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1小题,共62.0分)
1. 人吃酸梅时,唾液分泌量增加,该反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B. 神经中枢在脑干
C. 效应器为唾液腺
D. 属于条件(复杂)反射
2. 调节人体呼吸、心跳等重要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 )
A. 大脑 B. 小脑 C. 脊髓 D. 脑干
3. 国家教育部提出,中小学生要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的激素,这种激素是( )
A. 甲状腺激素 B. 生长激素 C. 胰岛素 D. 性激素
4. 图示某人不小心被针刺到手发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①是感受器,④是传出神经 B. ③是神经中枢,但不能产生感觉
C. 该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D. 若⑤受损,可能无法完成该反射
5. 地震救援中,将长时间受困人员救出时,需将他们的眼睛蒙住。目的是为了避免强光灼伤眼球的哪个结构( )
A. 瞳孔 B. 巩膜 C. 视网膜 D. 玻璃体
6. 大面积烧伤患者易发生感染而产生严重后果,其主要原因是人体皮肤受损。皮肤属于人体免疫防线中的()
A. 第一道防线 B. 第二道防线 C. 第三道防线 D. 第四道防线
7. 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没有应用发酵技术的是( )
A. 酸奶 B. 米酒 C. 腐乳 D. 绿豆汤
8. 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在食品制作方面运用广泛。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酸奶——乳酸菌 B. 泡菜——米曲霉 C. 米酒——醋酸菌 D. 面酱——酵母菌
9. 下列有关食品保存和发酵食品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制作腐乳和酱主要是利用了霉菌的作用
B. 真空包装能延长食品保存时间,是因为抑制了需氧菌的生长繁殖
C. 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
D. 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杂菌
10. 关于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的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家庭小药箱内的药物要定期检查和更换,避免失去药效或过期
B. 某人上臂受伤,从伤口处流出的血液呈暗红色,可指压近心端止血
C.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D. 生活中急需医疗救护时,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说明地址及受伤情况等
11. 兴趣小组利用一种家庭厨余垃圾处理方法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厨余垃圾与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制成的活菌制剂混合后放进容器密封,在适宜环境中发酵形成有机肥料。如果发酵产生一种类似泡菜或醋的气味,表明发酵过程良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密封容器的目的是为活菌制剂发酵提供无氧环境
B. 要保持发酵过程良好,应抑制其它杂菌繁殖
C. “泡菜或醋的气味”是乳酸菌、醋酸菌等发酵产生的
D. 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12.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安全用药和急救方法,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应该大量服用膳食补充剂增加营养
B. 流感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可不凭处方自行购买抗生素治疗
C. 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D. 进行心肺复苏的顺序为“开放气道→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13. 有些人注射青霉素制剂后会出现皮疹、胸闷、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发生休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过敏反应中,青霉素制剂相当于抗原 B. 过敏反应不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C. 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D. 预防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接种
14. “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以下有关急救、用药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现心脏骤停病人时,应立即对其先做15次心脏按压再做1次人工呼吸
B. 若意外导致动脉出血,可立即用止血带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C. 患流感时只要服用抗生素即可治愈
D.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只与遗传因素有关,与生活方式无关
15.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感染后会引发慢性胃炎,甚至可能会导致胃癌的发生。使用公筷能有效地预防幽门螺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下列有关幽门螺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多细胞生物 B. 使用公筷可切断其传播途径
C. 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 是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传染源
16.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保持健康体重,预防慢性病发生,下列行为习惯不可取的是( )
A.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B. 食不过量,不暴饮暴食
C. 可多喝奶茶代替饮水 D. 坚持锻炼,减少久坐时间
17. 蓝莓酒是以蓝莓为原料经发酵而成。制作蓝莓酒的过程中,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是( )
