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5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5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5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59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59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59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59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2959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提能力精准突破,悟考情演练真题,单侧光,琼脂片,分布不均匀,琼脂块,生长素,植物激素的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生长素的发现及生长素的产生、分布与运输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助学巧记 生长素发现经典实验的五个结论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旁栏边角(必修3 P48“正文内容”)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 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易错辨析(1)(2022广东,2D)尿泥促根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直接相关。 ( )(2)(2020全国Ⅲ,2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3)(2015全国Ⅰ,2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4)(2015全国Ⅰ,2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5)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 )(6)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是因为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 )
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性(含探究)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性(1)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 ,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作用:既能 生长,也能 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 ,也能疏花疏果。
(3)生长素的作用特性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曲线。
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所起的生理作用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所起的生理作用也 。如生长素的浓度为10-6 ml/L时,对根、芽、茎的作用分别是 、 、 。 ③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促进根、芽、茎生长的 ,说明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 (敏感性大小: ),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需要的生长素浓度 。 ④ 点分别表示对根、芽、茎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低于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表现为 作用,高于A'、B'、C'点对应的浓度则分别起 作用。
2.顶端优势 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1)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2)产生原因
(3)解除方法:摘除顶芽。
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3.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重力性
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生长素浓度 →
4.不同的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程度曲线解读
上图说明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 ,故可用 来杀死单子叶作物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5.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原理①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 情况有很大的影响。 ②用生长素类似物在 、 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③存在一个 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注:预实验不能减少实验误差。
旁栏边角(必修3 P52“拓展题2”)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
提示 因为人尿中含有微量的生长素,将黄泥反复浸到尿液中再晒干,黄泥中就会吸附一定的生长素。用这样的黄泥封裹枝条,就能利用其中的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
易错辨析(1)(2021全国甲,3A)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 )(2)(2021河北,9D)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 )(3)(2015全国Ⅰ,2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4)给果树喷施适量的适宜浓度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 )
(5)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是因为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 )(6)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 min后,生根结果为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生根结果为比经IAA处理的枝条生根数量少,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 )
长句应答在实验中,若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效果基本相同,请分析原因。如何进一步确定最适浓度?
