‘渗’‘滤’‘挤’‘溢’‘汇’等动词突出了水的轻软可爱”分析错误。此处运用“落”“渗”“滤”“挤”“溢”“汇”等动词是为了说明溪水的轻软的理由,而不是为了突出溪水的轻软可爱,突出其轻软可爱的是下一句“没有凶险的水涡,没有震山的吼声,只是悄悄地流,静静地淌,逢山转身回秋眸,遇滩蹑足曳翠裙”。
8.本文采用作者的游踪和感受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4分)
答:__游踪:作者顺着溪流漂游,首先看到两岸裸露的岩石;接着,随着溪流的变窄,作者近距离观察到山上氤氲葱郁的植被;随船来到五曲溪,看到两岸的崖壁和上面的题刻;最后漂出九曲溪。
感受:作者首先感受到溪水两岸岩石的美,然后感受到山上植被的氤氲葱郁之美,再后来感受到溪水的轻软之美,作者来到五曲溪,感受到自然对人精神的净化。__
9.梁衡在《山水为何有美感》中写到“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三个层次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答:__描写美:文中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武夷山上植被的氤氲葱郁之美,水的轻软之美,以及时刻对人精神的净化之美。
意境美:作者通过幽美的描写,将树、竹、水、山相结合,构建出一幅氤氲葱郁、清纯轻柔、超凡脱俗的幽美画卷,营造出人间仙境的意境。
哲理美:作者通过对武夷山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然美景对人的精神具有净化作用,面对如此的美景,人们应该放下俗世的烦恼和重负,得到精神的解脱。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周显王七年,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八年,孝公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急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十年,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昔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孝公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B.孝公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C.孝公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D.孝公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解析】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是定语后置句,“有能出奇计强秦宾客群臣”,“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C、D;“吾且尊官”和“与之分土”是“孝公”许诺的两个并列的奖励,中间要断开,可以排除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周显王七年,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又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B.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社稷”也常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C.太子,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其实际权力很高,仅次于皇帝。
D.黥,是古代一种羞辱性的刑罚,指在犯人脸上或额上刺字并涂墨。
【解析】 “其实际权力很高”错误,太子很多时候没有多大实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秦孝公即位后想让秦国强大起来,他决心发愤图强,整顿国家,修明政治,广纳贤才。
B.公叔痤深知公孙鞅的才干,在病中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但魏惠王并未采纳他的建议。
C.公孙鞅在秦下令变法满一年后,住在国都的百姓进言说新法给很多人带来不便。
D.新法施行十年,秦国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
【解析】 “住在国都的百姓进言说”错误,原文是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是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不是住在国都的百姓进言说新法使百姓不便的人数以千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速行矣!(4分)
译文:__我必须先忠于君上,然后才能照顾属下,所以先替君王谋划(建议惠王杀你),后把这件事告诉你。你赶快逃走吧!__
(2)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4分)
译文:__所以圣贤之人如果想使国家富强,就不能拘泥于旧传统。__
14.司马光在文末的评价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说明。(3分)
答:__道理: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
分析:①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②不欺骗天下成就了王道,不欺骗四方邻国建立了霸业。__
参考译文:
周显王七年,秦国秦献公去世,其子即位为秦孝公。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整顿国家,修明政治,让秦国强大起来。周显王八年,秦孝公在国内下令说:“现在宾客群臣中谁能献上奇计,让秦国强盛,我就封他为高官,给他封地。”卫国的公孙鞅听到这道命令,于是西行来到秦国。公孙鞅,是卫国宗族旁支后裔,喜好法家刑名之学。他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深知他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就重病不起。魏惠王前来看望公叔痤,问道:“您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大事如何来处置?”公叔痤说:“我手下任中庶子之职的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国君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魏惠王听罢默然不语。公叔痤又说:“如果国君您不采纳我的建议而重用公孙鞅,那就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魏惠王许诺后告辞而去。公叔痤急忙召见公孙鞅道歉说:“我必须先忠于君上,然后才能照顾属下;所以先替君王谋划(建议惠王杀你),后把这件事告诉你。你赶快逃走吧!”公孙鞅摇头说:“国君不能听从你的意见来任用我,又怎么能听从你的意见来杀我呢?”到底没有出逃。魏惠王离开公叔痤,果然对左右近臣说:“公叔痤病入膏肓,真是太可怜了。他先让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去治理,一会儿又劝我杀了他,岂不是糊涂了吗?”公孙鞅到了秦国后,托宠臣景监推荐见到秦孝公,陈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计划,孝公大喜过望,从此与他共商国家大事。周显王十年,公孙鞅想实行变法改革,秦国的贵族都不赞同。他对秦孝公说:“对下层人,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益。讲论至高道德的人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会与大众一起谋划。所以圣贤之人如果想使国家富强,就不能拘泥于旧传统。”秦孝公说:“说得好!”便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的要职。于是制定变法的法令。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难以确信,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公孙鞅又说:“能拿过去的赏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拿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五十金的重赏。这时,公孙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变法令颁布一年后,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小心翼翼地遵从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一片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
