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下面中的疾病与其致病原因不相符的是( )
A. 坏血病缺乏维生素 C B. 脚气病缺乏维生素 D
C. 地方性甲状腺肿饮食中缺碘 D. 骨质疏松症饮食中缺钙
2. 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 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D. 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3. 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搅拌后置于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请分析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A. 唾液、胆汁、胃液 B. 胆汁、肠液、胰液 C. 胃液、肠液、唾液 D. 胰液、肠液、唾液
4. 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 胃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减弱 B. 胰腺分泌的胰液无法送入小肠
C. 小肠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 D. 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5. 呼吸系统是人体从外界获取氧气的重要系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B.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吸入时明显增多
C. 感冒后痰液增多,痰形成于喉
D.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6. 下列有关人体的呼吸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B. 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C. 肺泡和肺部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依赖于气体的扩散作用
D. 肺泡内气体交换的结果是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7. 如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量输血时,血型如果不同,①会凝集成团
B. ②是白细胞,三种血细胞中只有它没有细胞核
C. 若③这种血细胞严重缺乏,身体一旦受伤便会血流不止
D. ④指的是血浆,它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8. 血液是物质运输的载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细胞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B. 动脉中流动的血液都是动脉血
C. 血小板没有细胞核 D. 输血时,A型血的患者可以接受AB型血
9. “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可用来治疗该病的危重病患者,当康复者的血浆经处理后输入患者上肢的静脉中后,这种含大量抗体的血浆随患者血液送到他肺部时,所经过的途径依次是()
①上腔静脉 ②下腔静脉 ③右心房 ④右心室 ⑤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 ⑥肺动脉 ⑦肺静脉 ⑧肺部毛细血管
A. ①→③→④→⑥→⑧ B. ②→③→⑤→⑦→⑧
C. ①→②→③→⑤→⑧ D. ⑤→③→④→⑥→⑦
10. 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流出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B. 图乙、图丙和图丁所示的血管都能进行物质交换
C. 图丙所示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
D. 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11. 人体内的血液在循环系统中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不能倒流。在心脏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只能是( )
A.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B. 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
C. 左心室→左心房一主动脉 D. 左心房→左心室一肺动脉
12. 原尿与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有( )
A. 血细胞和无机盐 B. 血细胞和蛋白质
C. 尿酸和尿素 D. 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13. 如图是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示意图。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部位是( )
A. 肾小管 B. 肾小囊 C. 肾小球 D. 输尿管
14. 下列疾病与其对应的原因搭配合理的是( )
A. 饮水和食物中缺碘——患肢端肥大症
B.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
C. 地方性甲状腺肿——缺钙
D. 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15.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组成和神经调节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条件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就能完成
B. 脑和脑神经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C. 小狗在舞台上表演算术属于非条件反射
D. 条件反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
16.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看电视节目被其中的人和事所感染而潸然泪下,这一反射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并且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B. 看到令人感动的画面会泪如雨下,此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感受器为视网膜
C. 听到演员的声音,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感受器为耳蜗
D. 看电视时,屏幕上的光线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依次通过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等最后成像在视网膜上
17. 一个篮球运动员正在3分球线外投篮,他看着篮球飞进篮筐.这个过程中他眼睛的变化
①睫状体由收缩变舒张②睫状体由舒张变收缩③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④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
A. ①④ B. ④① C. ②③ D. ③②
18. 接种疫苗是筑起群体免疫屏障的最好办法,灭活疫苗是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使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的疫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疫苗相当于抗原 B. 注射疫苗后机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C. 新冠疫苗同时可以预防肺结核 D. 疫苗刺激人机体产生的是特异性免疫反应
19. 某医院接收一位禽流感病人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严格地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 )
A.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B. 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C.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D. 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20. 践行“关爱自然,绿色环保”的理念,下列做法科学合理的是( )
A.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B. 家用电器不用时,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C.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 D. 抓捕野生动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0分)
21. 如图中图甲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蛋白质在[ ______ ] ______ 中开始被化学性消化。乙图中字母D表示的消化器官是______ 。
(2)图乙中曲线Ⅰ表示的物质在A中消化后的产物是______ 。图乙中曲线Ⅲ代表物质的消化需先经过甲图中[ ______ ] ______ 分泌的______ 乳化作用,其消化终产物为______ 。
22. 如图的图一、图二是人体呼吸过程示意图;图三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中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图四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______ 、______ 两个过程。
(2)若膈肌处于图二中A位置,这时人体处于______ (吸气或呼气)状态,对应图四中曲线______ 段。
(3)图四中曲线AB段与图三中的______ (选甲或乙)表示的相同呼吸状态,此时膈肌处于______ 状态。
23. 下面左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简图,其中代码A、B分别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方向,①~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⑤~⑧表示有关的血管,右图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如左图中①~⑧流动脉血的心脏结构或血管有______ (填数字)。图中⑥所指的血管是______ ,②→⑤→⑥→③构成的血液循环途径称为______ 。
(2)如左图心脏壁最厚的腔是[ ______ ] ______ 。某人患肠炎,医生采取上肢静脉点滴青霉素治疗,最先到达的心脏腔是[ ______ ] ______ 。
(3)如右图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对血液起滤过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 ] ______ ,对原尿进行重吸收的结构是[ ______ ] ______ 。
24.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眼睛是重要的视觉器官,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渠道。请结合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胡言乱语,呼吸急促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依次麻痹了图A中的[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造成的。
(2)请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图B反射弧的传导途径______ 。
(3)如图C是眼球的结构,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经过[ ______ ] ______ 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通过[ ______ ] ______ 传递到大脑皮层从而形成视觉。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5. 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知是在科学探究和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深化的。在疫苗研发过程中有一个经典案例,1881年,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了探究注射脱毒炭疽杆菌能否增强绵羊预防炭疽的免疫能力,做了以下实验:
组别
对象
第一次处理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方向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
每组25只健康绵羊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乙组
不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患炭疽全部死亡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起______ 作用。两组参与实验的绵羊,在生理状况、年龄、性别等方面均保持一致,这是为了控制______ 。
(2)本实验中的脱毒炭疽杆菌相当于计划免疫中的______ ,它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炭疽杆菌的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在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多,A不符合题意。
B、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1,B符合题意。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若人体缺碘,甲状腺无法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就会出现代偿性的增生,形成地方性甲状腺肿,C不符合题意。
D、骨质疏松症饮食中缺钙,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维生素缺乏会引起的疾病以下: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眼睛干涩,出现夜盲症等疾病。
缺乏维生素B1:会得脚气、神经性皮炎等疾病。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牙齿松动,易骨折,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可能还会引起坏血病,降低身体的免疫能力。
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小儿的佝偻病、骨软化症和成人的骨质疏松症。
掌握营养物质的作用与缺乏时症状即可解答。
2.【答案】B
【解析】解: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属于供能物质,正确;
B、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脂肪变成脂肪颗粒,扩大了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错误;
C、牛奶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因此,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正确;
D、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正确。
故选:B。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三类有机物既是构成细胞的成分,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的储备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维生素既不构成细胞也不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都是构成细胞的成分,但都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掌握各类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及营养物质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植物油属于脂肪,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才能被消化。首先在小肠中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变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而后再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配置的消化液是胆汁、肠液、胰液。
故选:B。
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这是与不同的消化液含有的消化酶不同有关;例如唾液中只含有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液中只含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而胰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脂肪只能在小肠中消化,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只能进行乳化.
4.【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肝脏分泌胆汁,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解答即可。掌握胆汁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所以体内的甲处(胆管)发生阻塞,胆汁将不能注入十二指肠,脂肪无法进行乳化,因此消化及吸收营养物质功能中,最可能发生的是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故选:D。
5.【答案】B
【解析】解:A、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A错误;
B、人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时明显增多,这是人体细胞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增多。B正确;
C、在呼吸道的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C错误;
D、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D错误。
故选:B。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
6.【答案】D
【解析】解:A.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正确;
B.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呼吸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正确;
C.肺泡中氧气的浓度较高可以扩散到氧气浓度低的毛细血管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就扩散到浓度低的肺泡中,这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正确;
D.经过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之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错误
故选:D。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①是红细胞是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红细胞的含量为是男:(4.0~5.5)×1012个/L,女:(3.5~5.0)×1012个/L.白细胞的含量是(4~10)×109个/L.血小板的含量是(100-300)X109个/L.故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体积最大,因此②是白细胞,三种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血小板没有细胞核。故符合题意;
C、血小板的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凝血,因此若③血小板这种血细胞缺乏,身体一旦受伤便会血流不止。故不符合题意;
D、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④指的是血浆,它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还能运载血细胞。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显微镜下各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在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是②白细胞,高倍的显微镜下可见它里面含有细胞核;①红细胞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视野中几乎看不见③血小板,因为它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④是血浆。
显微镜下有时看不见白细胞是因为白细胞数量少,看不见血小板是因为血小板个体太小。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血细胞的特点。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以及输血的原则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熟记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以及输血的原则。
【解答】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A.血液中的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错误;
B.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不都是动脉血,如肺动脉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错误;
C.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正确;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主,A型血的患者不可以接受AB型血,错误。
故选C。
9.【答案】A
【解析】解:在上肢静脉输液,药物随血液输送到肺部所经过的途径如图所示:即药物由①上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⑥肺动脉→⑧肺部毛细血管。
故选:A。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掌握血液循环的路线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但是不一定流动脉血,例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A错误;
B、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图乙、图丙血管不具有此特点,因此不能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
C、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丙血管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管,血流速度较慢,C错误;
D、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正确。
故选:D。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乙是动脉血管,丙是静脉,丁是毛细血管。
关于血管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要熟记各血管的特点。
11.【答案】A
【解析】解: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右心室与肺动脉相通,左心室与主动脉相通,故血液由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由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可见A选项正确。
故选:A。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分别与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相通。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掌握心脏的四个腔以及与之相连的血管,理解掌握心脏瓣膜的作用。
12.【答案】D
【解析】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因此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液相比较,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故选:D。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不能过滤的成分和能过滤的成分.