提示 由生长素作用曲线可知,存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生长素浓度。最适浓度应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浓度之间,即在两种浓度之间再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进行实验。
三、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其他四种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主要作用
特别提醒 生长素不一定都进行极性运输,也并非所有植物激素都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2.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 有 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 、原料广泛、 等。
提醒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稳定的原因是:它们不是天然的物质,植物体内缺乏分解它们的酶,而植物体内存在着水解天然植物激素的酶。旁栏边角(必修3 P55“资料分析”)如果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 溶液处理,就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用 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 ,这样就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易错辨析(1)(2022山东,20A)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 )(2)(2021河北,9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率比野生型更快。( )(3)(2020山东,9C、D)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 )(4)(2017全国Ⅰ,3D改编)脱落酸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
(5)(2017全国Ⅰ,3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6)(2017全国Ⅲ,30节选)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根冠、萎蔫叶片。( )
长句应答(必修3 P56“拓展题1”)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下易降解,据此,请解释“小麦、玉米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后再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将易在穗上发芽”。
提示 这是因为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没有了脱落酸,这些种子就不会像其他种子那样休眠了。大雨天气又给在穗上的种子提供了萌发所需要的水分,于是种子易在穗上萌发。
角度一、生长素的发现及实验拓展考向探究考向1生长素的发现实验分析
1.(2022陕西安康二联)将同种玉米的胚芽鞘进行不同处理后均置于同等光照条件下,下列各选项中的两组胚芽鞘均向同一方向弯曲生长的是( )
答案 B解析 左侧胚芽鞘向光(右)弯曲生长;右侧胚芽鞘无尖端,生长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含IAA的琼脂块放在右侧,故向左弯曲生长,A项不符合题意。左侧胚芽鞘尖端下部用不透光的黑纸遮住,不影响其尖端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故向光(右)弯曲生长;右侧胚芽鞘无尖端,含IAA的琼脂块放在左侧,故向右弯曲生长,B项符合题意。左侧胚芽鞘向光(右)弯曲生长;右侧胚芽鞘尖端用不透光的黑纸遮住,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故直立生长,C项不符合题意。左侧胚芽鞘直立生长,右侧胚芽鞘无尖端和含IAA的琼脂块,不生长,D项不符合题意。
考向2经典实验数学模型转换2.下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
答案 C解析 甲为背光侧,IAA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项错误;由图可知,对照组的胚芽鞘可以生长,B项错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既不能感受光刺激也没有生长素来源,所以既不生长也不弯曲,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C项正确;单侧光处理会使IAA在尖端先发生横向运输,再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D项错误。
考向3向光性原理探究3. 为了探究向光性是否都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所致,科学家对向光弯曲生长的绿色向日葵下胚轴(a)和黄化燕麦胚芽鞘(b)进行生长素含量测定,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植物的向光性有利于其适应环境的变化B.胚芽鞘尖端在黑暗环境下也能合成IAAC.向光性的原因是向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D.向光侧可能积累了较多的生长抑制物质
答案 C解析 植物的向光性有利于其接受更多的光照,有利于其适应环境的变化,A项合理;胚芽鞘尖端在黑暗环境下也能合成IAA,B项合理;向光性的原因是背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导致背光侧生长较快,向光弯曲,C项不合理;向光侧可能积累了较多的生长抑制物质,导致向光侧生长较慢,D项合理。
考向4经典实验拓展4.(2019全国Ⅱ)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
(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 。 (2)上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 。 (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 。
答案 (1)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2)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 (3)乙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解析 (1)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逆向运输。(2)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左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3)比较甲、乙两组实验可知,甲组中琼脂块获得了整个胚芽鞘的生长素,而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基本一样,约为甲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一半,故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
方法突破1.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简单方法——“两看法”
3.植物激素实验方法的四个“关键词”(1)插:指在植株的某些部位插入云母片或薄的玻璃片,影响植物激素的转移。通过变换“插”的位置和方式,影响植物激素的水平分布或极性运输。(2)切:即切掉,指通过切除植物的某些器官来验证影响植物激素的产生情况。(3)收:即收集,通常用琼脂或羊毛脂膏收集来自茎尖或其他器官所产生的植物激素。(4)补:通过喷洒、涂抹或借助于羊毛脂膏、琼脂等补充植物激素,观察或检测其作用。