A. B. C. D.
18.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下列食品保存方法,最恰当的是( )
A. 新鲜蔬菜——冷冻 B. 新鲜的猪肉——加热
C. 刚收获的花生——晒干 D. 新鲜牛奶——添加大量防腐剂
19. 某天上午,小刚同学身体不适,且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状,同时还没有吃早餐。现有班主任提供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夏桑菊颗粒(部分说明如下所示)。据此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夏桑菊颗粒说明书OTC
[药品名称]夏桑菊颗粒
[成份]夏枯草、野菊花,桑叶。辅料为蔗糖
[性状灯本品为黄棕色至棕福色的颗粒:味甜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规格]每袋装10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克,一日3次。
[有效期]24个月
[生产日期]2020.11.01
夏桑菊颗粒说明书OTC
[药品名称]夏桑菊颗粒(无糖型)
[成份]夏枯草,野菊花、桑叶。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硫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规格]每袋装10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克。一日3次。
[有效期]24个月
[生产目期]2021.03.20
A. 上述两种夏桑菊颗粒在有效期范围内
B. 夏桑菊颗粒[功能主治]与小刚的症状完全不符
C. 为了让小刚快速好转,应该让其一次性喝4袋
D. 建议小刚服用左面所示类型的夏桑菊颗粒更妥
20. 大面积烧伤病人因为极易发生感染而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A. 患者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受到破坏 B. 患者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受到破坏
C. 患者免疫的第三道防线受到破坏 D. 患者免疫的三道防线均受到破坏
21. 为防控新冠疫情,学校定期对师生进行核酸检测,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主要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 杀灭病原体 B. 控制传染源 C. 切断传播途径 D. 保护易感人群
22. 疫苗接种配合个人防护,是当前甲型流感控的有效手段。注射甲型流感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控制甲型流感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B. 使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刺激人体产生与甲型流感结合的抗体 D. 对所有病原体引起的流感都能有效预防
23. 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医院就诊,发现大脑和耳的结构并无损伤,由此推测发病部位可能是( )
A. 听神经 B. 中耳 C. 鼓膜 D. 耳蜗
24. 在教育部的部署下,我市中小学开展了主题为“科学防控近视,共筑光明未来”的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下列关于近视及其预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上学路上边走路边看书不会引起近视 B. 近视的原因是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C. 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D. 适时远眺有利于晶状体曲度恢复原状
25. 下列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中,属于增强特异性免疫力的是( )
A. 戴口罩 B. 打疫苗 C. 勤洗手 D. 测核酸
26. 健康的皮肤能抵御环境中的多种病原体侵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皮肤防御不针对特定病原体 B. 皮肤受损后容易造成感染
C. 皮肤防御功能是后天形成的 D. 日常生活要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27. 小明得了急性扁桃体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药物 B. 自行购买药物并随意服用
C. 症状较重时自行加大用药量 D. 病情稍有好转自行停止用药
28. 艾滋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科学认识艾滋病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该病毒是传染源
B. 交谈、握手、拥抱和不安全的性行为可传播艾滋病
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D. 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是提前注射艾滋病疫苗
29.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紧急处置方法。下列应对措施错误的是()
A. 发现有人晕倒,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B. 发现燃气泄漏,要关闭气源、开窗通风
C. 当有人心跳骤停时,应及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D. 当大静脉出血时,应及时在伤口近心端按压止血
30.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被称为“现代文明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般是慢性病,不传染 B. 医学对这些疾病无能为力
C. 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D. 可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31. 近期国外发现猴痘病例,该传染病是由一种人畜共患的猴痘病毒引起的。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与猴痘病毒分类不一样的是( )
A. 天花病毒 B. 狂犬病毒 C. 禽流感病毒 D. 烟草花叶病毒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32.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能传播病毒。我国采取体温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筛查、戴口罩、接种新冠疫苗、隔离与治疗新冠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管理密接和次密接者、加强公开场所的卫生管理和保持环境卫生等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新冠肺炎流行。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肺炎的传染源是 ______。
(2)新冠肺炎属于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体表传染病、体液传染病中的哪类传染病?______。
(3)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三类措施可有效预防新冠肺炎流行。加强公开场所的卫生管理和保持环境卫生属于哪类措施?______。
(4)接种新冠疫苗可刺激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抵御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还是特异性免疫?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______。
33. 2023年4月24日,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度过“中国航天日”,观众通过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收看。在电视机前观看发射过程的人们心情激动,新陈代谢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请结合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一)和神经系统调节人体排尿模式图(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视机发出的光线经过图一中 ______ (填序号)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2)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心情激动。神经系统高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这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由 ______ 共同调节。
