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限时训练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3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3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共11页。
第三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2年吉林白山期末)为获得准确的气象数据,气象人员每天要在固定的时间将探空气球放飞升空,探空气球上升到大约30千米高空后自行爆裂。探空气球上的探空仪犹如一个听诊器,从地面逐层扫描至高空,从而获得各层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值。正是这每天看似重复简单,却又复杂的工作,让我们预知阴晴冷暖,启动灾害预警,让气象为生活服务,将灾害天气的损失降到最低。据此完成第1~2题。
1.探空气球需要测量空气湿度,是因为空气中的水汽意义重大。空气中的水汽( )
①含量和人体舒适度甚至健康密切相关 ②直接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③吸收地面短波辐射,以达到保温效果 ④放出长波辐射,以达到保温效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探空气球在大约30千米高空爆裂的原因是( )
A.探测结束后,自爆防止数据泄密 B.高空气温低,气球球皮受冷破裂
C.高空气压低,气球急剧膨胀炸裂 D.距太阳较近,氢气受热易燃易爆
【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人体舒适度甚至健康密切相关,①正确;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并且空气中要有凝结核,才能够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②错误;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③错误;水汽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向地面辐射热量,可以达到保温效果,大气逆辐射是长波辐射,④正确。第2题,探空气球在大约30千米高空爆裂的原因是高空气压低,气球急剧膨胀炸裂,与其他因素关系不大,C项正确。
(2021年浙江温州期末)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挟带月壤返回地球并安全着陆。图1为“嫦娥五号”返回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图1
3.“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C.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4.“嫦娥五号”返回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甲—乙段出现雷雨天气 B.乙—丙段经过了臭氧层
C.丙—丁段空气对流显著 D.丁—戊段空气密度增大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嫦娥五号”升空后到达月球,此过程中经过了地球大气层,地球大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故“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A项正确。第4题,“嫦娥五号”返回途中,甲—乙段位于120~60千米,平流层顶部是50千米处,因此甲—乙段没有经过对流层,没有雷雨天气,A项错误;乙—丙位于60~100千米,平流层顶部是50千米处,乙—丙位于高层大气,臭氧层位于平流层,B项错误;丙—丁段位于100~10千米,平流层顶部是50千米处,对流层平均厚度约为12千米,丙—丁段空气对流不显著,C项错误;丁—戊段位于10千米至地表,位于对流层中,对流层往下空气密度增大,D项正确。
(2022年福建龙岩期末)图2是从某天气预报应用程序中截取的龙岩市2021年部分日期的天气情况(图中气温数据分别为当日最高温和最低温)。据此完成第5~6题。
图2
5.与12月21日相比,龙岩市12月19日( )
A.白天太阳辐射弱 B.白天地面辐射弱
C.夜晚保温作用弱 D.夜晚削弱作用强
6.与图示期间天气变化相吻合的是( )
A.日平均气温持续降低 B.昼夜温差不断缩小
C.空气污染持续加重 D.日照时数不断增加
【答案】5.C 6.B
【解析】第5题,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龙岩市12月19日天气晴朗,最高温20 ℃,最低温8 ℃;12月21日大雨,最高温15 ℃,最低温13 ℃。12月19日天气晴朗,空中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辐射强,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强,A、B项错误;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C项正确;晚上没有阳光,因此不考虑削弱作用,主要是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D项错误。第6题,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龙岩市12月19日至21日,日平均气温先降低、后升高,昼夜温差不断缩小,A项错误,B项正确;雨水可以使大气中的污染物沉降,因此雨后空气污染应减轻,C项错误;由晴到阴雨,日照时数应减少,D项错误。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了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第7~8题。
图3
7.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8.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
A.春季晚上 B.夏季午后
C.秋季早晨 D.冬季傍晚
【答案】7.A 8.B
【解析】第7题,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阻挡少,而对地面辐射阻挡作用强,能减少地面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黑色尼龙网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第8题,夏季午后太阳辐射强,此时盖上黑色尼龙网能起到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少对农作物的伤害;其他时段太阳辐射均较弱。