角度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考向探究考向1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 下列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中缺少氧气不影响生长素从根尖向上运输B.生长素是色氨酸在核糖体上经脱水缩合形成的C.生长素是在高等植物体内最早发现并从植物体内提取的D.植物都能产生生长素,但在成熟叶片及根尖成熟区产生的生长素很少
答案 D解析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而土壤中缺少氧气会影响细胞有氧呼吸过程,进而影响生长素从根尖向上运输,A项错误;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不是在核糖体中经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的,而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变成的,B项错误;生长素最早在1931年,由科学家从人尿中提取出来,而在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C项错误;植物都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而在成熟叶片及根尖成熟区产生的生长素很少,D项正确。
考向2生长素运输特点及实践应用2. 樱桃是近年热卖的冬季水果,为增产并提高果实品质,可用人工对樱桃树形进行主秆横生改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樱桃的形态学上端,b是形态学下端B.樱桃主秆末端的生长方向受生长素浓度调节C.樱桃果实生长过程中可喷洒高浓度生长素进行保花保果D.主杆横生改造后的树型利于生产并可稳定遗传到下一代
答案 B解析 a、b不在一个枝干上,形态学上端与下端应在同一枝干上,A项错误;樱桃主秆末端的生长方向受生长素浓度调节,B项正确;过高浓度生长素会促进落花落果,C项错误;主秆横生改造并未改变基因,不会遗传,D项错误。
考向3单侧光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3.已知单侧光与重力均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为探究某强度的单侧光及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处理,燕麦弯曲生长情况用柱状图乙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假如撤去单侧光的照射,图甲②茎仍将水平生长B.图甲①若处于失重状态下,则燕麦茎将水平生长C.实验一段时间后,第③组燕麦会长成图丙所示的形态D.图甲中①的向上弯曲程度最大,③的弯曲程度最小
考向4生长素分布影响因素探究
4.(2022江西联考)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盆栽放在匀速旋转的转盘上,其中甲放在转盘的圆周上;乙放在开小窗的暗箱内,暗箱放在转盘正中;丙放在转盘正中,外面套上开小窗的暗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中的根背着圆心方向生长,茎的生长方向则相反B.由于乙盆栽和暗箱一起旋转,因此植物向光源方向生长C.如果丙盆栽对应装置中只旋转暗箱而不旋转花盆,则植物向小窗方向生长D.图中所示的装置中单方向刺激只有单侧光照
答案 A解析 匀速旋转时植物受到离心作用的影响,在根部生长素向远离圆心的部位横向运输,所以根部远离圆心的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对根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靠近圆心的部位生长素浓度较低,对根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所以根背着圆心方向生长,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与根不同,茎的生长方向与根相反,A项正确;乙盆栽和暗箱一起旋转,则小窗为进光口,故植物向小窗方向生长,B项错误;如果放置丙盆栽的装置中只旋转暗箱而不旋转花盆,则只有当小窗转到单侧光源处,才有光进入暗箱,故植物向光源方向生长, C项错误;题图所示的装置中单方向刺激除了单侧光照,还有离心作用,D项错误。
方法突破1.植物向性运动原因分析(1)向光性
(2)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2.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的区分方法形态学上、下端不同于物理学的上、下端。对于植物而言,植物生长的方向即形态学上端,相对应的即为形态学下端。
角度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性考向探究考向1生长素生理作用
1.(2023届河南名校联考)为探究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尖端弯曲程度的影响,科研人员将胚芽鞘的尖端去掉,在左侧放一琼脂块,如图表示随着琼脂块内IAA浓度的增加,胚芽鞘弯曲度数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需在黑暗中进行,以免光影响琼脂块中IAA的分布B.随琼脂块中IAA浓度增加,胚芽鞘弯曲度数逐渐增大C.当琼脂块中IAA浓度大于0.25 mg/L时,IAA对胚芽鞘的弯曲仍有促进作用D.生长素的两重性表现在当IAA浓度超过最适浓度时,对胚芽鞘弯曲度具有抑制作用
答案 C解析 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能感受光照,光照不会影响琼脂块中IAA的分布,A项错误;随着琼脂块中IAA浓度的增加,胚芽鞘的弯曲度数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超过一定的浓度,弯曲度数减小,B项错误;当琼脂块中IAA浓度大于0.25 mg/L时,仍比对照组的弯曲程度大,IAA对胚芽鞘的弯曲仍有促进作用,C项正确;生长素的两重性表现在当IAA浓度超过一定值时抑制生长,题图中当生长素浓度大于最适浓度时,对胚芽鞘弯曲度仍呈现出促进作用,D项错误。
2.(2021全国甲)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C.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答案 D解析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离顶芽越近的侧芽生长素浓度越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侧芽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植株表现出顶端优势,植物顶端优势现象可通过摘除顶芽而解除,A、B两项正确。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能够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影响植物生长,C项正确。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根对生长素更敏感,D项错误。
