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单元交通医疗与公共卫生课时练第56讲交通与社会变迁课件
展开1.(2023山东潍坊二模)下表为古代地理著作中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运河开凿的相关记载。据表可知,这一时期运河的开凿服务于( )
A.农业生产 B.商业交往C.国家战略 D.社会变革
解析 根据材料“昔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韩江”可知,吴国为了北伐齐国,确立霸主地位,修建了韩江,根据材料“昔吴王阖闾伐楚,以伍相举兵,因开此渎,以通漕运”可知,吴王阖闾为了征伐楚国,开通了运河,运送粮食。从材料来看,这一时期运河开凿的目的是服务国家整体战略,故选C项;两则材料均反映了运河的修建是为了国家军事战争的战略规划,并非为了农业生产、商业交往和社会变革,排除A、B、D三项。
2.(2023湖北高三5月国都省考模拟测试)秦汉和隋唐的经济重心位于司马迁所说的“三河”,即黄河中下游地区,呈现“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国态势;中唐以降,逐渐转变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立国态势。立国态势在唐宋之际的重大转折( )A.受到快速发展的海外贸易的刺激B.导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瓦解C.表明中原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加速D.推动了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调整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隋唐时,农业经济为立国基础,经济重心在黄河中下游,中唐以后,海外贸易迅猛发展,广州、泉州等大型海港相继兴起,东南沿海地区以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为后盾,经济重心开始表现出向海洋发展的倾向,故选A项;自然经济自鸦片战争后才开始走向瓦解,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民族交融,排除C项;秦至唐宋政府未全面调整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D项。
3.(2023海南模拟)下表为元朝的大陆交通路线。这说明元朝( )
A.对外交通发达促进对外交往B.开启了与印度的贸易往来C.丝绸之路的功能呈现多样性D.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桥梁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元朝有多条路线通往欧洲等地,说明对外交通发达促进对外交往,故选A项;唐朝已经通过丝绸之路将瓷器销往南亚等地,与印度进行贸易往来,因此“开启”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的功能主要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多样性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桥梁,排除D项。
4.(2023重庆三模)明朝政府对京师与地方的驿站信息传递做了严格限定。《大明会典》规定:“陕西都司,陆路2 650里,计43站,限86日;岷州卫,陆路4 100里,计61站,限120日。”材料说明当时( )A.驿站推动公私信息高效传播B.官方有意拓展新闻传播途径C.传输技术影响信息传播范围D.政府重视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政府对驿站的传递信息进行了限定,《大明会典》规定了陕西都司和岷州卫的驿站数量、限制的时间和里程数,以确保信息传递的高效,这表明政府重视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故选D项;材料强调明朝政府严格限定驿站信息传递的时效,而不是驿站推动信息高效传播,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拓展新闻传播途径,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传输技术与信息传播范围的信息,无法得出传输技术影响信息传播范围,排除C项。
5.(2023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测试)1921—1927年,中国道路修建里程由1 185千米达到29 170千米,平均每年增长4 663千米,1908—1926年,“先后成立的商营汽车运输行或公司,约有300余家,拥有各种客货汽车2 400余辆”。据此可知( )A.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西方工业技术占据主导C.社会生活方式发生转变D.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道路修建里程大幅增长,商营汽车运输行或公司数量和车辆数量都有较大提升,这表明社会生活方式发生转变,交通工具的使用和道路交通状况都得到了改善,故选C项;由交通的发展不能得出“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描述技术来源,所以不能得出“西方工业技术占据主导”的结论,排除B项;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排除D项。
6.(2023浙江台州二模)下面是1988—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图,材料中曲线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思想解放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B.三线建设推动现代化建设迅速开展C.改革开放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建成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1988—2020年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逐渐增加,尤其是1995年以来增速加快,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故选C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在1978年已经开始,排除A项;三线建设的时间是1964—1980年,而且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排除B项;高速公路只是交通运输业的一部分,不能代表完整的工业体系,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D项。
7.(2023浙江绍兴二模)“一条高铁飞越豫鄂渝”。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开通。天堑变通途,郑渝高铁从黄河到长江,从绿城到山城,过平原、入林区、跨峻岭,全长1 068千米。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郑渝高铁通车后将形成连接中原、华中和西南地区的快捷高速铁路通道,进一步完善中部和西南地区快速铁路网。这表明( )A.新型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城市化进程加快B.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自主创新C.高铁发展使得区域性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中国的经济版图彻底地突破了地域界限
解析 根据材料“形成……完善中部和西南地区快速铁路网”可知,郑渝高铁的兴建完善了中部和西南地区快速铁路交通网,加强了不同区域间的联系,故选C项;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自主创新,排除B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8.(2023广东江门一模)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帝国境内主要道路有372条,总长度8.5万千米。公路的每一段都有精确的里程碑,主干道每隔一段路程就有一个驿站,常年供养着40匹马。这些举措( )A.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B.强化了帝国的对外扩张C.加速了帝国罗马化进程D.实现了对地方有效控制
