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小人物,大品质”说课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小人物,大品质”说课课件,共20页。
小人物,大品质POWER POINT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思路是: 以课文为样例,通过品读语句和写法来总结叙事散文在材料选取、详略安排、细节描写、情感抒发等方面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感受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之处,使学生能用文字记录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用细节刻画人物,表达情感。具体思路如下:主题一:赏人物形象。阅读“小人物”的故事,结合上下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关注细节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感受其身上闪现的大品质。主题二:品作者情感。注重熟读精思,从“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阅读作品,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做出分析。主题三:写普通人物。使学生能相对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体验,能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中的感动瞬间,能在写作中用比较生动鲜活的细节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整体阅读文章,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线索、层次,进而理解、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概括人物的主要经历,总体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初步感受“小人物”的优秀品质。问题一: 《阿长与〈山海经〉》写了阿长哪些事?“我”对阿长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解决这一问题大概用时10分钟)问题二: 从介绍老王、片段回忆、重点回忆三方面,梳理《老王》全文结构,并谈谈:在作者眼里,老王是个怎样的人?(解决这一问题大概用时10分钟)问题三: 《台阶》的线索是什么?父亲为何要建新台阶?这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形象?(解决这一问题大概用时10分钟)问题四: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卖油翁》的情节。谈谈卖油翁的形象特征。(解决这一问题大概用时10分钟)拓展延伸 余秋雨的《信客》一文中刻画了信客这一普通的人物形象。课后阅读这篇文章,梳理文章结构,分析文章主要内容,从总体上把握文中的信客这一人物形象,完成以下任务。 具体任务:一、阅读余秋雨的《信客》,为文章四个部分各拟写一个四字标题。二、为信客建立一个档案。模拟教学: 品味神态描写中的人物风采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阿长与〈山海经〉》 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阿长与〈山海经〉》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老王》 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台阶》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 归纳神态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板书) 刻画人物性格 反映人物品格 表现人物内心 推动情节发展 暗示或揭示文章主旨 谢谢!