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一课时 教案 (表格式)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6356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效果,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王戎不取道旁李学校: 学校: 年/班: 年/班: 科目:语文章节:王戎不取道旁李主讲 助教:龙兵引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时第1课时备课时间 教材学情分析本文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与伙伴游玩,发现路旁的李树结李子多而冷静推断李子是苦的故事。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较短,内容容易理解,学生在前面学习《精卫填海》一文,对文言文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仍然还要注重朗读,以读促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目标1.认识“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尝、诸、竞、唯”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重难点重点: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课件 【主讲助教动作】 双师教学过程设计 一、揭题导入主讲进入互动教室,打开发言权,助教配合主讲在所在班级欢迎主讲课堂老师学生,如学生们,今天和我们一起上课的还有龙老师和四(2)班的同学们。给大家上课,互相打招呼。主讲老师将课堂导入与所班级一起开始上课,导入并板书课题,同时PPT投放。并学习生字。互动教师让学生就题回答问题。1.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初步学习了文言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2.教学生字。 3.学生齐读课题,提问:你读懂了什么?二、初读课文互动设计:助教老师组织学生听讲,尝试自由读、有节奏的读。 助教老师组织学生与主动教室一起齐读、并指名读。 理解文意部分:助教老师组织学生听讲,借助注释理解文意,配合主讲教师指名回答。 互动教师组织学生理解第三句话的意思。 互动教师配合主讲教师指名回答问题。(连起来说文章意思,此必苦李的原因、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尝试背诵) 1、学生尝试读课文。2、学生划停顿。3、学习有节奏的读文言文。4、指名读。5、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双师教学过程设计 三、品读课文,结合注释讲故事1.感悟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1)学生自读注释,理解文意。(2)检查自学情况:通过自学,你读懂了哪一句?(3)抓住重点字“尝、诸”来理解第一句话。(4)抓住重点字“子、竞走、唯”来理解第二句话。看图,理解“多子折枝)(5)理解第三句。(6)抓住“信然”来理解第四句话。2.理解文意。将四句话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明白文中三个“之”的意思。4.“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5.了解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得到什么启示?6.用自己的话讲故事。7.按原文填空,尝试背诵。8.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四、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你的家人听。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反思《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本文主要讲的是王戎年仅七岁,就能够根据环境来分析,可见王戎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孩子。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培养文言语感,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习古人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了解《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的兴趣。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加强了诵读,诵读的多样化(录音范读,自读,齐读,表演读)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逐步积累、感悟,体会文章的内容及蕴含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2.抓住教学预设之外的突发情境,巧妙地搞好了课堂动态生成,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按照教学预设,出示问题:“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聪敏机智、懂礼识义”,基本上大功告成。然后我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要学会客观、公正、全面地去评价一个人。3.注重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中有意加重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从中领悟到如何做人。二、成功之处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本节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让学生参与到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从中对“王戎识李”这个故事表明自己的见解。 三、不足之处环节设计过于全面,显得臃肿繁琐。 过于看重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环节时间根本无法全部保证。一堂好课不必“滴水不漏”,应留有空间。没有空间,就没有遐想与深思;没有遐想与深思,也就少有个性与创新。有时留下空间,就是留下期待,留下余韵,留下创造!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方法与知识,能力并重。四、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译读课文,把握内容。接着译读课文,把握内容。教师提示,课件展示自译方法。然后自读自译:学生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教师在巡视中引导学生读课文,读注释,尝试翻译文章,并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最后悟读主旨,质疑探究:试对人物进行评价,并思考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共9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