(2022年内蒙古兴安盟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距离地球表面10千米左右的高度打开降落伞减速,然后缓缓飘向东风着陆场并成功着陆,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图4示意地球大气层分层。据此完成第9~10题。
图4
9.载人飞船返回舱打开降落伞时,所在大气层特征有( )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④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形成图中N大气层气温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辐射升温 B.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升温
C.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升温 D.大气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降温
【答案】9.B 10.C
【解析】第9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距离地球表面10千米左右的高度打开降落伞减速,对流层顶平均高度约12千米,因此打开降落伞时所在大气层是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①错误;对流层上冷下热,容易产生对流,因此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并不以平流运动为主,②正确,④错误;对流层集中了大气中绝大多数水汽和尘埃,加上对流运动显著,容易成云致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③正确。第10题,图中N大气层位于地面以上12千米至50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应为平流层。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臭氧能够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因此平流层大气向上增温,C项正确;水汽、二氧化碳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平流层向上增温与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辐射无关;平流层离地面远,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如果平流层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升温,则向上会降温;平流层不具备成云致雨的条件,不存在云层。
图5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方向及大小(箭头越粗表示能量越大)。读图,完成第11~12题。
甲 乙
图5
11.若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
A.纬度相当 B.距海远近相同
C.海拔相当 D.大气透明度相近
1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与③④大小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⑤大小有关
【答案】11.A 12.C
【解析】第11题,①⑤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大小及方向与所在纬度位置有关。第12题,甲地位于盆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需要穿过大气的路程长,故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即④弱,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乙地位于高原,大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⑧有关;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主要与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有关,与③④有关;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有关,即与⑥有关。
(2021年河南驻马店月考)图6示意我国某地不同天气形势下的气温日变化状况。据此完成第13~14题。
图6
13.该地( )
A.晴天时的最高气温低于阴天
B.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大
C.各天气状况最低气温均出现于6时
D.阴天时气温上升速率较快
14.该地晴天最低气温低于阴天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削弱作用 D.大气逆辐射
【答案】13.B 14.D
【解析】第13题,图中显示,该地晴天时的最高气温高于阴天,A项错误;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大,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小,B项正确;阴天时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早于6时,晴天时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晚于6时,C项错误;晴天时气温上升速率快于阴天,D项错误。第14题,晴天云量少,大气逆辐射比较弱,阴天云量多,大气逆辐射较强,所以晴天大气保温作用更弱,因此该地晴天最低气温低于阴天,D项正确。
(2022年浙江杭州期末)小明在地理课上学习了“热力环流”后,回家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学习所得。图7为小明制作的一张幻灯片演示稿。据此完成第15~16题。
图7
15.小明制作的幻灯片演示稿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
A.等压面X B.等压面Y
C.热力环流成因 D.气压高低排序
16.小明父母问甲地有可能出现在哪里,小明的回答可能是( )
A.城市的郊外 B.沙漠的绿洲
C.白天的陆地 D.夜晚的山坡
【答案】15.A 16.C
【解析】第15题,观察演示稿可知,近地面甲受热,气流膨胀而上升,导致近地面形成低压,上空丙形成高压,而近地面乙遇冷,气流冷却下沉,近地面乙形成高压,上空丁由于气流下沉形成低压,因此丁气压低于丙,气压高低排序为乙>甲>丙>丁,B、D项不符合题意;演示稿中上空等压面X显示丁>丙,等压面展示错误,A项符合题意;热力环流的成因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C项不符合题意。第16题,根据题意,结合演示稿可知,近地面甲由于受热膨胀盛行上升气流,城市郊外与市中心相比,气温较低,应是冷却下沉,A项错误;沙漠中的绿洲由于植被原因,比裸露的沙漠温度低,应是气流冷却下沉,B项错误;白天的陆地吸热快,海洋吸热慢,所以陆地受热上升,符合题意,C项正确;夜晚的山坡相对山谷,散热较快,因此气温较低,气流冷却下沉,D项错误。