考向2生长素作用、特性及判定3. 下图能体现植物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C解析 图①茎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于向光一侧,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生长素对两侧的生长均起促进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两重性;图②在重力的作用下,根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较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含量较低,促进生长,使根向地性生长,体现生长素作用两重性;图③是“顶端优势”生长现象,即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体现生长素作用两重性;图④缠绕茎的外侧生长素含量较高,促进生长,使茎弯向中轴生长,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两重性。
考向3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比较与分析
4.(2022四川绵阳三诊)在研究生长素对芽和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实验中,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a和b分别放置在去掉尖端的芽和根处(如图甲所示),生长素浓度关系为b大于a。请结合图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芽顶端的分生组织产生的生长素,主要作用是促进伸长区细胞生长B.幼根产生的生长素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分生区极性运输到伸长区C.图乙某组生长素浓度下,若图甲中根直立生长,则芽向左弯曲生长D.图乙某组生长素浓度下,若图甲中根弯曲生长,则芽反向弯曲生长
解析 芽顶端的分生组织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到伸长区,促进伸长区细胞生长,A项正确;根尖是形态学上端,幼根产生的生长素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分生区极性运输到伸长区,B项正确;图乙某组生长素浓度下,若图甲中根直立生长,说明根处的琼脂块a和b中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是一样的,因此琼脂块a和b中的生长素浓度的值是10-10ml/L左右两侧的某一值,对应到芽的曲线上,b浓度下促进作用大于a浓度下,因此b侧生长速度大于a侧,芽向左弯曲生长,C项正确;图乙某组生长素浓度下,若图甲中根向左弯曲生长,那么可能a处的浓度小于b处,都是促进生长的浓度,且a、b均小于10-10ml/L,这个浓度下芽也可能是弯向左侧生长的,D项错误。
考向4生长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5.草莓果实表面有许多瘦果。将生长一致的草莓植株分为四组,对照组S0不做处理,S1、S2和S3组植株上的幼果去除瘦果,再在S2组叶片上、S3组幼果上分别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果实开始发育后,瘦果内能够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长大B.S1组的果实略有增大可能是由来源于其他组织的IAA引起的C.S2组的结果表明喷施到叶片上的外源IAA可运输到果实D.S3组成熟果实的大小与IAA溶液的浓度总是呈正相关
答案 D解析 生长素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由图可知,去除瘦果的果实比未去除瘦果的果实体积小,因此果实发育过程中瘦果内能够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长大,A项正确;S1组去除瘦果,其果实体积增大所需生长素可能来源于其他组织,B项正确;由题干可知,S2组叶片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且S2组果实体积增大,可推测喷施到叶片上的外源IAA可运输到果实,促进果实体积增大,C项正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为具有两重性,D项错误。
方法突破1.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特点解读(1)两重性内涵——生长素促进生长与浓度密切相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可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则抑制生长。
(2)两重性模型解读模型:
2.三看法确认生长素的作用体现两重性
特别提醒 关注三类“无子果实”
角度二、生长素作用特性实验探究考向探究考向1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分析1.(2018江苏)下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 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B.四组实验中,300 mg/L 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100与300 mg/L 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答案 B解析 对照组扦插枝条自身能够产生少量生长素,能够产生少量根,A项错误;四组实验中,300 mg/L IAA组中平均生根数最多,其诱导茎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项正确;100 mg/L与300 mg/L IAA组中虽然平均根长无明显差异,但平均生根数不同,根生物量不同,C项错误;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均较大,均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体现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D项错误。
2.某濒危植物种子萌发率极低。为探究外源生长素能否促进其种子萌发,科研人员用蒸馏水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分别浸泡种子10 h(甲组)、15 h(乙组)和20 h(丙组)。将浸泡后的种子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其萌发情况,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考向2探索生长素“浓度”与“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直方图分析
A.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外源生长素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据图可知,浸泡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种子萌发C.该植物种子中,内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可在5~20 mg/L范围内探究生长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
答案 D解析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外源生长素在5~20 mg/L范围内均体现出促进种子萌发,没有体现出两重性,A项错误;据图可知,浸泡种子10 h(甲组)、15 h(乙组)和20 h(丙组)三组中,浸泡15 h(乙组)的萌发率更高,未体现出浸泡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种子萌发,B项错误;该植物种子中,内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C项错误;据图可知,在5~20 mg/L范围内,生长素对种子萌发率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但无法确定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是大于还是小于10 mg/L,因此,可在5~20 mg/L范围内探究生长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D项正确。