(3)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 ______ 产生的尿液通过④流入膀胱,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尿意。一般成年人能有意识控制排尿,这说明控制排尿要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______ 参与下才能实现。
(4)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常尿床。请写出婴儿完成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用图二中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______ →⑥。
(5)某人尿液中检出了葡萄糖,同时还出现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等症状,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 ______ 分泌不足,可通过 ______ (填“口服”或“注射”)胰岛素来降糖。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34. 在STEAM学习中心,小雨跟同学制作了一个可变焦的水透镜,利用物理实验室的光具座及配件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如图)。
(1)可变焦水透镜上的注射器模拟的是眼球的睫状体,对水透镜模拟的______起调节作用。光具座上的“F光源”模拟外界物体,光屏模拟眼球的______。
(2)将“F光源”向左移动,是模拟看远处的物体,此时应______(选填“推”、“拉”或“不动”)注射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物像。(向内推注射器水透镜曲度变大,向外拉则反之。)
(3)在光屏上呈现的物像是倒立的,但是我们形成的视觉影像却是正立的。这是因为眼球获取的图像信息要经过______的加工处理才能形成视觉。
(4)有同学认为该模型可进一步完善,他在“F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安装了一个废弃的显微镜光圈,来模拟眼球的______。
35. 酸奶因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倍受人们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第二步: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并测定奶的酸碱度
第三步:将烧杯中的奶平均分成三份,装满三只广口瓶。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如图所示)。
第四步:将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测定各瓶中奶的酸碱度。
请根据以上探究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要 ______ 和 ______ ?
(2)1号瓶和2号瓶对照变量是 ______ 。1号瓶能不能和3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______ ;如果能,实验变量是什么?若不能,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 。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2号瓶和3号瓶对照可得的结论是 ______ 。
(3)牛奶加热煮沸、广口瓶等实验器材清洗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 ______ ,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4)向牛奶中按比例加入酸奶属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 ______ 步骤;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入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解答】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A.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A正确;
B.人吃酸梅时,唾液分泌量增加,是人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控制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脑干,B正确;
C.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所以,这一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唾液腺,C正确;
D.吃酸梅时,唾液分泌量增加,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的简单(非条件)反射,不属于复杂(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D。
2.【答案】D
【解析】解: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可见D正确。
故选:D。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脑干的功能。
3.【答案】B
【解析】解: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生长激素.
故选:B。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
熟记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熟练掌握分清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症,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根据分析可知: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A正确。
B、由图可知:③是低级神经中枢,不能产生感觉,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B正确。
C、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等的反射活动,所以,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C错误。
D、反射必需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因此如果⑤效应器受到损伤,缩手反射不能正常发生,D正确。
故选:C。
反射弧:
(1)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长期埋在废墟中的伤员,人处在黑暗环境中,瞳孔非常大;从废墟中救出后,外界的光线很强,强光容易刺激损伤视网膜,甚至引起视网膜脱落。因此从长期埋在废墟中救出的伤员,要求他闭上眼睛并在眼睛上蒙上纱布或毛巾,这是为了防治强光刺激损伤眼球的视网膜。
故选:C。
构成眼球的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光线强,瞳孔变小;光线弱,瞳孔变大。
6.【答案】A
【解析】解:大面积烧伤的病人主要是烧坏了皮肤,皮肤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其主要原因是人体的免疫防线中第一道防线受到破坏。
故选:A。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7.【答案】D
【解析】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的发酵,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的发酵,酿米酒要用到酵母菌的发酵,制作腐乳要用到霉菌的发酵等,而绿豆汤是绿豆加水煮至而成的,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的应用以及原理,掌握常见的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例子,即可解答。
8.【答案】A
【解析】解:AB、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的发酵,A正确,B错误。
C、酿酒要用到酵母菌的发酵,C错误。
D、面酱要用到曲霉菌的发酵,D错误。
故选:A。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9.【答案】C