臣司马光曰: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当年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尚称不上完美,而公孙鞅可以说是过于刻薄了,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乱世,天下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人民之心,又何况今日治理一统天下的当政者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劝 学
孟 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①无烟。
人学始知道②,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劝 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①元:原本、本来。②道:事物的法则、规律。这里指各种知识。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孟诗前两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侧重说明学习的方法,即不断探索获得知识。
B.孟诗强调了学习必须自己去实践,说理非常充分而又平实,使人易于接受。
C.颜诗中“正是男儿读书时”为上句作补充,勉励人们年少要珍惜时间,刻苦读书。
D.两首《劝学》诗都是劝人学习的,但是体裁不同,孟诗为五言律诗,颜诗为七言绝句。
【解析】 A项“侧重说明学习的方法”说法错误,前两句写出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这是运用比兴的手法,说明学习的意义,而不是学习方法。
16.两首《劝学》诗都阐明了“学习要趁早”的问题,但内容和手法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__①孟诗最后两句采用反问修辞,趁着青春年少早点学习,人怎么能一直年轻呢?强调青春年少时是容易获取知识的时期,学习要趁年轻。②颜诗最后两句采用对比手法,“黑发”“白首”形成强烈对比,点出要珍惜青春年少,及早学习,不要等年纪大了再后悔,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位卑则足羞__,__官盛则近谀__”。
(3)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__余嘉其能行古道__,__作《师说》以贻之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没有求知心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这就叫贡献。这样他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才真正完成了超越与继承的交替。
写作是检验一个人的学识才智的最简单方法,写书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糅进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如鲁迅之谓吃进草,挤出牛奶。这是一种创造,如同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要智慧和勇气。小智勇小文章,大智勇大文章。唐太宗称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其实文章也是一面大镜子,验之于作者可知驽骏。古往今来,凡其人庸庸,其言云云,其政平平者,必无文章。古人云立德立言,人必得有新言汇入历史长河而后才得历史的承认。
18.对上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这样他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
B.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
C.这样使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
D.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超越与继承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
【解析】 划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超越与继承”语序不当,应该先说“继承”再说“超越”,排除D项;二是“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才真正完成了超越与继承的交替”两个分句语序不当,应先说“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后说“尽到历史的责任”,排除A项;C项“使”淹没主语,排除C项。
19.下列选项中,与上文画波浪线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D )
A.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反对党八股》
B.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拿来主义》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D.他们看人生种种事实,和乡下人到城里看见五光十色的电灯一样,只看到事实的表面,而不了解事实的意义。《哲学与人生》(胡适)
【解析】 画波浪线句“如鲁迅之谓吃进草,挤出牛奶”是比喻论证。A项比喻论证,“像个瘪三”形容语言缺少文采。B项比喻论证,鱼翅、萝卜白菜等都是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C项比喻论证,通过“木”和“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D项类比论证,用“乡下人”看“城里的电灯”来类比。
20.请分别用一个以“写作”为开头的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5分)
答:__①写作标志创造力和责任感。②写作检验人的学识才智。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何谓学习?这是一个很“原始”的问题。学习比教育出现更早,有更深的意义。学习是相遇与对话,是与客理世界对话、__①__、与自我对话的三位一体的活动。
( )。我们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多样的思维碰撞,__②__。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原本就是合作性的,原本就是基于与他人合作的“冲刺与挑战的学习”。业已懂得、理解的东西即便滚瓜烂熟,也不能称为“学习”。学习是从已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的经验与能力,__③__的一种挑战。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真正的学习是一种对话与合作的过程
B.真正的学习是一种对话与修炼的过程
C.真正的学习是一种对话与探索的过程
D.真正的学习是一种对话与挑战的过程
【解析】 通过上一段“学习是相遇与对话,是与客理世界对话”可知,学习是一种对话。而根据下文“我们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多样的思维碰撞”,这是思想的碰撞和提升,也就是一种修炼。所以“真正的学习是一种对话与修炼的过程”。据此可知B项正确。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__①与他人对话__②产生并雕琢自己的思想__③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高考成绩公布后,1995年出生的“外卖小哥”王威,大学退学后再次参加高考考出623分在网络刷屏。王威称自己是反面教材,人生不该倒着走。他表示之前大学期间因为缺少方向选择了退学,在社会摸爬滚打中发现能供选择的方向更少,于是利用8个月时间返校备考学习。学习期间王威还会忍不住提醒年轻同学要珍惜时间和机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王威还曾在微博上回应称:“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来路我不会再辜负。”
班级拟召开以“学习之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
材料讲述了1995年出生的“外卖小哥”王威大学退学后,在社会摸爬滚打中发现能供选择的方向更少,因此再次参加高考考出623分的故事。
作文的情境是“班级拟召开以‘学习之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这提示和限制了作文的主题内容,“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限制了作文的体裁。
考生应抓住材料中“因为缺少方向选择了退学”“在社会摸爬滚打中发现能供选择的方向更少”“要珍惜时间和机会”等关键性提示语,从学习的目标与方向、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意义等角度,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认识后思考。
立意:
①学习路上,应全力以赴地把握当下。
②学习应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
③学习让人生有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