3.为探究不同浓度2,4-D对大蒜生根数量的影响,某同学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考向3探索结果的呈现——曲线模型分析
A.2,4-D由色氨酸转变而来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C.实验结果不能体现2,4-D作用的两重性D.2,4-D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为10-12 g/L
答案 B解析 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的,2,4-D是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A项错误;该实验结果显示,生根数量随2,4-D浓度的变化而变化,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量,B项正确;实验结果显示,使用低浓度2,4-D溶液后生根数量增大,表现为促进,但当2,4-D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生根数量小于不使用2,4-D(2,4-D浓度为0)时的生根数量,表现为抑制,因此本实验结果能体现2,4-D作用的两重性,C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浓度以102的数量级增加,浓度跨度比较大,2,4-D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在10-14~10-10g/L之间,D项错误。
考向4表格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4.(2022湖南改编)植物受到创伤可诱导植物激素茉莉酸(JA)的合成,JA在伤害部位或运输到未伤害部位被受体感应而产生蛋白酶抑制剂Ⅰ(PⅠ-Ⅱ),该现象可通过嫁接实验证明。实验涉及突变体m1和m2,其中一个不能合成JA,但能感应JA而产生PⅠ-Ⅱ;另一个能合成JA,但对JA不敏感。嫁接实验的接穗和砧木叶片中PⅠ-Ⅱ的mRNA相对表达量的检测结果如图表所示。
注:WT为野生型,m1为突变体1,m2为突变体2;“……”代表嫁接,上方为接穗,下方为砧木;“+”“-”分别表示有无,“+”越多表示表达量越高。下列判断或推测不正确的是( )A.m2不能合成JA,但能感应JA而产生PⅠ-ⅡB.嫁接也产生轻微伤害,可导致少量表达PⅠ-ⅡC.嫁接类型m1/m2叶片创伤,m1中大量表达PⅠ-ⅡD.嫁接类型m2/m1叶片创伤,m2中大量表达PⅠ-Ⅱ
答案 C解析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m1做接穗和砧木时,不论创伤与否,都不能产生PⅠ-Ⅱ,说明m1对JA不敏感,则m2不能合成JA,但能感应JA而产生PⅠ-Ⅱ,A项正确,C项错误;根据野生型嫁接时的结果可知,嫁接产生轻微伤害,可导致少量表达PⅠ-Ⅱ,B项正确;嫁接类型m2/m1叶片创伤,m1可以合成JA,m2能感应JA而大量表达PⅠ-Ⅱ,D项正确。
方法突破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归纳(1)需进行预实验: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2)实验流程
(3)设置对照组、重复组①设置对照组:预实验必须有蒸馏水组作空白对照,正式实验时可不设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相互对照,目的是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②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4)控制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原则。如选用相同的植物材料,插条的生理状况、带有的芽数相同,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一致等。
(5)处理插条①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用浸泡法(溶液浓度较低)或沾蘸法(溶液浓度较高,处理时间较短)。②处理时插条上下不能颠倒,否则扦插枝条不能成活。③扦插时常去掉插条成熟叶片,原因是降低蒸腾作用,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考向探究考向1其他植物激素及其合成部位与作用1.(2022河南郑州三次质检)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各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不同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有所不同。下表选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 D解析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其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能促进生根、发芽和防止落花落果,A项正确;脱落酸主要的合成部位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具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脱落的作用,B项正确;赤霉素合成于幼根、幼芽和未成熟的种子,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等作用,C项正确;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D项错误。
考向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2.(2022海南)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将患恶苗病的水稻叶片汁液喷洒到正常水稻幼苗上,结实率会降低B.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含生长素、不含细胞分裂素时,易形成多核细胞C.矮壮素处理后,小麦植株矮小、节间短,说明矮壮素的生理效应与赤霉素相同D.高浓度2,4-D能杀死双子叶植物杂草,可作为除草剂使用
答案 C解析 矮壮素可使小麦植株矮小、节间短,说明矮壮素的生理效应与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赤霉素相反,C项错误。
考向3多种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共同影响3.(2022江西上饶六校联考)如图是A、B、C、D四种植物激素调节幼苗生长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D是乙烯,它在果实的生长和成熟过程中起抑制作用B.由于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幼苗的生长过程只能依赖植物激素的调节C.用相同浓度的激素C处理植物的不同部位,作用效果可能不同D.激素B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它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