(2021年河北承德月考)图8为我国某节能房屋示意图,该房屋在不同季节的白天与夜晚,通过开闭某些隔断或窗户,可实现室内外冷暖空气的交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读图,完成第17~18题。
图8
17.图中表示的时段最可能是( )
A.冬季白天 B.冬季夜晚
C.夏季白天 D.夏季夜晚
18.该节能房屋( )
A.最适合在海南省推广和建造
B.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有利于空气的净化
C.充分利用了温室效应和热力环流的原理
D.打开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
【答案】17.A 18.C
【解析】第17题,读图可知,室内空气下沉,温度较低;冷空气进入空气间层后,被加热,上升后进入室内,形成局部热力环流,不断地向室内输入热空气,使得室内增温,故该图表示的最可能是冬季;结合题意可知,该房屋是节能房,故最可能利用太阳能供暖,该图表示的是冬季白天,A项正确。第18题,结合上题可知,该节能房充分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和温室效应原理,C项正确;节能房屋的墙是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不适合在海南省推广和建造,A项错误;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是为了使室内空气与空气间层空气循环,有保温作用,如果要净化空气,还需要打开窗户,B项错误;读图可知,关闭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D项错误。
(2022年湖南怀化期末)云瀑指云雾顺风向翻过山岭,受重力等因素影响,形成白云倾泻成瀑的景观(如图9所示)。怀化某研学小组去川西牛背山等地进行野外考察,有幸欣赏到比水瀑更为壮观的云瀑景色,当云瀑消散时,他们还看到了“人居半山中、一派桃红柳绿”的田园景象。据此完成第19~20题。
图9
19.下列与“白云倾泻成瀑”相关的时段是( )
A.晴朗的午后山风 B.湿润的清晨山风
C.晴朗的黄昏谷风 D.湿润的夜晚谷风
20.云瀑比水瀑更为壮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出现在高山峡谷 B.云层广度和厚度大
C.云雾移动速度快 D.暖空气上升强烈
【答案】19.B 20.B
【解析】第19题,根据材料“云瀑指云雾顺风向翻过山岭,受重力等因素影响,形成白云倾泻成瀑的景观”可知,“白云倾泻成瀑”气流下沉,为山风;晴朗的午后,山坡温度高于同高度的大气,气流上升,吹谷风,清晨可能吹山风,B项正确。第20题,云瀑和水瀑都可出现在高山峡谷中;云层广度和厚度大,使得云瀑比水瀑更加多姿多态,气势磅礴;云雾移动速度没有瀑布快;云瀑是气流沿山坡下沉所致,与暖空气上升无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图10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11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图10
图11
(1)写出图10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图10中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________(填字母);________对D、C影响最大。(4分)
(3)图11所示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据图10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4分)
(4)荷兰是鲜花王国,利用玻璃温室种植花卉,保证了鲜花的稳定生产。请用温室效应原理解释玻璃温室能提高温度的原因。(4分)
【答案】(1)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
(2)B 云层
(3)② 理由:阴天时,云量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高,气温日较差小。
(4)玻璃温室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没有阻挡作用,但对地面长波辐射有强烈的阻挡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室内的温度,为人们在低温季节生产花卉提供了所需的热量。该作用类似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
下垫面
道路(沥青)
混凝土
砖
石
土壤
沙漠
草
水
吸收率
0.8~0.95
0.65~0.9
0.6~0.8
0.65~0.8
0.6~0.95
0.55~0.85
0.74~0.84
0.9~0.97
材料二 图12中小区①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②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
材料三 图13中小区③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米/秒;小区④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米/秒。
图12 图13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气温上升的影响及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呈________(填“正”或“负”)相关,简述其原因。(8分)
(3)分析材料所述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6分)
【答案】(1)影响: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低的小区气温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高的小区。原因:吸收率低的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
(2)负 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因而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的热岛效应。