13.【答案】A
【解析】解: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虑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葡萄糖流经肾小管时变为了 0。
故选:A。
此题考查的是尿的形成。从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糖逐渐减少直至为0,可以从尿的形成过程方面分析作答。
熟记尿的形成的两个基本过程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4.【答案】B
【解析】解:A、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出现肢端肥大症,A错误。
B、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形成的,B正确。
C、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为缺少含碘的无机盐,C错误。
D、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侏儒症,D错误。
故选:B。
(1)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生长激素幼年时分泌不足会出现侏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出现巨人症,成年后分泌过多出现肢端肥大症。
(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身体和智力发育,对骨骼、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有显著影响。甲状腺激素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出现呆小症,成年后分泌过多会形成甲亢,成年后缺碘易患大脖子病,成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
(3)胰岛素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抑制肝糖原分解、促进糖原合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症等。
15.【答案】D
【解析】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非条件(简单)反射活动也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完成,A错误。
B.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B错误。
C.小狗在舞台上表演算术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通过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属于条件(复杂)反射,C错误。
D.条件(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是在非条件(简单)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D正确。
故选:D。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反射包括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两种类型。非条件(简单)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的反射,如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复杂(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是在非条件(简单)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
明确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的类型及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答案】D
【解析】解:A.看电视节目被其中的人和事所感染而潸然泪下,这一反射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参与,并且是人类特有的反射,A正确。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看到令人感动的画面会泪如雨下,这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此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将光线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因此感受器为视网膜,B正确。
C.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所在的部位,有听觉、视觉等各种感觉中枢,因此听到演员的声音,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感受器为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将振动转变为神经冲动往后传导,C正确。
D.看电视时,屏幕上的光线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依次通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最后成像在视网膜上,D错误。
故选:D。
(1)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视觉。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听觉中枢中的一定区域
(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视觉、听觉的形成以及人类特有的反射。
17.【答案】A
【解析】解:篮球刚投出时,眼睛是在看近处的物体,此时睫状体内的平滑肌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当篮球飞进篮筐时,人的眼睛是在看远处的物体,此时睫状体内的平滑肌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即他看着篮球飞进篮筐的过程中眼睛的变化是:睫状体内的平滑肌由收缩逐渐变舒张、晶状体的曲度由大逐渐变小。
故选:A。
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该题要从该方面考虑解答.