答案 C解析 激素C为生长素,当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胞的伸长,激素D为乙烯,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A项错误;虽然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但是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基因控制、激素调节和环境调节,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B项错误;激素C为生长素,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用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植物的不同部位,其作用效果可能不同,C项正确;激素B是赤霉素,激素C是生长素,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项错误。
考向4其他植物激素调节相关探究4.(2021广东)乙烯可促进香蕉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同学们去香蕉种植合作社开展研学活动,以乙烯利溶液为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不会受到乙烯影响B.实验材料应选择已经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C.根据实验安排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答案 C解析 对照组是没有用乙烯利溶液处理的组别,但香蕉本身会产生乙烯,A项错误。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乙烯利对香蕉的催熟过程,因此实验材料应选择乙烯含量很少的未成熟的香蕉,成熟的香蕉含乙烯多,会影响实验结果,B项错误。由流程图中“每2 d取样1次,共6次”可知,第10天进行第6次取样,C项正确。香蕉成熟过程中,淀粉逐渐水解为还原糖,因此淀粉含量逐渐下降,而还原糖含量逐渐上升,D项错误。
方法突破1.明确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2.植物生长与多种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1)生长素和乙烯对细胞伸长生长的影响
(2)生长素与赤霉素在促进茎秆伸长方面的关系
(3)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不同
1.(2022全国甲)植物激素通常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用。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关于该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 B.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C.脱落酸合成途径受阻D.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
答案 A解析 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而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可推断出该矮生突变体缺乏促进长高的植物激素(赤霉素),赤霉素受体能正常合成(若受阻,则外源激素也不能起作用),A项合理。
2.(2022山东)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鳞茎产量的影响,将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处理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效唑通过增强AGPase活性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对照组应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C.喷施赤霉素能促进石蒜植株的生长,提高鳞茎产量D.该实验设计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答案 D解析 由题图可知,多效唑可以增强AGPase活性,促进鳞茎中淀粉的合成,间接参与细胞代谢,A项错误。由题“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可知,对照组应使用等量的甲醇—清水稀释液处理,B项错误。由题图可知,赤霉素通过降低AGPase的活性,进而抑制鳞茎中淀粉的积累,而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故喷施赤霉素不能提高鳞茎产量,反而使得鳞茎产量减少,C项错误。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用外源激素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处理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D项正确。
3.(2022湖北)水稻种植过程中,植株在中后期易倒伏是常见问题。在适宜时期喷施适量的调环酸钙溶液,能缩短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环酸钙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B.喷施调环酸钙的关键之一是控制施用浓度C.若调环酸钙喷施不足,可尽快喷施赤霉素进行补救D.在水稻基部节间伸长初期喷施调环酸钙可抑制其伸长
答案 C解析 调环酸钙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缩短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A项正确;喷施调环酸钙的关键之一是控制施用浓度,B项正确;赤霉素促进茎秆生长,若调环酸钙喷施不足,不能喷施赤霉素进行补救,C项错误;在水稻基部节间伸长初期喷施调环酸钙可抑制其伸长,D项正确。
4.(2021河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D.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
答案 A解析 脱落酸受体无法与脱落酸正常结合,会使种子休眠时间缩短,A项错误;赤霉素可以促进淀粉酶的合成,促进种子萌发,B项正确;细胞分裂素会促进植株的生长,C项正确;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不易生根,D项正确。
5.(2021北京)植物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侧芽的生长,形成顶端优势。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侧芽生长形成侧枝。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既可促进也可抑制生长B.去顶芽或抑制顶芽的生长素运输可促进侧芽生长C.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的顶端优势D.侧芽生长受不同植物激素共同调节
答案 C解析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侧芽生长,则能抑制顶端优势,C项错误。
6.(2020全国Ⅲ)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 结果如图所示。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共60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共60页。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2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4-,教材梳理,题型探究,真题演练,不生长也不弯曲,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5-,苗尖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