(3)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通过合理布局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的热岛效应。(答案合理即可)
第三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2年吉林白山期末)为获得准确的气象数据,气象人员每天要在固定的时间将探空气球放飞升空,探空气球上升到大约30千米高空后自行爆裂。探空气球上的探空仪犹如一个听诊器,从地面逐层扫描至高空,从而获得各层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值。正是这每天看似重复简单,却又复杂的工作,让我们预知阴晴冷暖,启动灾害预警,让气象为生活服务,将灾害天气的损失降到最低。据此完成第1~2题。
1.探空气球需要测量空气湿度,是因为空气中的水汽意义重大。空气中的水汽( )
①含量和人体舒适度甚至健康密切相关 ②直接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③吸收地面短波辐射,以达到保温效果 ④放出长波辐射,以达到保温效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探空气球在大约30千米高空爆裂的原因是( )
A.探测结束后,自爆防止数据泄密 B.高空气温低,气球球皮受冷破裂
C.高空气压低,气球急剧膨胀炸裂 D.距太阳较近,氢气受热易燃易爆
【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人体舒适度甚至健康密切相关,①正确;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并且空气中要有凝结核,才能够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②错误;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③错误;水汽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向地面辐射热量,可以达到保温效果,大气逆辐射是长波辐射,④正确。第2题,探空气球在大约30千米高空爆裂的原因是高空气压低,气球急剧膨胀炸裂,与其他因素关系不大,C项正确。
(2021年浙江温州期末)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挟带月壤返回地球并安全着陆。图1为“嫦娥五号”返回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图1
3.“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C.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4.“嫦娥五号”返回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甲—乙段出现雷雨天气 B.乙—丙段经过了臭氧层
C.丙—丁段空气对流显著 D.丁—戊段空气密度增大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嫦娥五号”升空后到达月球,此过程中经过了地球大气层,地球大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故“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A项正确。第4题,“嫦娥五号”返回途中,甲—乙段位于120~60千米,平流层顶部是50千米处,因此甲—乙段没有经过对流层,没有雷雨天气,A项错误;乙—丙位于60~100千米,平流层顶部是50千米处,乙—丙位于高层大气,臭氧层位于平流层,B项错误;丙—丁段位于100~10千米,平流层顶部是50千米处,对流层平均厚度约为12千米,丙—丁段空气对流不显著,C项错误;丁—戊段位于10千米至地表,位于对流层中,对流层往下空气密度增大,D项正确。
(2022年福建龙岩期末)图2是从某天气预报应用程序中截取的龙岩市2021年部分日期的天气情况(图中气温数据分别为当日最高温和最低温)。据此完成第5~6题。
图2
5.与12月21日相比,龙岩市12月19日( )
A.白天太阳辐射弱 B.白天地面辐射弱
C.夜晚保温作用弱 D.夜晚削弱作用强
6.与图示期间天气变化相吻合的是( )
A.日平均气温持续降低 B.昼夜温差不断缩小
C.空气污染持续加重 D.日照时数不断增加
【答案】5.C 6.B
【解析】第5题,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龙岩市12月19日天气晴朗,最高温20 ℃,最低温8 ℃;12月21日大雨,最高温15 ℃,最低温13 ℃。12月19日天气晴朗,空中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辐射强,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强,A、B项错误;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C项正确;晚上没有阳光,因此不考虑削弱作用,主要是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D项错误。第6题,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龙岩市12月19日至21日,日平均气温先降低、后升高,昼夜温差不断缩小,A项错误,B项正确;雨水可以使大气中的污染物沉降,因此雨后空气污染应减轻,C项错误;由晴到阴雨,日照时数应减少,D项错误。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了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第7~8题。
图3
7.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8.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
A.春季晚上 B.夏季午后
C.秋季早晨 D.冬季傍晚
【答案】7.A 8.B
【解析】第7题,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阻挡少,而对地面辐射阻挡作用强,能减少地面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黑色尼龙网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第8题,夏季午后太阳辐射强,此时盖上黑色尼龙网能起到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少对农作物的伤害;其他时段太阳辐射均较弱。
(2022年内蒙古兴安盟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距离地球表面10千米左右的高度打开降落伞减速,然后缓缓飘向东风着陆场并成功着陆,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图4示意地球大气层分层。据此完成第9~10题。
