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5讲交通与社会变迁课件
展开第45讲 交通与社会变迁
知识点1 水陆交通的变迁(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1.陆路交通。
2.水路交通——运河。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1.古代对海的探索。(1)古代中国: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2.全球航路的建立。(1)新航路的开辟。①时间:15世纪末16世纪初。②表现: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③意义:让全球海路大通,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2)运河开通。①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通,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②巴拿马运河:1914年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1.陆路交通。(1)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人类步入铁路时代。(2)1881年,唐胥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3)1909年,京张铁路竣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
2.水上交通。(1)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2)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3)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四)交通与社会变迁1.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2.影响了城市的发展。3.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1)古代的邮驿主要是为官方服务的,到明朝出现了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2)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3)189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官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4)电报、电话也在晚清时传入中国。
[必备拓补] 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近代中国交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2.成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决定的,国家不能独立,被列强控制;中国缺乏资金、技术,重工业不发达;传统守旧观念和思想的阻碍;长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1.下表是1881年到1911年中国新建的铁路里程表,这反映了( )
(备注:帝国主义列强攫取中国铁路权的方式,或是强制清政府签订某种文书,作出让步;或是支持、指使其本国金融组织,取得贷款投资权益。)A.洋务运动推动了铁路修建B.近代民族工业无从发展C.西方列强实际控制了中国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D.清政府通过独资、借款、合办等方式控制路权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可知,表格反映的是1881年到1911年中国铁路的修建情况,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宣告失败,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发展,故B项错误;由表格中外国资本直接投资经营和清政府向外国借款修建的比例可知,中国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被西方列强控制,故C项正确;清政府借款修建铁路的背后实际上是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犯,说明西方列强控制中国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故D项错误。
知识点2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一)陆海交通的发展1.陆上交通的发展。
2.海上交通的发展。(1)航运技术:20世纪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2)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3)海底隧道:英法海底隧道1994年开通,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
(4)中国造船业。①1978年前,造船业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②1982年,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二)航空的发展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1.快捷流通:交通的进步使人流和物流时间缩短,各种交通网络把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了“地球村” 。2.出行方便: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3.生活变化:交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4.休闲方式:大众旅游潮流出现,民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必备拓补] 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1.环保化:绿色交通强调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最少的社会成本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2.立体化:环形高架桥、轻轨、高速公路、地铁等立体化构想成为现实。3.高速化:提高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输速度,缩短时间。4.网络化: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交织成网。5.综合化:新兴的物流业,整合了交通、仓储、通信、包装等行业,实现了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
2.(2020·浙江卷)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 )A.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B.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C.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D.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解析:结合报章记载的相关内容可知,其记述的“铁轮小车”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结合所学可知,自行车在中国城市广泛出现的时间大致为20世纪初,B项正确;根据“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可知,这种交通工具不需要机械牵引,A项错误,排除;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起步的标志是无轨电车、汽车以及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而不是自行车,C项错误,排除;D项中的“根本性改变”说法错误,排除。
探究1 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史料1 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逐渐发展,以内河航运最为突出。截至1893年,中国籍轮船133艘;到1911年时,中外内河轮船共有68艘,中方船只占总数的91%,形成遍及上海、长江干支流及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的航运网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轮船先后返回中国沿海内河复航,加之内战频繁,屡有征调军用、碰坏船只等事,自营航运业受到很大打击。抗日战争爆发后,外轮陆续撤离,自营航运业均努力抢运上海数百家工厂的内迁器材及军用物资,其后又投入后方水陆交通。——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史料2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大量的移民不断地从各地涌入,传统城市交通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许多城市都开始有意识地实施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工程,为新式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电车、公共汽车在许多城市相继出现,标志着中国逐步进入新式公共交通时代,电车的出现促使城市的发展的重心由旧城及河流沿岸向电车沿线转移,改变了传统城市的空间模式。——摘编自鲍成志《试论新式公共交通兴起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
[问题] (1)根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近代中国交通变革的因素。(2)根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原因。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素: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有识之士倡导引进西方近代科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2)原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政府政策的推动;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史论阐释] 1.中国近现代交通事业发展的不同特征。(1)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发展困难。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把持,便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现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在国家独立、国力强盛的前提下迅速发展。铁路主权等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便于发展地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特征。(1)动力:由人力、自然力向机械力发展。(2)技术:由从西方引进到中国自研自制。(3)地区发展差别:城市近代化进程显著,乡村缓慢。(4)对象:由权贵富绅向平民化、普及化发展。(5)进程:初期由于受到各种势力的阻挠发展缓慢,后来进程日益加快。(6)种类:铁路、公路得到发展,海上和内河航运发展较快,航空事业有所进步。
探究2 交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史料1 19世纪上半叶,美国东北部城市的繁荣为西部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由于运输条件改善,运河和铁路快速兴建,贸易、商业发展迅速等因素,东部向西部移民进程加速……西部一部分剩余农业劳动力来到城市找工作,成为推动西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史料2 青藏铁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孙中山在1919年明确提出了青藏铁路的构想,但在20世纪上半期,这条铁路始终只处在概念阶段。1958年后,中国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反复论证、勘测,克服高原冻土、高寒缺氧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保护和生命安全等技术难题,终于在2006年全线开通了青藏铁路。
[问题] (1)根据史料1,概括“运输条件改善”对推动美国西部城市发展的作用。(2)根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克服万难建设青藏铁路。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加速了东部向西部移民的进程;便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缩短了通行的时间,加强了东西地区的交流;促进了西部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2)改变青藏高原交通不畅的局面;促进青海和西藏两省区经济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共同繁荣。
[史论阐释] 1.辩证认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1)积极。①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②加快社会生活节奏,提高民众生活质量。③加快了社会的信息传递和运转效率。④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2)消极。①城市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②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加重。③进一步引发能源危机。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编选择性必修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课题49交通与社会变迁和医疗与公共卫生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编选择性必修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课题49交通与社会变迁和医疗与公共卫生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排查,关键能力·素养提升,命题溯源·聚焦高考,古代著名人工道路,地中海,大西洋,唐山至胥各庄,轮船招商局,沪嘉高速,京津城际铁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第17单元第45讲交通与社会变迁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第17单元第45讲交通与社会变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丝绸之路,大运河,米迪运河,天文定位,腓尼基人,阿拉伯人,达•伽马,哥伦布,苏伊士,巴拿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五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节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五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节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水陆交通的变迁,教材知识萃取,2代表性成就,丝绸之路,米迪运河,航海技术,海上丝绸之路,地中海,大西洋,1陆路交通①火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