此题考查了晶状体曲度的调节,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18.【答案】C
【解析】解:A、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抗体,凡是能引起机体产生这种特殊蛋白质的物质叫抗原。从免疫学角度来分析,疫苗属于抗原,A正确;
B、接种的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B正确;
C、抗体具有专一性,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通过接种新冠疫苗,产生的抗体只能预防新冠肺炎,不能预防肺结核,C错误;
D、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疫苗可以刺激人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正确。
故选:C。
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够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理解掌握计划免疫的意义及对疫苗的认识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C
【解析】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所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隔离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目的控制传染源,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C。
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据此解答。
掌握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感念和控制传染病措施。
20.【答案】C
【解析】解:A、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浪费了资源,错误;
B、家用电器不用时,长期处于待机状态,浪费了资源,错误;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践行“关爱自然,绿色环保”的理念,正确;
D、抓捕野生动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破坏了生态平衡,错误;
故选: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1.【答案】3 胃 小肠 麦芽糖 5 肝脏 胆汁 甘油和脂肪酸
【解析】解:(1)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甲图中蛋白质在3胃中开始被化学性消化。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乙图中字母D表示的消化器官是小肠。
(2)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图乙中曲线Ⅰ表示淀粉在A口腔中消化后的产物是麦芽糖。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脂肪先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图乙中曲线Ⅲ代表脂肪的消化需先经过甲图中5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作用,其消化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
故答案为:(1)3胃;小肠
(2)麦芽糖;5肝脏;胆汁;甘油和脂肪酸
图中的1口腔、2食道、3胃、4小肠、5肝脏、6大肠、7胰腺、8唾液腺、Ⅰ淀粉的消化曲线、Ⅱ蛋白质的消化曲线、Ⅲ脂肪的消化曲线、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和肛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为食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及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2.【答案】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呼气 BC 甲 收缩
【解析】解:(1)图一所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其中二表示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四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若膈肌处于图二中A位置(即上升),这时人体处于呼气状态,对应图四中曲线BC段。
(3)图四中曲线AB段,表示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即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那么,此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与图三中的甲表示的相同为吸气状态。
故答案为: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呼气;BC
(3)甲;收缩
图一中一、表示肺通气;二、表示肺换气;三、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四、表示组织换气,①是肺毛细血管、②组织细胞;图二在中A、B分别表示膈肌呼气、吸气的情况;图三中①模拟的是气管、②模拟的是肺、③模拟的胸廓、④模拟的是膈肌;图四中曲线AB表示吸气、曲线BC表示呼气,据此回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和正确的识图。
23.【答案】③④⑥⑦ 肺静脉 肺循环 ④ 左心室 ① 右心房 ② 肾小球 ⑤ 肾小管
【解析】解:(1)血液循环路线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不仅把运输来的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利用,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有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为:②右心室→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⑥肺静脉→③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就有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所以,综合上述分析,左图中①~⑧流动脉血的心脏结构或血管有⑥肺静脉、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⑦主动脉;图中⑥所指的血管是肺静脉;②→⑤→⑥→③构成的血液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2)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心脏各腔的输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因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所以,④左心室的壁最厚。根据血液循环途径可知,如果医生采取上肢静脉点滴青霉素治疗,那么药物流经:上腔静脉→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⑥肺静脉→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⑦主动脉,因此药物将最先到达心脏腔是①右心房。
(3)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②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⑤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与血浆相比,主要是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
故答案为:(1)③④⑥⑦;肺静脉;肺循环;
(2)④左心室;①右心房;
(3)②肾小球;⑤肾小管。
左图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⑤是肺动脉,⑥是肺静脉、⑦是主动脉,⑧是上、下腔静脉。A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肺泡、B表示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M表示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N表示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右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球、③是出球小动脉、④是肾小囊、⑤是肾小管、⑥是肾静脉。
熟练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功能以及尿的形成过程,正确识别心脏结构,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答题关键。
24.【答案】② 小脑 ① 大脑 ③ 脑干 1→3→5→4→2 1 晶状体 9 视神经
【解析】解:(1)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胡言乱语,呼吸急促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依次麻痹了图一中的②小脑、①大脑、③脑干造成的。
(2)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1感受器→3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2效应器。
(3)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8角膜进入眼球,经1晶状体、6玻璃体等的折射,落在7视网膜形成物像,其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象信息后,通地9视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故答案为:
(1)②小脑;①大脑;③脑干
(2)1→3→5→4→2
(3)1晶状体;9视神经
(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图A中: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B中结构:1感受器、2效应器、3传入神经、4传出神经,5神经中枢。
(3)图C中1是晶状体、2是虹膜、3是瞳孔、4是角膜、5是睫状体、6是玻璃体、7是视网膜、8脉络膜、9视神经、10巩膜,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脑和眼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要熟练掌握。
25.【答案】脱毒炭疽杆菌 对照 单一变量 疫苗 抗体
【解析】解:(1)本实验是为了探究“注射脱毒炭疽杆菌能否增强绵羊预防炭疽的免疫能力”。甲组和乙组除了“脱毒炭疽杆菌”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故本实验的变量是炭疽杆菌。对照实验中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被试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本实验中,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所以,两组参与实验的绵羊,在生理状况、年龄、性别等方面均保持一致,这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2)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所以,本实验中的脱毒炭疽杆菌相当于计划免疫中的疫苗,它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炭疽杆菌的抗体。
故答案为:(1)脱毒炭疽杆菌;对照;单一变量
(2)疫苗;抗体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了解探究的实验过程及免疫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试题,共3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