图4
9.载人飞船返回舱打开降落伞时,所在大气层特征有( )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④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形成图中N大气层气温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辐射升温 B.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升温
C.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升温 D.大气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降温
【答案】9.B 10.C
【解析】第9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距离地球表面10千米左右的高度打开降落伞减速,对流层顶平均高度约12千米,因此打开降落伞时所在大气层是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①错误;对流层上冷下热,容易产生对流,因此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并不以平流运动为主,②正确,④错误;对流层集中了大气中绝大多数水汽和尘埃,加上对流运动显著,容易成云致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③正确。第10题,图中N大气层位于地面以上12千米至50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应为平流层。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臭氧能够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因此平流层大气向上增温,C项正确;水汽、二氧化碳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平流层向上增温与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辐射无关;平流层离地面远,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如果平流层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升温,则向上会降温;平流层不具备成云致雨的条件,不存在云层。
图5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方向及大小(箭头越粗表示能量越大)。读图,完成第11~12题。
甲 乙
图5
11.若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
A.纬度相当 B.距海远近相同
C.海拔相当 D.大气透明度相近
1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与③④大小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⑤大小有关
【答案】11.A 12.C
【解析】第11题,①⑤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大小及方向与所在纬度位置有关。第12题,甲地位于盆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需要穿过大气的路程长,故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即④弱,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乙地位于高原,大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⑧有关;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主要与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有关,与③④有关;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有关,即与⑥有关。
(2021年河南驻马店月考)图6示意我国某地不同天气形势下的气温日变化状况。据此完成第13~14题。
图6
13.该地( )
A.晴天时的最高气温低于阴天
B.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大
C.各天气状况最低气温均出现于6时
D.阴天时气温上升速率较快
14.该地晴天最低气温低于阴天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削弱作用 D.大气逆辐射
【答案】13.B 14.D
【解析】第13题,图中显示,该地晴天时的最高气温高于阴天,A项错误;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大,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小,B项正确;阴天时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早于6时,晴天时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晚于6时,C项错误;晴天时气温上升速率快于阴天,D项错误。第14题,晴天云量少,大气逆辐射比较弱,阴天云量多,大气逆辐射较强,所以晴天大气保温作用更弱,因此该地晴天最低气温低于阴天,D项正确。
(2022年浙江杭州期末)小明在地理课上学习了“热力环流”后,回家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学习所得。图7为小明制作的一张幻灯片演示稿。据此完成第15~16题。
图7
15.小明制作的幻灯片演示稿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
A.等压面X B.等压面Y
C.热力环流成因 D.气压高低排序
16.小明父母问甲地有可能出现在哪里,小明的回答可能是( )
A.城市的郊外 B.沙漠的绿洲
C.白天的陆地 D.夜晚的山坡
【答案】15.A 16.C
【解析】第15题,观察演示稿可知,近地面甲受热,气流膨胀而上升,导致近地面形成低压,上空丙形成高压,而近地面乙遇冷,气流冷却下沉,近地面乙形成高压,上空丁由于气流下沉形成低压,因此丁气压低于丙,气压高低排序为乙>甲>丙>丁,B、D项不符合题意;演示稿中上空等压面X显示丁>丙,等压面展示错误,A项符合题意;热力环流的成因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C项不符合题意。第16题,根据题意,结合演示稿可知,近地面甲由于受热膨胀盛行上升气流,城市郊外与市中心相比,气温较低,应是冷却下沉,A项错误;沙漠中的绿洲由于植被原因,比裸露的沙漠温度低,应是气流冷却下沉,B项错误;白天的陆地吸热快,海洋吸热慢,所以陆地受热上升,符合题意,C项正确;夜晚的山坡相对山谷,散热较快,因此气温较低,气流冷却下沉,D项错误。