【解析】解:A、制作腐乳和酱主要是利用了霉菌的作用,正确。
B、真空包装能延长食品保存时间,是因为抑制了需氧菌的生长繁殖,正确。
C、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错误。
D、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杂菌,正确。
故选:C。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0.【答案】B
【解析】解:A、家庭小药箱内的药物要定期检查和更换,避免失去药效或过期,从而危害人体健康,A正确。
B、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从静脉到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压迫点应位于伤口处的远心端。可见,某人上臂受伤,从伤口处流出的血液呈暗红色,属于静脉出血,可指压远心端止血,B错误。
C、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为了用药安全,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生活中急需医疗救护时,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说明地址及受伤情况等,D正确。
故选:B。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2、拨打120电话时,必须讲清楚的是:地址、姓名、病人症状等情况。
解答此题要掌握安全用药和急救的方法。
11.【答案】D
【解析】解:A、密封容器的目的是为活菌制剂发酵提供无氧环境,有利于活菌制剂发酵,正确。
B、抑制其它杂菌繁殖,要保持发酵过程良好,正确。
C、“泡菜或醋的气味”是乳酸菌、醋酸菌等发酵产生的,正确。
D、乳酸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错误。
故选:D。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2.【答案】C
【解析】解:A、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合理服用膳食补充剂增加营养能够为身体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但大量摄入营养会造成营养不良,错误。
B、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所以得了流感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或者抗菌素,需要抗生素,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错误。
C、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现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话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正确。
D、心肺复苏的正确顺序为: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错误。
故选:C。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解答时可以从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身体的影响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急救等措施。
13.【答案】A
【解析】解:A、青霉素进入人体后,刺激了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引起人体产生了免疫反应,即过敏。在过敏反应中,青霉素相当于一种抗原,A正确。
B、青霉素注射后出现胸闷等过敏反应,且在下次注射青霉素后仍会出现相应症状说明青霉素引起的免疫反应具有特性异性和记忆性,所以过敏反应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B错误。
C、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所致,不是免疫防御功能低下,C错误。
D、预防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到过敏原,避免下次再次遇到过敏原,D错误。
故选:A。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症,其中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自身免疫能力太强引起的,而免疫缺陷症是自身免疫能力不足引起的。过敏反应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如接触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
本题以常见的青霉素过敏为背景,综合考查人体免疫相关知识,涉及过敏反应的原因、过敏反应与自身免疫病的区别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4.【答案】B
【解析】解:A、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取的心肺复苏,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反复进行,A错误。
B、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B正确。
C、抗生素是用来治疗因病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对于病毒性的等其他疾病无疗效,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因此抗生素不易乱用,C错误。
D、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因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D错误。
故选:B。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2)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
(3)明确血管出血的特点和止血方法。
本题涉及的是安全用药和正确用药的知识以及熟记血管出血的特点和止血方法,比较典型,需要全面掌握知识点。
15.【答案】B
【解析】解:A、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A错误。
B、使用公筷可避免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等病原体随食物传播的风险,属于切断其传播途径,B正确。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自带餐具的感染率比不自带餐具的感染率明显低,所以建议中学生自带餐具就餐,B正确。
C、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
D、幽门螺杆菌属于病原体,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是传染源,D错误。
故选:B。
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16.【答案】C
【解析】解:ABD、食物多样,合理搭配、食不过量,不暴饮暴食、坚持锻炼,减少久坐时间有利于保持健康体重,预防慢性病发生。
C、奶茶具有高糖分、高脂肪、高咖啡因及反式脂肪酸含量等四大问题,但不能多喝代替饮水。
故选:C。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习惯,如果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17.【答案】B
【解析】解:图中选项A是青霉,B是酵母菌,C是细菌,D是病毒,酿酒要用到B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可以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故选:B。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据此作答。
真正理解酿酒的原理,即可解答此题。
18.【答案】C
【解析】解:A、新鲜蔬菜利用低温冷藏的方法抑制蔬菜呼吸作用进行保存,而冷冻会破坏蔬菜内部营养组织,错误。
B、新鲜的猪肉通过加热破坏了猪肉的新鲜,错误。
C、新收获的花生含有较多的水分,潮湿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比较旺盛,消耗的有机物较多,同时还会释放大量的热,容易使种子发热发霉影响种子的寿命,因此收获的粮食应该及时晒干,减少种子的水分以降低呼吸作用,正确。
D、过量的防腐剂对人体有害,所以新鲜牛奶不能添加大量防腐剂,错误。
故选:C。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只要熟练掌握了常见的食品保存的方法及原理,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9.【答案】D