解析 根据材料“公路的每一段都有精确的里程碑,主干道每隔一段路程就有一个驿站”可知罗马帝国建设道路和驿站的目的在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密切地方与中央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罗马文化在帝国境内的传播,从而加速帝国罗马化的进程,故选C项。
9.1757年,英国桑基运河竣工,随之布里奇沃特运河于1761年建成,1893年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航运运河竣工时,英国“运河的时代”逐渐终结。英国近代运河体系( )A.满足了国内军事斗争需要B.推动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C.以蒸汽轮船广泛运用为前提D.适应大宗物资运输的需要
解析 英国人工运河的开凿主要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大宗货物和商品运输需要,运河运输较慢,不适合军事斗争的需要,随着铁路系统的建成,运河体系停止建设,D项正确,A项错误。运河开发之前,统一的国内市场已经形成,B项错误。早期的运河开挖之时,还没有蒸汽轮船,C项错误。
10.(2023湖北高三5月国都省考模拟测试)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开始推行收费公路委托修建制度。经过议会授权后,受委托者履行建筑、维护公路的义务以及享有在特定路段收取通行税的权利。收费公路的受托者一般都是当地的地主、贵族、富农和企业主。收费公路委托制的推行( )A.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了英国议会主权的确立C.有利于工业化时期的商品流通D.为统一市场形成奠定了基础
解析 18世纪初,英国即将开始工业革命,为便于商品流通,英国政府推行公路委托制度吸纳资金来改善交通条件,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收费公路委托制与议会主权确立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统一市场形成,排除D项。
11.(2023江苏南通三模)19世纪40年代,英国一个职业骑师在一个赛季里参赛次数是350次,行程大约是6 872千米。到19世纪末,骑师参赛次数则达到800次,行程大约达到17 333千米。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铁路运输的发展B.工人休闲娱乐时间增多C.赛马装备的改进D.现代时间观念逐渐形成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职业骑师能够在19世纪末比19世纪40年代参加更多的赛马比赛,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推动下铁路运输的发展,可以更加便利地将骑师、赛马及其他装备运往举办赛马比赛的地方,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赛马属于贵族运动,并非工人的休闲娱乐活动,排除B项;赛马装备的改进可以提高单次比赛的速度,但不会影响一个赛季里参赛次数和行程,排除C项;材料中骑师参赛次数与行程的增加与守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12.(2023福建适应性检测)早在19世纪50年代,英国就已经重视殖民地的铁路建设了,它在印度、埃及、南非、澳大利亚等地修建了许多铁路。到1913年,英国已经在殖民地建立了长达10万余千米的铁路。英国在殖民地大力修建铁路,旨在( )A.为其殖民扩张与经济掠夺服务B.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观念C.为工业革命创造便利交通条件D.创造进行资本输出的必要条件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50年代,英国在殖民地修建铁路,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但是更方便了英国往来各地,加快其殖民扩张与经济掠夺的进程,故选A项;B项不是英国在殖民地修建铁路的主要目的,排除;铁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修建铁路无法为其创造条件,排除C项;修建铁路便于产品输出,不是资本输出的必要条件,排除D项。
13.(2023浙江浙南名校联考)2011年3月,渝新欧国际铁路通车。铁路从重庆直达德国的物流中心,整个旅程只需16天,远快于从中国港口出发的海运航线。火车在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笔记本电脑、衣服等货物,另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汽车配件和医疗设备等货物。据此可知( )A.柏林墙的开放推动中德贸易扩大B.国家实力对比决定商品交易种类C.交通线路演进助力国际贸易发展D.“一带一路”倡议取得新的成果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渝新欧国际铁路带动了中国和德国及铁路沿线的商贸发展,加强了经济交流,体现了交通线路的演进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故选C项;柏林墙开放于1989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商品交易种类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影响,排除B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于201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4.(2023广东汕头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驿传(指邮驿)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日行五百余里。有军前机速处分,则自御前发下,三省、枢密院莫得与也。——沈括《梦溪笔谈》材料二 所谓宰辅宣召、侍从论思、经筵留身、翰苑夜对、二史直前、群臣召归、百官转对轮对、监司帅守见辞、三馆封章、小臣特引、臣民扣匦、太学生伏阙、外臣附驿、京局发马递铺,盖无一日而不可对,无一人而不可言。——魏了翁《应诏封事》(该文例举了皇帝获取信息的渠道,即“言路”)
材料三 从整体上看,宋代交通重心先是东移,继而南移,并形成以京城为中心、连接边防重地的物资运输网络,以及偏重海上的对外交通形势,是国际政治格局与宋朝内部诸因素联动的结果。其中,受募兵制及军事驻防形势制约的财政需求,又导致征商(商税)规模的扩大,从而促进内外商业交通的发展,而这一需求,又正与欧亚国际局势因应,使宋代出现空前的海上交通与贸易发达的局面。与此同时,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又导致宋代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信息沟通需求和信息增量。——摘编自曹家齐《宋代的交通形势与制度》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皇帝所掌握信息渠道的特点,并说明其发挥的作用。
参考答案 特点:渠道多样;有专门信息传递系统,迅捷高效;根据事务轻重缓急有不同渠道;君主有专属信息渠道;能获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官民的信息;多种信息渠道能相互质证;制度设计上言论畅通等。(任答3点即可)作用:多方面收集信息加强了皇权,维护了统治;维护了边疆安全;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军事指挥效率等。(任答3点即可)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单元交通医疗与公共卫生课时练第57讲医疗与公共卫生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单元交通医疗与公共卫生课时练第57讲医疗与公共卫生课件,共25页。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单元交通医疗与公共卫生单元培优主题课19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单元交通医疗与公共卫生单元培优主题课19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课件,共6页。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单元交通医疗与公共卫生第57讲医疗与公共卫生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单元交通医疗与公共卫生第57讲医疗与公共卫生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学考回归教材,研考点主题精准突破,练经典素养强化提升,公共卫生,肘后备急方,青霉素,巴氏消毒法,闻问切,麻沸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