(2021年河北承德月考)图8为我国某节能房屋示意图,该房屋在不同季节的白天与夜晚,通过开闭某些隔断或窗户,可实现室内外冷暖空气的交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读图,完成第17~18题。
图8
17.图中表示的时段最可能是( )
A.冬季白天 B.冬季夜晚
C.夏季白天 D.夏季夜晚
18.该节能房屋( )
A.最适合在海南省推广和建造
B.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有利于空气的净化
C.充分利用了温室效应和热力环流的原理
D.打开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
【答案】17.A 18.C
【解析】第17题,读图可知,室内空气下沉,温度较低;冷空气进入空气间层后,被加热,上升后进入室内,形成局部热力环流,不断地向室内输入热空气,使得室内增温,故该图表示的最可能是冬季;结合题意可知,该房屋是节能房,故最可能利用太阳能供暖,该图表示的是冬季白天,A项正确。第18题,结合上题可知,该节能房充分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和温室效应原理,C项正确;节能房屋的墙是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不适合在海南省推广和建造,A项错误;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是为了使室内空气与空气间层空气循环,有保温作用,如果要净化空气,还需要打开窗户,B项错误;读图可知,关闭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D项错误。
(2022年湖南怀化期末)云瀑指云雾顺风向翻过山岭,受重力等因素影响,形成白云倾泻成瀑的景观(如图9所示)。怀化某研学小组去川西牛背山等地进行野外考察,有幸欣赏到比水瀑更为壮观的云瀑景色,当云瀑消散时,他们还看到了“人居半山中、一派桃红柳绿”的田园景象。据此完成第19~20题。
图9
19.下列与“白云倾泻成瀑”相关的时段是( )
A.晴朗的午后山风 B.湿润的清晨山风
C.晴朗的黄昏谷风 D.湿润的夜晚谷风
20.云瀑比水瀑更为壮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出现在高山峡谷 B.云层广度和厚度大
C.云雾移动速度快 D.暖空气上升强烈
【答案】19.B 20.B
【解析】第19题,根据材料“云瀑指云雾顺风向翻过山岭,受重力等因素影响,形成白云倾泻成瀑的景观”可知,“白云倾泻成瀑”气流下沉,为山风;晴朗的午后,山坡温度高于同高度的大气,气流上升,吹谷风,清晨可能吹山风,B项正确。第20题,云瀑和水瀑都可出现在高山峡谷中;云层广度和厚度大,使得云瀑比水瀑更加多姿多态,气势磅礴;云雾移动速度没有瀑布快;云瀑是气流沿山坡下沉所致,与暖空气上升无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图10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11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图10
图11
(1)写出图10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图10中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________(填字母);________对D、C影响最大。(4分)
(3)图11所示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据图10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4分)
(4)荷兰是鲜花王国,利用玻璃温室种植花卉,保证了鲜花的稳定生产。请用温室效应原理解释玻璃温室能提高温度的原因。(4分)
【答案】(1)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
(2)B 云层
(3)② 理由:阴天时,云量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高,气温日较差小。
(4)玻璃温室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没有阻挡作用,但对地面长波辐射有强烈的阻挡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室内的温度,为人们在低温季节生产花卉提供了所需的热量。该作用类似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
下垫面
道路(沥青)
混凝土
砖
石
土壤
沙漠
草
水
吸收率
0.8~0.95
0.65~0.9
0.6~0.8
0.65~0.8
0.6~0.95
0.55~0.85
0.74~0.84
0.9~0.97
材料二 图12中小区①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②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
材料三 图13中小区③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米/秒;小区④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米/秒。
图12 图13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气温上升的影响及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呈________(填“正”或“负”)相关,简述其原因。(8分)
(3)分析材料所述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6分)
【答案】(1)影响: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低的小区气温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高的小区。原因:吸收率低的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
(2)负 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因而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的热岛效应。
(3)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通过合理布局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的热岛效应。(答案合理即可)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