【解析】解:A、两种夏桑菊颗粒的有效期都是24个月,左图的夏桑菊颗粒2022年11月1日过期,右图的夏桑菊颗粒2023年3月20日过期,所以上述两种夏桑菊颗粒都已经过了有效期,A错误。
B、小刚同学身体不适,且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状,与夏桑菊颗粒[功能主治]相符,B错误。
C、从[规格]和[用法用量]可以看出,一次应喝1至2袋,若一次性喝4袋,则药量过大,会造成不良反应或中毒,C错误。
D、由题可知,小刚没有吃早餐,所以建议小刚服用左图所示类型的夏桑菊颗粒,因为左图所示类型的夏桑菊颗粒含糖,可以补充一定的能量,D正确。
故选:D。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熟记安全用药的常识以及重要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A
【解析】解:大面积烧伤的病人主要是烧坏了皮肤,皮肤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其主要原因是人体的免疫防线中第一道防线受到破坏。
故选:A。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1.【答案】B
【解析】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核酸检测的目的是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以便及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故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选:B。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C
【解析】解:A、注射新冠病毒疫苗注射的对象是易感人群不是传染源,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错误。
BD、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只针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BD错误。
C、注射新冠病毒疫苗能够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能与新冠病毒相结合的抗体,C正确。
故选:C。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3)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措施和免疫的类型及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A
【解析】解: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由上可知,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检查,发现大脑和耳的结构并无损伤,那么,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听觉神经。
故选:A。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经声波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24.【答案】A
【解析】解: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不要上学路上边走路边看书。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BCD正确,A错误。
故选:A。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措施。
25.【答案】B
【解析】解:AC、戴口罩、勤洗手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打新冠肺炎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新冠病毒的抗体,属于增强特异性免疫,对多种肺炎没有免疫力。
D、测核酸是为了找出患病的人,然后进行观察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选:B。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6.【答案】C
【解析】解:A、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皮肤防御不针对特定病原体,A正确。
B、皮肤受损后容易造成感染,B正确。
C、皮肤防御功能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C错误。
D、日常生活我们要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和卫生,因为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正确。
故选:C。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
名称
形成时间
形成因素
特点
器官
包括的防线
举例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
由遗传因素决定
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
皮肤、黏膜等
第一、二道防线
唾液中的溶菌酶
特异性免疫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与遗传因素无关;和与该病原体斗争的人有关
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胸腺、淋巴结、脾脏
第三道防线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
掌握非特异性免疫的内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7.【答案】A
【解析】解:AB、处方药须凭职业医师开具的处方购买,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但服用前需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等,按要求服用,以确保用药安全,A正确,B错误。
C、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C错误。
D、病情稍有好转不能自行停止用药,以免病情出现反复,D错误。
故选:A。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处方药的使用有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
28.【答案】C
【解析】解:A、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该病毒是病原体,A错误。
B、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交谈、握手、拥抱不传播艾滋病,B错误。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C正确。
D、艾滋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只能以预防为主,D错误。
故选:C。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按其英文字音(AIDS)译为“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此病毒能攻击并严重损伤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损伤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危害极大。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这种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属于传染病。
29.【答案】D
【解析】解:A、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注意要通报姓名、急救地点、联系方式、病人目前的病情及应急措施,选项说法正确。
B、发现燃气泄漏,立即关闭气源并开窗通风,降低燃气浓度,防治发生爆炸,选项说法正确。
C、如果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选项说法正确。
D、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可以用纱布绷带包扎或指压法止血,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安全用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急救方法:遇到有人煤气中毒或溺水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拨打120急救电话等的注意事项。
30.【答案】B
【解析】解: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高脂饮食、抽烟熬夜都会影响、加速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和发展,医学对这些疾病研究治疗已经有了一定的措施和方法,B错误。
故选:B。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关键熟记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可结合着具体的例子来理解掌握。
31.【答案】D
【解析】解:ABC.猴痘病毒、天花病毒、狂犬病毒和禽流感病毒专门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都属于动物病毒,ABC不符合题意。
D.烟草花叶病毒专门侵染植物细胞,属于植物病毒,D符合题意。
故选:D。
病毒分为三类: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解答此题要掌握病毒的分类及特点。
32.【答案】新冠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 呼吸道传染病 切断传播途径 特异性免疫;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使人体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冠肺炎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
【解析】解:(1)传染源是患病的人或动物,所以新冠肺炎的传染源是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2)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干咳等。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等。新冠肺炎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3)预防传染病流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公开场所的卫生管理和保持环境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使人体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冠肺炎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因此这种免疫方式以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
(1)新冠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
(2)呼吸道传染病。
(3)切断传播途径。
(4)特异性免疫;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使人体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冠肺炎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预防传染病流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关键是把传染病的知识与免疫的知识结合起来学习。
33.【答案】① 神经系统和激素 肾脏 大脑皮层 ⑤→⑦→B→⑧ 胰岛素 注射
【解析】解:(1)电视机发出的光线经过图一中①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2)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心情激动,神经系统高度兴奋,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感觉比较激动,这说明人体生命活动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3)、(4)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④输尿管流入膀胱中暂时储存,尿液储存到一定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它一般要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实现,图中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⑤→⑦→B→⑧→⑥。
(5)胰岛素是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对身体营养物质代谢有重要的影响,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糖。
故答案为:
(1)①;
(2)神经系统和激素;
(3)肾脏;大脑皮层;
(4)⑤→⑦→B→⑧;
(5)胰岛素;注射。
图中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④输尿管;⑤膀胱;⑥尿道;⑦传入神经;⑧传出神经;⑨上行的神经纤维;⑩是下行的神经纤维;A是大脑皮层;B是脊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4.【答案】(1)晶状体; 视网膜
(2)拉
(3)大脑
(4)瞳孔
【解析】解:(1)眼球成像示意图:
,
从图中可以看到,模拟成像实验中的水透镜模拟眼球的晶状体起调节作用,光具座上的“F光源”模拟外界物体,光屏模拟眼球的视网膜。
(2)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因此,将“F光源”向左移动,是模拟看远处的物体,此时应外拉注射器,使水透镜曲度变小,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物像。
在F光源、水透镜、光屏位置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换上焦距稍大的透镜,发现蜡烛倒像由清晰变得模糊了”,若要使像恢复清晰,可将白纸向右移动(填“左”(3)在光屏上呈现的物像是倒立的,但是我们形成的视觉影像却是正立的。这是因为眼球获取的图像信息要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才能形成视觉。
(4)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大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小的,相当于显微镜光圈。
故答案为:(1)晶状体;视网膜
(2)拉
(3)大脑
(4)瞳孔
注:(1)眼球的结构: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2)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3)图中模拟眼球成像实验:光屏相当于视网膜,中间的水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F光源相当于我们看的外界物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双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球成像原理以及正确识图。
35.【答案】(1)适宜的温度;空气(顺序可颠倒)
(2)温度;不能;变量不唯一;空气抑制酸奶的形成(或制作酸奶需要无空气)
(3)去除杂菌
(4)接种;杀死乳酸菌
【解析】解:(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2)1号瓶和2号瓶对照变量是温度。 1号瓶能不能和3号瓶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变量不唯一,有空气和温度两个变量。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2号瓶和3号瓶对照可得的结论是空气抑制酸奶的形成。
(3)牛奶加热煮沸、广口瓶等实验器材清洗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杂菌,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4)向牛奶中按比例加人酸奶属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入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杀死乳酸菌。
故答案为:(1)适宜的温度;空气(顺序可颠倒)
(2)温度;不能;变量不唯一;空气抑制酸奶的形成(或制作酸奶需要无空气)
(3)去除杂菌
(4)接种;杀死乳酸菌
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关键是熟记掌握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过程以及作用。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五四学制):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五四学制),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